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官這個名稱的產生甚早,二千多年前的《禮記》一書中說:
「其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總而言之,皆謂之官。」
又說:「官者,管也,以管領為名。」原本官就是管人管事的人。

在封建王朝中,國君、皇帝是老闆,官員就是伙伴,是協助老闆管理老百姓的人。
對於明君來說,官員是助手;對於暴君來說,官員就有可能成為幫凶。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從理論上說,皇帝沒有了,
老百姓成了國家的主人,不應該再有官老爺了,
對於官員也改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公僕」。

不過這都是理論上的事,在實際生活中,
我們從來沒有聽到有人喊過一聲「張公僕」或「李公僕」。
在書面上,現在已經把官員稱為「公務員」了,但官員之名至今未絕。

在專制王朝,皇帝被說成是太陽(天無二日),
當官的也就成了天上的星星。

《儒林外史》裡的胡屠戶說,有了功名,就是天上的星宿,打不得的),
與老百姓的身分截然不同。做了官,就要頭戴烏紗,
身穿官服(所以至今我們還把官位說成「烏紗帽」)。
官員外出,需要扛出「肅靜」、「迴避」的牌子,鳴鑼開道,要老百姓一律避開。

官員坐堂審案,傳喚老百姓,老百姓必須跪著說話,一語不合,就可能被打屁股。
這些陋規,現在當然都革除了。但是千年積習,官僚習氣並未全部滌盡。

例如有人官氣十足,有人官話連篇,寫的是官樣文章,要的是官場場面。
甚至於賣官鬻爵,任用私人,官官相護,官商勾結,
凡此一切,都為貪汙腐敗現象的孳生和蔓延創造了條件,成為百姓受害的根源。
現在把這些現象的根源探討一下,也許可供今天反貪汙反腐敗的工作借鑑。

官是怎麼產生的

當官的正途,在秦漢以後隋唐以前是通過荐賢──
從地方上層層推荐而來;在隋唐以後辛亥革命以前通過考試──即科舉選拔而來。

那麼在正途之外,是不是還有什麼「非正途」(歪門邪道)可以謀官?
當然是有的。「非正途」可分兩類,
一是通過種種關係不公開地謀官,
如太監通過皇帝的關係而得官,外戚通過皇后或太后的關係而得官,
唐代的「斜封官」是通過后妃或公主的推荐而得官。

二是通過買賣的方式公開向朝廷買官。有不少朝代曾經公開賣過官,
不過所賣的官又有虛銜和實職的區別。
如果所賣的只不過是虛銜,朝廷為了斂財,賣一些頭銜給士紳和富商,
讓他們充充面子,擺擺威風,尚無大礙;如果所賣的是實職,買官者將本求利,
理所當然。他在到任之後必然大貪特貪,老百姓就遭殃了。

一個官員是清官還是貪官,
與他的官位是怎麼來的關係密切,也可以說是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雖然古代民諺有「千里為官只為財」、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衙門八字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等等說法,
但是總的看來,貪官不可能是多數,所謂「無官不貪」不過是一種憤世嫉俗的說法。

貪汙要有的機會,而在道德的堤防沒有全面崩潰之前,
官員們即使有貪汙要有的機會,也不至於人人都去貪汙。
但貪官,特別是在皇帝支持下的巨貪,其破壞力是驚人的,禍亂就跟著來了。

從隋唐以後直至清代,每個朝代大致是300年左右,
也大致分為前期、中期和晚期。

在前期,由於開國之君勵精圖治,重用人才,
所用的宰相大都是科舉正途出身、正派人物(清官),所以國勢比較強盛。

也可以說,這是一段由清官主持朝政的時代,時間大致是六、七十年。
到了中期,帝位傳了兩三代之後,繼位之君都是些缺少實踐經驗的平庸人物,
每每被佞臣、外戚、宦官所包圍,大權旁落,出現了一些非正途出身的宰相,
這些人大都是貪官。
中期大約100多年,是清官與貪官互相爭奪朝政控制權的時代。
如武則天時代就是如此,她既為滿足私欲而包庇小人(貪官),
又為了穩定大局而支持君子(清官),以此來保持二者之間的平衡與政局的穩定。

晚期一般也只有幾十年,經過政局的反反覆覆,國勢走上了下坡路。
正氣下降,邪氣上升,朝政一再被非正途出身的權臣所控制,
也就是貪官壓倒了清官,導致一代王朝遭受內憂與外患的夾擊而走向滅亡。

這就形成了一條歷史規律,也就是說能夠重用正途出身的清官則國勢強,
貪官與清官爭權的時候則國勢弱,非正途出身的貪官掌握了朝政則國家亡。
到了公開買官賣官,出現了貪官治國現象的時候,這個王朝也就「氣數已盡」了。

科舉取士的任官制度

不少人只要一聽到科舉、考場、八股文、秀才、舉人、進士等等名詞,
立刻大起反感,認為那是封建的、落後的、愚昧的、可笑的,
一直認識不到這個制度對中國的重大貢獻,對全人類的重大貢獻。

對於科舉取士,它考的是什麼內容,那是另一回事,
是可以根據時代的需要而改變的。只就這種選拔人才的制度而言,
則在1300年前,我們的祖先能夠實施這樣一種三公(公平、公正、公開)的選官制度,
確是一件大不容易的事,堪稱人類社會的創舉。

那時候,世界上別的國家選拔人才,全都擺脫不了宗教的限制(不用異教徒),
民族的限制(不用異族),階級的限制(如古印度的賤民當不了官)。

既有「三限」,何來「三公」?
只有中國的科舉制度,應考者沒有宗教限制(信什麼教都可以),
沒有民族限制(唐代如波斯人、阿拉伯人、猶太人都可以應考),
沒有階級限制(不論富貴、貧賤),更了不起的是沒有年齡限制,
惟一不合理的就是有性別限制(不接受女生應考)。

專制王朝都少不了貪官汙吏,惟有科舉一般不受貪汙腐敗的侵蝕。
朝廷特別要保護科舉的公正以選拔人才。
如果科舉也開後門,講關係,漏題目,則當時農村裡的窮讀書人就不必讀書了。

歷代都有「白屋出公卿」的例子,就說明科舉取士基本上是公正的。
當然,科舉舞弊的事偶然也有,但是朝廷從來都以嚴刑峻法來對待,
你敢舞弊,我就殺你的頭,看你能有幾顆頭?

貪官汙吏在別的問題上舞弊,受害的老百姓一般是不敢鬧的,
老百姓和官鬥,豈不是雞蛋碰石頭?
但是考官如果在考試中舞弊,考生就敢大鬧。

因為歷代王朝對於考場的要求都很嚴格,只要出了問題,必然追查到底。
考生都是知識分子,其中有不少人正是一個時代的精英,
他們懂得朝廷重視考試的原因,心中有底,
遇到考官舞弊,他們就敢鬧個落花流水,鬧個水落石出;
例如1657年即清初順治十四年秋江南鄉試舞弊一案。

當時上距清兵入關不過十餘年,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民族大悲劇大家記憶猶新。

清王朝為了收攬人心,在江南開科取士正是緩和民族矛盾的一種手段。
這一舞弊案的出現,大犯清廷之忌,所以處理起來從速從嚴,毫不手軟。

當時江南鄉試(選拔舉人)在江寧(今南京)舉行,
主考官為方猶,副主考官為錢開宗。
這兩個人膽大包天,竟敢在這一次十分敏感的考試中舞弊,
接受一些不學無術的紈袴子弟的賄賂,使之榜上有名。

在考試之前,已有傳聞說考生、考官暗地交往,私談交易。
到發榜時,大家發現幾個花花公子居然榜上有名,
而當時頗有文名的尤侗、湯傳楹等人反而名落孫山,傳聞得到證實。

於是許多落榜考生聚集榜前,大呼「考試不公」,
直指榜上的前三名為「賈(假)斯文、程不識、魏無知」,狂呼大鬧,
還聚眾痛打了考官龔勛。當方、錢兩主考乘船離開南京時,
許多人在岸上邊追邊罵,還以磚頭石塊投擲官船。
船過常州、蘇州時,又被岸上群眾追擊、痛罵。

考官舞弊的新聞,一時傳遍江南。有人寫了一本小冊子,名《萬金記》,
內容詳記這次考試舞弊的各種傳說,而以兩個考官的姓氏作為書名
(「萬」字是「方」字去一點,「金」字是「錢」字去半邊),
一時成為暢銷書,流傳全國。

消息傳到北京,清廷震怒。順治降旨,要兩江總督郎廷佐嚴辦此事,
把一切涉案人員解送北京刑部,審理明白,從重懲處。

為了讓行賄的考生心服口服,
1658年3月,所有榜上有名的112名考生全部在紫金城裡的太和殿中重考。
試題由順治親自圈定。考試時,每一名考生左右各站一名八旗兵,
全副武裝,寸步不離,嚴加監視。
許多考生膽戰心驚,出乎意料地享受了一次在皇宮大殿中應考的特殊待遇。

重考閱卷完畢,112人中有74人成績優良,被取為舉人;
24人成績稍次,仍承認為舉人,但是不許參加下兩屆的會試,
即取消了兩次考進士的機會;
14人文理不通,對於他們是否向考官行賄,嚴加追究。

審理到1658年年底,這次舞弊案結案。
受賄的正副主考與18個考官,一律處死,家產被沒收;
行賄的考生8人各打40大板,家產被沒收,與父母兄弟妻子一起流放寧古塔為奴。
一人犯罪多人被株連處刑的罰法雖然苛,但是嚴刑峻法起了極大的威懾作用。
至少在清代前期的五、六十年,沒有人再敢在考試中動手腳。

近代的民主政治必須建立在健全的文官制度之上,
而健全的文官制度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建立起來。
作為考試制度而言,中國的科舉制度,在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

英國的文官制度舉世聞名,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文官制度的樣板。
要問英國的文官制度是怎麼來的,英國的史學家就會鄭重地告訴我們,
是從中國注重公平、公正、公開三公的科舉制度學來的。
而美國的文官制度、香港的文官制度又學自英國。

如果我們把問題考慮得更加深透一些,
還可以說,正是科舉制度保存了中華文化,保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直到今天,仍然讓我們受惠無窮。

返觀歷史,從隋唐開始,總是北方各族武力強大,一再征服南方。
就算宋、明兩代是漢人建立的政權,最後竟被蒙元與滿清所滅,
這在隋唐以前的歷史是沒有的事。

如果隋唐不建立起科舉制度,不能在全國選拔人才,
則1300年來,各個王朝在任官的時候就很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唐朝的皇帝雖然自稱漢人,其實是鮮卑血統;遼、金、元、清的皇帝都不是漢人,
這是眾所周知的。如果沒有科舉制度,漢人和南方各族想進官場服務,大概很難。
如果是這樣,以漢人知識分子為載體的中華文化就很難保存下來。

民主需要法治做基石,現在人人都會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真正做到這一點,實在太不容易。

而中國在一千多年前就做到了「科舉之前,人人平等」這件事。
試想:一個窮山村裡的苦孩子,通過鑿壁偷光,牛角掛書,苦讀苦學,
長期奮鬥,一旦金榜題名,就可以立朝當官,從此建功立業。
這樣的事在外國古代只能是神話、童話、天方夜譚;
但在中國,卻是活生生的事實。中國已經行之

千年的「科舉面前,一視同仁」的平等精神作為人類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已經被英國的文官制度所接受而且加以發揚光大。

推行科舉制度的帝王未必想得到這麼遠,他們開科取士,只不過是為了網羅人才,
鞏固自己的統治而已。唐太宗眼見許多應考者規規矩矩地進入考場的時候,
自鳴得意地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意義是大家都著了他的道兒,
進入了他的掌握之中。他做夢也不會想到,
這個原為君主政治服務而且服務得很不錯的科舉制度,
以後竟然能夠發展到也為民主政治服務。

清官與貪官的來源不同

清官或貪官並不能由出身來劃分。

兩榜進士出身的,也有一些貪官;出身於外戚或宦官的,也有一些廉吏。
但是從總體上來說,歷代王朝的賢相、名臣、清官、廉吏,
十之八九都是響噹噹的兩榜進士出身,從科舉中選拔出來的精英。

反過來說,歷代王朝的權奸、佞臣、貪官、汙吏,
則以非正途出身的官員為主,他們出身不同,來源不一,
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善於鑽營,爭權奪利,狗偷鼠竊。

經過科舉選拔出來的精英,不一定全信儒家學說,
但都接受了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而且多能身體力行,
成為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志士仁人,
像范仲淹所說的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他們都是積極入世的,希望自己文以載道,經世致用,絕無逃避現實的消極想法。
他們關心國家大事,正如東林書院的一副對聯所說: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他們勇於承擔重任,一旦接受任務,就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們總體說來,都是文官、文人,都有詩文傳世。
但是遇到祖國有難的時候,他們也會投筆從戎,義無反顧,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例如寫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曾經統兵保衛西北邊疆;
寫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文天祥就以大宋右丞相的身分領軍與敵人血戰到底;
寫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明代于謙能夠臨危受命,
以一個書生成為保衛京城的最高統帥;
寫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的清朝林則徐曾以欽差大臣領導軍民勇敢抗擊英國侵略軍。

這些歷史人物儘管有各式各樣的不同,
籍貫不同,經歷不同,家庭出身不同(有的是貧苦之家,有的是富貴之族),
所建立的功業不同,所任的官職也不同,但是有一點完全相同,
那就是他們都是清官,都是當時突出的大清官,可列入「清官群體」。

這個清官群體中的許多人物,當然還有不少共同之處,
例如他們都是君子,朋友之間都是道義之交。
即或政見不同,也能互相尊重,保持深厚的友誼,
例如王安石和司馬光、蘇軾之間就是如此。

他們都能以詩文傳世,流傳千古,激勵後人。
儘管他們的出身與經歷各異,但在他們共同接受了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之後
(在科舉中名列前茅就能說明這一點),他們就幾乎成了同一種類型的人物。

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不是一種宗教,也不是一種政治學說,
它是在人類社會中經過長期實踐而總結出來的一套做人做事的原則與方法,
清官群體正是這種文化遺產的繼承者與發揚光大者。

相對於清官群體的貪官群體,其內容就要簡單得多。

清官是君子,貪官是小人;君子之間是道義之交,小人之間是利害之交;
清官是為國家建功立業,貪官是為自己爭權奪利。

貪官也有事業,那個事業就是貪。官是做得越大越好,官做大了是便於貪贓枉法,
營私舞弊,好把天下的財富都聚斂到自己家裡來。
財是發得越多越好,例如嚴世蕃居然定下一個奮鬥目標,
那就是各種財寶要比皇宮裡多,自己的日子要比皇帝過得好。

他不僅是心裡這樣想,還敢公開說出去,最後是目的沒有達到,腦袋就搬了家。
貪官的欲望都太強烈了,每每利令智昏,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有的大貪官一旦得勢,權傾天下,但短短幾年,就走到了盡頭,
一朝事敗,灰飛E滅,貽笑後世,貽臭萬年。

老百姓當然是擁護清官的,老百姓的歌頌對於憂國憂民的清官來說,
既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安慰。

至於皇帝的態度就很難說。有些勵精圖治的皇帝堅決支持清官,
打擊貪官,這時就會出現治世、盛世。
有些昏庸甚至是低能的皇帝竟然支持貪官,因為他受了蒙蔽,
根本看不出貪官的真面目。於是清官日少,朝政日非,這時就會出現亂世。

更多的時候是皇帝兼用君子和小人,用君子以穩定大局,
用小人以滿足私欲,讓清官與貪官之間保持某種程度的共處。

何謂清官之道

清官都需要有知有識有為有守。
這裡的「知」指的是真正的知識(在歷史人物中夠得上「兩榜進士出身」的水平);
這裡的「識」指的是有見識,也就是有處事的能力;
這裡的「為」指的是有所作為,也就是有自己的事業,
既包括文治武功,也包括科學事業與藝術事業,總之是對國家對人民做出了貢獻;
這裡的「守」指的是有所不為,也就是有氣節、有操守。

就算一個人已經有知有識有為,做出了一番大事業,
但他如果缺少一個「守」字,最後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不僅當不了清官,還會墮落成為千古罪人。

清官一定有知有識。如果無知,他就過不了科舉這一關;
如果無識(沒有見識,沒有能力),就算闖過了科舉那一關,
也只能當個糊塗官,識人不明,處事不清,也就當不了清官。

清官一定都有所作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事業有為,才不會以清貧為苦。
清官正因為眼光遠大,要做一番救國救民的大事業,
所以才能克制自己,言行都不會越軌。

清官大公無私,試舉下列諸例。

蜀漢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後輔佐阿斗稱帝,被阿斗尊稱為「相父」。
他在蜀漢是名義上的二把手,實際上的一把手,其官不可謂不高,其權不可謂不重。

就是這位位高權重的「相父」同時又是一位古來少有的大清官。
有些實行民主政體的現代國家為了預防貪汙,制定法規,
要求總統與高官在上任時申報自家財產,接受群眾監督。

古時候的封建國家當然辦不到這一點,誰敢喊皇帝與高官申報自家財產?
他們就是報了,你也無法去查。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諸葛亮在出師北伐之時,
就主動地申報了自家財產,請求監督。他在給阿斗上表時說:

(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皆有餘饒。
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餘財,以負陛下。

諸葛亮的話說得十分清楚,我家財產一共只有兩項,
一是「桑八百株」,二是「薄田十五頃」,
我的家人依靠這一點生產資料男耕女織,足以謀生,不需要我去牽掛。

至於我個人在外為官,率軍北伐,一切生活所需,都由部隊供給
(大概是實行供給制,吃小灶是沒有問題的)。
我在軍中,已把全部時間精力投入北伐大業,個人不治生產,手中既無資金,
也就不放利息,更不領乾薪,不入乾股。
到我死的那一天,請你清查一下,如果發現我另有資產,
或者我家的財產有所增加,那都算是我對不起你。

因為如今全國軍民都在致力於北伐大業,人人都想早日興復漢室,還於故都,
讓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出於水火,登上衽席。
我這個統帥在這時候如果還在經營個人的私產,
那就太對不起國家,對不起老百姓了。

現在的許多政客,就職演說是在做秀,嘴裡說得慷慨激昂,貪汙起來都猖狂得很。

因此,有些總統入獄了,有些高官判刑了。
但是1700多年前的諸葛亮並沒有說假話,
在他死後調查,他家的財產「果如其言」。

到他死後20多年,蜀漢為魏兵所滅的時候,他的兒子、孫子莫不忠於職守,
甚至戰死疆場,一門忠烈,萬古流芳。他家的財產也還是那麼一點,沒有增加。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整個蜀漢的歷史都是諸葛亮用血汗寫成的。
一位英雄人物,既然下了決心把自己的一生精力,
包括自己的兒孫全部投入為民造福的興復漢室的大業中去,
他怎麼可能去考慮自己的財產多少?

唐初的名臣魏徵,官居諫議大夫,是個以提意見為職業的言官。
他不僅要指陳百官之失,還常常要痛諫皇帝,說到皇帝的短處,
以致唐太宗一度對他動了殺機(最後被皇后勸阻)。

他處在這樣的地位,難道還敢貪汙嗎!他勸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他自己一輩子就是這麼做的。
他雖官至卿相,但「居室卑陋」,唐太宗屢次勸他營造新房,都被他謝絕了。
因為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很大,倒把他的清官形象掩蓋了。

以「還我河山」四個字名垂千古的岳飛,是反抗外敵、保衛祖國的民族英雄。

他的生活一向儉樸,平常吃飯,從無兩樣葷菜,
在全家移居南方之後,家人織布耕田自食其力。

當時許多大將姬妾成群,他是一個也沒有。
川陝宣撫使吳玠知道這種情況,曾以2000貫錢買了一個「士族女子」送來給他,
被他婉言謝絕。正因為他是我們歷史上名聲最大的民族英雄,
所以大家在介紹他時,還來不及說到他的清廉事跡。

倒是在《金陀續編》中記下了他一句名言,傳誦千古。
書中說,有一次,軍中聚會,有人感慨地說:「天下紛紛,不知幾時才可太平?」
他立即回答曰:
「只要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自然就會太平!」

這真是快人快語,一語中的。由此可見他對清官的推崇,
又足以說明他自己就是既不要錢又不怕死的好官。

明代的名臣于謙雖然功業蓋世,以一木支大廈,挽狂瀾於既倒,
成為再造明廷的顯赫人物,但顯赫的功名仍然掩蓋不了他那大清官的名聲,
因為他的許多清廉事跡實在是太感人了。

他從小就重名聲,重氣節,認為「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但令名節不墮地,身外區區復何求」,
「錢多自古壞名節」,「大節還須咬菜根」。

他曾作〈北風吹〉詩曰:「北風吹,吹我庭前柏樹枝。
樹堅不怕風吹動,節操棱棱還自持。冰霜歷盡心不移,況復陽和景漸宜。」

他做官以後,每次進京,別人都勸他帶點禮物去送人,
他口占〈入京〉詩以明心跡,詩中說:「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土木堡之變」以後,他奉景帝之命,主持軍國大政,
「日夜分國憂,不問家產」,「所居僅蔽風雨」,「門前無列戟」,
常被「錯認野人家」。別人認為這與他的職位太不相稱,他作詩回答說:
「小小繩床足不伸,多年蚊帳半年塵;官資已極朝中貴,況味還同物外人。」
最使人感動的,是他所作的〈石灰吟〉,這簡直是他一生經歷的寫照,詩曰:

千錘萬鑿出深山,(自幼艱苦奮鬥)
烈火焚燒若等閒;(經過血與火的磨練)
粉身碎骨渾不怕,(功成之後竟被害死)
要留清白在人間。(英雄事業萬古流芳)

在他最後被陷害至死公開抄家的時候,他的一生清白才大白於天下。
以這樣一位位高權重的人物,除了把朝廷所賜物品一一封存作為紀念之外,
家中竟然沒有一件值錢的物品。

消息傳出,不僅全城軍民痛哭失聲,到處設祭,
連他的政敵也不能不為之深深感動。他真正是做到了「要留清白在人間」。

說到精神生活,貪官自然不能與清官相比。
清官過的是人的生活,而且是名士高人的生活。

例如清官鄭板橋,雖然仕途不順,只當過一段時間的縣令就被排擠出局,
但他在任期間,竟能在災荒年間創造了救活一萬多老百姓的功績,差堪自慰。

罷官之後,他以賣畫為生,詩詞書畫,號稱三絕,生活過得十分瀟灑,令人羨慕。
而許多貪官過的是蛆蟲的生活,「鬼」的生活。

諺云「有錢能買鬼推磨」,那些推磨之鬼正是「得人錢財,為人消災」的貪官。
清官的心情是君子坦蕩蕩,清官的心境是海闊天空;
貪官的心情是小人常戚戚,貪官的心境是荊棘遍地。

一個人要想當貪官,只要橫下一條心,自甘墮落,就可以去當。
想當清官,可沒有那麼容易。
清官之道常常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例如林則徐,正因為遇上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生活貧苦,磨練意志),學習環境(良師誘導,砥礪學問),
與工作環境(承擔重任,鍛鍊能力),終於成就了一生事業。

一個人一定要有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性格,才能不受誘惑,始終保持清官的品德。
東晉隆安年間,吳隱之出任廣州刺史,來到廣州上任。

那時,距離廣州還有二十里的石門地方有一口泉叫做「貪泉」,
據說喝了這泉水的人就會變得貪得無厭。
吳隱之不信此說。他說,這是那些貪官為了給自己的醜行找個藉口,
才編出這種鬼話。一個人是否會貪汙,完全決定於你自己的本性,
與泉水有什麼關係?於是他當眾舀了一瓢泉水喝了,還賦詩曰:

古人云此水,(古人說貪泉之水)
一歃懷千金;(喝一盅就會變得貪婪)
試使夷齊飲,(假若讓伯夷、叔齊來飲)
終當不易心。(他們絕不會改變高尚的本性)

吳隱之到了任上,成為出名的清官,也破除了「貪泉」的謊言。

許衡是宋元之際的知名學者,他主張為人要
「以公為心,以愛為心,不為利回,不為勢屈」。

有一次,他有急事要趕往洛陽,天氣炎熱,途中口渴,
正好見到路旁有一棵梨樹,結滿了香梨。同路的人紛紛摘梨解渴,只有他端坐不動。

有人勸他:「這梨又甜又脆,摘幾個來解渴嘛!」
他說:「梨樹的主人不在,不能隨便摘人家的梨。」
那人就笑他:「你真是個書呆子,此地才經過一場大戰,
人都跑光了,村子裡連人影兒也不見,哪還有什麼梨樹的主人啊!
這是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
許衡立即鄭重地回答:「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自己的信念不能隨便放棄。

敢飲貪泉之水(禁得起考驗),不食無主之梨(不肯占便宜),
這是做一個清官最基本的品格。有了這樣的品格,
一個人才能以天下為己任,盡心盡力,為國為民,做出一番大事業來。

歷史上,凡是對社會,對國家,對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建立了大功大業的人,
也無論他是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還是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等,
他們雖然各有各的個性,但是也必然有其共性。

這種共性就是有理想,有追求,有知識,有能力,有品德,有操守,
也可以說,這種人生道路,就是清官之道。

何謂貪官之道

古語曰「盜亦有道」,貪官豈能無道!
貪官之道的中心在於一個「貪」字,也就是貪得無厭。

人類都有原始的慾望,也就是「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為了大家都能活得下去,不要為了爭奪財富而互相殘殺,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就逐漸形成了一種倫理道德,
也就是遊戲規則,讓大家共同遵守。

這就是《禮記.禮運篇》裡所說的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不欺詐不爭利),
盜竊亂賊而不作(不掠奪),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是自古以來許多志士仁人所希望的,
許多正直的知識分子所希望的,也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所希望的。

但是貪得無厭的人想法就不相同,
他們認為遵守規範只擁有自己那一份財富的人太老實,太可憐,太無用,
他們從來就以掠奪別人的財富為一生奮鬥的目標。

他們崇拜戰爭販子、無聊政客、野心家,認為會偷、會搶、會騙的人是英雄,
而鄙視一切從事正當勞動的人。他們也學知識,也練能力,
但都不是為了通過正當的途徑去創造財富,
而是為了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去掠奪財富。

他們堅信「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的歪理,
千方百計去發橫財。為發橫財,可以冒最大的風險,
即使丟了性命也在所不惜。這種思想,這種行動,正是典型的貪官之道。

歷史上的貪官,既有陷入法網的,也有漏網的,各種結局都有。

但是大多數貪官都會像賭徒一樣,一朝貪汙成癮,就很難戒掉,
不會中途收手,總是一賭到底,直到把老本輸光為止。

以明代為例,嚴嵩當權長達20餘年。
而太監出身的大貪官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人魯莽滅裂,影響太壞,
當權不久就垮台了。魏忠賢真正當權不過三、四年,
居然授意全國各地給自己造生祠,把自己比做孔子,真是把肉麻當有趣。

他當權之後,迅速誅鋤異己,迅速收羅黨羽,迅速聚斂天下財富,
做得興高采烈,轉瞬之間,皇帝一換,他立刻就垮台了,
真像是上演了一幕滑稽劇,忙來忙去一場空。

貪官的心情是緊張的,平時受到的壓力也很不小。

為了要成巨貪,他們不得不用陰謀詭計去整人害人,同時又要防人。
在與人爭權奪利的過程中,免不了危機四伏,險象環生。

與那些胸懷坦蕩的清官相比,貪官的日子過得就要沉重得多。
貪官錢多,寶物多,小老婆多,自命得意,想不拿出來炫耀,又覺得可惜了,
如「錦衣夜行,誰能知之」?但是拿出來炫耀吧,又不免有所擔心,
生怕暴露,惹火燒身。貪官們這些卑劣的心態,可在許多公私史料的記載中見到。

作為貪官,因為沒有什麼別的條件可以與人相比,
既不能比知識,又不能比能力;既不能比事業,更不能比貢獻。
他們惟一比得過別人的,就是錢多(也就是贓物多)。
這種攀比,正是自揭其短,自己提供罪證。

東漢出身外戚的大貪官梁冀是個不學無術的紈趶子弟,
他與其妻孫壽都是斂財高手,兩人在不擇手段發了橫財之後,
夫婦之間竟然也要比富。《後漢書‧梁冀傳》中說:
「冀乃大起第舍,而壽亦對街為宅,殫極土木,互相誇競。」

夫婦兩人隔著一條大街,面對面地蓋房子,互相比高,比大,比豪華,比奇巧。
結果由漢桓帝親自拍板,一舉把他們撲滅。
梁冀、孫壽走投無路,雙雙自殺,家產全部充公。

西晉武帝司馬炎的舅父王愷,是出身外戚的大貪官。
他與當時做過荊州刺史的石崇比富,種種「豪舉」,遠近聞名。

王愷家用麥芽糖洗飯鍋,石崇家就用蠟燭代替木柴燒火。
王愷出門,用絲綢做成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五彩錦緞做成50里的步障。

有一天,王愷令人抬出晉武帝賜給的一株三尺多高的珊瑚樹,
自認為是天下無雙的珍品,可以比贏石崇。不料石崇手提鐵尺,
走上去一下就把它打得粉碎,隨即喊人抬出了五、六株珊瑚樹,
全都高達四尺以上,然後得意地向王愷說:
「這些東西有什麼稀奇,你想要,都拿去好了。」王愷為之瞠目結舌。

明代的嚴嵩父子都是大貪官,其子嚴世蕃更有驚人之舉,
就是把攀比的對象直接指向皇帝。他常常在盤存自家的金銀、珠寶之後,
向親友誇口說:「朝廷不如我富!」又常在朝歌夜弦、酒酣耳熱之際,
得意忘形地說:「朝廷不如我樂!」在這些言行被徹底揭發後,
嘉靖帝大怒,立刻下令嚴懲,嚴世蕃被殺頭,家產全部被抄沒。

人生有限,貪欲無窮,貪官的欲望永遠無法滿足,
他們的活動不會中止,天下也就永遠不得太平了。



【文/史式】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13期】 2005/10/31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清官貪官的歷史足跡

大政治家張居正,管仲也是著名貪官………

清官就是棒嗎?
老殘遊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描寫封建末世的「清官」暴政
他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史上最強人間廢材~~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清官貪官的歷史足跡

//《清官貪官的歷史足跡》//
唔知寫嚟做乜.

//StoneX//
同感.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清官貪官的歷史足跡

QQ 哀 好常一篇 卻是 幾千年就有的歷史QQ 真是 濃縮版阿 嚇到囉QQ
 
我的無名-關閉中
魔獸爭霸三-信長版
哈哈茶 : 冬月夜寒霜愁 , 古有美酒伴君療 , 幾時憂幾時愁 , 今有茶香解悶騷 。

咕 咕 咕 咕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0-6 06:04 , Processed in 1.38598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