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前言-

歷史的傳承.讓人類文明得以進步.
而口語!文字!更是傳承歷史的兩大要素之一!
中文更是影響東(南)亞文化的主要力量!
學習歷史.必定脫離不了文字的介紹(如字喃.片假名.平假名.韓文創造前的韓國等)
對自己的文字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相信也可以為各位再研讀歷史時.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正文-
1.文字的起源(以下僅列較普遍的說法)
一.結繩記事
  上古時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採用結繩記事.相傳"神農氏"(神農氏.有巢氏等.通常所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分歧點.所以是否有此人.不必深究)為使用結繩的最後時代
  而結繩令一個功能則是在於"記數".因此有人"認為""十.卅"等字起源於結繩
二.刻契
  刻契略晚於結繩.但功能較大.主要用於"契約"和"交換".而其對於漢字的最重要影響.乃是在於"約定俗成"的性質.此乃文字所必備的特徵.

刻契和結繩的比較:

       異                           同                    

結繩  屬於"實物性符號".   

                                     皆不能被看成文字!因為缺少"一形一音一義"

刻契  已經帶有書寫性質.

三.倉頡造字說
  許慎"說文解字":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但目前學者普遍看法認為.漢字為"集體創造".而非一人一時所成!

證據:
  1.初期文字如甲骨文.金文.同一字卻有多種不同寫法
  2.歷代字數不斷增加.
結論:漢字不可能由倉頡一人造出.他被尊為文字創造者.可能在於其對文字的整理.規範.統一.有相當的貢獻.

四.文字起源於圖畫
  1.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在其之前.必然經歷了相當漫長的產生及演變.
  2.古器物上圖畫符號比較(大致分為兩項)


                       特色                                學者想法


仰韶文化等          形體簡單.多為"幾何形"           尚不是文字.但對漢字起源曾產生影響


大汶口文化等       象類"具體事物"的符號             部分學者認為此接近圖畫的符號.已經是早期文字.當屬於原始階段的文字.

-結論-

  文字淵源產生於"圖畫".先民將祭祀.打獵.契約等事情畫下來.再簡化線條.留下特徵.固定形式.並和"語言"結合.
當每個符號有"固定發音"和"意義"後.便不再是圖畫.而是"象形文字"了

補充:

一.中國文字的特質
1.一字一音節!一字一形體!
2.兼"形音義"
3.有"平上去入"之別

二.文字的演變
甲骨文(契文.卜辭.殷墟書契)->金文(銘文.鐘鼎文)->孔壁古文(蝌蚪文)->大篆(籀文)->小篆(秦篆)(自此符合六書造字法則)->(自此脫離六書)隸書(漢隸.古隸)->楷書(真書.正書.今隸)->草書->行書
p.s:行書.草書以藝術價值為主!

-結論-
真的要詳細解說中文.不但非小弟能力所及.且時間也不可能允許.
故僅概略敘述大方向.如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深入研究.
(以上僅為高中程度之國學認知.請勿見笑)
 
我快溺死了....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8   檢視全部評分
HOLMESLEE  精華文章  發表於 06-12-8 11:52 聲望 + 3 枚
天下創世    發表於 06-11-4 21:08 聲望 + 5 枚

很有見地,目前內地有些學者已致力研究仰韶及龍山諸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文字(為從文字上證明夏代的存在),我相信終有一天中國文字的源流會有一個完整的論說(目前就很完整,但缺乏自結繩刻畫到文字出現一段的有力證明)。

有時間會貼些甲骨文的相關文章。
 
人间五十年,
造化天所之。
如梦亦如幻,
生此无常世。
岂有长生者,
终古竟不逝?

人文版遊戲活動先期調查,請各位關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畢竟時代久遠阿!
能有越多文物的出土.對研究越有利阿!~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甲骨文的研究著作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編,此書集80年來甲文研究之大成,資料全面,引用極為方便,首先推薦之。其將800餘種著述甲骨的書刊彙集齊全,且版本較佳,於國內外公私所藏甲骨實物拓本、照片和摹本,盡行墨拓、摹寫和翻照。全書計5224版,41,956片,分訂13冊。1至7冊為武丁時期,8冊為祖庚、祖甲時期,9至11冊為廩辛、康丁時期及武乙、文丁時期,12冊為帝乙、帝辛時期。13冊為摹本,分期同前。
《甲骨學通論》王宇信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本書論述了甲骨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評價了重要的甲骨學論著,對90年來甲骨學研究的成果作了系統、全面的介紹,可以一看。
《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王宇信著。中國科學出版社1981年3月初版。書末附《建國以來甲骨文編年論著簡目》(1949一1979.9)、《建國以來甲骨文作者論著簡目》。
《契文舉例二卷》孫詒讓著,本書於甲骨學有開山之功,必讀。1917年吉金庵叢書本一冊。1927年8月上海蟫隱廬石印本二冊。1993年12月,齊魯書社出版樓學禮校點本,有校刊記。
《殷商文字貞蔔考》羅振玉著。1910年玉簡齋石印本一冊。
《殷虛書契》羅振玉編。1911年國學叢刊石印本三期三卷,不全。1913年影印本9冊,1932年重印本9冊,中國書店影印精裝本一冊。原分20卷,後改編為8卷著錄了2106片。
《殷墟書契考釋》羅振玉著。 1914年王國維手寫石印本一冊,1927年2月東方學會石印增訂本三卷二冊。
《殷虛書契後編二卷》羅振玉編。 1916年3月影印本一冊,又藝術叢編第一集本,又重印本。
《殷虛書契續編六卷》羅振玉編。1933年9月影印本六冊。
《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王國維著。1917年自寫石印本,編入《學術叢書》。又收入《觀堂集林》卷九。1929年《王忠愨公遺書》本,又1940年《王靜安先生遺書》本。
《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王國維著。 1917年2月自寫石印本,編入《學術從書》。又收入《觀堂集林》卷九。 1927年《王忠愨公遺書》本。 1940年《王靜安先生遺書》本
《甲骨文字研究》郭沫若著。本書是作者研究甲骨文字第一個集子。 1931年在上海出版。1952年作者刪去了9篇,增入《釋勿》一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9月與《殷契餘論》《安陽新出土的牛胛骨其及其刻辭》合為一冊,由科學出版社,作為《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一卷出版。
《蔔辭通纂》郭沫若著。日本東京1993年初版。科學出版社1983年 6月列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二卷出版。是書擇蔔辭菁華800片分干支、數字、世系、天象、食貨、征伐、畋遊、雜纂八類而排比之。每片均有拓本、釋文,施以句讀,如有疏證,則附於辭後。別錄中央研究院藏大龜四版,新獲蔔辭拓本,何遂氏藏甲骨拓片,日本所藏甲骨擇尤。
《殷契粹編》郭沫若著。1937年4月初版於日本。科學出版社1965年5月重印。是書取劉體智所藏甲骨菁華1595片分類排比之。分類與《蔔辭通纂》大抵相同。先列拓本,後逐片考釋,或加以解說。末附《索引》、《殷代世系表》、《干支表》。
《甲骨文字釋林》於省吾著。中華書局1979年6月初版。本書將作者解放前所寫甲骨文考釋加以刪訂,和解放後所寫甲骨文考釋彙集一起,共計100篇。
《殷虛文字記》唐蘭著。中華書局1981年5月初版。本書為作者在北京大學任教時所寫講義,1934年曾用手跡石印。
《積微居甲文說、蔔辭瑣記》楊樹達著。中國科學院1954年5月初版
《耐林廎甲文說、蔔辭求義》楊樹達著。上海群聯出版社1954年11月初版線裝本一冊。此書與上書計四種合為一書,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甲骨文字學綱要》趙誠著。中華書局1993年6月初版。這是一本斷代文字學,主要講述甲骨文字的性質、構成、形符系統,聲符系統、詞義系統以及發展變化等。
《甲骨文字學》李圃著。學林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這也是一本斷代文字學,著重描寫甲骨文的結構要素——字素,造字方法,結構類型和結構層次,表詞方式,以及甲骨文文辭的用字特點,甲骨文的性質特點等。末附《甲骨文字例釋》、《甲骨文文辭舉例》、《商週六國秦漢文字對照表》、《甲骨文字檢索表》。
《甲骨文選注》李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初版。本書為甲骨文入門書。從大量甲骨材料中擇取菁華,精工摹寫,逐字疏解,儘量反映研究的新成果。凡六十篇。
《甲骨文編》孫海波編纂。哈佛燕京學社1934年10月石印本五冊。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重新改編,1965年9月由中華書局出版。此書充分利用甲骨出土後已經著錄的資料,從中錄定了正編 1723字和附錄2949字,共計4672個單字。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常正先、伍仕謙副主編。彭裕商等編纂。入錄之字一般以具有典型特徵寫法之字形為主,均據五期斷代法予以分期。各字均依《說文》次序排序,並冠《說文》篆文於每字之首。《說文》所無字,均附於各部之後。每字下有“解字、釋義”兩項,釋義之義項以解字所定之義訓為據,舉出蔔辭辭例且加隸定、說解之。
《甲骨學文字編》朱芳圃著,上下兩冊,線裝。本書輯錄甲骨各家之說。諸家所釋正確者錄全文,瑕瑜互見者從善刪違,至於謬誤無須辨證者概削不錄。互相依襲,只錄一家,說可兩通者則並存之。
《甲骨文字集釋》李孝定集釋。八本,正文十四卷,卷首一卷,補遺、存疑、待考各一卷。博采眾說而後定以已見,檢一字而諸說並陳,考一字而淵源悉備。在所收錄文之下如金文亦有此字,則於按語中就容庚《金文編》,錄其異體以利比勘。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再版。
《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姚孝遂、肖丁合著。中華書局1985年8月初版。
《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姚孝遂主編,肖丁副主編,中華書局 1988午8月初版。本書對目前已經著錄的全部甲骨刻辭進行了整理和釋讀,包括《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英國所藏甲骨集》、《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採取摹本與釋文互相對照的形式。
《殷虛甲骨刻辭類纂》姚孝遂主編。肖丁副主編。中華書局1989年 1月初版。
《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胡原宣著。中華書局1952年1月初版。本書為紀念甲骨文發現50周年而作,輯錄1899至1949五十年來中外甲骨文專業和論文目錄,共計876種,分類編纂。後附著者、篇名、編年三種索引。

如果有幸讀全讀懂定會成為一代宗師,呵呵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這已經是pro的等級了><"
小弟可能想看也看不懂吧...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關鍵是你是否搜集的全(資金也是一筆問題,雖然你可以去圖書館借閱,不過很多圖書館都沒有那麼全,因為這些書都價值不菲)
到現在我只看過《殷虛書契》的前編
貼這些是讓有興趣的朋友有個奮鬥的目標

[ 本文最後由 不动如山 於 06-11-5 10:52 A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8 06:57 , Processed in 0.01822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