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1324 元
- 文章
- 124 篇
- 聲望
- 101 枚
- 上次登入
- 10-4-17
- 精華
- 0
- 註冊時間
- 05-8-12
- UID
- 186970
|
在過去, 一度是最新銳量產機的薩克3
是否還有人記得?
其實, 在歷代作品中, 最吸引我的還是:---------
<<量產機以及量產機的改裝型>>
他們身上所散發的"兵"--"氣"
才能夠讓人深刻地感受戰爭的現實面
薩克3整體設計重量感十足, 身上的制動噴嘴也相當多
倘若其以全力推進, 是否能夠在大氣圈內飛行?
(和戰鬥機當然沒得比, 此處指的是以低空飛行取代步行)
難道它受限於沉重的裝甲, 在陸地上最多只能以"-超級跳躍-"行進?
創造一個能力均衡的量產MS, 必然得要犧牲某些特點
薩克3是否為一個---"以防禦力換取生存率"---的例子?
提出這個問題的起端, 在於發現DESTINT中, 某人專屬的紫色威達
雖然它可以掛載飛行用裝備
但外觀卻瘦弱到如同只有MS的骨架
莫非其設計重點乃是犧牲裝甲以提昇機動性?
如獲同好賜教, 感激不盡
-------------------------------------------------------------
八月二十九日補充---11:13
似乎問題內容的用字遣詞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提名文
在此向鋼彈版的各位致歉
身為鋼彈世界的愛好者
自然深知不同世代的MS不應該放在一起比較
發表前, 草稿也不斷修改, 盡量避免"某甲勝過某乙"的描述
假使尚有支持者願意對此問題發表看法
或許您可以先單純地先以---薩克3在大氣圈內的機動性---來進行論述
當然其他意見亦十足珍貴
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