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8413 元
- 文章
- 2060 篇
- 聲望
- 543 枚
- 上次登入
- 14-12-24
- 精華
- 3
- 註冊時間
- 06-7-29
- UID
- 287404
|
第一章:始祖土歧氏
土岐者,賴光後裔也。清和天皇的禦末,伊賀守光基立大功,給於美濃國的守護一職。伯耆守光長,在法住寺戰役戰死,光衡,在美濃居住,任神戶判官。光行擔任信濃守,至關東侍奉將軍。其後,土岐美濃守光貞成爲北條家的女婿,子孫繁昌也。”上述的文章是《江濃記》裏描述美濃望族土岐氏的言語。如記敘的最後部分「子孫繁昌也」,土岐經過數代,族中延續出多支分流。光秀,就是出生於這個世代擔任美濃國守護的土岐一族的分支---土岐明智家,在觸及到他的事迹前,先粗枝大葉的歸納一下光秀本家美濃土岐的始祖。
土岐的祖先是侍奉藤原道長的源氏武士源賴光,就是那個擊退了大江山之鬼?酒吞童子的英雄人物。賴光之子賴國成爲美濃守,賴國的曾孫光信則移居到美濃的土岐郡,把地名作爲氏族的苗字。此後,保元之亂時,光信的長子、土岐伊賀守光基偏袒源賴朝的父親義朝,與平清盛一起相助後白河天皇,治承、壽永內亂(就是所謂的源平合戰)之時,光基的弟弟光長,率領土岐源氏的精銳部隊相助源氏,並追隨木曾(源)義仲上洛。可是,義仲與後白河天皇對立,光長和天皇軍隊進行戰鬥,在法住寺合戰中戰死。鐮倉幕府開創後,光長的弟弟光衡侍奉源賴朝,在美濃居住,成爲神戶的判官。此後,在鐮倉時代中,土岐與幕府的重鎮千葉家及北條家一起締結姻親關係,在美濃國中勢力大增。
到了鐮倉時代末期南北朝時代(《太平記》時代),有關土岐氏的記述,開始有了分歧。原因就是近幾年本能寺兵變的新學說,圍繞於此有所牽差。根據《太平記》記載,廢止了後宇多天皇院政的後醍醐天皇,開始恢複了斷絕很久的天皇親政。不久後,想出了打倒幕府的主意。並且與數名貴族和近臣進行密談,打算在1324(正中元)年9月24日舉兵倒幕。當時賴貞也參加了這個密議,可是計劃暴露,舉兵失敗。賴貞受到了六波羅探題的攻擊後自殺了。(正中之變)
可是,《太平記》的這個記述是錯誤的。其實賴貞是在1339(曆應2)年病死的。(參加正中之變的應該是賴貞的哥哥賴員,或是其子賴兼),當時賴貞的妻子是北條一族的女兒,對於偏袒天皇方還是偏袒幕府方,感到相當苦惱。根據《多治見市史》,據說當時爲了呼籲各勢力打倒幕府,後醍醐天皇的使者日野資朝訪問賴貞的時候,留有以下這首歌:“すすめても したがわぬもの つたなさを 心にいかて ことの葉そなき”。 詩句大致意思就是沒能得到很好的回答。賴貞自己,則贈歌於國師夢窓疎石:“おりにふれ 時にしたがう 理(ことわり)を そむかぬ道や 誠なるらん”。 夢窓疎石以“理を そむくそむかん 二道は いずれもおなじ まよいなりけり”作爲答詩。此後是在相助醍醐天皇和效忠鐮倉幕府之間感到苦惱。
盡管計劃失敗了,不過後醍醐天皇並沒有放棄。天皇再次策劃打倒幕府,可是這次的計劃也隨之暴露,最後以失敗告終。1331(元弘元)年8月24日,天皇想逃至奈良東山再起,卻在半途被捕,後在幕府的壓力下不得不讓位給量仁親王(之後的光嚴天皇)。(元弘之亂)翌1332(正慶元)年,許多支持倒幕計劃的人都被處刑,後醍醐天皇也被流放到了隱岐。此次倒幕雖然失敗,可是至此之後,倒幕的呼聲卻是水漲船高。後醍醐天皇的皇子護良親王逃到畿內,帶領僧兵展開遊擊活動,同時也密切聯係各地的反幕勢力,組織逐漸擴大。受他號召的赤松則村帶領野武士集團在播磨舉兵,加入後醍醐天皇的河內國土豪?楠木正成也於赤坂?千早城固守城池,持續頑強的反抗。在這樣的形勢中,後醍醐天皇逃出隱岐島,依靠伯耆的名和浦海上勢力的土豪名和長年,在船上山再次舉兵。
在倒幕運動激化中,幕府任命鐮倉的足利高氏爲總大將,組織了後醍醐天皇討伐軍。高氏出身於清和源氏嫡流下野足利家,在此時發生了扭轉整個局面的事件,討伐天皇的高氏,突然舉起倒幕之旗,站在了天皇一方。1333(正慶2)年6月7日,他在丹波的筱村八幡宮宣布易旗,隨即反轉軍隊,越過老坡突入京都。足利軍攻擊六波羅探題,打敗了探題北條時益、北條仲時,終於從京都放逐了幕府勢力。在前一天的6月8日,關東的源氏武士新田義貞也跟著舉兵,迅速擴大勢力後開始進攻鐮倉,6月21日,得宗(北條的嫡流)、北條高時在東勝寺中自殺,如此隨著北條一族的滅亡,鐮倉幕府也隨著滅亡。
雖然幾經周折,後醍醐天皇終於如願以償,開始親自執政(建武的新政)。成爲家臣的足利高氏改名足利尊氏,隨著權力的擴大,與天皇的對立也開始激化。不久,進入了南北朝之騷亂。擁護光嚴天皇的足利尊氏(室町幕府)乃是北朝,與貫徹天皇親政的後醍醐天皇的南朝進行戰鬥。在這個時期,土岐氏出了一員猛將,他就是之前所說的土岐賴貞的孩子土岐賴遠,他的父親賴貞和哥哥賴清,始終站在足利尊氏一方。賴遠繼承家業之後,也帶領美濃陣營爲尊氏效力。在《太平記》所記敘的青野原之戰中,雖然足利陣營最後敗北,不過,據說那時賴遠用僅僅一千騎兵對南朝方北畠勢的大軍反複的突擊。
可在1342(康永元)年,賴遠被處刑了。原因是因爲他向光嚴上皇所乘坐的牛車射箭。當時上皇一行,前進到伏見五條通時,在途中碰見賴遠的行列和二階堂行春的行列。行春馬上下馬叩拜,可是賴遠卻好像喝醉一般,說道:“那是院(上皇)嗎?那不是狗嗎?如果是狗的話就得射他”。 隨後就像牛車放出了箭,幸運的是距離很近,光嚴天皇平安無事。可是賴遠爲何做出如此不明的行動?縱看當時的局勢,背後很有可能隱藏著陰謀。在事件發生前後,北朝中正進行著派係間的爭奪。以高師直爲筆頭的尊氏派家臣們和尊氏的弟弟足利直義一派對立。當時正好在場的另外一個人物二階堂行春正是直義派的代表人物,而賴遠則是尊氏派的實力派人物,所以賴遠很有可能是被陷害的。1342(康永元)年12月1日,賴遠被處刑。
賴遠死後,其堂兄弟土岐賴康繼承了土岐。賴康使土岐一族成爲室町幕府的強大勢力,勢力範圍達美濃、尾張、伊勢三國。可以說是土岐的全盛時代。南朝和室町幕府的對抗開始劇烈,足利尊氏和足利直義的室町幕府內的對立也開始激化,逐漸成爲三方混戰的局面。1351(正平6/觀應2)年,在一段時期內尊氏陷入僵局,不得不與南朝進行和議,南朝則接受一同討伐直義的宣旨,由鐮倉往東海道挺進。翌年,直義病死(也有說是被尊氏毒死的),戰亂結束。在觀應騷亂期間,以賴康爲首的土岐氏,還是一貫的支援尊氏。
此後,到了室町幕府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時候,南北朝時期結束。不過,這次在土岐家卻發生了內部糾紛。賴康死後,他的兒子康行繼承了守護職。可是,因爲足利義滿的旨意,尾張守護一職被賜予了康行的弟弟滿貞。康行的女婿土岐诠直對此非常不滿,攻擊了前來尾張的滿貞。康行與其子康政則一起被前來討伐的叔父土岐賴忠(土岐賴康的弟弟)打敗,美濃守護被強行解任。此後,美濃守護成爲討伐了康行的賴忠所擔任。當時,很多站在康行一方的一族都被沒收所領土地。隨後,尾張守護土岐滿貞因爲處理明德之亂不力,也被解除了守護之職。如此,擔任三國守護的土岐氏勢力大減。其實這個一連串的動亂,乃是義滿爲了削減土岐的勢力而實施的策略。與土岐相同,擔任十一國守護的山名氏,勢力也被削減,義滿此舉是爲了提高室町幕府的權力。
這樣,土岐一族的勢力被割開後,此後也持續擔任美濃守護,不過,動搖日本全境的大紛亂再次爆發。這就是在京都連續了十一年戰亂的「應仁、文明大亂」。這時擔任美濃守護的是土岐成賴。成賴是賴忠後第三代子孫,他也就是光秀的宗家---土岐明智家的當主。成賴在擔任守護職的時候,以前守護土岐持益之子持兼夭折爲契機,發生了後家騷動,。因爲持兼的兒子尚爲年幼,擁護持益之孫爲繼任者的美濃國內的豪族,與擁護成賴成爲後繼者的齊藤利永發生對立。最後,以齊藤方的勝利告終,成賴坐上了守護的座位,利永成爲守護代。後來光秀的重臣齊藤內藏助利三就是這個守護代齊藤家的後人。1460(寬正元)年,利永死去,守護代一職由他的兒子齊藤妙椿繼任。不久,應仁、文明大亂暴發。
應仁、文明大亂,是管領畠山氏和斯波氏爲了足利將軍家的繼承人而對立開始,有力大名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各自擁護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兒子義尚(山名持豐支持)和義政的弟弟的義視(細川勝元支持),隨後分成東西兩軍,在京都展開死鬥。隨著紊亂的持續,全國的守護們也都一一卷入紛亂。在紊亂初時,成賴采取靜觀的姿態,後來因爲與成賴對立的世保氏和富島氏加入了東軍,則不得已加入西軍。他與伊勢的北畠氏和侵入到美濃的信濃小笠原氏在各地進行戰鬥。據說,當時重臣齊藤妙椿竭盡全力的輔助成賴,特別是在紊亂結束的1477(文明9)年,由於妙椿所作的工作,成賴在美濃成功的擁戴了西軍的足利義視。此後成賴協助義視和他的兒子的義材上洛,在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的正室日野富子的相助下,義材成功的就任室町幕府第十代將軍。過了一段時間,成賴病死,在土岐家中再次發生繼任者之爭。之後,美濃守護土岐氏逐漸走向衰敗。
[ 本文最後由 boy69731 於 07-5-23 09:55 PM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