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前言:這一篇文章是我由『中三國在線』轉貼過來的,這一篇文章比我自己接近一年前原創的更詳盡一點,所以轉貼過來供大家觀賞。作者 张佳玮






魏延在演義裏首次登場,乃是真正風虎雲龍之時:曹操百萬大軍排山倒海而來,劉備殘軍拉著大隊百姓殺到襄陽,蔡瑁拒絕開城。劍拔弩張之時,忽然:  

  城中忽有一將,引數百人徑上城樓,大喝:“蔡瑁、張允賣國之賊!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爲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衆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當下魏延輪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  

  然後劉備假仁義了一下,率軍閃了。魏延與文聘單挑了幾個回合--注意此處,老羅不經意間在一出場就渲染了魏延的威武:能和文聘鬥而且全身而退者,也算是高手了--畢竟文聘在劉表軍團中是屈指可數的猛將。然後魏延很沒面子的去投韓玄了。  

  這一系列畫面給人的印象是:魏延是一個很正面的形象。深有大志,而且善擇明主,勇武不凡。大致如此。雖然有背主之嫌,但是中國人的思維:你反好人就是叛賊,可是反壞人就是棄暗投明,應該鼓勵的。所以大家看了這裏會對魏延有個好印象。  

  第二次出場就有名了。黃忠要被斬首了,魏延出來英雄救美--  

  忽然一將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大叫曰:“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衆共殛之”願隨我者便來!”衆視其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乃義陽人魏延也。自襄陽趕劉玄德不著,來投韓玄;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沈於此。當日救下黃忠,教百姓同殺韓玄,袒臂一呼,相從者數百餘人。黃忠攔當不住。魏延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爲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  

  厲害吧,一次很成功的內部政變。但注意此段文字中,第一次對魏延有了評價:”玄怪其傲慢少禮“。休小看此數位,含義巨大。幾乎是蓋棺定論。但這次魏延還是很酷的,救了黃忠,取了長沙--還有,能夠一呼間讓長沙人民反了韓玄,一方面借重了黃忠的魄力,一方面亦可見魏延的厲害--可是,之後就是諸葛亮忽然變臉,要殺魏延了:  

  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  
  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  
  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  

  我看了大大不以爲然。如果以此爲標準,法正呢?孟達呢?馬超呢?劉備軍團叛將多矣,何故就對此人耿耿於懷?我後來看了《三國志》才知道此乃虛構。老羅此處設這段話無非是要說諸葛亮有先見之明,其實是間接惡化了孔明的形象。  

  魏延歸了劉備後,屢立戰功,一直發展到他和黃忠隨劉備入川,已經由剛開始的降將一躍成爲僅次於關張趙三大猛將的重要人物了。後來在與冷苞鄧賢的作戰中還算有功勞--雖然多次被黃忠搭救--但多少是有功勞的,算得是猛將。在孔明策劃的幾次軍事行動中,他都乾淨利落的完成任務。可是後來與馬岱一戰頗沒面子:  

  魏延只道是馬超,舞刀躍馬迎之。與岱戰不十合,岱敗走。延趕去,被岱回身一箭,中了魏延左臂。  

  但注意此後的一段:  

  馬岱大怒曰:“汝焉敢小覰我!”挺槍躍馬,直取張飛。戰不十合,馬岱敗走。  

  雖然單挑不是簡單的加減法,但是畢竟能在十合中挑敗馬岱的人不是很多--魏延和張飛都是在十合中打敗馬岱,雖然考慮到馬岱與魏延挑時的詐敗因素,依然可以視爲魏延勇武的象徵。  

  還有,可能魏延沒想到。此時射他一箭的男人,二十年後還取了他的首級。  

  後來就是漢中之役。魏延先是跟著張飛大破張合,然後在與曹操斜穀會戰中:  

  操招魏延歸降,延大罵。……  
  
  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馬。延棄弓綽刀,驟馬上山坡來殺曹操。刺斜裏閃出一將,大叫:“休傷吾主!”視之,乃龐德也。……  

  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卻門牙兩個。  

  魏延的功勞很大了。射中曹操--之前審配和陳宮都有射中曹操麾蓋的記錄,但是射中本人印象裏似乎沒有--而且大戰龐德--龐令名的勇武我不多談了,大家都清楚--真是驍勇無雙的猛將。還有,此處曹操對魏延招降,魏延“大罵”。可見其忠。  

  漢中平定後,魏延升任漢中太守--在《三國志》裏有一段精彩無比的文章談論此事。我一直奇怪,爲何如此漂亮的傳奇沒有被老羅收錄,想來是因爲魏延是叛將,不能美化他。但無論如何,都很動人 :  

  先主爲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衆論以爲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爲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爲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爲大王吞之。”先主稱善,衆鹹壯其言。  

  要知道,漢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荊州。而劉備不托馬超黃忠趙雲,獨托魏延,可見對他將才的信任。而魏延之言--對不起我想再重復一遍,太帥了--“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爲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爲大王吞之。”實在氣吞山河。而事實上,在他鎮守下,漢中固若金湯,確實如此。要注意,他承受的壓力比關羽荊州大--關羽在荊州擁有絕對獨轄權,而且兵力強大。而魏延在漢中是被控制使用的,可是在曹操那麽大的壓力下依然可以堅守。不能說其將才超越關羽,但顯然沒有決定性差距。  

  三國的猛將陸續謝幕後,魏延和趙雲成爲諸葛亮僅有的可依靠的人。在平雲南之役,魏延起到了以老帶新的作用--把一些年輕將領拉到前臺,而他依然是定海神針。值得注意的是,在與藤甲兵會戰中,他第一次擔任了丟人的角色--連丟十五個營寨,如鼠賊一般逃跑。魏延“面有怨色”。換了我也是。舉世名將,當時天下屈指可數的猛將,居然要這麽丟人的逃竄。當然不爽了。我開始認爲諸葛亮對魏延的這種使用,幾乎算得上折辱--此類活要王平高翔做豈非更適合?但後來一直到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時,卻有了一個新看法:  

  諸葛亮策劃了一個很漂亮的戰役:  

  要求幾個將領先與張合作戰,牽制其兵,另幾員將領做埋伏合擊。而司馬老兒大軍擁來時,這些將領必須以少打多,強行與其周旋,而薑維率軍偷襲司馬老兒大營,迫使其退兵,所有人馬可以隨之掩殺。在選擇那個負責獨戰張合和司馬的人時,諸葛亮說:“非智勇之將不能當此任。”還“目視魏延”。但此刻“延低首不語。”  

  後來此次戰鬥打的很成功。我從中得出以下結論:  

  諸葛亮對魏延的最初希望是可以通過磨練和提攜--包括讓他守街亭附近,在北伐時任命他爲前督部等--爲自己培養一個接班人。可能最初的想法,自己百年之後可以由魏延接任大將軍。但是,在歷次實踐中,他都發現了魏延的一些致命弱點,這使他開始傾向于薑維。對魏延表現出的某些問題他開始予以注意。諸葛亮對於任何有小問題的人都不放過--例如李嚴,例如廖立--可是對於魏延卻無比寬容。六出祁山時,有如此事:  

  權笑曰:“此人(指魏延)勇有餘。而心不正。若一朝無孔明,彼必爲禍。孔明豈未知耶?”……  
孔明歎曰:“真聰明之主也!吾非不知此人。爲惜其勇,故用之耳。”  

  演義中這麽說,幾乎是蓋棺定論了。  
  
  《三國志》裏對魏延的功績如是說:  

  五年,請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爲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與延戰于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爲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爲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爲忿,有如水火。  

  還有,忘了說。王雙是魏延斬的。射殺張合則是魏延又一次成功的引誘--其實,即使魏延和張合強行單挑,應該也有勝算。不知道老羅爲何如是寫。  

  六次北伐與歷次一樣,魏延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又一次扮演了丟人角色--引誘司馬老兒入上方穀,可是一燒之下未曾成功。然後就輪到了那件事:孔明死了。  

  演義裏,魏延是先要求由自己統兵繼續與司馬老兒交戰,在楊儀和姜維、蔣琬商定退兵後悍然起兵追擊,然後被諸葛亮安排好的馬岱殺了。一切都理所當然,一個有勇無謀的叛將被神機妙算的孔明殺了,著實呱呱叫,大快人心。我最初也有此快感。可是看了《三國志》後,越看心裏越不是滋味: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薑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薑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爲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禕給延曰:“當爲郡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才)[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穀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禦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衆知曲在延,莫爲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複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裏,延死問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有一些曲筆,但想來大家都看得明白。諸葛亮是把魏延作爲重要的斷後者,但考慮到一旦他不肯,那麽大軍自己進行。而魏延與楊儀在此時彼此攻擊,誰對誰錯不知道--魏延是不肯給楊儀爲下,要求自己獨立率軍北伐,而楊儀則是夥同了更多人反魏延。而在彼此上書中,後主身邊的人都“保儀疑延”,這可能和平時魏延“剛而自矜”有關。但我實在找不出魏延要謀反的意思,他的意思最多是不想讓諸葛亮的心血白費啊!  

  而楊儀則率軍追殺,殺了魏延--何必殺呢,爲何不把他擒拿後拉回成都對質呢--還踩著魏延的頭說:“庸奴,複能做惡否?”還滅門。這是什麽行徑?禽獸之行啊。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裏都有個注腳:  

  楊儀自以爲年宦先于蔣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賞,口出怨言,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將全師投魏,寧當寂寞如此耶!”後主大怒,命將楊儀下獄勘問,欲斬之。蔣琬奏曰:“儀雖有罪,但日前隨丞相多立功勞,未可斬也,當廢爲庶人。”後主從之,遂貶楊儀赴漢嘉郡爲民。儀羞慚自刎而死。  

  你看楊儀是個什麽東西?如此豬狗不如的東西,我根本不相信他會是什麽好人。  

  《三國志》在魏延傳末尾說: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連陳壽都委婉的說:魏延是冤枉的。可是老羅還是義無返顧的把魏延寫成了叛賊。  

  魏延死了。蜀漢最後的五虎時代猛將消失。  
  薑維登上了前臺,成爲了蜀漢的一號人物。  
  29年後蜀漢滅亡。  

  屢敗于魏延之手的郭淮後來數次遏止了薑維的北伐作戰。  

  而魏延在史書中與楊儀放在了一起。天意吧。  

  兩次說不清道不明的背叛,一次救了黃忠,歸順了蜀漢,一次則很可能並不存在,卻使他死去,而且留下了千古駡名。  

  我想起楊儀踩在魏延頭上的那只腳。想起楊儀猙獰的嘴臉。  
  那又如何辦呢?那只是個叛將。歷史就是歷史。  

  本來,如果他不“背叛”,他必定可以和關張馬黃趙並列在一起的。  

  以前看過一篇小說,魏延的一句話:  
  “我只是不想讓丞相的心血付之東流。”  
  誠如所言。  

  我很關心的是,薑維看著魏延死時,想到了什麽?  
  這個年輕的男人,34歲的將領,從此看見了自己在這個國家的軍事近乎統治性的地位。可是看到這個人,他會想到什麽?  

  什麽都無須說了。叛將,老羅替陳壽做了蓋棺之論。  

  我只是常想起漢中之時,五虎具在,劉備獨選魏延後,“一軍皆驚”的情景。還想得起那句話,叛賊的話: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爲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爲大王吞之。”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三國]為魏延平反 part2

歷史版中.雪姬姐幫魏延平反了幾次.基於從各種角度看同一件事情的立場.聖代也找了一篇不同雪姬姐看法的發言當作參考.雪姬姐不要見怪...

(其實本來是想找孔明跟曹操用人之術的差異...="=)


(原文作者不祥)


  《三國演義》眾多人物中,魏延這位功高位重,能征善戰的大將之所以最後被諸葛亮遺計所殺,成為悲劇人物,不宜完全歸咎於諸葛亮,應多從魏延自身探究其原因。欲成大事者切不可自高自大、莽撞行事,應謙虛謹慎、穩沉持重,團結上下、尊重上司、審時度勢。前車之鑒.令人不莊重蹈覆轍。
  
  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關於魏延的評價,學術界認為諸葛亮「對魏廷的態度和使用,一直懷有偏見。魏廷欲追隨劉備,已非一日。擇主而事,遠非魏廷一人。諸葛亮就是饒不過他,理由是魏延腦後有『反骨』,並預育日後『必反』,諸葛亮還為身後留下了殺魏廷的錦囊計,《演義》一一實現了諸葛亮的預言。……這是《演義》中的諸葛亮一手製造的冤案,近來學者多所論及,茲不具論。這是這個『智者』的『大不智』,而且有損於他的品德」(李悔吾《中國小說史漫稿》)。筆者則認為魏延的人生悲劇不能完全歸咎於諸葛亮的「偏見」,應多從魏延身自探究其原因。
  
  一、加人劉備集團之前
  
  《三國演義》中魏延的悲劇,往往與強烈的身心慾望,特定的功利態度交織在一起,亞里土多德說:「悲劇主人公「在道德品質和正義上並不是好到極點,但是他的遭殃並不是由於罪惡,而是由於某種過失或缺點」造成的。——魏延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中出場。此時正值劉備棄新野、奔襄陽之際。劉備叫門、劉琮躲避,蔡瑁、張允喝叱軍士亂箭射之,魏延輪刀砍死守門將士,開城門,放吊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張飛欲入.劉備急止之曰:「休驚百姓」。城內一將飛馬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認得我大將文聘麼?」魏延大怒與文聘交戰,從已時到未時,手下兵卒皆已折盡。延撥馬而逃,尋不見劉備,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
  
  現代學者認為,一個有才能的人不是用人組織集團對你的如何挑選,而是你自己逃選一個更適合於自己生存發展的組織集團。我認為魏延首先試沒有做好這件事,其一,亂投主子。「劉景升虛名無實,非英雄也」(曹操語)。雖有荊襄九郡八十一州,然遇事無主見,當斷不斷。用人不當,把兵權放置於有野心的外姓蔡氏手中,收之不易。英雄南有孫權,北有曹操,近有劉備,何不投之以伸其志?為何偏投劉表呢?魏延襄陽敗後投靠韓玄也是一種病急亂投醫的病態表現。其二,要選適合自己生存發展的組織須要將強烈的建功立業願望,與美好的言行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有所作為。魏延又沒做到。何謂「共殺賣國賊」?給人以共享果實而非投靠之疑。魏延此時這「一殺」、「一戰」、「一喝」既無結果,又遭冷遇。可惜,可歎!
  
  關羽取長沙,數戰黃忠不下。長沙太守韓玄語黃忠曰:「我看了三日,汝敢欺我!汝前日不力戰,必有私心;昨日馬失,他不殺汝,必有關通;今日兩番虛拽弓弦,第三箭卻止射他盔纓,如何不是外通內連,若不斬妝,必為後患!」推到門外,恰欲舉刀,魏延揮刀殺入,砍殺刀手,救起黃忠。袒臂一呼,相從數百,殺上城樓,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投拜關羽。
  
  人怎能在同一事上摔倒兩次?心裡學家認為這種行為不是愚鈍、無知,就是莽撞、大意、沒有心計。其一,魏延在襄陽殺門將,戰文聘,劉備不與理采,棄他而去,應記憶尤新。吃一塹、長一智。何況今番所殺不是門將,而是太守,主子,叫人不能不疑,不得不防。如果魏延吸取前面的 挫折教訓,工於心計,討韓玄的歡心,受到重用,劉氏集團定然刮目相看。其二,劉氏集團正在全力搶奪赤壁之戰勝利果實,長沙志在必得。關羽戰不下,還有諸葛之智謀,待攻下長沙後,像文聘順曹操那樣歸順劉備,魏延必受抬舉。魏延欲投劉備冰心一片,但因謀事不細,投靠劉備是莽撞行為如閘門洪水,奔洩而出,導至反受諸葛亮欲殺之辱的結局。而趙雲棄袁紹,棄公孫瓚,最後投奔劉備,不僅沒受辱,反而倍受信任,兩相比較,魏延自身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了。魏延他做事先不思考,行為莽撞,自釀苦水,終必自咽。這一可泣之警鐘將永懸後世。
  
  二、加入劉備集團之後。
  
  魏延到底不是文聘所辱之「無名小卒」,他身長八尺,面如重棗,目若朗星,武功超群,大刀一揮,所向披靡,在三國人物中是屈指可數的上將軍。不論是先帝劉備,還是後主劉撣:不論是軍師龐統,還是軍師諸葛亮,出征打仗,攻城奪池,都須倚重魏廷。三氣周瑜、入川取川、智取漢中、南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無不有他的足跡,無不有他的汗水,在蜀國的開國與鞏固中,魏延他征戰之苦累,功勞之顯赫,應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他終不是心腹,只是布在棋盤中的一顆於,是劉氏集團的一隻犬。九十七回魏延受命攻陳倉,連日不能破,諾葛亮大怒,欲斬魏延。第一百回諸葛亮不殺魏延,欲留後用。並對鄧芝說:「因憐其勇而用之。」一連二回諸葛亮對費堶頂﹛G「為惜其勇,故用之耳。」堶酗瞗G「丞相早宜區處。」亮曰:「吾自有法。」這裡自然有諸葛亮的偏見和錯誤,然而魏延自身的問題是不可原諒的。
  
  其一、與同僚爭先。第六十二回,劉備、龐統商議取雒城,魏延與黃忠爭先,說:「就主公之前,當面比試,贏得的便去。」後馬失前蹄,被黃忠所救。其二、狂妄自大,目無上司。第一百回,諸葛亮令魏延、張嶷、杜瓊、陳式出箕谷,正行之間,忽報參謀鄧芝到來,曰:「丞相有令;如出箕谷,提防魏兵埋伏,不可輕進。」其號令很明白。魏延又背爭而行,果中埋伏。戰爭瞬息萬變,作將者豈可隨意自作主張?小者一場失敗,大者改變整個戰爭局面,這是任何統帥都不能容忍的。如此要得信任,要成心腹,在以「大智」諸葛亮為核心的劉氏集團中如登蜀道,難於上青天 。可憐、可氣、可惱的魏延,真是糊塗之至!
  
  公元二二七年,諸葛亮在平定南方後決定「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上後主劉撣一道奏疏。此時的魏延是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其權位之高少有匹敵,令人羨慕。第九十二回,諸葛亮率兵至沔陽,親祭馬超,回寨商義進兵。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懋乃膏梁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道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懋若聞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驅士馬,自斜谷而出。如此之行,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諸葛亮認為此非萬全之策,決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從大路進發,彼必盡取關中之兵,於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孔明曰:「吾從隴右取平坦大道,依法而進,何憂不勝?」延怏怏不悅。
  
  現代人才學告訴我們,下級必須尊重上級,只有尊重上級,你才能受到重用,如魚得水,實現抱負。就上面這段對話。魏延之策是分兵夾擊,用兵之道貴在速,出其不意,攻無不克,可謂除奸安國之策。但因獻計無方,不被諸葛亮採納,遺憾失滅魏。恩格斯說:「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一在他做什麼,而且表現在他怎麼做」。魏延是怎麼做的呢?其一,帥將不明。「某從東方來,丞相驅士馬自斜谷進。」誰帥誰將,看來是魏延吩咐諸葛亮了,大有與諸葛亮分庭抗禮之意。當時諾葛亮正與智囊團在轅門中商議進兵事,魏延突然上帳好像是後主親來傳令,又好像是傳後主之令,叫人如何吃得消。況魏延不是無名小卒,位重功高,如此唐突,諸葛亮在他人眼中算什麼?叫人聽不進去。其二,「一舉可定也」是穩操勝券,萬無一失,具有充要條件。看來魏延已掌握敵方的一切軍情,而且定不變化,這怎麼可能呢?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並非百戰百勝。所以諸葛亮說:「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另諸葛亮老練持重,深謀遠慮。準備北伐,已非一日之事,早就成竹在胸,雖無必勝勝算,也決不弄險。如此一來等於說諸葛亮及智囊們廟算多日不及我魏延了。其三,「何時得復中原」這一反詰,咄咄逼人,看來諸葛亮只有拱手相讓帥印了。其四,「怏快而去」是對丞相軍師的不滿,是對其獻策處理的不平反應。我們要問,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把連劉備、關、張、趙、黃、馬等皆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諸葛亮此時將置於何處?他的心中還有上下級、將帥之分嗎?他的心中還有指揮驅馳他的軍師丞相嗎?
  
  三、生死攸關之際
  
  丞相病發,魏廷忠心扶漢,忙於軍事。飛告軍情時撲滅主燈,惶恐伏地,請罪不已。就事而論、魏延真忠臣也,諸葛亮謝世,將軍中大小之事托付楊儀、姜維等人。獨不與魏延囑咐、交代,叫人深思。魏延自以功高望重,軍中大事,非己莫屬.芻得知「一應大事,盡托與楊儀,用兵密法,皆授與姜伯約」後,又不見費堶釣茼^復,大怒:「豎儒安敢欺我,我必殺之!」如此,魏廷已掉入暗井,走上自取滅亡之路。
  
  縱觀魏廷一生,其錯何在?其一:「孤獨無助,不結眾心。魏廷從公元208 年投奔劉備,一心一意,天人可表,到諸葛亮病死軍中的公元二三四年,其間二十有六年矣,周圍應有一大批能生死相托之朋友,可他平日恃功務高,人皆下之,內外得罪,沒有知己。第一百五回,魏廷欲殺「豎儒』時,軍中只有馬岱相隨,宮中則無一人說他好話。既然隨劉氏以終身,忠劉氏以誠懇,建軍功以顯赫,伸大志於天下,身邊怎可無人?其二,沒有城府,沒有謀算。第一百四回當費堶閉蛘揹氶A應冷靜思考,丞相新亡,在這生死攸關之際,欲為劉氏扛大粱,機密之事,怎可輕易示他人?應慎之又慎,老將軍啊!大事之謀畫,怎比衝鋒陷陣之簡單。燒棧道、上表奏、誰贊成、誰明白?動以抱怨,動以大怒,一步不慎,掉進陷坑。其三,己進陷阱,不知機變。第一百五回南鄭城外魏廷,馬岱與姜維對陣,楊儀出場,要他大叫三聲「誰敢殺我」就獻漢中城池與魏廷。魏廷大笑曰:「揚儀匹夫聽著!若孔明在日,吾尚懼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休道連叫三聲,便叫三萬聲,亦有何難!」魏廷臨陣對敵,征戰一生,此時豈不明白楊儀是計,卻認為「天下誰敢敵我!」這不叫藝高人膽大,最少謀、缺機變。馬岱隨之手起刀落,斬魏廷於刀下。伸志未成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它讓後人看到了魏延是這樣一個人,他包含著勝利的可能性,也包含著失敗的可能性,他被人為地逼向了劉氏集團的反面。
  
  恩格斯說:「構成悲劇衝突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悲劇主人公性格上的某種弱點或行動中的某種過失,甚至似乎是某種不可抗拒的命運。」魏廷正是這樣一位悲劇主人公,魯迅又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由此看來,一點不假。無情的事實就這樣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永遠的詠歎調。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21 12:49 , Processed in 0.02815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