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度冬大遷徙 屏鵝公路蝶出沒

青斑蝶

青斑蝶.jpg

青斑蝶幼蟲.jpg

        陽明山的大屯山系,是青斑蝶的大本營,主要分布在各山頭的西側(背東北季風面),配合了大屯山頂生長了許多島田氏澤蘭(Eupatorium shimadai Hay.),六、七月的高峰期可達十幾萬隻,可說是「世界奇景」。島田氏澤蘭花蜜中含有一群統稱為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 的植物鹼,青斑蝶吸食花蜜,除了獲得能量,同時也會吸取這些和能量無關的植物次級代謝物質,這些植物鹼為合成性費洛蒙的重要成份,青斑蝶的這種食性被稱為嗜植物鹼性(Pharmacophagy)。當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島田氏澤蘭開花時,幾乎無法在其他植物上看到牠們,所以此時也正是觀賞青斑蝶的絕佳時機。

     動物的遷移,一般都會注意到各種候鳥。但在專題導覽插圖昆蟲當中,有遷移行為的種類也不少;較為人所知的,就是北美洲大樺斑蝶的遷移。北美洲的大樺斑蝶,以落磯山脈分為東西兩個族群。每年秋季,原來散佈在北美各地的大樺斑蝶,開始逐漸成群,往南遷移,一直飛行至墨西哥中部山區 (落磯山脈西邊的族群則是沿著西部加州的海岸線一帶,成小集團分散越冬),在此以成蝶越冬;來年春季,在
這裡繁殖的新一代大樺斑蝶,則向北飛行,回到原來活動的地方。年年週而復始,遷移旅程長達三千公里。台灣與日本的青斑蝶屬於同一個亞種;地理位置上,台灣在東亞島弧帶末端。

  1995年,在八重山群島的与那國島,再捕獲到一隻在大阪被標記後釋放的青斑蝶。而与那國島僅距離台灣東北部百餘公里而已,因此就地理與相同種類等關係,台灣的青斑蝶很可能也具有相同的遷移行為,但這需要人力與時間才能證實。

認識青斑蝶
  青斑蝶類的蝴蝶,都是因為其黑褐色的翅上,有因明顯的淡青色斑紋而得名。

標放研究
  斑蝶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分布在韓國、日本、台灣,是目前已知另一種也有長距離遷移的行為的蝴蝶。
        自1980年起,日本各地開始以標識再補法,追蹤境內的青斑蝶在各島嶼間的遷移路線。日本境的青斑蝶夏季時,在各平地與山區活動 (北海道專題導覽插圖除外);九月時,青斑蝶由山區逐漸飛至平地,並藉著北季風 (東北季風) 向南方飛行,一直到九洲地區,以及其下的東亞
島弧帶,如琉球群島。並在這些地區產卵,會以幼蟲方式渡冬,而隔年的四~六月成蝶再往北方飛行。台灣與日本的青斑蝶分類上屬於同一個亞種 (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在日本境內的青斑蝶有隨季節遷移的現象,春、夏初時由南向北;秋季時由北往南,自山區向平地移動。南下的紀錄,最遠可到達八重山群島的与那國島,僅距離宜蘭百餘公里。台灣的青斑蝶族群是否可能與日本一樣,具有這種長距離的移動飛行現象,是一個尚未經過驗證的疑問。

  2000年中,兩筆在台灣北部陽明山標放,而分別在日本鹿兒島縣、滋賀縣被日方研究者再捕獲的青斑蝶紀錄,算是首次證實台灣青斑蝶族群具有長距離遷移飛行的能力。而隔年2001年11月下旬,在台灣屏東縣及北部陽明山國家公園,分別再捕或紀錄到由日本奈良縣及長崎縣標放的青斑蝶,對於台灣-日本間,青斑蝶長距離往返飛行的現象更加確立。
  這些紀錄雖然算是青斑蝶研究中的一個突破,但許多相關細節仍然不清楚,諸如飛行的詳細路徑與、飛行移動的方向是否具季節關係等
均尚待進一步研究以求了解。


  青斑蝶算得上是臺灣青斑蝶類中體型最大的了,展翅達十公分,青斑蝶幼蟲的食草為台灣牛嬭菜、牛皮消等(蘿藦科植物,該植物含有毒成分),幼蟲可將此有毒成分累積於體內,作為其禦敵手段。幼蟲體色為鮮明顯眼的警戒色,且幼蟲體背有細長肉質突起,當幼蟲受到驚嚇或騷擾時,會舉起胸部搖動背部之肉角或靜止不動,有時亦會假死掉落地面。



        島田氏澤蘭花蜜中含有一群統稱為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PAs) 的植物鹼,青斑蝶吸食花蜜,除了獲得能量,同時也會吸取這些和能量無關的植物次級代謝物質,這些植物鹼為合成性費洛蒙的重要成份,青斑蝶的這種食性被稱為嗜植物鹼性(Pharmacophagy)。當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島田氏澤蘭開花時,幾乎無法在其他植物上看到牠們,所以此時也正是觀賞青斑蝶的絕佳時機。

        雄蝶前、後翅表底色為黑褐色,前翅、後翅有淡青色條狀紋。後翅有灰褐色性徵雌蝶翅表色澤與雄蝶相似,無明顯差異,其翅形較為寬圓,後翅腹面不具性徵。

        冬季成蟲會遷移躲藏於南部山區背風的山谷,晴天或有太陽的日子才會出來活動或吸食花蜜。

食草 蘿藦科之鷗蔓、台灣牛皮消、絨毛芙蓉蘭
蜜源植物 馬櫻丹、繁星花、金露花、澤蘭及多種菊科野花

琉璃青斑蝶



學 名:Ideopsis similis ( Linneaus )

分 類:斑蝶科DANAINAE 

俗 名:孔斑蝶、類青斑蝶、淡紋斑蝶

特 徵:展翅7.5~8.5cm,身體以黑色為底色,上有藍青色的縱斑。上翅中室內青色斑中斷成二段;內緣
內側基部有青色細長斑。可與其他類似 種 區 別;幼蟲以甌蔓、芙蓉蘭為。它會以成蟲的方式越冬,可能會形成集結方式遷移至南部 ,食草至春天才散布至全省各處,但詳細的狀況仍不是十分地清楚。

     青斑蝶的幼蟲取食的蘿藦科植物具有毒性,而在二齡之後體表就會出現黃色與黑色的警戒色斑出現,對於一些捕食性生物有嚇阻的功用,不過請放心,這種毒性是要吃下去才會中毒的,我想,沒啥意外的話,一般人是不會去吃這種蟲的吧? 

        幼蟲末齡時 (青斑蝶幼蟲一共五齡) 可以長到小指般粗細,光是大小顏色和”毛蟲”這幾樣加在一起,就會讓很多人退避三舍,不敢接近,但若能克服這種害怕的感覺,蝴蝶或是蛾都是容易飼養與觀察的小生物 (當然,這實在不容易,像我到現在還是對一些長滿毛的蛾類幼蟲和會飛的蟑螂敬謝不敏....)。

  末齡幼蟲,吃完足夠的食物之後,會找尋是當的地方化蛹,幼蟲會先吐絲在化蛹地點做好”絲座”,接著用最後一對腹足緊緊攀住,然後就進入”前蛹”期。前蛹期的幼蟲,身體會漸漸緊縮,表皮也呈現略為褪色的透明狀,最後,蜷曲的身體會伸直,並由胸節背部裂開,幼蟲蠕動身體,將最後一層皮蛻掉,漸漸圍縮成晶瑩綠色,帶有銀斑色彩,像寶石一樣的蛹。

  青斑蝶蛹的鮮豔色彩,被認為也是一種警戒色,不過綠色的蛹在綠色的植物葉下,也是一種不錯的偽裝方式。 隨著季節不同,約十天至兩週後,蛹內的幼蟲已經長成一隻青斑蝶的模樣,接近羽化時期的蝶蛹,從蛹表面就能約略看出頭部、翅膀的形狀,等青斑蝶羽化破蛹而出後,原本顏色鮮豔的蛹,卻只剩下透明的蛹殼而已。

  儘管青斑蝶在幼蟲、蛹、成蟲等階段都具有毒性,但也不是代表就能安全的長大,一些環境條件如氣溫與溼度,都會影響到幼蟲生長發育;而一些看不見的菌類或病毒孢子,也是常見的死亡原因。 另一項容易見到的原因,就是其他生物的寄生,昆蟲當中有許多寄生的種類,像寄生蠅、姬蜂等,會在幼蟲與蛹期產卵於食草或直接產在蟲體表面,寄生的幼蟲再青斑蝶幼蟲體內啃食,一段時間後,不是青斑蝶幼蟲圍縮成寄生蜂的蛹,就是寄生幼蟲直接爬出蟲體外化蛹。

琉球青斑蝶(蛋).jpg
琉球青斑蝶(剛孵化).jpg
琉球青斑蝶(幼蟲).jpg
琉球青斑蝶(蛹).jpg
琉球青斑蝶(成體).jpg

飛行路徑.jpg

=====

真是抱歉,忘記打上心得了

果然,越是漂亮的事物

剛開始果然都很醜陋的

青斑蝶的幼蟲顏色,還真是特別

成蟲還能飛上數百公里,我記得他們好像是在海面上的浮木上休息的

最後

回來確定一下

我是死人,還是活人?

資料來源:
http://www.bkes.tpc.edu.tw/91course/cyber/butterfly/default.files/butterfly/c/c2.ht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42807538
http://www.ymsnp.gov.tw/web/view5.aspx#3
圖片來源
http://freebsd.tspes.tpc.edu.tw/~afu/940_09.htm
內容整理:自己

[ 本文最後由 幻想始作者 於 07-10-12 04:24 PM 編輯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忙碌能忘掉嗎?

幫補上另一種相似度高的淡小紋青斑蝶

淡小紋青斑蝶

生物學分類:斑蝶科

寄主植物:蘿藦科之台灣華他卡藤或布朗藤

蜜源植物:馬櫻丹、繁星花、金露花、澤蘭及多種菊科野花

台灣分佈:廣泛分布於台灣全島平地到低山地區,尤以恆春半島國家公園內最為常見,中、南部山區海拔 1000-1500公尺以下山區均可見到

其他國家分佈:中國大陸南部、中南半島等東亞地區皆有分布

轉至:http://turing.csie.ntu.edu.tw/ncnudlm-cgi-bin/query_keyword/xmlShow.pl?filename=%B2H%A4p%AF%BE%ABC%B4%B3%BD%BA.xml

圖片轉至:http://teacher.ckps.tpc.edu.tw/chen/butterfly/Album/main2/main-2-1.htm

淡小紋青斑蝶-幼蟲.jpg

淡小紋青斑蝶-蛹.jpg

淡小紋青斑蝶-1.jpg

淡小紋青斑蝶-2.jpg

 
生物板寵物板 歡迎各位參觀~~              鐵傲blo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21 12:06 , Processed in 0.02861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