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劉淵究竟出自何族系,向來為學者們所爭論不休。傳統的一派完全按照傳統史書的說法,認為劉淵便是出自匈奴單于世系的虛連題氏族(欒提氏族);而近來學者自唐長孺以下,多認為劉淵為屠各部,其先出於雜胡之屬,並非虛連題氏族之後,其冒姓虛連題氏,乃其建國團結匈奴諸部所需,並非實際狀況。以下個人將淺述這兩派諸說對漢晉以來,匈奴分合的歷史再建構,並加以析判。
一、史事略述
南匈奴自東漢入塞以來,國力日漸衰弱,單于的地位也逐漸下滑,以往作為「百蠻大國」的撐犁孤塗單于(天地所置日月所生匈奴大單于)已不復昔日之威風。而入塞以來,南匈奴諸部雖仍由各王公分統,但隨著漢代政策的轉變,他們也一點一滴地被轉化為漢代的編戶民,逐漸喪失其部族結構。
到了東漢末年,漢朝為了防備北方的烏桓、匈奴與西方的羌族,經常調發匈奴精騎助戰,也使匈奴逐漸喪失自主權,而下降到與漢代屬國相類的位置。面臨到這樣的局面,南匈奴貴族為了反抗無止休的調發,與不滿羌渠單于對漢朝軟弱的態度,於是南匈奴右部醯落的國人,便聯合了休著各胡起兵,將虛連題羌渠給殺害了。虛連題羌渠一死,他的兒子右賢王於扶羅便迅速地登單于位,但不為叛部所接納。反叛的國人與休著各胡,另立了須卜骨都侯為單于,一年後須卜骨都侯單于死,這些叛部變不再擁立單于,而直接由各部諸王議政統領。遭驅逐的於扶羅於是只能退往南方的河東郡,在平陽建單于庭,並尋求東漢政府的幫助,不過當時東漢政府正因黃巾以來的一連串動亂,根本無暇處理此事。於是於夫羅的南匈奴只能依違在華北各勢力間,自尋出路。
在虛連題於扶羅死後,其弟虛連題呼廚泉繼位,當時曹操以統領華北,因此曹操育用計賺呼廚泉入鄴,並加以軟禁,而以親己的右賢王虛連題去卑返回王庭監國。此後,曹操為了控制匈奴,又將匈奴分為五部,任命漢人司馬為副貳,監理各部。但到了魏末,匈奴五部又漸為左賢王劉豹所統一,魏國後採鄧艾之策,再度將劉豹所統之匈奴分化為三,至晉朝則又恢復五部舊觀,更進一步以各郡太守直接監管各部。此後,西晉初年大亂,晉室諸王紛紛引用外族為援,劉豹之子劉淵在繼位後,也為晉室諸王所用,並趁此亂世重新建國,嗣後便開創了漢趙帝國(原建國時稱漢帝國,後劉曜改國號趙,過去習稱前趙帝國)。
二、史實討論
在傳統說法中,對於劉淵的世系,是毫無保留地接受了《晉書‧劉元海載記》的說法,認為劉淵確係虛連題於扶羅之孫,劉豹之子。但同時也接受了劉淵本人確係屠各人的說法。於是這就導出了第一個問題──屠各人的族屬為何?接著我們不禁要問,如劉豹、劉淵出自屠各,那麼他們還有可能是虛連題王族成員嗎?以下便就此分述之:
1.屠各是什麼?
屠各或稱「休屠各」、「休著屠各」,為匈奴別部,原為匈奴休屠王所部,當屬匈奴別部。支持傳統說法的一派學者,他們也認同此說,但他們(以周偉洲為首)強調屠各在漢末有狹義與廣義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就是指休屠王所領的休著屠各;廣義的則泛指一切漢化的匈奴人或全體匈奴人。但此種反駁的說法,卻存在著十分明顯的缺陷。因在漢末以來的許多記載中,我們常可見到休屠各或屠各攻殺匈奴的記載,簡言之,就是當時的漢人並沒有將屠各作為全體匈奴人的習慣(相關論辯可參閱唐長孺的《魏晉雜胡考》、雷家驥的〈從漢匈關係的演變略論劉淵屠各集團復國的問題〉、陳勇〈去卑監國的敗局與屠各劉豹的崛起〉、...等文)。
周偉洲等人引用《晉書‧四夷列傳‧北狄匈奴傳》稱:「北狄以部落為類,其入居塞者有屠各種、鮮支種、寇頭種、烏譚種、赤勒種、捍蛭種、黑狼種、赤沙種、鬱鞞種、萎莎種、禿童種、勃蔑種、羌渠種、賀賴種、鍾跂種、大樓種、雍屈種、真樹種、力羯種,凡十九種,皆有部落,不相雜錯。屠各最豪貴,故得為單于,統領諸種。」故認為虛連題氏便是出自屠各種,然而此說當為晉書作者描述南匈奴叛殺羌渠單于分裂後的局面,因從後文對照《史記‧匈奴列傳》,我們便可發現在匈奴貴族的描述上,《晉書》就比《史記》增列了喬氏,在單于王室的官爵上,也多了「左於陸王、右於陸王、左漸尚王、右漸尚王、左朔方王、右朔方王、左獨鹿王、右獨鹿王、左顯祿王、右顯祿王、左安樂王、右安樂王」,這說明了《晉書》所描述的「屠各最豪貴,故得為單于」,不等同於分裂前的南匈奴王室狀態。
2.從歷史的脈絡來看:
傳統的說法似乎刻意忽略了在南匈奴叛部攻殺羌渠單于後,屢屢拒納虛連題氏王族的事實:
a.右部醯落聯合屠各攻殺虛連題羌渠單于,拒迎繼位的虛連題於扶羅,反迎立須卜氏的須卜骨都侯為單于。
b.在須卜骨都侯死後,叛部寧可以「老王行王事」,也不願將流落到平陽的於扶羅迎回,使於扶羅、呼廚泉兄弟「復欲歸國,國人不受」,只能開庭於平陽。
從上可說明,叛部(以下稱離石王庭)與虛連題氏的平陽王庭是處於長期對立的。因此,原作為左部帥、北部都尉,後又能將離石兵眾的劉淵就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流落平陽的虛連題氏後胤。而離石王庭排拒虛連題氏的舉動,也很可能是原本屬於匈奴別部的屠各部,謀奪大權的手段,也因此起初之時,離石王庭先是推舉了非虛連題氏的南匈奴貴族以為過渡。後才在須卜骨都侯單于死後,直接放棄擁立新的單于,逕行以「老王行國事」,從而將匈奴之大權收歸叛亂主力的屠各部族。換言之,也就是魏晉以後,所提及在并州的匈奴,幾乎全是出自離石王庭的屠各部。而劉豹作為當時并州匈奴的左部帥,更不可能是出自虛連題於扶羅之後(更兼史已明言其為屠各人,更可說明於扶羅─劉豹世系實為竄偽)。
其次,從曹操以右賢王去卑監國這點來看,時任左賢王的劉豹反被排除在統領匈奴國政之外,這也十分反常。其一是匈奴尚左,以左賢王為單于太子,右賢王位在左賢王之下,如使監國,曹操當以左賢王為之,怎麼反以右賢王領國事?這點,雷家驥以為劉豹所任之左賢王為離石王庭者,而右賢王去卑所監之國,為平陽王庭者,非同一王庭。且,不論是於扶羅、呼廚泉,都不曾改漢姓以事漢(漢、魏),就連以右賢王監國的去卑也未曾改姓,又何以身為前單于之子,居太子(左賢王)之位的劉豹反而改易姓氏?這點都讓人大啟疑竇。更別提《後漢書‧南匈奴列傳》對南匈奴歷代單于生卒明確,獨對於扶羅、呼廚泉二人缺載其詳,更無法證明劉豹是否真為於扶羅之後了。
另,劉淵起兵助成都王司馬穎時,司馬穎拜之為「北單于」,顯見劉淵之任單于,是有別於位於平陽虛連題氏的南單于,且之後劉淵自稱大單于也正是建庭於離石,這也表示劉淵確係出自離石王庭,其族系是不同於平陽王庭的虛連題氏,換言之,劉淵並非於扶羅之孫。此當為建國後為便於號召匈奴諸部,故加以攀附的,此點也同於其冒劉姓之動機。
所以,很顯然地,劉豹、劉淵父子並非虛連題氏族成員,他們乃匈奴別種的屠各部人,之所以冒稱虛連題氏,只是出於建國所需──起初建國之時,劉淵的國策使終擺蕩在回復冒頓祖業(匈奴本位)與師法呼韓邪單于(漢化本位)兩個路線之間,兩者均必須強調其出自虛連題氏族的高貴血統,以換取匈奴各部的支持,所不同的是後者則又增加了對漢族群眾支持的爭取。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1   檢視全部評分
Zeserta  感謝提供資料  發表於 09-8-2 11:49 聲望 + 1 枚

叛部弒君立新主
不使於扶羅兄弟回國
該是害怕他們兄弟掌權會報復
而且匈奴部族在漢末內亂之季
並無參與其中(於扶羅兄弟則有)
所謂老王行國事
本意也只是安於現狀

關於為何用右賢王去卑監國
不用左賢王劉豹一事
我也查了鄧艾傳其中卻是記載
是 時 并 州 右 賢 王 劉 豹 并 為 一 部 , 艾 上 言 曰 : 「 戎狄 獸 心 , 不 以 義 親 , 彊 則 侵 暴 , 弱 則 內 附 , 故 周 宣 有 玁狁 之 寇 , 漢 祖 有 平 城 之 圍 。 每 匈 奴 一 盛 , 為 前 代 重 患 。自 單 于 在 外 , 莫 能 牽 制 長 卑 。 誘 而 致 之 , 使 來 入 侍 。 由是 羌 夷 失 統 , 合 散 無 主 。 以 單 于 在 內 , 萬 里 順 軌 。 今 單于 之 尊 日 疏 , 外 土 之 威 寖 重 , 則 胡 虜 不 可 不 深 備 也 。 聞劉 豹 部 有 叛 胡 , 可 因 叛 割 為 二 國 , 以 分 其 勢 。 去 卑 功 顯前 朝 , 而 子 不 繼 業 , 宜 加 其 子 顯 號 , 使 居 鴈 門 。 離 國 弱寇 , 追 錄 舊 勳 , 此 御 邊 長 計 也 。 」

劉豹當時為右賢王(究竟何時升左賢王?)
故去卑監國前劉豹恐怕還不是左賢王(可惜魏書沒多加注記去卑子姓名)



至於匈奴改姓劉
孫禮傳中有這段
時 匈 奴 王 劉 靖 部 眾 彊 盛 , 而 鮮 卑 數 寇 邊 , 乃 以 禮為 并 州 刺 史 , 加 振 武 將 軍 , 使 持 節 , 護 匈 奴 中 郎 將 。

可見匈奴改姓劉在漢魏之際早就有了
晉書更記載五部皆劉姓
太 康 中 , 改 置 都 尉 , 左 部 居太 原 茲 氏 , 右 部 居 祁 , 南 部 居 蒲 子 , 北 部 居 新 興 , 中 部居 大 陵 。 劉 氏 雖 分 居 五 部 , 然 皆 居 于 晉 陽 汾 澗 之 濱 。



另外我也發現一些有矛盾的地方
左右賢王好像有錯置

中 平 中 , 單 于 羌 渠 使 子 於 扶 羅 將兵 助 漢 , 討 平 黃 巾 。 會 羌 渠 為 國 人 所 殺 , 於 扶 羅 以 其 眾留 漢 , 自 立 為 單 于 。 屬 董 卓 之 亂 , 寇 掠 太 原 、 河 東 , 屯於 河 內 。 於 扶 羅 死 , 弟 呼 廚 泉 立 , 以 於 扶 羅 子 豹 為 左 賢王 , 即 元 海 之 父 也 。 魏 武 分 其 眾 為 五 部 , 以 豹 為 左 部 帥, 其 餘 部 帥 皆 以 劉 氏 為 之 。 (晉書)

單 于 羌 渠 , 光 和 二 年 立 。 中 平 四 年 ,  前 中山 太 守 張 純 反 畔 , 遂 率 鮮 卑 寇 邊 郡 。 靈 帝 詔 發 南 匈 奴 兵, 配 幽 州 牧 劉 虞 討 之 。 單 于 遣 左 賢 王 將 騎 詣 幽 州 。 國 人恐 單 于 發 兵 無 已 , 五 年 , 右 部  落 與 休 著 各 胡 白 馬 銅 等十 餘 萬 人 反 , 攻 殺 單 于 。  單 于 羌 渠 立 十 年 , 子 右 賢 王 於 扶 羅 立 。(後漢書)

是 時 并 州 右 賢 王 劉 豹 并 為 一 部 (鄧艾傳)

關於魏武用去卑監國而不用劉豹一事
用鄧艾的說法足以明魏武之事

去 卑 功 顯前 朝 , 而 子 不 繼 業 , 宜 加 其 子 顯 號 , 使 居 鴈 門 。 離 國 弱寇 , 追 錄 舊 勳 , 此 御 邊 長 計 也 。 」


這是我的一點小看法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據晉書記載赫連勃勃是去卑之後

赫 連 勃 勃 字 屈 孑 , 〔 一 〕 匈 奴 右 賢 王 去 卑 之 後 ,劉 元 海 之 族 也 。 曾 祖 武 , 〔 二 〕 劉 聰 世 以 宗 室 封 樓 煩 公, 拜 安 北 將 軍 、 監 鮮 卑 諸 軍 事 、 丁 零 中 郎 將 , 雄 據 肆 盧川 。 為 代 王 猗 盧 所 敗 , 遂 出 塞 表 。(晉書)

魏書所記載赫連勃勃為鐵弗部

鐵弗劉虎,南單于之苗裔,左賢王去卑之孫,北部帥劉猛之從子,居於新興慮虒之北。北人謂胡父鮮卑母為「鐵弗」,因以為號。猛死,子副崙來奔。虎父誥升爰代領部落。誥升爰一名訓。誥升爰死,虎代焉。虎一名烏路孤。始臣附於國,自以眾落稍多,舉兵外叛。平文與晉并州刺史劉琨共討之,虎走據朔方,歸附劉聰,聰以虎宗室,拜安北將軍、監鮮卑諸軍事、丁零中郎將。復渡河侵西部,平文逆擊,大破之,虎退走出塞。昭成初,虎又寇西部,帝遣軍逆討,又大破之。虎死,子務桓代領部落,遣使歸順。(2037)(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

我懷疑去卑真的屬欒提氏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原文由 深幽之人 於 09-8-2 05:18 發表
叛部弒君立新主
不使於扶羅兄弟回國
該是害怕他們兄弟掌權會報復
而且匈奴部族在漢末內亂之季
並無參與其中(於扶羅兄弟則有)
所謂老王行國事
本意也只是安於現狀

關於為何用右賢王去卑監國
不用左賢王劉豹一事
我也 ...

其實這也可以說劉豹為離石王庭的左賢王,去卑為平陽王庭的左賢王
曹魏以去卑監平陽王庭,分劉豹一統之離石王庭分為三部,此舉當為削弱匈奴兩部之舉
特別是《晉書》明言劉豹統一的五部乃并州匈奴,而平陽的南匈奴王庭在河東郡(屬司隸校尉部),故平陽王庭並不屬為劉豹統一的五部之一。

[ 本文章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9-8-2 22:47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原文由 深幽之人 於 09-8-2 20:07 發表
據晉書記載赫連勃勃是去卑之後

赫 連 勃 勃 字 屈 孑 , 〔 一 〕 匈 奴 右 賢 王 去 卑 之 後 ,劉 元 海 之 族 也 。 曾 祖 武 , 〔 二 〕 劉 聰 世 以 宗 室 封 樓 煩 公, 拜 安 北 將 軍 、 監 鮮 卑 諸 軍 事 、 丁  ...

各人覺得鐵弗匈奴未必真為去卑之後,最主要的原因是,最接近當代的史料(鄧艾的奏文)雖說要立去卑之後,但從沒說去卑子為劉虎,或許劉虎也是為了自抬身價,才偽稱去卑之後。
至於去卑當為欒提氏無疑,因其居右賢王時,常與呼廚泉並提,而左、右賢王在平陽王庭始終由欒提氏族出任,故此當無疑問。

說實在的,我對那些魏晉正史宣稱的世系都是傾向於懷疑的(比如《南史》就稱拓拔鮮卑為李陵之後,這就真的扯遠了)

[ 本文章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9-8-2 22:30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2-15 15:59 , Processed in 0.02019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