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現在外科住院醫師只要是兩隻腳可以站得住,就可以收了。」國泰醫院院長、醫界大老陳楷模這句話,可說是一針見血,點出描述出外科人才培育的斷層問題。

由於得來不易,外科住院醫師剛剛報到時,個個都是天之驕子,被主任、主治捧在手心,呵護備至,當成寶貝,但日子一久,畏苦怕難的行徑卻讓前輩們大失所望。舉例來說,值夜班時,總是祈求一夜無事、睡到天明。要是收到護士傳呼,就一臉大便,甚至「幹」聲連連,認為病人沒事找他麻煩,害他不能睡覺,於是對病人大呼小叫,態度惡劣。

不能睡覺 大呼小叫

回憶起年輕學醫的歲月,振興醫院副院長符振中感觸良多,他說,那個時候真是名符其實的「住院」醫師,連續幾年幾乎都以醫院為家,晚上值班,白天還得照常工作,卻忙得無怨無悔、怡然自得。

符振中無奈地說,許多草莓世代醫師簡直把自己當成上班族。以前主任開刀時,住院醫師總是提早先到,準備相關器械,要是主任晚到了,心中還會暗自竊喜,因為可以先幫病人動刀,把握每一次練習的機會。

現在可是大不同,早上8時的刀,主任準時來了,住院醫師卻姍姍來遲。進了開刀房,嘴裡還嘟嚷著「幹嘛排這麼早」,還說以後開刀時間應該往後延一些。只要晚間上刀時間延遲了一點,就擺出臭臉,認為自己在做白工,最好是5時一到,就能準時下班,要是超過半小時,不高興全寫在臉上。

難瘉病人 左推右推

有人受不了嚴格訓練,自行求去。有人則是混到不像話,實在看不下去只好請他走人。儘管人力捉襟見肘,振興醫院仍舊解聘了兩名外科住院醫師。

其實類似狀況也發生在最熱門的整形外科,林口長庚醫院美容整形中心主任陳煥棠就表示,有些小醫師是專挑軟柿子吃,遇到燒燙傷、需要植皮的病患、或是褥瘡難癒的病人,就找盡理由往外推,因為後續照顧困難,過程漫長。要是換成隆乳、抽脂、割雙眼皮等可以賺大錢的手術,八九個年輕醫師擠在手術台前,爭著觀看。醫師四大誓言全部置之腦後,還是賺錢最實在。

懶得縫合 乾脆切掉

陳煥棠還遇過更惡劣的年輕醫師,值班時,收治一名手指被機器壓碎的病人,如果花上八、九個小時細心縫合整理,應該還有機會挽回,但他卻覺得麻煩,竟然直接切掉手指,省時又省事。

罵有用嗎?陳煥棠感慨地說,千萬罵不得,有些人會記恨一輩子,只要有機會,就在背後講主任、主治醫師壞話,搬弄是非。

「我又不想當主任或教授!幹嘛做那麼多研究及論文!」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振傑表示,有時聽到一些年輕醫師為自己偷懶所找的理由,就氣得想吐血。徐振傑感嘆地說,以前經常可見病人拿著雞鴨、土產到診間裡感謝醫師,現在只求不要有醫療糾紛就好了。

如何提振年輕醫師的醫學倫理呢?台北榮總胸腔外科主任黃敏雄建議住院醫師,先從做人學起,從最基本的人本教育著手,培養自動自發照顧病人的習慣。另外,身教重於一切,老一輩醫師不可喪氣,應該耐心地指導,為後輩豎立起「視病如親」的典範,讓年輕醫師傳承行醫救人的耐心熱忱。


以上的報導,看了還真有點感慨...不知道何時偉大的醫生職業何時便成如此的田地了,
本應該有著一顆救人的心,結果卻是走向,有錢就醫,無錢不醫的窘境...真是感慨萬千...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草莓世代醫師 把自己當上班族

別再妄想現代世代的醫師會有醫師道德了,那是不可能的。
 
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神在天上,世上一切盡皆虛無。

所有本人分享的東西,死檔者絕不補檔,因為我自己的硬碟已經爆了,沒檔......真希望有哪個好心人士可以重發我以前發過的東西啊...(遠目)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草莓世代醫師 把自己當上班族

醫生的醫德問題,還不只這個,以下的這個情形,就在我週遭發生過

當年,我舅媽子宮長水瘤,醫生說沒有大礙,只要開刀摘除水瘤就好,怎知道,開刀開到一半,才走出手術房要我舅舅簽下同意書,說要把整個子宮摘除,理由是:我舅媽已有子嗣,而且也沒有要再生育了,為了不讓水瘤復發,乾脆把子宮整個摘除省事,就因為"省事"所以子宮被摘除了,而且也賠上了健康

要是當初醫生有這打算,為什麼沒有事先跟家屬病患商量,怎麼會是開刀到一半,才跟家屬說明,根本就是打鴨子上架,不簽都不行,而且,病患是在麻醉,無意識的情況下,怎麼能這樣草率決定!況且我舅媽的狀況並不是很嚴重,只要摘除水瘤即可,結果被這樣一搞,連子宮都沒了

人的器官都是息息相關的,少了一個器官,整個人都變樣了,不僅臉色枯黃,而且幾乎瘦的見骨,這就是健保體制下的缺失,醫生為求經濟利益,非必要開刀的,醫生也會安排開刀,這種無緣無故被切除子宮的事情,前幾年也是炒的火熱,因為被批評,所以這種情形現在應該少見,要是當年沒有民眾舉發,恐怕現在的情形會更嚴重


由台灣婦女無辜失去子宮談起

根據陽明大學護理學院院長餘玉眉教授於二OO一年所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台灣每年有兩萬五千多名婦女切除子宮,其中有兩成,約四千七百多名婦女是在不恰當、不必要的情況下被醫師切掉子宮,也就是說台灣每天有十三位婦女無辜失掉子宮。但是這還只是冰山的一角,問題的一部分。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收集了許多病患的資料證明,除了子宮切除之外,還有人工關節置換、剖腹生產、手汗症和腰椎盤突出等手術,在台灣出現的次數偏多,造成醫師對上述症狀開刀浮濫的現象。

台灣的醫師勇於開刀由來已久,早先名外科醫師動一次刀,可以收取數量可觀的紅包,禮金夠份量或關係特別好的便安排在清晨第一刀,取其一日之計在於晨,醫護人員精神清爽,設備乾淨,講究得挺多的。自從台灣實施全民健康保險以來,醫院和醫師的收費受到規範,開刀與不開刀之間差距頗大。從醫生個人和醫院整體的經濟效益來衡量,為了增加收入,過量的開刀動手術是必然的趨勢和結果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5 14:03 , Processed in 0.01870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