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是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八一三年)生於鄭州滎陽。他自幼才華過人,十七歲就受到太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賞識,讓他到幕府裡來做巡官(幕僚)。當時令狐楚讓他同自己的兒子令狐綯同桌學習,並親自給他們講授四六文(駢文的一種)。
李商隱曾寫《謝書》ㄧ詩,表示對令狐楚的感激: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
自蒙半夜傳衣後,不羨王祥得佩刀。
李商隱說,他帶了筆硯到幕府裡來,令狐楚不讓他作抄抄寫寫的雜事(所以稱作空攜),
而讓他讀書學習,並親自教他文章,對此他感銘之至,認為得到令狐楚的指教勝過功名。
自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起,令狐楚三度資助李商隱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
他二十五歲時(開成二年,公元八三七年),在令狐楚的特別推薦下(?!),終於考取進士,在朝中任校書郎。
可是就在這年冬天,令狐楚不幸病逝,他在政治上失去了依靠。恰巧這時涇原(今甘肅涇州)節度使王茂元,請他作書記,他也就接受了邀請。
王茂元很欣賞這位青年才子,不久就把才貌雙全的小女兒嫁給他作妻子,這時的李商隱,仕途順遂、婚姻幸福,命運可謂對他特別照顧了。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稱心如意的時候,已經埋下了使他長久煩惱的種子了。
那時,朝廷官員基本上分為勢不兩立的兩大派,一派以李德煜為首,一派以牛僧孺為首,這就是唐代歷史上有名的牛李黨爭。
令狐楚和他的兒子令狐綯都是牛黨的重要成員,他們都對李商隱恩重如山。
按照封建社會裡一般人的理解,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抱,李商隱自然應該無條件地忠於恩人。
可是他卻沒有這樣做,竟然跑到李黨人物王茂元手下效力,並做了王茂元的女婿。於是,牛黨的人紛紛罵他忘恩負義,並且在各方面齊力排擠他。
第一件事就是李商隱參加更為高級的博學鴻辭科考試,本已考取,但名單最後送朝廷終審,被牛黨在中書省的一位高官以「此人不堪」為由,一筆勾銷了。這就使他難以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官,而只能給別人當幕僚。
不過,李商隱這時的處境還不算太困難,因為李德煜正當著宰相,李黨在朝廷裡還算佔著上風。可是到了他三十四歲的那年,李黨被打了下去,牛檔上了台,並且不久後就由對他深惡痛覺的令狐綯做了宰相,這下李商隱可更倒楣了!
儘管他有才華,辦事幹練,但在王茂元去世後,他來長安期間,始終得不到官職。
大約在大中三年(公元八四九年)的重陽節,李商隱為了自己的仕途前程,到相府拜訪令狐綯,希望他能念在昔日同窗之情,幫助自己一下。沒想到令狐綯對他背負家恩,一直懷恨在心,早就下令不准通報。受此冷遇,一氣之下的李商隱便在門廳的屏風上題詩一首,憤然而去。
這首詩為《九日》:
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
十年泉下無人問,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
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得再窺。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
在滿院白菊花盛開的時候,你的父親令狐楚曾和我舉杯共飲。令狐楚去世十年,如今又逢重陽節,把酒賞菊時,不禁思念起他來。你令狐綯不學你父親那樣延攬人才,卻讓我像無故受貶的屈原一般,落魄江湖而空懷悲歎。你現在做了顯貴的高官,在府前擺起了遮擋人的木架(行馬),你父親過去那種廣招人才的景象,再也見不到了。
這首詩,再回憶令狐楚對自己關懷和培養的同時,對令狐綯大興朋黨之見,堵塞賢路的行為,表示了極大的不滿和憤慨。
李商隱的一生,與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黨爭相始終。在令狐綯當政的十年裡,他一直像押在大石板底下的一株小草,始終沒有出頭之日。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八五八年),李商隱結束了長期潦倒的愁悶生活,病逝於鄭州家中,這時他只有四十五歲。
李商隱的詩歌藝術有很高的成就。意蘊含蓄、情韻優美、深細婉曲、典麗精工,是其主要的特色。
如歷來被人傳誦的名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寥寥十四字,就把那種受阻隔的通苦和心靈默契的喜悅,以及越受阻隔越感到默契可貴、越有默契越覺得阻隔難敖的複雜矛盾心理,揭示得深刻細膩,分外動人。
再如「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表面上是寫絕望相思的悲哀,骨子裡又透露了絕望掩蓋下的相思如春花萌發,具不可抑制熾熱情懷。
這就用強烈的方式,使詩句表現的悲劇美格外深沉有力、扣人心弦。
李商隱的詩歌特色是:思深意遠、情致纏綿,
有百寶流蘇的綺麗,有千絲織網的細密,有行雲流水的空明,
讀來使人盪氣回腸而不能自己,彷彿一個絕世美人讓人百看不厭。
李商隱的詩歌在唐詩中開闢了一種新的境界,豐富和提昇了唐詩的藝術價值。
如果把李白、杜甫的創作比作日照中天,光芒萬丈的正午太陽,那麼李商隱的詩歌在整個唐詩發展史上,則是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的晚霞斜陽。
資料來源:中國文學史演義
名詞補充:
博學鴻辭科考試
按照唐朝科舉制度,考中進士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要當官,還得通過主管人事的部門(即吏部)的專門考試,才予以量才錄用。
這種專門考試,就是「博學鴻辭科」考試,主要考各方面知識和寫文章才能。
牛李黨爭
唐憲宗時,宰相李吉甫主張削藩,進士牛僧儒、李宗閔在對策時加以嘲諷。
李吉甫因此懷恨,加以打壓,雙方因而結怨,各自交結朝臣,形成兩股政治勢力,彼此傾軋四十餘年。
李黨如李吉甫、李德裕等人,出身山東士族,以經學為正宗;牛黨等人多為詞科出身進士,崇尚文采。
故牛李黨爭反映出文生與經生、進士新貴與山東舊族間的對立。
名詞補充的補充orz
隨唐為選拔賢才及摧毀門閥,廢止九品官人法,改以科舉取士。
取士途徑
生徒 | 由學館挑選 | 鄉貢 | 由州縣貢舉 | 制舉 | 由天子召徵 |
重要的考試科目:以明經科和進士科較為重要,尤其是進士科必須兼試策論和詩賦,及第較難。故有「三十老名經,五十少進士」之語。
(意指30歳考上名經科算老,50歳及第進士科算年輕,由此可見進士科的難度。)
牛僧儒、李宗閔即屬於進士科出身。
[ 本文章最後由 血色琉璃 於 08-7-10 12:09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