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西帕希(Sipahi),或稱為斯巴克(Spahks),其名來自於波斯語的"sepâh",意為"軍隊"。西帕希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世襲封建騎兵(也就是依賴地產維護,而不支薪的部隊),其地位就相當於歐洲的騎士,他們與後起的耶尼塞里共同構成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常備主力軍隊,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兩大軍事支柱。由於鄂圖曼土耳其人為游牧民族,因此早自塞爾柱土耳其時代,鄂圖曼人便已經採取西帕希這種采邑騎兵的軍事編組與制度。當時,鄂圖曼人將所轄的國土畫分為眾多的采邑(迪立克,Dirlik),並將這些采邑分封給予王公大臣與有功兵士。"迪立克"又可根據采邑收入的多寡,分為三個不同的階級。這些擁有"迪立克"的人(不論是何階級),都有義務必須提供蘇丹全副武裝的騎兵,以為獲得采邑的代價。隨著鄂圖曼人勢力的擴張,"迪立克"制度也被推廣到其新征服的領地上,而西帕希的人數也就越來越多,逐漸構成鄂圖曼人的軍事主力。當鄂圖曼王公"閃電"巴耶濟德一世橫掃小亞細亞各突厥公國時,便是依賴著這批軍隊。
西帕希在早期是屬於輕裝騎兵,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到了15世紀時,西帕希也出現裝備重裝鎧甲的重裝騎兵,但這時的西帕希已逐漸沒落了。隨著耶尼塞里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與采邑制度的敗壞,西帕希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特別是當支薪的耶尼塞里大肆擴編之後,在采邑制度崩壞的影響下,西帕希也越來越不可能被維持下去,於是到16世紀,西帕希便已經喪失原有的軍事、政治、經濟的地位,而為耶尼塞里所取代了。至17世紀時,西帕希則由封建騎兵已成為耶尼塞里的一部份了(仍為騎兵單位)。雖然,西帕希後被併入耶尼塞里,然而西帕希與耶尼塞里的結局卻大不相同。當耶尼塞里被血腥地清理後,附屬於耶尼塞里的西帕希卻直接被改編為土耳其新式軍隊的騎兵部隊,直到帝國崩潰為止。

西帕希(Sipahi)

西帕希(Sipahi)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7   檢視全部評分
不动如山  精華文章  發表於 07-5-3 11:20 聲望 + 7 枚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5 02:33 , Processed in 0.0177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