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科全書版 - 海豚

[複製連結] 檢視: 5456|回覆: 1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海豚
海豚.jpg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鯨目 Cetacea

科: 海豚科 Delphininae


海豚科是齒鯨亞目中種類最多的一科。它們從約10億年前的第三紀中新世開始就開始進化至今了。
海豚這個名字由古希臘文而來(delphis,意思是"有子宮的") 。也就是"有子宮的魚"。

在海豚科中,共有以下六種動物平常被稱為「鯨」,但嚴格的區分上是屬於海豚的。
瓜頭鯨Melon-headed Whale, Peponocephalia electra
虎鯨Killer Whale, Orcinus orca。中文俗名:殺人鯨
小虎鯨(Pygmy Killer Whale, Feresa attenuata
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 Psudoorca crassidens
長肢領航鯨Long-finned Pilot Whale, Globicephala melas。中文俗名:圓頭鯨、大西洋領航鯨
短肢領航鯨Short-finned Pilot Whale, 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中文俗名:圓頭鯨或太平洋領航鯨


海洋哺乳類動物的五大特徵
胎生
哺乳
溫血
用肺呼吸
有毛髮


海豚與魚的分別
尾鰭
海豚 - 上下擺動
魚 - 左右擺動


海豚這個詞有數種不同的定義如下:
任何屬於海豚科的成員。(海洋海豚。)
任何屬於海豚科Delphinidae及河豚科Platanistoidea的成員(海洋海豚及淡水海豚)
任何屬於齿鲸亚目Odontoceti(這包含前述兩個科及一些其它的鯨豚)的成員。


海豚科成員
海豚科 Delphininae
海豚屬 Delphinus
真海豚 delphis
細吻海豚屬 Stenella
長細吻海豚 longirostris
藍白細吻海豚 caeruleoalba
白點細吻海豚 attenuata
花斑細吻海豚 frontalis
大西洋細吻海豚 plagiodon

寬吻海豚屬 Tursiops
寬吻海豚 truncatus
東方寬吻海豚 aduncus
太平洋寬吻海豚 gillii

壇喙海豚屬 Lagenodelphis
霍氏海豚 hosei

瓶喙海豚屬 Lagenorhynchus
白側海豚 acutus
斜紋海豚 obliquidens
白喙海豚 albirostris
烏色海豚 obscurus
黑頤海豚 australis
十字紋海豚 cruciger

灰海豚屬 Grampus
灰海豚 griseus
露脊海豚亞科 Lissodelphinae
露脊海豚屬 Lissodelphis
北露脊海豚 borealis
南露脊海豚 peronii
喙頭海豚亞科 Cephalorhynchinae
喙頭海豚屬 Cephalorhynohus
喙頭海豚 heavisidii
黑喙頭海豚 eutropia
花斑喙頭海豚 commersonii
白頭喙頭海豚 hectori
圓頭鯨亞科 Globicephalidae
圓頭鯨屬 Globicephala
黑圓頭鯨 melaena
短鰭圓頭鯨 macrorhyncha

倭圓頭鯨屬 Feresa
倭圓頭鯨 attenuata

虎鯨屬 Orcinus
虎鯨 orca

偽虎鯨屬 Pseudorca
偽虎鯨 crassidens

瓜頭鯨屬 Peponocephala
瓜頭鯨 electra

短吻海豚屬 Orcaella
短吻海豚 brevirostris


介紹:

海豚的習性
     許多種類的海豚過著群棲的生活,而且待日都有例行的社會活動。夏威夷的陀螺海豚,以能躍出水面做快速的反軸旋轉而著稱。他們在白日的大好時光中,即是靠在岸邊休息。

     他們是在夜晚進食,因此直到下午近黃昏時才活躍起來,那時,一隻隻海豚開始躍出水面,水花四濺。甦醒的海豚愈來愈多,躍水的行動也愈來愈瘋狂,好像在做點名似的等確定頭數全到齊了,牠們就準備出發了。

     海豚群很快地前前後後游動,好像在排隊似的調整隊伍,然後,隨著一個不詳的信號,牠們全都轉尾向大海進發。

     黑海豚則相反,牠們是在白日獵食。牠們在夜晚是三五成群的靠近海岸,以時速約3哩(5公里)的速度緩慢游動,提防著牠們主要的侵略者殺人鯨的入侵。在直徑只10哩(16公里 )的海域內,可能棲息著多至400隻的海豚。但是牠們於破曉出獵時,並不是集體出動,而是集成一小團一小團分批出獵,每一團多至二十個成各團列隊成扇形出發,掃描著前方的海域尋找魚群,偶爾,海豚會不費力地躍出水面,躍到20呎(6公尺)高,以偵察海鳥的縱跡,因為海鳥總是伴隨著魚群,也以魚群為食。然後、海
豚拱著背躍回隊伍的排頭,俐落的切入水中。


     若是偵察出獵物的位置,海豚就吵吵嚷嚷的跳躍著,或是以側邊逆行,或是做肚皮擊水動作海豚把魚群圍起來,並趕至水面上,牠們的圍堵像牆似的堅固。魚群插翅難逃。

     牠們的跳躍噴濺,也引來其他的幾團海豚。這是無意還是有意的合作行為,日前仍不知曉。進食完畢,海豚會表演驚人的空中跳躍,旋轉身子並翻觔斗,這些動作如同召集令般使海豚群集合起來,一起返回近岸的海域過夜。

     有些海豚會和其他種類的海豚聚合。熱帶深水海域的陀螺海豚會與斑紋海豚共棲。牠們遠離陸地,得時時警戒著海中的鯊魚,在夜晚,陀螺海豚積極出臘,因此能注意到危險,白天,由斑紋海豚換班來做警戒工作,集合在一起的海豚理,可能多達一萬隻,集體游動時,在海中延伸幾千哩長,蔚為壯觀!

     海脈並不像一般所認為的那樣溫順,牠們也很富政擊性。有些種類的海豚會互相戰鬥以爭取領導權,這時候,海豚會用牙齒互咬。從屬關係建立後,統治者只需向屬下齜牙裂嘴一番,屬下就會乖乖的就範。

海豚的種類

海豚--小型的鯨類
     海豚是小型的齒鯨,種類超過三十種。另外有一種類海豚的小鯨,常被當成海豚,事實上牠與海豚有顯著的不同。主要的不同點在於海豚的顎形成嘴喙,而類海豚則沒有嘴喙。類海豚的體型通常較小較壯,游動時安靜而緩慢,不像海豚這般愛戲耍。然而,海豚、類海豚和領航鯨及殺人鯨全都屬於小型的鯨類。

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是人類最熟知的一種海豚,在水族館、動物園或海軍基地都常可以見到牠們。他們有時訓練來做各種表演。他的背部灰黑,底部白色,嘴喙粗短。成熟的海豚約為十一或十二呎長。

     野生的瓶鼻海豚過著群棲的生活,整個大西洋及太平洋都能見到它們的蹤跡。它們會圍獵魚群,把魚嚇得集成一團,以利吃掉這些小魚。

普通海豚
     在地中海或其他溫暖的海域航行的水手和旅人,時常能夠見到普通海豚。普通海豚的底色美妙;背黑,底白,身側有灰棕、黑和黃的條紋,眼不也有黑條紋和白邊,看起來好像戴了面具。他的身長約八呎,也是群棲,以魷魚和魚類為食。

其他的海豚
     白邊海豚棲息在北大西洋,也是好像用顏料著色而的。他的背、尾和鰭狀肢是黑色,由下巴到腹部為白色,身側各有長而彎的黃褐條紋。此外,他的底部也有黃褐色的。他的近親是白喙海豚,也居於北大西洋。這兩種海豚約是九呎長。

     瑞索海豚看來似乎是碰撞到什麼東西撞的太厲害了,所以鼻部陷下去。他的頭幾乎方形,完全沒有喙。他是深灰色、底白,多般痕。各處的海洋都能見到牠。身長約為十二呎到十三呎間。只有下顎有牙齒,大多以魷魚和烏賊為食。

     另外一些海豚各有各的特徵。中國白海豚是乳白色,有紅的鰭和黑眼睛。陀螺海豚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它有躍出海面旋轉如陀螺的習性。粗齒海豚的牙齒皺皺的,不像一般的海豚那樣平滑。

     領港鯨也稱為黑魚,是種大海豚,可以長到二十呎長。它們是黑身,有時底為白色,前額突出於喙上,呈圓形。許多種類的海豚及一些鯨類都有這種突出物,稱為「瓜瘤」。領港鯨棲息在溫和的海域,成群結隊的,一群的數量由五十至一百不等。

     港口海豚是最小的一種鯨類,體型矮胖,只有約五呎長。背部為深棕色或灰色,底為白色,側邊是灰棕色。

海豚的生育

     海豚和人類一樣是哺乳類,所以也是用奶哺育下一代。雖然海豚的生育和哺乳都是在水中進行,但過程和人類有很多相似處。

     母海豚在子宮中孕育小海豚約一年之久。在懷孕半途時,母海豚會稍微遠離海豚群,但會選擇一隻雌海豚陪伴牠,並幫助生產,當生產的日子靠近了,母海豚會做產前操,拱曲著自己的身子以為準備。

     通常,母海豚在生產之前數週就開始做「產前操」,每天都要做一小時左右,從不偷懶。小海豚是尾部先出來,這點與人類不同。整個生產過程可以持續到兩小時,最後,頭部與呼吸孔才冒出來。

     小海豚一出生,母海豚就快速的游繞著牠,弄斷臍帶,並輕推小海豚的頭部浮出水面,做初次的呼吸。海豚寶寶出生後數秒就會自動呼吸,但但海豚總是守在小寶寶身旁,以防萬一。

     小海豚大的只及母海豚身長的1/3,約為1公尺(3呎)長,體重約有11公斤(25磅)。牠一出生,就睜大眼睛,且能游動自如,和雙親游得一樣好,通常一次只生下一個海豚寶寶,也有生下雙胞胎的報導。在出生後的34小時之內,海豚寶寶初次吸奶,是在水面下進行。牠吸奶的技術很高明。

     但海豚有兩條奶管,分別位在向著尾部的槽內。因為海豚的顎是堅實的,所以不能夠真正去吸吮奶頭,但是小海豚知道用舌頭來裹住奶頭,使母親感受到刺激而分泌出大量的奶水,進入小海豚口中。

     小海豚由奶水得到足夠的營養。牠在一個奶頭吸了奶水之後,會游上水面呼吸空氣,然後又潛入水中,找到另一個奶頭吸足奶水。

     最初那段時日,小海豚每隔20分鐘就吸足一次奶水,母海豚哺育小海豚的時間為一年半到兩年之間,比人類的哺乳期長。

     不過混食哺育開始於四或五個月大時,這點與人類相同,海豚的奶水較人奶含有6倍的蛋白質和較多的脂肪,很有助於成長,人類的小寶寶吸吮母奶後,要過半年體重才增為出生時體重一倍,但是海豚寶寶在兩三個月內體重就增加一倍。母海豚與其他的雌海豚一起守護著小海豚達幾週之久,不只防衛鯊魚入侵,也阻止不友善的雄海豚靠近。

以樽鼻海豚為例,雄性的成熟期約在9-13歲,而雌性則在5-12歲。牠們會在春天交配,懷孕期約12個月,每胎會生一條小海豚。出生時,是尾部先離開母體,並要立刻游出水面,吸入牠第一口空氣。然後,小海豚會跟住海豚媽媽哺乳,學習呼吸頻率和求生技能,約18個月後,小海豚便會離開媽媽,自己生活了。

海豚的行為

1.躍身擊浪
     鯨、海豚與某些鼠海豚有時會舉頭離水、投身空中,然後再落回水中,激起一片水花。這就是所謂的「躍身擊浪」,無疑地是最壯觀的海面活動。賞鯨人往往只有在此時才看得見鯨豚類動物的整個軀體。

2.鯨尾揚升
     某些鯨與海豚在進行深潛時,會將尾鰭揚升至空中,好讓軀體以更陡的角度往下潛至較深的海裡。這種動作稱為 「鯨尾揚升」,基本上可以分成兩種 : 一種稱為 「尾鰭上翻潛水」,即尾鰭高舉至空中,所以可以看見尾鰭的腹面,另一種稱為「尾鰭下伏潛水」﹐即尾鰭出水時仍保持向下﹐所以看不到尾鰭的腹面。

3.鯨尾擊浪
    「鯨尾擊浪」描述當鯨豚類大部分軀體剛剛好浮在水面之下時,以其尾部猛力拍水的動作,又稱「擊尾動作」 ; 鯨尾擊浪可能一連重複許多次。表面上相似的行為還有「拍動尾柄」,又稱「尾部躍身擊浪」,是將軀體的後段拋離水面,再側身擊打水面或別隻鯨豚類的頭部。尾部躍身擊浪與一般的躍身擊浪相似,只是尾部會先離水,而非頭部 ; 咸信某些品種視此為攻擊行為。

4.噴氣
        即所謂的「噴氣」或「噴水」,也就是鯨豚類在吸氣之前的爆炸性呼氣,以及當氣呼出後,在牠們頭上所形成的霧狀水氣。

     各種鯨豚類噴氣的高度、形狀與可見度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可能曾相當顯著,若是碰上颳風或下雨的日子,水滴消散得較快,噴氣的樣式就可能會有所改變。噴出的氣可能包括遇冷空氣而凝結的水蒸氣、積在噴氣孔內的少量海水,可能也有來自鯨豚類肺部細微的黏液噴沫。小型鯨豚類的噴氣低矮而短促,即使肉眼可見,也少有足供鑑別的獨特樣式。

5.浮飄
     一群鯨豚類動物,可能動也不動地浮在水面,而且全朝同一個方向這就是所謂的「浮漂」,是種休息的方式。

6.浮窺
     許多鯨豚類偶爾會將頭部揚升出水,可能目的在於環顧四周。例如,灰鯨會緩慢、垂直地浮升,直至眼晴剛好露出海面,接著可能打個小圈,然後溜回水平面之下。

7.胸鰭拍水
     鯨與海豚有時會在水面翻滾,以胸鰭拍打水面,激起水花 偶爾會一連持續次同樣的行為。這種動作稱為 「胸鰭拍水」、「胸鰭拍水」 或r肢鰭拍水」。大翅鯨偶爾會先仰游,讓兩隻胸鰭在空中擺動,然後再同時以之拍擊海面。

海豚的智慧
 
     海豚是討人喜歡的海洋動物。茫茫的大海,海豚集群遨遊,時而疾速前進,時而悠閒地躍出水面,動作優美靈活,十分惹人喜愛。從外形看,海豚很像魚,其實海豚遠比魚類高級。牠屬於脊推動物中最高的類群哺乳動物綱,鯨目。海豚科。

     美國科學家曾經教猴子學習打開電源開關的動作,一直教他們二三百次才能學會。而教海豚來學習這個動作,只教他們十來次就學會了。

     科學家又試驗:在大水池上方,懸掛兩條外形一模一樣的魚,一條是真魚,另一條是用塑膠做成的假魚”同時,在水池中間設下重重障礙物。布置完畢以後,把一條海豚的眼睛完全蒙住,放進水池裡。

     結果,被蒙住雙眼的海豚巧妙地避開重重的障礙物,準確無誤地直撲向真魚,而對那條假魚連碰也不去碰一下。這個實驗在不同的水池裡,用不同的海豚重復做了二百次,得到的結果完全相同。這個奇妙的現象該如何解釋呢,

     原來,海豚有非常驚人的聽覺。海豚的聽覺要比人類靈敏一千倍!人的耳朵只能聽到每秒振動六萬到十萬次範圍內的聲波。海豚卻能聽到每秒振動十六到兩萬次的超聲波。

     海豚從腦殼頂端,通過牠的呼吸孔,向四周發射出不同頻率的聲波。如果這些聲波碰著前面的障礙物,就會被反射回來。海豚憑著得天獨厚的聽覺,分析這些反射回來的回波,就可以確定這些障礙物的形狀、性質和位置。憑著這手功夫,牠不僅能分清真魚和假魚,而且能在漆黑的夜間,毫不費力地把分另“用鋼鐵、黃銅、鉛、硬橡膠、有機玻璃、橡皮等材料製成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圓球,一一區分開來。

     “語言”在海豚生活中很重要。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的松并教授發現,海豚之間通常使用七種不同的聲音來,”交談”。這七種聲音,加上發音,的長短和間隔,可以組成許多不同的“詞彙”傳遞信息。運用這些“詞彙”,海豚可以直接地互相傳遞信息。

     有一種巨頭海豚,身體長達六米,是海豚中的“巨人”。如果把巨頭海豚和別的種類的體型較小的海豚飼養在同一水池裡,在水位下降,巨頭海豚擱淺的時候,牠就會發出一種很特別的”吱吱”聲這種”吱吱”聲的音調起初很高,然後逐漸變低。水池裡的小海豚一聽見這種“吱吱”聲,立刻聞聲趕來,竭力幫助巨頭海豚解脫困境。

     原來,這種“吱吱”聲是海豚的求救信號。有趣的是,在不同種類的海豚之間,牠們也有一些共同的“語言”海豚甚至還會向人類求救呢。

     他訓練了一頭名叫凱伊的海豚,這頭海豚學會了正確地回答博士提出的問題。請看博士和凱伊的精彩對話:在一個大水池中,距離凱伊三十六米遠的地方,博士把好幾樣東西放在水上。然後,在水下向凱伊大聲發間:“那兒有什麼東西嗎?”

     凱伊聽到問題以後,向四周發出探尋物體的聲波。過了一會兒,牠轉過身來,回答問題。牠是用推動面前不同顏色的小球來回答的推一下小紅球表示:“有”或者“是”。推一下小籃球表示相反的意思:“沒有”或者“不是”。回答以後,不管對不對,都能得到一條小魚的獎勵。

海豚的食物

     在野外,牠們會用吻部的牙齒捕捉獵物,但牠們不會咀嚼,而是把整條魚吞下。

     海豚最喜歡吃魚及魷魚,每天會吃的份量若是體重的三份之一。在海洋公園生活的海豚所吃的食物主要是由外國進口,因為外國的貨源比較充足及穩定,而且食物受污染的機會較少。

海豚的演化

     海豚,還有鯨與鼠海豚,是由陸生哺乳類演化而成的。據信應為類似偶蹄目的種類。現在的海豚骨骼中,位於骨盆處有兩隻棒狀的骨頭被認為是退化的後肢。它們約在5000萬年前回到海中生活。詳見鯨類的演化一條。

海豚的傳說

    關於海豚的傳說很多,有些也確有其事。例如,希臘歷史學家羅圖斯圖在《亞里翁傳奇》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亞里翁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列斯堡島的著名抒情詩人和音樂家,有一次在義大利巡迴演出後,便攜大量錢財乘船準備返回科林敦,途中,水手見錢眼紅,企圖謀財害命。當時,亞里翁請求讓他再唱一支歌,水手們答應了。誰知,他那動聽的歌聲竟引來了無數的海洋巨獸!在他被扔進大海之後,其中的一隻便將他一直馱到岸邊。這種神秘的動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海豚。即使到了近代,海豚救人的事件還屢有發生,像1949年出版的《自然史》雜誌,便刊登了美國佛羅里達一位律師夫人被海水淹得昏迷過去,正當生死攸關之際,附近的一頭海豚將她推上了沙灘。

     根據漁民傳說,若海豚於岸邊游弋,當天必定風平浪靜,但兩天後便會狂風大作,海面掀起巨浪,令漁民無法出海。故此漁民視突然出現的海豚為不祥之兆。因此就大量捕殺海豚,令海豚數量急速下降。

海豚的體型和速度

     歷經幾百萬年的演進,海豚具有幾近完美的體型,適合在水下生活。

     海豚具有流線型的身體,沒有任何不必要的突起。牠們游動得快速,而且不費什麼力。潛水艇、魚雷和快速的飛行器具,都是以海豚為藍本,設計者想從海豚身上找到答案,來改良他們的設計。

     早在1936年,劍橋大學的詹姆士.葛雷教授寫道:「自然為海豚設計的造型,比人類已製造出的任何潛艇或魚雷,都要來得有效用得多。」現在又過了半個世紀,仍然是如此。然而科學家繼續在嘗試。

     設計者模倣海豚頭上的瓜瘤,製造出超級坦克,並對海豚的體型加以研究分析,而具體化的製造出軍用潛艇。適合長距離游行魚類的尾是兩邊擺動,但是海豚的尾,或裂尾,是上下移動。海豚身體的柔順性對速度很重要,牠的頸部很少動作,但是在牠身體底部的尾與裂尾接合處,有兩個明顯的柔順帶。

     海豚只靠尾與裂尾來推動自身,不靠鰭,只靠這項動作,海豚的速度能維持在時速16到24公里,從事長距離游科學家花了很多時間來了解海豚的游行,甚至解剖下海豚的皮膚,並試圖用橡皮來複製它。顯然,海豚破浪前行時,因為牠具有柔曲度大的皮膚,在通過激浪時,能消減磨擦,降低拖曳牲,而快速前進。

     海豚的皮膚也含有其他不平常的物質,人類的皮膚在活組織上方是一層厚的死細胞,但足海豚的皮膚靠近表面為活細胞,這些細胞含有油滴,由於細胞靠近皮膚表面,它們脫落時,釋出油來。因此海豚可說在水道上為自己舖了層潤滑油。海豚的皮膚還含有另一種不平常的物質。

     就是它含有1吋(2.5公分)厚的脂肪,或鯨脂。科學家研究後發現,鯨脂大大增加了海豚的浮力。奔游、巡游和滑水海豚是海洋哺乳類,需要呼吸空氣。多數海豚是快速的游泳者。他們必須如此,才能捕獲魷魚和魚類等獵物。他們有兩種不同的游泳方式:奔游和巡游。當牠們在巡游時,是游在水面下,只露出水面透透氣。

     他們游得愈快,就愈靠近水面,也愈需要呼吸。在以更快的速度游行時,海豚開始奔游,且會躍出水面。一度,科學家認為海豚的跳躍會浪費精力,其實不然,目前已發現,超過某一特定速度例如一隻6呎(l.8公尺)的海豚在時速的10哩﹝16公里﹞時跳躍,事實上能節省體力。

     一下子淺潛入水中,一下子跳出約身子的兩倍高,海豚能達到牠們的最高速。例如,大平洋的白邊海豚在做跳躍奔游時,能達到時速20哩(32公里)的速度。有時候,海豚會在船的船首浪上「搭便車」;他們把身子安放在浪的前波上,好像衝浪手似的,只由水力來推動,真正停止游動。也許在幾十年前,海豚就在大鯨排出的浪頭上滑水,比人類的滑水活動不知早了多久。

海豚的聲音和語言

     海豚有大的頭腦和相當皺的大腦皮層,與人類的頭腦並無兩樣。一般認為,海豚頭腦的主要作用在於製造音訊。海豚的聽覺已發展為一套極複雜而有效的感覺和傳達系統。聲音對海豚來說非常重要。在海底,視力受限,聲音是很好的傳達方式,而海豚具有不同的傳聲法。

     他們會發出尖叫聲、口哨聲、打噎聲、嘆息聲、克啦聲、犬吠聲、嘎嘎聲、啊啊聲和呻吟聲。世人認為海豚的聲音能夠顯露感情。

     突然而響亮的聲音,經常伴隨著顎的拍擊和尾的擺動出現,顯示出這是隻憤怒的海豚;但是在愛撫和碰觸時,海豚發出親密的咯咯聲。

     海豚的口哨聲似乎足表明身份的信號,每隻海豚各有他獨特的音調。海豚的聲音顯然不只是充作信號或顯露感情。

     在一段時期中,雌海豚被教會按下一組鍵盤中的一個鍵,以獲得一分獎賞。雄海豚面前也有同樣的一組鍵盤,但不加以訓練。然而,雄海豚很快學會按下正確的鍵,他可能是由雌海豚那兒獲得訊息。

     在整個試驗中,兩隻海豚發出了許多吱吱叫聲和各種聲音,好像在做深談。但是這不是一項有結論性的試驗,因為雄海豚也可能是湊巧做對了。

     學習語言目前美國有三個研究計劃在進行中,目的全在教被捕的瓶鼻海豚一種人造語言。過去已做了許多教猩猩說話的研究,到目前為止,猩猩使用手勢語言來指名和造句的水準,相當於一個兩歲半的小孩。而研究證實,海豚是快速的學習者,能夠了解三個字的句子,造字也超過猩猩,俄國的科學家發現,瓶鼻海豚的智慧發展的水準,相當於四歲到七歲的小孩!

     美國佛羅里達礁島迪佛尼研究機構的主持人,很有信心的表示,有一天,海豚將能反應人語。目前,他的研究人員利用不同音調和長短的哨音,指使海豚做一些複雜的工作,只在一年內,用這種方式,海豚已學會一套五十個字的「字彙」比人類的小孩在第一年內所學的還要多。

     回聲定位海豚會發出高頻率的克啦聲,主要是用來在海中尋路及找尋臘物。一群海豚互相靠近成一列向前游去,使用他們製造的超音波向前面的海域掃描。

     這種掃描系統,叫做回聲定位,海豚發出的特殊聲音碰到水中的物體反彈回來,而發生作用。海豚製造聲音的方式不十分為人了解,但此系統的原則早就被認可了。使用雷達來導航飛機,是依據這項原則,還有現代醫學人都仰賴超音波掃描技術來看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

     海豚經由呼吸孔呼吸空氣中的氧,在水下游動的時候,呼吸孔關閉起來,經由一陣複雜的「水管」系統作用,空氣會被來回推動,加上震顫的蓋口與共鳴的腔室的幫助,製造出極高頻率的聲音。聲音不是由嘴部發出,而是由前額發出。海豚頭額前方是大的球莖狀構造,叫做瓜瘤。瓜瘤中含有特別的脂肪,可用來集中聲音於海豚頭部前方一公尺之處,其作用類似照相機的鏡頭集中光線。

     海豚製造出的窄聲波能射中海豚路徑上的物體,然後音反彈回來,不是由海豚的外耳部接收,而是由牠的下顎即接收。返回的信號沿著下顎更肥厚的組織傳至耳部,轉變為神經搏動,然後出頭腦加以分析。它能告訴海豚,何處有障礙該迴避,或何處有食物可水取。海豚這套不平常的系統,使得牠能夠用聲音來「視物」。確實,研究員曾做實驗證實了一點,他們讓海豚套上橡皮眼罩,使他們看不見東西,而海豚仍然能夠游動自如,也毫無困難的就找到了投擲入水中的食物。

     「射擊」獵物海豚的聲音是如此有用,而更令人驚奇的是聲音的強度。海豚研究員已發現,當海豚發出最響亮的聲音,例如在測出遙遠物體的方位時,響亮的聲音會變成熱。這時海豚是使用回聲定位系統達到體能的極限。
更奇妙的是,有些研究員認為,海豚能使用高強度的聲波來「射擊」獵物。科學家曾觀察海豚追逐魚群,被迫的魚群會變得失去方向感。科學家認為,海豚是用聲音「噴射」魚群,以聲波把他們擊昏或甚至弄死,然後海豚就很容易吃掉他們。
另一項事實也曾令觀察家感到困惑,就是海豚似乎從不互相射擊,甚至沒有意外的射擊事件。他們頭部的危險武器很容易不經意地造成傷害,但是顯然,牠們已發展出海豚的「回聲定位禮貌」,如果一隻海豚在積極地做回聲定位,而另一隻海豚靠近牠的前方,頭一隻海豚會關閉聲波,等另一隻海豚這過後,才又射出聲波

海豚的睡眠

     海豚沒有規定的睡眠時間,牠們可能在白天,又或是在睌上睡覺。牠們睡覺時,通常會浮近水面,而且只會休息其中一邊的腦,而另一邊則繼續運作,因為在海洋中,若牠們處於熟睡狀態便會這容易受到敵人的侵襲,而不能逃脫。

適應能力

     鯨、海豚及鼠海豚都十分適應水中的生活。牠們有流線型的身體,而身體表面亦差不多全無毛髮,以減低水阻。鯨豚類擁有強壯的尾鰭肌肉,能快速游動。牠們的氣孔位於頭頂,方便在水面呼吸。

     鯨豚類能夠比其他陸上的哺乳類動物潛得更久,那是因為牠們能更有效地運用從空氣中吸取的氧氣。相比起其他陸上哺乳類動物,鯨豚類能在血液及肌肉中儲存更多氧氣,因此牠們肺部的儲氧量並不是十分重要。
鯨豚類身上差不多全無毛髮,這與其他哺乳類動物十分不同。為了保存體溫,牠們擁有一層皮下脂肪,稱為鯨脂。在寒帶水域生活的鯨類,如弓頭鯨及白鯨,鯨脂較厚,可達五十厘米。


鯨、海豚及鼠海豚與魚類的差別
1. 用連接著肺部的氣孔呼吸-用鰓直接吸取水中的氧氣
2. 上下擺動水平的尾鰭以推動身體前進-左右擺動垂直的尾鰭以推動身體前進
3. 有光亮滑溜的皮膚-身體表面滿佈鱗片
4. 只擁有一條背鰭,有些品種甚至沒有背鰭-大部份的品種都有超過一條背鰭
5. 胎生-大部份皆是卵生
6. 以母乳餵育幼兒,母親在幼兒出生後的幾年都會照顧牠們-魚類不會以母乳餵育幼兒,也不會照顧幼兒
7. 恆溫-變溫

====題外話====

海豚喔......
還是表演居多
比較喜歡抹香鯨(啥


轉載於: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0612784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51211940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5%B7%E8%B1%9A&variant=zh-tw

內容整理:自己

[ 本文最後由 幻想始作者 於 07-8-21 11:53 AM 編輯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露脊鼠海豚
大小:出生55~80公分,成體約1.9公尺長,雄體稍大。
形態特徵:沒有背鰭,背頂會稍微出現窄脊,和白鯨外形有點相似。牠的頭圓圓的沒有鼻子,頭可以轉動。身體的顏色是淺藍和灰色,腹部顏色比較淺,喉嚨和肛門是白色的,死後身體會變黑色。上頜下頜齒各有13~22個牙齒。
自然史:食物有小烏賊、小蝦、小魚,在胃裡面有發現米等榖物和黏有卵粒的葉片。在日本海,每群約有50隻,由幾個5~10的小群,生殖在十月左右。在中國長江的群體約2~12隻為小群,生殖高峰在2~4月,母豚會用胸鰭將小豚放在背上浮著游水,壽命估計約25年。
分布:分布在印度洋到太平洋附近海水,在淡水和海水都有。
容易與混淆的海豚:由於沒有背鰭的特點所以,很容易辨認、可能與白鱀豚、印河豚、恆河豚、伊河豚稍微混淆,雖然顏色和伊河海豚接近,但是背後有背鰭,白鱀豚和印河豚與恆河豚皆有明顯背鰭及長吻。

弗氏海豚
別名: 沙勞越海豚、短吻海豚、婆羅洲海豚、白腹海豚、弗氏小海豚
牠最大身長:2.6公尺 ,210公斤
型體特徵:嘴短短的,體型健壯結實,牠的背的形狀是小三角形的,胸鰭窄窄細細的,大多數都從嘴端到肛門都有一黑色條紋,背部是銅褐色,腹部是粉紅色。
分布:有時會出現在溫帶海域,但主要以熱帶海域為主,各型有一定的分布海域。但是有時候會在同一海域出現。在大西洋的分布不詳,通常可在太平洋東部熱帶海域看到。
花紋海豚
 
牠的大小:出生1.2~1.5公尺,長大之後最少長到3.8公尺,體重有到400公斤的記錄。
形態特徵:身體粗狀,頭鈍,吻不明顯。成體為白色和淺灰色,但背鰭、胸鰭及尾鰭都是黑色的,身體表面有許多白色的刮痕。背鰭高而且呈現鉤狀,胸鰭長長的,尖尖又彎彎的。額頭前方有深摺縱分,這是最大的特徵。通常都沒有上頜齒,下頜二側各有2~7枚釘狀的牙齒,比較老的牙齒都磨損嚴重,甚至掉光。
自然史:大部分群居,每群25~數百隻,有見過4000隻的記錄。偶與其他種類的海豚同游。
分布:雜交種在水族館及野外均有記錄。
吃的東西:吃烏賊和甲殼類,偶而吃魚類。
易與混淆者:在近距離時,很容易就知道,但在遠方可能與其它具高背鰭者混淆,如瓶鼻海豚,偽虎鯨等。但是,牠的身上之淺色似刮痕般之花紋可以辨認。


  瓶鼻海豚
 
大小:出生約1~1.3公尺,成體1.9~3.8公尺,雄性稍大,體重可達350公斤。
形態特徵:身體粗壯,吻端通常粗粗短短的有些會比較長。體色變異很大,背後側邊有全黑到灰色,全身顏色均勻,腹部顏色慢慢變淺,是淺灰色、白色、粉紅色,有些有斑點。身體側邊、臉部和噴氣孔到吻界線有黑帶。背鰭高高的,呈現鐮刀狀位於中部的背。眼到胸鰭間有細紋。體型在不同的區域的海域相差很大,分類還是不明確。在台灣海域至少就有兩類,大部份體型比較粗壯,吻短短的,另一類的體型比較修長,吻長長的,上頜和下頜齒每側18~26枚,近岸群中較老之個體頜齒磨損厲害。
自然史:瓶鼻海豚的研究資料比其他的種類還多。一群海豚大部分在20隻以下,牠們在深海區有數百隻的大型海豚。常常和其他種類主成一群,雜交種在水族館和野外都有記錄。根據一些離岸邊族群的研究,母子關係很強。在有些地區,有固定的活動範圍,在某些地區是遷徙性的,台灣海域附近的研究沒有資料。瓶鼻海豚很活躍,常常用尾鰭拍打水面,跳躍和其他的水上行為。春季和夏季或春季和秋季是育幼高峰。找機會攝食,看到有什麼吃什麼,覓食行變異很大,可以一隻海豚捕食或群合作,跟蹤漁船覓食。
分布:溫帶到熱帶沿岸邊,附近海域和大洋水域。




   熱帶班海豚
大小:出生85公分,成體雌1.6~2.4公尺,雄1.6~2.6公尺,體重120公斤。
形態特徵:身體修長,身上有很多斑點;離沙灘越遠,海豚的斑點越少,在同一群中,年齡越小的海豚斑點會越少,海豚仔沒有斑點。吻細細長長,唇和吻端是白色的,眼睛附近是灰色並連到頭吻交接處。背鰭窄窄的,是鐮刀形,頂端尖尖的。嘴角到胸鰭有不明顯的暗帶。上頜和下頜每側的牙齒有34~48個。
自然史:離岸邊的海豚成群有數百隻到數千隻以上,離岸邊成群的海豚有50隻到數百隻成群。在熱帶太平洋曾經看過熱帶班海豚和飛旋海豚同游。一年中沒有特殊的生殖高峰,授乳期11~5月。可能再秋季和冬季時移到離岸邊比較近的地方,春天在游到深海的地方,牠可以跳的很高。
分布:分佈很廣闊,牠大部分在熱帶海域可是溫帶海域也可以看得到。
飛旋海豚
別名:(舊稱:長吻飛旋海豚)、長吻海豚、長喙海豚、旋滾海豚。
最大身長:2.1公尺。75公斤。
形態特徵:身體修長,上顎和下顎的牙齒每側45~62枚。背鰭位於中間,高而直立的背鰭,是三角形的或者是頂端稍為向後,有的向前。尾鰭中央凹度很深而且在尾椎末有稍微突起於尾鰭平面上。三層體色,背後是深色,肚子是淺白色,額頭傾斜,唇黑色,吻前端是黑色的,眼~胸鰭有黑帶紋。性喜躍出水面,達3~4英呎,並以身體縱軸為軸,可以芭蕾旋舞,旋轉至少3次,多達7次,故俗稱〝飛旋海豚〞。
自然史:每群通常200隻以下或1000隻以上。飛旋海豚大部分深水區,有的時後會游到岸邊,然後幾十隻就會成群擱淺,在西邊海岸是會看見與大群的真海豚同游。行動敏捷,喜歡跳躍,常常在船頭附近跳舞玩耍。目前只有生殖資料是在東太平洋的飛旋海豚。
食物:大洋性魚類,烏賊等。
分布:有時會出現在溫帶海域,但是主要是以熱帶海域為主,各種有一定的分布海域。但是有時候會在同一個海域出現。分布在大西洋的還不知道,通常可以在太平洋的東部熱帶海域看到 。
真海豚
台語俗名: 烏魚吳
大小:出生生體大部分長度80~85公分,成體雌性大約2.3公尺,雄性大約2.6公尺,體重最重可以到135公斤,平均約83公斤。
形態特徵:背為黑色~黑棕色,胸及腹部為白~黃白色,腹部之線紋突然看到會還以為是橫放的沙漏,眼~嘴上有黑黑的地方,下顎延伸~胸鰭有黑黑的地方,吻唇是黑色的,背鰭是在中背,背鰭顏色全黑或中央有點白,胸鰭末端是尖尖的,尾鰭中央凹進去。上下的嘴巴每側40~60個牙齒。真海豚地理變異很大,跟據加州就形態分析研究認為應該有兩種,一個是叫短吻真海豚,另一個是叫長吻真海豚,前者吻較短,胸側的顏色比較亮麗和頜下~胸鰭的地方呈現明顯的對比,後者吻較長,胸側比較灰暗,暗的地方由眼睛連~胸鰭,因此遠看眼睛不清楚。至於台灣海域者應屬於短吻真海豚。
自然史:喜歡成群,成群數量數百隻到上千隻,喜歡隨船遊行,非常活潑,常鳴叫及在水面跳躍,生殖高峰在春天和秋天,哺乳期10~11個月,兩胎之間隔最少一年。常常和太平洋白側海豚同游,牠們游的路線不一樣,有些地區常常可以見到。主要的食物是魚和烏賊。有時會合作趕魚群,有些地區的真海豚常常在夜晚等深海魚類遷移到海面的時後捕食,有些會在漁人收穫時撿拾丟棄或漏網之魚。
分布:分布很廣,在溫帶至熱帶海域。


轉載於:
http://studentweb.bhes.tpc.edu.tw/91s/s860283/www/new_page_12.htm

因熱帶班海豚圖片不清楚,將圖放在此↓
熱帶斑海豚.JPG

[ 本文最後由 幻想始作者 於 07-8-20 10:30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23 21:19 , Processed in 0.03101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