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會員:carreragtr


一直想寫一篇將極品飛車中改裝測試和汽車理論書中所涉及的知識連接起來的文章,既作為我的汽車理論的知識的實踐,也作為一個改裝測試的實踐的昇華,我覺得是比較有意義的吧,不求什麼回報,只是如果我的文章能對喜歡多研究一點技術的朋友有所幫助或者啟發,能夠造成拋磚引玉的作用,便會讓我感到很榮幸。在文章開始我覺得很有必要再次強調一個重要原則:任何理論的,技術的分析,不論在邏輯上如何完美和自洽,都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調車時候分析要結合試車,最好是寫下試車日誌,記錄車輛的操控特點,然後根據知識分析改裝方向和程度,最後一定要再進入遊戲去體會,修改試車記錄,完成這樣整個過程才可以算是一個循環。  

一 、先看Prostreet中最細緻的懸掛系統

實際調校已經有很多帖子進行了說明,所以我這一貼就主要把用到的汽車理論中的知識說明一下,一是提供基礎知識供日後分析之用,二是可以把分析方法說得儘量明白:

1.涉及知識:車輛穩態轉向特性,輪胎的側偏特性,車輪的外傾(Camber),前束(TOE)等。
   
汽車的穩態轉向特性

首先我們要瞭解兩個概念:轉向不足(Understeer)和轉向過多(Oversteer),這是穩態轉向特性中兩個經常被提及但是很少能給出確切回答的概念。因為我們下面需要仔細分析穩態轉向特性的影響因素,故需要知道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 穩態轉向特性是根據汽車的二自由度模型推導出來的,這個模型將汽車簡化為只有但前輪和後輪以及車軸的物理模型,並且考慮輪胎的側偏(下面將談到)特性,給出了汽車“橫擺角速度增益”(定義式:ω/δ,ω為汽車穩態橫擺角速度,即汽車在連續轉彎的穩態轉向過程中,以車身為參考系繞自身轉動中心轉動的角速度;δ為方向碟轉角。這個比值的意義為單位方向碟轉角輸入下,汽車所具有的橫擺角速度)與車速的關係:
ω/δ= (u/L)/(1+Ku^2)
u:車速,L:軸距,K:穩定性因數(Stability factor)。K的是一個關於軸距、汽車品質以及質心到前後軸距離等車輛自身特性有關的量,是車輛自身的性質。也就是說,一部車設計好了,它的K值也就確定了,並不因行駛速度等外部條件變換而改變。明眼人已經可以看出,這個K取值便是轉向特性的關鍵所在,的確,K值可正可負也可以取零。對應車輛的三種轉向特性:K>0,過多轉向(Over steer);K=0,中性轉向(Neutral steer);Kα2時,K>0,這時汽車轉向軌跡向外偏離了中性轉向的圓周,稱為不足轉向,在方向碟轉角固定時行駛,軌跡為向外擴散的螺旋綫,此時的實際轉向中心比中性轉向的轉向中心向上移動了;3)同理在α1

untitled111.jpg

untitled112.jpg

untitled113.jpg

untitled114.jpg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6 17:50 , Processed in 0.0179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