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1949年初,蔣介石宣布自總統大位上「退位」,由李宗仁代理總統一職,然而不論中外,所有的史料都直指蔣介石雖然下野,但仍為中國(國民黨政府)實際的統治者,不但能過問政事,更能指揮軍隊,論者往往以此見責蔣介石的幕後控制,而忽略了構成蔣介石得以遙控軍政的根本因素。筆者認為,構成蔣介石得以遙控軍政的文化因在於兩個中國現代史上的傳統:軍事領袖的慣習黨國政治的道統

軍事領袖的慣習
1912年後,中國政府便主要控制於軍人的手上,軍官對於軍隊的控制十分嚴密,軍隊對軍事領袖的效忠,超越了對國家忠誠的信念。因此,在軍事領袖的私戰中,失敗或頓挫的一方,往往以「下野」作為疏解來自敵對軍系的壓力,大自二次直奉後的吳佩孚、國奉戰後的馮玉祥,小至廣西自治軍混戰中的馬曉軍均作如是行為,他們的下野與脫離軍隊,純粹為了保存現有之有生軍事力量,以緩解敵軍的攻擊。這樣的格局並沒有隨著北伐的成功而消失,國民革命軍陣營在北伐期間,各軍事領袖就再次上演這樣的戲碼(寧漢分裂中的蔣介石與唐生智便先後上演這樣的戲碼)。緊接著北伐後的中原大戰,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也繼之宣布下野,然而,這樣的政治舉措,終究只是用以保存軍事力量的手段,軍隊與軍系領袖千絲萬縷的關係,並不因軍系領袖的離開而就此斷絕。顧品珍倒唐後的唐繼堯、中原大戰失敗後的閻錫山、李宗仁,他們仍舊能指揮著他們的滇軍、晉軍或桂軍。1949年的蔣介石,在此一環境之下,自然不能免俗,因此他也就合乎當時常理地指揮著他的黃埔系大軍。

黨國政治的道統
自從孫文在廣州建立起國民政府以來,以黨領政便成了國民黨統治的一大特色,黨權完全凌架於任何權力之上,沒有任何權力可以挑戰黨對國家的控制,「黨即國家」幾乎這樣一個新的政治格局的實際狀態。然而,這樣的狀態終究存在著強人政治的影子。孫文,作為此一格局的建立者,毫無疑問的成為這個超級權力中樞的唯一領袖。在孫文之後,他的繼續人們無一不是亦步亦趨地跟隨他所建立的典範,逐步建力起一人獨裁的黨國領袖地位。然而,在這場繼承人之爭的政治角力中,幾個有希望的繼承者(胡漢民與汪兆銘)先後遭到淘汰,蔣介石從中脫穎而出,成為這場政治角力的最終勝利者,一個無可挑戰的勝利者──特別是在八年抗戰後,蔣介石建立起一個無可挑戰的地位。1948年的總統選舉,蔣介石做為中國唯一的黨政軍強人,自然成為不可挑戰的當然總統人選,事實上,他也確實以決對多數的選票,證明了他的政治實力。所以當國共內戰的失敗,對他的政治地位造成損害時,他被迫(或許出於自願)的下野後,他仍然掌握了支稱國家的根本政治來源──中國國民黨。故而,他運用中國國民黨總裁的身份繼續對國民黨政府進行掌控或指導,也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事了,畢竟這樣的格局在林森時代便已經有此前例了,因此他在1949年的幕後統治也就不值得令人大驚小怪,也十分合乎當時的時代背景了。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6 19:18 , Processed in 0.01976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