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GTX 680在遊戲功能上的提升主要有更快的FXAA、畫質更強的TXAA、Bindless Texture紋理以及自適應性垂直同步等,其中FXAA已經測過多次,TXAA現在沒有什麼遊戲可以測試、Bindless Texture紋理暫時不為DX規範支援。
  HardOCP專門針對其中的自適應垂直同步(Adaptive VSync)技術做了測試,有關這一技術的詳細解釋不全文翻譯了,讀者可以參考我們GTX 680評測中所做的介紹
tearline.jpg
上古5中幀速太高就可能導致畫面撕裂

  簡單來說,在60Hz刷新率下,目前的遊戲面臨的困境是開了垂直同步有可能限制幀數進而導致流暢性下降,關了垂直同步又可能帶來畫面撕裂的問題。NVIDIA的Adaptive VSync實質上就是監測幀速變化,在幀速過低的時候關閉垂直同步,流暢度沒問題的時候再打開垂直同步。
  另外,Adaptive VSync選項已經整合在300系列驅動中,初期的301.10還只支援GTX 680顯示卡,目前301.24 beta驅動已經支援全系列N卡,這一功能也可以在目前的GTX 500顯示卡上開啟。
  HardOCP選擇了設定了三種情況以對比Adaptive VSync的效果,第一個遊戲追求高幀速,第二個遊戲追求性能與畫質平衡,代表最典型的情況,第三個設定則是遊戲幀速不算太流暢,平均在30fps或更低。
  首先來看一下高FPS測試結果。

  關了垂直同步,最低幀82fps,最高204fps,遊戲中經常會出現撕裂現象。開了垂直同步,最低幀58fps,最高61fps,平均59.7fps,開了Adaptive VSync之後幀數也差不多,最低幀甚至還高了1fps。
  在高FPS情況下,Adaptive VSync與普通的垂直同步沒什麼有區別。
典型幀速測試
2.gif
首先對比普通的垂直同步開關

3.gif
垂直同步開與NVIDIA自適應垂直同步開

  普通垂直同步幀數只有33.5,最低27fps,而NVIDIA的垂直同步開啟之後最大幀沒有變化,最低幀達到31fps,平均有47.2fps,流暢度有改善。

4.gif
完整的結果對比

非典型(低幀速)測試

5.gif
普通垂直同步開關對比


6.gif
垂直同步與NVIDIA自適應垂直同步對比


7.gif
完整的對比

  在這種情況,垂直同步開啟與否遊戲都不算太流暢,NVIDIA自適應垂直同步的幀速跟關閉時幀速相近,但是沒有撕裂現象。
總結:
  看完測試結果,結論也差不多就有了。
  在顯示器60Hz的刷新率限制下,如果遊戲的幀速比較高、大大超過60fps的情況下,NVIDIA自適應垂直同步與普通的垂直同步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的遊戲幀速常年在30fps-60fps之間,那麼NVIDIA自適應垂直同步是最佳選擇,它可以改善遊戲流暢度,特別是不會劇烈下降到30fps以下,避免可能的畫面撕裂。
  如果你的遊戲幀速無可救藥,只能掙紮在30fps,那麼自適應垂直同步也不能幫你改善流暢度,不過依然可以避免畫面撕裂。(30fps以下的同學應該換卡了)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3 06:02 , Processed in 0.02227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