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戰略是一種使用「手段」以達「目的」的「行動計畫」(註一)。在廿一世紀之前的海洋戰略中,用以達成此一戰略「目的」的手段,潛艦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此一戰略「行動」發生卻常能支持陸上會戰或達到政治目的(註二)。
  自從美國於一九四七年從潛艦上成功發射第一顆巡弋飛彈,使得潛艦已具備有打擊內陸目標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能裝置核彈頭;到了一九六四年以後,美國就以彈道飛彈潛艦作為嚇阻工具,另因為陸上基地的核子投射系統,很容易被擊毀,故較為機動、安全、隱匿的核動力潛艦(以下簡稱核潛艦)就變成了一種較安全的基地(註三)。換句話說,核潛艦就被賦予了具備機動性的戰略嚇阻特質。

本文(研析)
一、潛艦可扮演的共通性角色(任務或能力):
潛艦是一種與其他軍艦都不同的船隻。因為它具備有潛航能力、隱密和奇襲的特性,所以使其與其他的水面船隻都不一樣,它是以獨立作戰為主,儘量發揮奇襲效果,尤其在戰略方面,它可以毋須從事海上決戰,而直接攻擊敵國的根本。
由於現代工藝技術進步神速,遂使潛艦已經有能力達成多種不同基本任務,如下:(一)海岸防禦(Coast defense)(二)海軍消耗(Naval attrition)(三)商船戰(Commerce warfare)(四)向岸上投射權力(Projection of power ashore)(五)艦隊戰鬥(Fleet engagement)(六)保證毀滅(Assured destruction)(註四)。展望未來,仍還可能有其他更新的發展。


二、核潛艦可扮演的特殊性角色(任務或能力):
  一九五五年美國下水的「鸚鵡螺」(Nautilus)為第一艘使用核子動力的潛艦。但核潛艦兵力的發展還是很慢,到了一九六六年,美國才完成六艘高性能核攻擊潛艦(SSN)(註五)。
  由於核潛艦較傳統柴油動力潛艦具備耐航、噪音小、航速大等優點,因此較不易被偵知、機動性較強,再配合新式武器科技研發、戰術與戰略任務需要,推論其似乎較傳統潛艦肩負(或具備)了一些特殊之任務(或能力),如下:
一)「保證毀滅」的戰略嚇阻能力:
自潛艦發射了第一顆彈道飛彈(SLBM)後使潛艦在戰略領域中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簡言之,透過所謂「保證毀滅」(Assured destruction)的觀念,潛艦開始能對核子嚇阻戰略作出重大的貢獻。另在洲際彈道飛彈出現後,由於這種兵力能發動先制性的「第一擊」(Preemptive first strike)來摧毀對方留在基地上的轟炸機,所以,一旦危機出現時,雙方也就有可能因害怕對方先下手,而不得不考慮先發制人。為了避免這種危機,核子嚇阻兵力必須具備有「第二擊」的反制能力,而核潛艦就是擔任這「第二擊」的嚇阻兵力(註六)。
二)對抗兵力的打擊能力:
美國於一九八九年完成部署的潛射式三叉戟二號飛彈Trident 2,它能精確地擊毀敵人地面下(或堅固)的目標。有了這種新能力之後,核潛艦所能打擊的目標不再限於大城市,它也可以用於對抗兵力(counter-force)的打擊,如戰爭爆發初期,執行攻擊防空雷達、飛彈陣地或採「沙漠風暴」之作戰模式,摧毀敵之主要發電廠、通信網及其他防衛系統任務。換言之,它也不再僅具有「第二擊」的能力,也已具備了「第一擊」的能力。
當敵對的雙方都具備有精密地「第一擊」能力後,其可能導致雙方不再部署固定式的核導彈,改以活動式的取代或改以潛射式的取代(註七);果真如此,則核潛艦將同時扮演了「第一擊」及「第二擊」的嚇阻兵力角色。
(三)協同實施會戰的能力:
   當核潛艦配備有射程數百哩的攻船飛彈時,就能對水面艦艇產生重大威脅,惟在攻擊數百哩外水面目標時,還須有即時(real time)的戰術偵察機或低軌道偵察衛星來提供目標資訊,因為潛艦本身不具有這樣的能力(註八)。另外,同理;核潛艦亦可在友軍目標資訊的提供下,以戰術彈道飛彈(如戰斧巡弋飛彈)攻擊行進中的陸上敵人(註九)。故核潛艦在這方面僅能配合友軍協同實施會戰而已。
(四)對戰區控制的能力:
   核潛艦在未來戰爭中,可經由「無人水下載具」(UUV)及「無人空中載具」(UAV)之運用,擴大其在水面上及水下之視界。由無人空中載具於衝突中之軍事行動展開前階段,監視敵軍機動飛彈發射器的移動位置;而無人水下載具則可用來偵測及繪出敵軍水下雷區位置(註十)。


三、從美國改變核武戰略看核潛艦未來的角色:
  由於二○○一年發生「九一一事件」,美國國防部於二○○二年一月九日批露出「核武態勢評估」(Nuclear Posturen Review)中所規劃的「新戰略核三角」(New Triad),將冷戰時期所規劃由陸基飛彈、轟炸機及潛艦部隊所構成的「戰略核三角」轉型為由打擊部隊、飛彈防禦及重整之核武基礎設施構成的「新戰略核三角」(註十一);這種更動係因應廿一世紀的「不對稱戰爭」所提出的新戰略規劃方向。
  由於「新戰略核三角」概念最有新意的部分在於,「嚇阻兵力」的打擊部隊那一角不僅包括核武,也包括非核武器。Ivo H. Daalder認為,若核子武器無法阻止低度衝突(low-level conflicts)或小規模的戰爭發生,則以傳統武力迅速反制(denial)敵人的侵略行動(註十二),因為傳統武器在迷你化、高爆性及精密導引方面改進後,可確保武器性能的大幅改善,以對付堅固與隱蔽的目標(註十三)。美國亦可藉傳統武器的效能精進,對付第三世界國家或恐怖份子,補足美國在遭受恐怖攻擊後不可能還以核武、生化武器之不足。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對稱戰爭」中核武的嚇阻兵力,將因對傳統武力或其它不對稱戰法兵力的需要增加,而使其所扮演的角色相對式微,因此,推測核潛艦在「不對稱戰爭」中所佔的數量比例將因此降低,惟尚不致消失,畢竟它仍是未來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嚇阻角色。


四、從美國裁減核潛艦數量看其未來的角色:
  今日美國核潛艦的數量已將近縮減至一九八九年時的一半,而美國海軍又必須依照一九九七年版的「四年期國防總檢」(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結論,繼續裁減核潛艦兵力至五十五艘的規模(註十四),從數量上來看,核潛艦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應該逐漸式微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由於核潛艦的特性是快速、隱密及續航時間長,它可在未經宣布的情況下,抵達潛在或實際發生衝突的現場,執行秘密長期的「情報、監視、偵察」任務,乃至於對內陸目標實施深海攻擊及對於特定遭限制之濱海區域提供保證暢通的有效手段等;並且,它們大部分都不畏懼來自近岸巡弋飛彈、戰術導彈及生化武器的攻擊。因此,核潛艦未來將在戰場上的「情報準備」及「武力投射」上擔負重任(註十五)。

結 論
  在冷戰的核子時代中,一說到威脅,就會令人立即想到巨型報復或相互毀滅的觀念。但從理論分析的角度來看,這種反應並非必要。因為核子嚇阻只是一般嚇阻理論中的一項極端情況而已(註十六)。核子嚇阻的意義不等於核子癱瘓(註十七)。故在研析核潛艦嚇阻的效力,或許只有在全面戰爭的層面上才最完整,對於傳統戰爭的層面,其效力已日益減弱(註十八)。
  試想,隨著「九一一事件」的發生,昔日美國嚇阻的對象已轉換成無所不在的「恐怖份子」為主,國家已成遭受攻擊的特定對象,且僅能被動消極地採取預防措施(如加強海關攔檢),甚或事後採取報復行動,使得當初建立的「嚇阻兵力」因對象不明而無法發揮嚇阻精髓中的「事前報復威脅」與「事後報復實踐」(註十九)。
就現階段而言,核潛艦已擔負了最安全及最難毀的「第二擊」兵力,與具備「第一擊」兵力的能力。展望未來,吾人認為,核潛艦的主要角色仍然在嚇阻方面;雖說在「不對稱戰爭」的趨勢下,未來打的戰爭可能僅是局部的高科技戰爭,而打全面性的核子戰爭可能性已相對降低;也就是說,核潛艦在未來所扮演的嚇阻角色,已在國家的戰略嚇阻需求中相對降低,且在戰爭型態的改變下,它亦有了其他重要任務;但吾人亦不能忽視核潛艦在廿一世紀中所具備的核子攻擊能力,仍可能是「不對稱戰爭」中最重的一記拳頭。

●註一 「海軍思想的發展」,Herbert Rosinski原著,Mitchell SimpsonⅢ編輯,鈕先鍾七十六年四月編譯,黎明文化事業公司,第六頁。

●註二 同註一,第八頁。
●註三 紐先鍾教授「國際安全與全球戰略」,軍事譯粹社,七十七年版,第五十三~五十四頁。
●註四  紐先鍾教授「核子時代的戰略問題」,軍事譯粹社,七十八年版,第三十五頁。
●註五 同註三,第五十四~五十五頁。
●註六 同註三,第五十五~五十六頁。
●註七 同註三,第五十八頁。
●註八 同註四,第六十二頁。
●註九 國防譯粹,第二十五卷第二期,第四十九頁「潛艦在廿一世紀之角色」,作者 Jacquelyn K. Davis,譯者 馮國震,取材自1997年7月美國海權月刊。
●註十 同註九,第五十一頁。
●註十一 國防譯粹,第二十九卷第六期,第四十八~四十九頁「布希政府的核武藍圖」,作者Robert S. Dudney and Peter Grier ,譯者 劉廣華,取材自2002年3月美國空軍月刊。
●註十二 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第三卷第四期,「論結構性嚇阻與決策性嚇阻」第十五頁,作者 陳偉華,引述自Daalder,PP.52-53頁。
●註十三 同註十一,第五十三頁。
●註十四 國防譯粹,第二十九卷第九期,第六十三頁「美國海軍潛艦的新任務」,作者Mark Hewish,譯者 張以傑,取材自2002年3月英國詹氏國際防衛評論月刊。
●註十五 同註十四,第六十三頁。
●註十六 同註四,第三頁。
●註十七 同註四,第二十四頁。
●註十八 同註四,第二十五頁。
●註十九 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第三卷第四期,「論結構性嚇阻與決策性嚇阻」第二十二頁,作者 陳偉華。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0 23:58 , Processed in 0.01859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