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大提琴
大提琴16世紀末葉便有了,前身是15世紀的古大提琴( Viola da gamba),一種夾於膝間演奏的弦樂器。古大提琴比大提琴小,也沒有那麼渾圓,其弓法與大提琴弓法相同。
  大提琴的英文原名Violincello,後簡縮為Cello。體積大概有小提琴兩倍,因而可產生高度共鳴。它和小提琴或其他弦樂器家族一樣,都有四根弦,音域約為四個八度。演奏時輕輕夾於兩膝間,底部以一根可調整高度的金屬棒支撐。演奏方式計有用弓毛拉弦、用手指撥弦和用弓桿敲弦。
  大提琴十七世紀初期首度以伴奏樂器的姿態出現,在早期交響樂團中和大鍵琴演奏中擔任低音部份,才在樂器當中建立重要地位。音色溫暖渾厚,在管弦樂團中有時與低音大提琴合奏,突顯低音部;有時則與弦樂器中音部合奏,擔任引導節拍的角色。
  大提琴穿越管弦樂團奏出如歌的旋律時,沒什麼能與之相匹敵的了,這也是大提琴最動聽的時刻。
  許多作曲家寫了不少大提琴樂曲,韋瓦第在創作時,亦十分偏重大提琴,賦予它與小提琴相等的地位。大提琴的音色饒富變化,適合用於表達各種情感。
十八世紀初期之後,幾乎每個作曲家都把大提琴列入演奏目錄裏,包括巴哈的大提琴獨奏組曲,以及海頓、德佛亞克、艾爾加的協奏曲,這些音樂名家把大提琴的技巧提昇到更高的境界。二十世紀的大提琴家以西班牙卡爾薩斯最負盛名,其他重要的名家有佩利、傅尼愛、陶特李爾和羅斯託波維契。

大提琴的發聲原理
發聲原理與小提琴相同,只是音高較低。樂器頂端的四個琴軫用來調鬆調緊弦線以調音,而且必須受得起外加的壓力。

任何振動琴絃發出聲音來的樂器都通稱為絃樂器。現現代弓絃樂器有四種,包括大提琴、小提琴、中音提琴和低音提琴。雖然在形狀和比例上和中世紀的提琴族大致相仿,但結構(例如,它們都沒有絃馬)和音色(它們產生一種比中世紀的小提琴更清晰明亮的聲音)都不一樣。
  大約三百五十年以前,在複音音樂(根據對位法作曲,在協和的原則下,參差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性的曲調)沒落之前,主調音樂(一個聲部為主要曲調,而另由和絃聲部或比較有裝飾形式的聲部來伴奏)已經逐漸抬頭。這種改變需要有更佳的音色配合,這是中古絃樂器所無法勝任的,因此提琴族在大合奏中取代其原有的地位。管絃樂絃樂器無論作曲或演奏方面的發展又是與西方音樂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歸納起來說,有三個重大的理由:第一,小提琴、中音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都適合於表現情緒的變化,且反應靈敏的樂器,音色變化可謂細微和巧妙到極點;第二,這四種樂器的音色有互補的作用,且是可以調和其他樂的樂器;第三,弓絃可讓演奏出來的聲音悠揚而且持續,並幫助演奏者,控制音色的強度。

  就我們所知的提琴族的來源可追溯至十六世紀末期,但在歐洲,有許多種弓絃樂器在中世紀流行。以下三種樂器,對提琴族成員的發展,有決定的影響。
 
  小提琴的第一個祖先是中世紀的三絃樂器(雷貝琴)。第二個是中世紀的小提琴,這種樂器有個指板,琴身腰部微窄,有個共鳴箱,共有五條絃,四條架在指板上,另一條不在指板上,作低音部用。第三種樂器是抱琴,形狀和小提琴差不多,有七條絃,五條在指板上,兩條作低音部用。

  提琴族大概是在1550年左右出現,不過這類樂器的「發明」,並不能歸功於某一個特定的製造者。早期的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有些是義大利人加斯巴羅(1540~1609)和馬基尼
(1580~1632)的傑作。這些早期的樂器絃太粗,而且太鬆,以致聲音出現在低沈和單調。

  差不多就在同時,亞麻悌(1505~1580)在克雷摩那(譯註:義大利北之一城市)建立一間頗有聲名的製造廠,他的事業由其子和孫子尼高拉(1596~1684)繼承,尼高拉是全家族中最出色的技工。亞麻悌令小提琴的音色更精美悅耳,而且發展出優雅的外型。他們把琴身做得更加平滑、共鳴箱挖深、增加絃的張力,並且改變琴身的外飾。

  亞麻悌最得意的門生史第發利(1644~1737),也是克雷摩那城著名的提琴製造家,他在漫長的一生中時曾經常數度改變小提琴的設計,但是在1698年,他採用三十五公分長,二十公分寬的模型作為藍本,創造出他生平最得意的成品。克雷摩那城另一提琴製造者格西,以製造精良的成品和史塔第發利,稱一時之瑜亮 。

  到了1800年,小提琴的結構並沒有多大改變,只是絃柱較長,琴絃變細,繃得更緊,以改善音質,琴頸和指板變長而稍向後傾斜,琴栓末端變窄,以利手指靈活彈奏,還加上下巴擱和板的設計,好讓演奏者安心地架著小提琴。這些調整相當成功,以致自此以後,小提琴的結構鮮少改變。

  低音提琴在十六世紀出現,發源源是義大利和德國。像所有體積龐大的樂器一樣,低音提琴在改變得標準化之前,它的設計曾經一改再改。低音提琴和其他提琴族之間最主要的分別,在於前者除了在爵士音樂演奏之外絕不是重要的獨奏樂器,它主要的作用是在交響樂和室內大合奏中發揮低音樂器的效能。
 
[SIZE=3][FONT=細明體][COLOR=cyan][SIZE=2][LEFT][SIZE=4][COLOR=cyan]有學樂器或喜歡唱歌、音樂的人[/COLOR][/SIZE][/LEFT] [COLOR=cyan][/COLOR] [COLOR=cyan][/COLOR] [SIZE=4][COLOR=cyan]要來這裡看看→[/COLOR][/SIZE][URL="https://www.gamez.com.tw/forumdisplay.php?f=144"][SIZE=5][COLOR=yellow]狂飆音符悅音版[/COLOR][/SIZE][/URL] [URL="https://www.gamez.com.tw/showthread.php?t=274456"][SIZE=4][COLOR=lime]我的鋼琴錄音[/COLOR][/SIZE][/URL][SIZE=4] [COLOR=red]<~~希望大家來這裡幫我聽聽給點[/COLOR][/SIZE][SIZE=3][COLOR=red]意見吧^^[/COLOR][/SIZE] [SIZE=3][COLOR=#ff0000][/COLOR][/SIZE] [SIZE=3][COLOR=#ff0000][/COLOR][/SIZE] [/SIZE][SIZE=3][/SIZE][/COLOR][/FONT][/SIZE]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羅生門

回覆: 大提琴的演變史

嗯,這個唸音樂系的一定就會學到了

話說我們學校也有教過類似主題....
 
黑潮流域:www.Coyoter.com
黑潮信箱:Coyoter@Coyoter.com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4 04:46 , Processed in 0.02191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