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在清王朝的歷史中,天花這種疾病就像鬼魂附體,一直困擾著。紫禁城的高墻與重門,曾經無數次抵擋住了疾風暴雨、箭矢火炮,卻未能抵擋住天花的肆虐橫行。前後住在這裡的十位大清皇帝,其中順治、同治直接死於天花,康熙和咸豐雖然僥倖從天花的魔掌中搶回性命,臉上卻留下永久的麻子。

為避天花不上朝
順治是清朝入關後第一位住進紫禁城的皇帝。這位憂鬱敏感的少年天子,打從懂事起,便置身於政治危機及情感挫折的漩渦中,承受著同齡人想像不到的磨難。 順治親政的十年裏,他一方面努力鞏固和擴展大清帝國的基業;另一方面,他又厭惡政治,時時夢想著當和尚,遠離塵世。歷史卻偏偏給他安排下一個悲哀的結局:沒等他活滿24歲,就被天花奪去了生命。

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中葉,這個時期中國的北方,戰亂與天災不斷。偏偏這個時候又爆發了天花,並且是一次高峰期。當時幾乎沒有有效的防治辦法,只能躲避。 不但百姓惶惶不可終日,就是“萬歲爺”也不例外。為躲避天花的傳染,順治甚至不惜打亂正常的朝議制度,躲在深宮不敢上朝。

蒙古各部落一向是清朝最可依賴的力量。從順治的父親皇太極開始,蒙古各部落首領每年都要朝見皇帝但順治執政時期,竟然連續6年沒有接見千里迢迢前來的蒙古王公,原因就是害怕傳染上正在蒙古流行的天花。

難逃天花的魔影
有人說順治對天花的恐懼,達到神經質的程度。他甚至認為宮中也不安全,還要跑到外面“避痘”。 其實,到宮外去躲避天花是早有先例的。清朝入關之前,盛京(今瀋陽)城外的天寧寺,就一度作為皇家躲避天花的重要場所,順治父親皇太極就曾在這裡躲避天花。 清朝入關後,出宮避痘的風氣更加流行。順治的兒子玄燁(康熙)生下不久就被抱出宮外,在紫禁城西華門外一處府第中“躲避天花”,這座府第就是今天的福佑寺。直到玄燁兩歲後染上天花,並挺過這生死劫難後,才搬回宮內。

順治在宮外寺廟和行宮躲了一段時間後,還是認為離疫區太近不保險。順治八年冬,京城天花大爆發,順治帶著太后和皇后以打獵名義來到遵化一帶的山野之中。身為一代天子,竟為天花所迫,不得不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數月躲避在荒郊野外,其苦惱與難堪是可以想見的。 最終,他還是沒能逃脫天花的魔掌。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新年鞭炮硝煙還未散盡,這個年輕皇帝在紫禁城養心殿咽下最後一口氣。 順治死後,朝廷依照他的遺囑,將他葬在生前躲過天花的遵化山中。莫非到死他還在害怕天花?

天花的流行,已影響到八旗人丁的數量與品質。皇室族譜《玉牒》對此的記載令人觸目驚心:順治生有8個阿哥,其中4個早亡,6個格格竟只剩一個;康熙共有35個皇子,其中15個早亡,25個公主則死了13個。其他皇室成員的子女死的則更多。所以,防天花,實際上已經成為清朝立國的國策之一。

康熙因禍得帝位
清宮對天花由被動躲避轉為主動防治,是從康熙皇帝開始的。

我們從現存的畫像中看到,康熙氣宇軒昂,儀錶堂堂。其實,當時的畫家顯然掩蓋了一些細節———康熙臉上的麻子。這是天花給他留下的印記,而康熙能當上皇帝,也恰恰沾了天花的光。 順治病倒後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當時他看好次子福全,而順治母親孝莊皇太后則堅持立皇三子玄燁。順治就去徵求欽天監監正湯若望的意見。湯若望是在清宮服務的西洋傳教士之一,因知識淵博受到順治尊重。湯若望很快幫順治下定決心:選玄燁做接班人。理由很簡單,玄燁已出過天花,對這種可怕的疾病終身免疫。 這一決定是對的。康熙一生很少得病,始終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治理國家。由於康熙的雄才大略,清王朝一步步走向鼎盛,猖獗一時的天花也得到有效遏制。

在康熙推動下,清朝防天花的措施逐步走向系統化、制度化。他在太醫院專門設立了痘診科,廣徵各地名醫;又設立“查痘章京”職位,全面負責八旗防治天花事宜。 父皇的早逝給了康熙太大的刺激,因此雖然政務繁忙,但他對皇子們的天花防治,沒有絲毫鬆懈。 康熙十七年,皇太子出痘,當時正值吳三桂等三藩叛亂的緊要時刻,但康熙為護理太子,竟然連續12天沒有批閱奏章。太子痊癒後,宮中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 太子出痘期間,候選知縣傅為格照料有功,被提升為武昌通判。兩年後,得知他種痘防治天花確有一套,康熙召他入宮,專門負責皇子們的種痘防疫。從此,皇子種痘防天花作為制度正式確立下來。

由於康熙舉措得力,天花的蔓延得到有效遏制。此後的一百多年,宮中很少再傳出關於天花的消息。

死於天花的同治
一百多年過去了,誰也沒想到,天花這個潛伏的病魔會再次睜開眼睛。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紫禁城突然傳出驚人消息:慈禧的獨生子,不滿20歲的同治皇帝死了!

關於同治死因,民間有各種猜測。據說他常溜出皇宮,出沒於酒樓戲院甚至花柳街巷。因此有人猜測,他可能是死於梅毒,也有人說他可能死於疥瘡……對於種種說法,官方一律保持沉默。因此小皇帝到底死於什麼病,成了一個謎。 一百多年後,人們從清宮檔案中發現同治的“脈案”,上面明白記錄著同治得的是天花,並詳細記錄了症狀:“濕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漫流膿水,腿痛筋攣;頭頸、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痛……”醫學專家對檔案進行了認真分析,結論是,同治死於天花。

史學家也指出,清朝典章制度非常嚴格,皇帝私自從紫禁城裏跑出去尋花問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天花剋星牛痘法
據史料記載,這種西方的牛痘法嘉慶年間已傳到中國,可是紫禁城的御醫們卻不以為然。同治得了天花後,以慈禧為首的王公大臣,不是積極尋求新的療法,而是在宮內外大搞“供送痘神”的迷信活動。王公大臣們身穿花衣辦公,慈禧、慈安兩宮太后還親自跑到壽皇殿行禮,祈求祖先神靈保祐。

一身瘡痍的同治,在這種求神祭祖的喧囂中悄悄離開了人世。他死在了養心殿,那裏恰恰是一百多年前順治被天花奪走性命的地方。

[right]
來源:東方網[/right]

 
36雨瑤琴巧韻─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困擾大清王朝的瘟疫

又多了解一些歷史,不過 之前的康熙帝國 居然好像都沒提到 噗!
不過疫病的發生加上對其所有的恐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id:新耀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3 05:41 , Processed in 0.0196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