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英雄

天佑吾網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關原之戰


前史

秀吉之死
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豐臣秀吉終於統一天下,成為日本史上首次名義上統一局面,各地大名紛紛向豐臣秀吉稱臣。豐臣秀吉接著因領地不足以封賞等問題對朝鮮發動文祿˙慶長之役。此役不單令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未能如願,而且更埋下爆發關原之戰的遠因。豐臣政權的內部中,早已分成以石田三成等人為主的文吏派與福島正則等人為主的武斷派兩派。兩派之間早已不和,經過文祿˙慶長之役,因文吏派的小西行長與武斷派的加藤清正之間爭功問題引發石田三成偏坦文吏派而加害武斷派一事令兩派之間勢力水火。加上在兩派的背後早已獲得豐臣秀吉妻妾的支持(正室寧寧「北政所」支持武斷派;側室淀君支持文吏派),豐臣政權的內部形成一個龐大的火藥庫。

豐臣秀吉晚年雖然不是沒察覺德川家康的野心,但是行將就木的他,已失去昔日一統天下的霸氣,加上德川家康在其面前表現恭順小心,找不到任何削弱其勢力的藉口。故此為了鞏固豐臣政權,在政治方面,除了早已設立的五奉行——淺野長政、前田玄以、石田三成、長束正家及增田長盛負責執行政務外,另以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及小早川隆景(小早川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補上)負責商討決策。同時另立三中老(堀尾吉晴、生駒親正、中村一氏)負責協調兩者之間的角色,共同掌管豐臣政權,維持豐臣氏長久統治及鉗制德川家康等野心家。

慶長三年(公元1598年)夏,豐臣秀吉一病不起,臥病在床的他,除了要求五奉行與五大老之間交換誓書,擁戴豐臣秀賴之外,更以其子豐臣秀賴與德川家康的孫女(千姬)訂婚,欲藉姻親關係令德川家康為豐臣氏盡忠。八月十八日,太閣豐臣秀吉終於在京都的伏見城逝世,享年 63 歲,由年僅 6歲的兒子豐臣秀賴繼承家督一職。一代英雄殞落的最大得益者不是其兒子豐臣秀賴,而是豐臣政權下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終於可以擺脫對豐臣秀吉的屈辱,此刻正是爭取成為天下霸者的好時機,不能再像上次與豐臣秀吉爭雄時忍受失敗者的屈辱,於是他模枋豐臣秀吉篡奪織田氏天下般將天下掌握在自己手中……唯一可阻止他危害豐臣政權的就只有豐臣秀吉的摯友前田利家而已。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決定天下大勢的決戰 關之原!!

http://newtenka.popsoft.com/daming/01/07/1.htm这是个不错的介绍实力对比的文章,可惜还没弄完,不过能看东西军对比。
http://www.consumer-manual.com/world-travel/japan/japan-research/chinese/history/juezhan.htm还有这里也不错,更全面详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天佑吾網

回覆: 決定天下大勢的決戰 關之原!!

對阿!可是我想要找形勢圖 還有兵力比較圖 所以在還要找....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決定天下大勢的決戰 關之原!!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天佑吾網

回覆: 決定天下大勢的決戰 關之原!!

我要找點資料 過幾天在慢慢打上來吧 =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天佑吾網

回覆: 決定天下大勢的決戰 關之原!!

三成舉兵

一、吉繼之義

石田三成一向不滿德川家康,認為德川家康是危害豐臣政權的危險人物。原本石田三成有一定的優勢,亦曾成功孤立德川家康。但是在前田利家死後情況急轉直下,德川家康在三成被襲事件中為了平息武斷派的怨氣,成功將石田三成踢出豐臣政權的權力核心之外。石田三成被逼隱居後,德川家康更毫無顧忌去實行其取代豐臣氏成為天下霸者的計劃。石田三成不甘心自己的權力被德川家康所奪,故以為了報答豐臣秀吉的大恩之名準備起兵。雖然如此,但以他本身二十萬石的實力難與坐擁二百五十萬石的德川家康爭一日之長短。所以他需要尋找盟友的支持,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其摯友,被豐臣秀吉譽為「好比統率一百萬大軍的大將」(一○○萬の軍の軍配をあずけてみたい)的智將──大谷吉繼……(有一說法是石田三成早與上杉景勝合謀起兵,分別東西夾擊德川家康,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是沒有証據支持的。)

大谷吉繼早有智將之譽,可惜後來受到癩病影響仕途,故當時只是越前的敦賀城主,石高只有五萬石。自豐臣秀吉死後就親近德川家康,他聽從德川家康命令出發前往會津集合討伐上杉景勝。慶長五年(公元1600年)七月二日,由敦賀出發的大谷吉繼到達美濃的垂井,收到其好友石田三成的信件要求前往石田三成主城──近江的佐和山城一聚。大谷吉繼在同行的石田重家(石田三成長子)的遊說下前往佐和山城。石田三成親自迎接大谷吉繼入城,直接向大谷吉繼說明打倒德川家康的意願,力勸他支持自己起兵打倒德川家康的決定。但是大谷吉繼卻不為所動,他深知天下大勢早已傾向德川家康,石田三成這時起兵對抗德川家康可說是無謀之舉。所以在石田三成的再三勸誘下,仍拒絕石田三成之議,在七月七日回到美濃的垂井。

大谷吉繼回到美濃的垂井後,垂井城主平塚為廣加入遊說大谷吉繼行列。而大谷吉繼亦正為此事而煩惱,一方面是多年的好友;另一方面是天下的霸者,究竟應如何決擇呢?當時的大谷吉繼受到癩病的困擾已病入膏肓,視力差不多盡失及舉步艱難。自知死期不遠的他,有感石田三成多年來對他的情義並沒有因患病而疏遠時,便下定決心為石田三成盡力一戰,終於再度前往佐和山城並答應其起兵的要求,時為慶長五年(公元1600年)七月十一日。

二、三成起兵

石田三成在拉攏大谷吉繼的同時,亦分別拉攏毛利氏的外交僧侶安國寺惠瓊及三奉行之一的增田長盛。安國寺惠瓊在毛利氏內部有一定的地位,容易拉攏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輝元加入起兵行列;增田長盛為三奉行之一,有他加入可令其餘兩位奉行也相應加入。結果兩位也分別答應,無疑令石田三成舉兵增強了籌碼。七月十二日,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安國寺惠瓊及增田長盛四人在佐和山城召開首次會議,商討打倒德川家康的計劃。(由此開始德川家康方稱為東軍;石田三成方稱為西軍)會議決定:一、推舉毛利輝元為西軍總大將;二、派遣石田正澄(石田三成之兄)到近江的愛知川設立關卡,以阻止西國諸將參加會津征伐;三、拉攏美濃的岐阜城主織田秀信(織田信長的長孫)加入,並當豐臣秀賴的後援;四、禁止跟隨德川家康出征會津的諸大名妻兒回國,以作為人質。會議結束後安國寺惠瓊回去大[土反],準備迎請毛利輝元入大[土反]城。石田正澄在愛知川設下關卡,阻止西國諸將參加征伐會津立即取得成果。鍋島勝茂(鍋島直茂之子)、前田茂勝(前田玄以之子)、[月劦][土反]安元([月劦][土反]安治次子)、 長宗我部盛親等因此加入西軍。但是另一方面,增田長盛卻寫信予德川家康家臣永井直勝向其告密石田三成的起兵計劃,表面附和石田三成,內裏卻暗通德川家康。

不過石田三成的計劃在第二天便遇到阻滯,七月十三日,石田三成策劃的強逼出征會津諸大名家屬進入大 [土反]城作為人質的「人質徵集作戰」便以失敗告終。加藤清正之妻、黑田如水(官兵衛)及黑田長政父子之妻、水谷勝俊之子和池田輝政家眷等等逃脫,細川 Gratia(細川忠興之妻,原名為明智玉子)不從,欲自殺,但本身是基督徒的她為教義所不容。故在大[土反] 城自邸借家臣小笠原少齋之手殺死自己,然後放火燒毀自宅以示其寧死不從的決心。石田三成看到細川Gratia的激烈舉動後,被逼中止「人質徵集作戰」。另一方面,拉攏織田秀信加入西軍卻取得成果,以美濃、尾張兩國作為條件令織田秀信加入西軍,確保岐阜城落入西軍手中。

至於安國寺惠瓊亦私下趁其政敵吉川廣家於七月六日由出雲的富田城出發參加征伐會津期間,向毛利輝元遊說舉兵一事並獲他的答應。吉川廣家於七月十四日到達大[土反]城後才發覺安國寺惠瓊的舉動,當晚就毛利輝元加入西軍的問題與安國寺惠瓊發生激烈爭論。毛利氏內部早已分為吉川廣家及安國寺惠瓊兩派,吉川廣家親德川家康;安國寺惠瓊卻親石田三成,致使兩派裂痕加深。吉川廣家想阻止毛利輝元加入西軍已經太遲了,七月十五日毛利輝元由安藝的廣島城出發前往大[土反],翌日進入大[土反]城。吉川廣家深感安國寺惠瓊的私自行動會危害毛利氏的安全,故此暗地裏向德川家康家臣 [木神]原康政送信解釋石田三成舉兵與毛利輝元無關。從此吉川廣家為保全毛利氏,透過黑田長政與德川家康聯絡。

石田三成的計劃已經初步完成,連身處京都的宇喜多秀家也答應奉毛利輝元為主帥加入西軍。七月十七日石田三成透過三奉行前田玄以、增田長盛及長束正家三人聯名向諸大名發出對德川家康彈劾的檄文,並列舉德川家康十三條罪狀的「內府違反條文」,正式舉兵並向德川家康宣戰。彈劾的檄文內容如下:

「急度申し入れ候。今度景勝發向の儀、內府公上卷の誓紙並びに太閤樣御置目に背き、秀賴樣見捨てられ出馬候間、各申し斷じ鉾楯に及び候。內府公御違いの條々別紙に相見え候。此旨尤もと思し召し、太閤樣の御恩賞相忘れられず候はば、秀賴樣へ御忠節有るべく候」

毛利輝元亦同時搬入大[土反]城西丸,為了名正言順地出兵討伐德川家康,更擁載豐臣秀賴為西軍主將,正式向德川家康宣戰。(毛利輝元雖然是西軍名義上的總大將,但是主導權則落在石田三成手上,說石田三成才是西軍實質上的總大將亦不為過。)石田三成決意起兵反抗德川家康,終於在慶長五年(公元1600年)七月十七日爆發了自應仁之亂以來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內戰……

三、進攻伏見

西軍發出對德川家康彈劾的檄文後,不少大名到達大 [土反]並加入西軍。除了之前的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鍋島勝茂、前田茂勝、[月劦][土反]安治父子及長宗我部盛親之外,還增加立花宗茂、小西行長、秋月種長、伊東祐兵、相良賴房、小早川秀秋、島津義弘等等,西軍總兵力達 95000人。雖然如此,但是其內部並不團結。諸大名加入西軍的理由不一,有的為了野心,如毛利輝元;有的為了向豐臣氏報恩,如立花宗茂;有的被逼加入西軍,如鍋島勝茂;在此之中,以小早川秀秋及島津義弘加入西軍最無奈。

起兵翌日(七月十八日)西軍即在大[土反]城召開西軍首次的軍事會議,定下初步作戰計劃。首先,攻擊東軍在近畿的據點,分別是鳥居元忠所守山城的伏見城及細川幽齋(藤孝)丹後的田邊城。攻陷伏見後,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毛利輝元的養子)、吉川廣家、長束正家、長宗我部盛親、安國寺惠瓊等入侵伊勢,攻打屬於東軍的安濃津城、松[土反]城等等。石田三成則坐鎮佐和山城,而大谷吉繼負責壓制北陸地區的東軍勢力,然後向美濃尾張方向進軍。同時,毛利輝元與增田長盛在大[土反]城輔助豐臣秀賴。當德川家康西上時,毛利輝元陪同豐臣秀賴親臨前線指揮全軍。石田三成預料德川家康會率兵西上,故初步構思在尾張三河兩國的邊界設立防御線與東軍決戰,將東軍消滅。這構思分別記載於石田三成寫給佐竹義重及真田昌幸的書信之中。

西軍首次的軍事會議在當日結束,西軍立即展開其訂下的軍事行動。小野木公鄉(重勝)率領丹波及但馬兩國的諸將前往進攻細川幽齋的田邊城。同時細川幽齋察覺情況不妙,焚燒丹後的宮津等諸城,集中兵力防守田邊城。而毛利輝元立即要求伏見城守將鳥居元忠開城投降,但被鳥居元忠所拒。早在石田三成起兵之時,小早川秀秋及島津義弘曾表示加入東軍,並要求鳥居元忠開城予他們協助防守伏見城,亦遭其拒絕。小早川秀秋及島津義弘只好無奈加入西軍。西軍眼看無法說服鳥居元忠開城,於是宇喜多秀家、小早川秀秋、毛利秀元及島津義弘等人在七月十九日向德川氏守將鳥居元忠所守的伏見城進行圍攻,正式開啟戰端……
四、父子決裂
另一方面,德川家康自七月二日進入江戶城後,在七月七日召集跟隨其東征的諸將到江戶城,宣佈以德川秀忠為前軍,[木神]原康政為先鋒,並定下出發征討會津的日期為同月二十一日。同時命令仙北、秋田、由利諸大名出兵,在最上義光的指揮下由米澤口討伐上杉景勝。翌日[木神]原康政以德川氏先鋒身份由江戶城出發前往會津。七月十九日德川秀忠率領前軍共 37500人由江戶城出發前往會津。同日德川家康收到增田長盛的告密信獲悉石田三成起兵一事。

在石田三成起兵期間,諸大名正為加入那方而煩惱時,發生一宗悲劇。七月十九日堀尾吉晴在三河的池鯉鮒召開宴會招待朋友時,期間加賀井秀望及水野忠重就加入那方的問題發生激烈爭執,水野忠重更因此被加賀井秀望所刺殺,享年60歲。加賀井秀望連前來阻止的堀尾吉晴也斬傷,最後加賀井秀望被堀尾吉晴的士兵所殺,享年不詳。可見石田三成的起兵為諸大名造成很大的影響。

七月二十日小野木公鄉包圍細川幽齋的田邊城,雙方爆發鎗戰。同時在關東方面,被豐臣秀吉評為「內外不一的牆頭草」(表裏比興の者)的智將真田昌幸及其子真田幸村到達下野的犬伏,收到石田三成的密信。翌日(七月廿一日)真田昌幸更收到長束正家等對德川家康彈劾的檄文。真田昌幸正如全國的諸大名一樣,為加入那方而煩惱,故召集同在犬伏的長子真田信幸與真田幸村相談今後去向,他們以其妻子娘家屬於那方而支持加入那軍。結果真田信幸(其妻小松姬為德川家康家臣本多忠勝之女)加入東軍;真田昌幸(其妻寒松院娘家與石田三成有姻親關係)及其子真田幸村(其妻安岐姬為大谷吉繼之女)加入西軍。不過真田昌幸加入西軍的更重要理由是西軍能滿足其領土擴張之慾,西軍答應將信濃的深志、川中島、小諸以及甲斐一地作為其加入的報酬。即使如此,真田昌幸為了保存真田氏一族,亦不得不與其子兵戎相見。真田昌幸與真田幸村立即率兵回信濃的上田城防備東軍,而真田信幸則繼續率兵追德川秀忠遠征。德川家康有感真田信幸背棄其父加入東軍,遂在七月廿四日發出褒獎狀予真田信幸,更在三日後跟他約定以其父舊領作為其獎賞。

五、小山會議

說回東軍方面,德川家康按照原定計劃於七月廿一日率領後軍共 31800人由江戶城出發前往會津。至於德川秀忠則到達下總的古河。七月廿四日德川家康到達下野的小山陣地,德川秀忠的前軍更到達下野的宇都宮。同時鳥居元忠派遣急使到達小山,告知西軍舉兵並攻打伏見城。德川家康聞訊後認為時機成熟,計劃打倒石田三成,清除成為天下霸者的障礙。他本身以豐臣氏之名率兵征討會津,將私戰變為為豐臣氏義戰,而隨他東來的諸大名大多受過豐臣氏恩澤。

現今德川家康被擁著豐臣秀賴的石田三成說為反賊,那些大名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而動搖。德川家康要成為天下霸者,就要獲得他們的支持,所以德川家康以「保衛豐臣氏,除去石田三成等奸臣」(豐臣家のために、三成らの奸臣を除く)之名討伐石田三成。德川家康首先與黑田長政及德永壽昌商討討伐石田三成的行動,他們知道在東征的諸大名之中,以福島正則的名氣最大,影響力亦最深。故此德川家康命令黑田長政及德永壽昌遊說福島正則加入打倒石田三成行列。福島正則一向憎恨石田三成,而且德川家康保証維護豐臣秀賴,故此福島正則一口答應加入打倒石田三成行列。

接著德川家康於七月二十五日將石田三成起兵一事告知隨軍東征的諸大名,並聲言石田三成扣留他們的妻兒作為人質,如欲加入西軍儘管前往而決不阻止。諸將立即受到石田三成起兵所動搖,正當他們議論紛紛時,福島正則大罵其宿敵石田三成為奸佞之臣,並聲言不惜捨棄妻兒,協助德川家康誅除石田三成。福島正則的表態對於諸將很有影響力,諸將大多屬於武斷派,並早已因文祿‧慶長之役憎恨石田三成入骨,加上石田三成藉他們的妻兒要脅他們加入西軍陣營,更引起他們反感。聽罷福島正則的表態後,池田輝政、黑田長政、淺野幸長、細川忠興等深受豐臣氏大恩的諸將紛紛附和福島正則而加入東軍,在座諸將一致決定支持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立即在小山召開會議商討其後行動,是為小山評定。德川家康現有三條路可走,一、率兵西上對付石田三成;二、繼續進攻會津;三、撤退到江戶作防御工程,最後全體一致決定先討伐石田三成。山內一豐更率先讓出主城──遠江的掛川城予德川家康,東海道諸大名紛紛響應山內一豐的行動,使東軍確保尾張的清洲城以東的據點。

為了確保東軍諸城避免落入西軍手中,福島正則及池田輝政等東軍諸將在七月廿六日由小山出發,前往福島正則的居城──清洲城集合。另邊廂石田三成眼看伏見城久攻不下,於七月廿九日從佐和山城出發到達伏見,西軍士氣為之一振。西軍終在兩日後攻陷伏見城,鳥居元忠兵敗自殺,而協助鳥居元忠守城的松平家忠亦戰死。鳥居元忠享年62歲,而松平家忠則享年46歲……

六、雙方部署

踏入八月,東西兩軍在全國的勢力大致確定。在東北方面,以最上義光及伊達政宗為主的東軍佔優,東北大名多附東軍,上杉景勝等西軍則被東軍勢力所包圍;在關東地區,由於是東軍總大將德川家康的大本營,所以除了佐竹義宣是屬於西軍之外,其餘大名不是中立便是屬於東軍;在東海道及甲信越地區亦是東軍天下,只有真田昌幸是屬於西軍;在北陸地區表面上以大谷吉繼及丹羽長重等西軍佔優,前田利長等東軍雖處劣勢,但是以兵力而論東軍卻比西軍強,前田利長亦準備攻擊西軍的據點;在近畿方面,除了伊賀和丹後兩地是屬於東軍勢力及伊勢地區雙方平分秋色外,其餘全是西軍天下,西軍亦積極侵略東軍在近畿的據點;在中國地區,由於是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的大本營,所以除了少數大名是屬於東軍之外,其餘大名不是中立便是屬於西軍;在四國方面,雙方勢力相當;在九州地區,諸大名多採中立態度,東西軍實力不分高下。

西軍攻陷伏見城後,繼續實行其原定計劃。在美濃方面,織田秀信在八月一日向剛叛變至西軍的遠藤胤直發出激勵狀及送上鐵炮三十挺與彈藥作為支援,西軍在美濃地區取得一定的優勢。在東北方面,德川家康轉攻為守,令上杉景勝的壓力稍為舒緩,八月二日上杉景勝的軍隊向越後進攻,獲當地的上杉氏舊臣響應爆發暴動支持上杉景勝。在北陸方面,大谷吉繼於八月四日由越前的敦賀城出發,支援青木一矩對抗南下的前田利長。在伊勢方面,八月五日毛利秀元、鍋島勝茂等率兵 30000進入伊勢。至於石田三成,他於八月五日派遣使者到福島正則的清洲城要求開城投降,遭清洲城守將大崎玄蕃拒絕,使得他的吞併尾張計劃受挫,按照原定計劃在尾張三河之間建立防御線將德川家康消滅的機會不大。石田三成知道德川家康是野戰能手,但攻城戰非其所長,所以石田三成決定在美濃國內建立第二條的防御線。八月九日石田三成離開佐和山城,在翌日說服美濃的大垣城城主伊藤盛正開城,於是石田三成進入大垣城。石田三成決定由大垣城至岐阜城這兩座堅城之間建立防御線,以防御東軍來犯,由進入伊勢的西軍從後夾擊進攻防御線的東軍。

跟西軍積極的軍事行動相比,東軍方面卻採取積極的外交行動。八月二日德川家康在小山的陣地派出密使前往白石城,與伊達政宗互通書信,確保對上杉景勝的牽制。八月四日德川家康更任命德川秀忠為當地的主帥,結城秀康為副帥與德川氏諸將、最上義光及伊達政宗等包圍上杉景勝領地,之後離開小山,翌日回到江戶城。之後八月七日德川家康發信予伊達政宗,要求他跟德川秀忠及佐竹義宣共同對抗上杉景勝。八月八日德川家康回信予黑田長政,對吉川廣家解釋西軍起兵與毛利輝元無關表示了解。八月十二日德川家康約定加增但馬一國予細川忠興、肥後及筑後兩國予加藤清正。同時,在宇都宮軍營的德川秀忠向剛回到北之目城的伊達政宗發出實行共同作戰的信。八月十四日德川家康約定以南伊勢五郡利誘九鬼守隆加入東軍。八月二十日德川家康准許遠藤慶隆再度收復美濃郡上郡的舊有領地。八月廿二日德川家康更與伊達政宗約定回復其舊領刈田、伊達及信夫郡,世稱「百萬石的承諾」就是指這封信。德川家康由七月二十五日的小山評定到九月一日從江戶出發為止,一共發出 129封信;由小山評定到九月十五日的關原之戰更發出 155封信。其中德川家康與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木神]原康政等德川氏家臣聯絡的信件更發出超過二十封。德川家康透過外交行動鞏固東軍的向心力及分化西軍,在某程度上可說是取得一定成果的。

七、東軍反攻

當德川家康在後方進行外交工作時,以福島正則、池田輝政等東軍先鋒於八月十一日到達三河的岡崎城,福島正則更回到清洲城,翌日到達尾張的那古屋城,八月十三日東軍先鋒共三萬五千人全數到達清洲城。石田三成對於東軍行動的迅速感到意外,亦令在尾張三河邊境抵禦東軍的計劃宣告破產。八月十四日福島正則、池田輝政、德永壽昌、淺野幸長等等東軍諸將在清洲城集合商討對策,但是並沒有定下任何的具體計劃。只派德永壽昌在八月十六日率兵三千攻打丸毛兼利在美濃的福束城,同日攻陷福束城而丸毛兼利兵敗逃往大垣城。德永壽昌轉而進攻美濃的高須城,在三日後攻陷高木一族在美濃的高須、駒野及津屋共三城。駒野城的高木帶刀投降;高須城的高木盛兼與津屋城的高木正家則逃往大垣城。在同一日(八月十九日)德川家康使者村越茂助到達清洲城,福島正則等正等候德川家康的指示,但是村越茂助帶來的口訊卻要他們顯示對東軍的忠誠。諸將為表忠誠,於是在八月二十日於清洲城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攻打美濃國內岐阜城等屬於西軍的城。翌日,東軍諸將由清洲城出發,福島正則、細川忠興、黑田長政、藤堂高虎、加藤嘉明及田中吉政等率兵 16000經木曾川下游攻打美濃的竹鼻城;池田輝政、淺野幸長、山內一豐、堀尾忠氏(堀尾吉晴次子)及一柳直盛等率兵 18000經木曾川上游攻打岐阜城。

西軍對於在清洲城的諸將亦作出部署,實行其大垣到岐阜的防禦線。早在八月二十日石田三成派遣島津義弘防守美濃的墨俁。當東軍有所行動後,織田秀信率兵前往美濃的河田阻止東軍渡過木曾川,而石田三成獲悉東軍的行動後於八月廿二日派遣其家臣舞兵庫及森九兵庫等防守美濃的合渡;命令島津義弘守墨俁;自己則與小西行長在美濃的佐渡佈陣。說回東軍的攻擊,先說福島正則這路軍。福島正則、細川忠興、黑田長政、藤堂高虎、加藤嘉明及田中吉政等率兵 16000成功從美濃的尾越渡過木曾川下游攻打杉浦重勝所守美濃的竹鼻城,並於翌日攻陷竹鼻城,守將杉浦重勝自殺,得勝的福島正則等人轉而支援另一路軍攻打岐阜城。另一路軍的池田輝政於八月廿二日由美濃的河田渡過木曾川上游,並在美濃的米野打敗織田秀信家臣木造具康及百々綱家的軍隊,在焰魔堂的織田秀信撤退往岐阜城。池田輝政等人尾隨織田秀信包圍岐阜城,而福島正則的另一路軍亦在當晚到達岐阜城。與超過 30000的東軍相比,織田秀信的岐阜城只有6500名守軍,他打算憑著這個其爺爺織田信長所留下的堅城,一邊抵擋敵軍,一邊等待石田三成的救援。可惜他這個如意算盤打不響,岐阜城在池田輝政及福島正則的猛攻下,終在翌日(八月廿三日)被逼開城投降,石田三成的大垣至岐阜的防禦線亦告崩潰。在攻陷岐阜城前夕,黑田長政、田中吉政及藤堂高虎等諸將轉而前往合渡並打敗舞兵庫的守備軍隊,乘勢前往離大垣城西北方四公里的赤[土反]建立陣地。八月廿四日福島正則及池田輝政亦率兵到達赤[土反],東軍先鋒在赤[土反]與大垣城的西軍作互相對峙,靜待德川家康的到來……

八、家康出陣

東軍在赤[土反]建立陣地後,石田三成急召西軍諸將協助防守大垣城。八月廿六日石田三成更回到佐和山城增強軍備,以防備東軍轉為進攻石田三成本城。西軍諸將亦率兵前往美濃集合,與東軍決一勝負。八月廿六日毛利秀元平定伊勢的東軍勢力後,出發前往大垣城西方。九月二日大谷吉繼、戶田重政等由越前進入美濃,在關原西南方的山中村佈陣。九月三日原本圍攻伊勢長島城的宇喜多秀家亦率兵進入大垣城。九月七日,由伊勢進入美濃的毛利秀元、吉川廣家、安國寺惠瓊、長束正家及長宗我部盛親等人到達關原東南方的南宮山附近佈陣。

踏入九月,東西兩軍在全國的勢力有些少變化,主要集中在北陸及近畿方面。在北陸地區,雙方經過一輪交戰後,前田利長攻陷大聖寺城。東軍勢力與西軍相若;近畿方面,伊勢經過西軍的入侵及在八月二十五日的安濃津城之戰打敗東軍在伊勢的主力後,已大致變為西軍的勢力範圍。美濃正如之前所述,在東軍的強攻下,東軍在美濃已佔有優勢。

說回東軍方面,德川家康為了與西軍主力決戰,不惜調派德川秀忠西上,八月廿四日德川秀忠由宇都宮出發,經中山道向美濃進發,德川家康改派其二子結城秀康擔當包圍上杉軍總帥一職。八月廿九日德川家康派遣使者由江戶出發,命令德川秀忠在岐阜集合。德川家康部署妥當後,於九月一日率兵三萬正式由江戶城出發,前往美濃與石田三成決一死戰。

德川家康的行軍速度並不是很快,九月二日到達相模的藤澤。三日到達相模的小田原,西軍將領之一的小早川秀秋竟派使者到達德川家康的住所會面,不過德川家康對他並沒好感,於是趕了使者回去。四日到達伊豆的三島。五日到達駿河的興津。六日到達駿河島田並去信予福島正則,預料德川秀忠在九月十日到達岐阜,卻不知道德川秀忠在途中遇上重大的阻滯。七日德川家康到達遠江的中泉。八日到達遠江的白須賀時,小早川秀秋竟再度派遣使者到達德川家康的住所會面,德川家康跟五日前在小田原趕走小早川秀秋使者的時候相比,態度突然作出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歡迎小早川秀秋的使者到訪,德川家康此舉的目的是乘機拉攏小早川秀秋叛離西軍。同時,德川家康命令前田利長向美濃進軍。九日德川家康到達其故鄉──三河的岡崎。十日到達尾張的熱田。十一日進入清洲城。十二日召喚在赤[土反]陣地的藤堂高虎在尾張的一宮會面密談。十三日進入岐阜城。在德川家康這十三天的旅程中,局勢亦起了變化。九月三日京極高次突然脫離西軍的北陸征討軍,返回大津城加強防守並叛變至東軍,石田三成在九月七日派遣毛利元康與立花宗茂攻打京極高次的大津城。美濃在遠藤慶隆及金森可重等的力攻下,岐阜城以東地區全屬東軍所有。德川秀忠中了真田昌幸的挑釁,延誤行軍進度,十三日才到達信濃的下諏訪。同日細川幽齋在朝廷的斡旋下開城,小野木公鄉進入田邊城,細川幽齋則逃往丹波的龜山城。至於前田利長在九月十二日再度率兵南下支援德川家康,但是其弟前田利政竟在九月十一日宣佈加入西軍陣營,據能登一地而守,不過綜合而言,主戰場局勢漸漸對東軍有利。

九、進軍大垣

西軍對於德川家康北上亦不是全無對策,九月十二日,石田三成去信予增田長盛,除了表示對其作為東軍內應一事的傳言提出不滿外,更表明以松尾新城作為長期持久戰的據點,建立第三條防禦線。石田三成打算依照計劃要豐臣秀賴及毛利輝元親臨前線,豐臣秀賴坐鎮佐和山城,而毛利輝元則率領毛利軍團進入松尾新城,誘使德川家康攻擊松尾新城,然後在關原消滅東軍,故早已派遣伊藤盛正到松尾新城從事大規模的修築工程。不過由於當時大[土反] 城內盛傳增田長盛為東軍內應一事,淀君恐怕毛利輝元離開大[土反]城後增田長盛會在城內舉起東軍旗幟,故阻止毛利輝元及豐臣秀賴離開大[土反] 城。但更不幸的是,石田三成寫給增田長盛的這封信在途中更遭東軍截獲。九月十三日,德川家康進入岐阜城時得到石田三成這封密信。獲悉西軍的動向後,德川家康認為豐臣秀賴親臨前線便會大大影響東軍的向心力,唯有先發制人,在豐臣秀賴親臨前線前擊潰石田三成,所以他不等待德川秀忠的援軍,急不及待在翌日出發前往赤[土反]與石田三成決一死戰。九月十四日的中午,代表德川氏金色三葉葵的軍旗在東軍陣地赤[土反] 飄揚,德川家康到達赤[土反],並在附近的岡山佈陣。德川家康與石田三成這對宿敵終於在前線相遇,大戰隨時一觸即發,而小早川秀秋這個關鍵人物亦在這時趕到美濃的松尾山……

下一篇就正式進入戰場.....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天佑吾網

回覆: 決定天下大勢的決戰 關之原!!

二、利家之死
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死後漸漸專橫起來,首先無視豐臣秀吉「諸大名不能私婚」遺命,與諸大名通婚。德川家康的第六子松平忠輝娶伊達政宗之女(五郎八姬)為妻;以其同母異父弟松平康元之女為養女嫁予福島正則養子福島正之;以外曾孫小笠原秀政之女為養女許配蜂須賀家政的世子蜂須賀至鎮;又以堂弟水野忠重之女與加藤清正通婚。另一方面,不滿德川家康欲像豐臣秀吉般取代織田信長的天下者大不乏人。五大老與五奉行曾於九月三日發誓擁戴豐臣秀賴,但是德川家康違反「諸大名不能私婚」遺命引起其餘四大老及五奉行的恐懼與不滿。特別是豐臣政權下五奉行之一石田三成,對於德川家康的做法非常不滿。

石田三成深知唯一可對抗德川家康的就只有前田利家,遂聯合其餘四大老、五奉行及三中老在大[土反]城開會,商討對付德川家康。結果在慶長四年(公元1599 年)元月十九日派遣三中老質問德川家康,但是德川家康的答覆是「一時忘記了」(一時の失念であった),沒有認錯及道歉。由於在九日前(元月十日)前田利家以「 後見役 」(保傅)的身份將豐臣秀賴由伏見城移往大[土反]城,德川家康這樣的答覆無疑為大[土反]與伏見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大有一觸即發的戰爭危機。在這時機可說是對石田三成很有利的,大可藉前田利家之手將德川家康剷除出豐臣政權核心之外。但是德川家康深感自己在豐臣政權內有被孤立的危險,遂在二月二日與前田利家交換誓書,前田利家一直與德川家康的關係不差,自然樂於見到和氣收場的局面,使得大[土反] 與伏見之間的緊張關係一掃而空,自然令石田三成等反德川家康勢力失望。

細川忠興一向與前田利家及德川家康的關係良好,遂為兩者的和事佬,促成兩者在二月廿九日在伏見會面消除芥蒂。這次會面相當成功,成功消除兩者間的芥蒂。但是當時前田利家抱恙出席,會面結束回到大[土反]後更一病不起。德川家康在三月十一日親自到大[土反]訪問病重的前田利家,但是上天好像在捨棄豐臣氏似的,在石田三成眼中唯一可阻止德川家康危害豐臣政權的前田利家終在閏三月三日隨其摯友豐臣秀吉而去,享年 62 歲。前田利家之死除了令德川家康掃除障礙,繼續其奪取天下的野心外,還為石田三成帶來意想不到的危機……


三、三成被襲
前田利家之死頓時令石田三成等反德川家康勢力失去一座大靠山,石田三成更因此遇上意想不到的危機。前田利家生前人緣甚佳,武斷派的武將也因此看在前田利家份上對文吏派的石田三成暫時不予追究,但是前田利家之死頓時令武斷派的武將對石田三成的不滿爆發出來。他們不滿石田三成毫無戰功,只靠在豐臣政權內部處理政務,便在戰場上為豐臣秀吉出生入死的他們之上,掌握豐臣氏核心政權。在豐臣秀吉晚年石田三成更得到寵信,其本身自視甚高的個性早已引起武斷派的武將不滿。加上在文祿˙慶長之役期間石田三成對諸將的軍功評價有所偏坦,藉軍監福原長堯、垣見一直及熊谷直盛(三人為文吏派)之手漠視武斷派的功勞,將功勞集中在小西行長等文吏派官員身上。加藤清正等武斷派對此有所微言,但石田三成卻藉此向豐臣秀吉進纔令加藤清正回國受處分。自此石田三成與加藤清正等武斷派勢不兩立,影響日後的關原之戰。

當前田利家的死訊傳出後,武斷派之中的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細川忠興、加藤嘉明、池田輝政及淺野幸長(依《關原始末記》所記載)七人於前田利家死亡當晚襲擊石田三成在大[土反]的屋邸,打算殺死石田三成,而石田三成剛巧到前田利家的屋邸弔問而逃過一劫。加藤清正等七人仍不死心,打算到前田利家的屋邸追殺石田三成,但是佐竹義宣聞訊率兵保護石田三成離開大[土反]。石田三成離開大[土反]後算定德川家康不會殺他,故投奔伏見找他所憎恨的德川家康尋求庇護。他這兵行險著最終成功了,德川家康知道若果石田三成此刻死去只會令豐臣氏內部更團結,有礙其取代豐臣氏的計劃。所以德川家康收留石田三成,拒絕武斷派七將交出石田三成的要求,而石田三成也因此避過一劫。

雖然石田三成避過一劫,但是為了平息武斷派的怒氣,石田三成被逼辭去五奉行一職,回到近江的佐和山城隱居。這樣一來,豐臣政權內部無人敢與德川家康對抗。三月十三日德川家康搬入伏見城的西之丸,這代表著德川家康在豐臣政權內部的地位得以進一步提升。同時,五大老的其餘四人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及前田利長(前田利家之子)都先後回國,無形中令豐臣政權變為德川家康統治的局面。

四、利長屈服
自此之後,德川家康逐步實行其取代豐臣氏的計劃。他採取高壓懷柔之策,一方面與毛利輝元及島津義弘交換誓書,藉此安撫他們;另一方面卻透過強硬手段逼令諸大名屈服,他首先要對付的,就是坐擁八十一萬石,與諸親豐臣氏大名有親密關係的前田利家之子──前田利長。

九月七日,德川家康以重陽節為豐臣秀賴祝詞為名進入大[土反],增田長盛與長束正家向德川家康告密。以前田利長為首,淺野長政、大野治長及土方雄久策劃一個名為「幻之家康暗殺計劃」的行動,計劃在德川家康進入大[土反]城時將其刺殺。德川家康聞訊後大為緊張,於九月二十八日從伏見派兵,乘勢進入大[土反]城,居於西之丸。雖然沒有証據顯示前田利長等人策動「幻之家康暗殺計劃」,但是這給予德川家康一個藉口,藉此處分有關人仕,並建立威信。十月二日德川家康發表有關對「幻之家康暗殺計劃」涉及人仕的處分,淺野長政被逼在自己領地甲斐的府中隱居;大野治長及土方雄久分別被結城秀康及佐竹義宣所拘禁。經此一事,豐臣政權只剩下三奉行,而淀君的側近也因此被排斥,德川家康的計劃又成功了一步。十月三日,德川家康召集在大[土反]城的諸將到西之丸,以「前田利長有叛意」(前田利長に叛意あり)之名,任命丹羽長重為先鋒,組織前田討伐軍討伐「幻之家康暗殺計劃」的涉嫌主謀前田利長。(有一說法「幻之家康暗殺計劃」其實是反德川家康派所為,藉此將前田利長及淺野長政拉下水,逼使他們加入反德川家康派。)

前田利長萬沒料到自己竟成為被討伐的對象,當前只有向德川家康屈服。以其家老橫山長知為使者前往大[土反] 城向德川家康解釋,加上細川忠興為其奔走調停。結果以前田利長之母芳春院為人質前往江戶作為條件平息風波,「幻之家康暗殺計劃」相關事件正式告一段落。前田利長正式向德川家康屈服。慶長五年(公元1600年)正月,諸大名到大[土反]城本丸向豐臣秀賴祝賀,同時亦到西之丸向德川家康祝賀。這情景好比十八年前(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的清洲會議,織田氏諸將向抱著織田氏當主(織田秀信)的豐臣秀吉行君臣之禮一樣,德川家康向世人顯示自己才是天下的真正主人。十八年前豐臣秀吉擁著故主織田信長的孫子宣示權威,想不到十八年後豐臣秀吉的兒子會被其宿敵德川家康擁著宣示權威 ,實在很諷刺。 德川家康接著要對付的大名是有「戰國最強軍神」稱號,「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的後人──上杉景勝……
五、征伐會津
德川家康繼續採取其高壓懷柔之策,一方面於正月九日增封島津義弘薩摩五萬石、二月時增封堀尾吉晴越中五萬石和細川忠興豐後的杵築五萬石,以拉攏他們;另一方面卻出兵討伐五大老之一,會津的上杉景勝。

早於慶長四年(公元1599年)十一月廿日,戶澤政盛向德川家康告密有關上杉景勝回國後有修築諸城、舖橋築路、調到軍備、徵召浪人的行動。同時,堀秀治(堀秀政之子)自替代上杉景勝統治越後之後,一直受到當地一揆的騷擾。後經查証發覺受前領主上杉景勝所煽動,不忿的堀秀治派出大量密探到會津調查,並以「上杉景勝有叛意」(上杉景勝に叛意あり)向德川家康申訴。

德川家康暫且按兵不動,但是在慶長五年(公元1600年)三月十三日卻發生了「藤田信吉出走事件」,上杉景勝家臣藤田信吉從會津逃亡到江戶城向德川秀忠(德川家康三子)告狀說上杉景勝有異心。這次德川家康有確實的証據,於是在四月一日以僧侶豐光寺承兌為使者,寫下八條的彈劾狀予上杉景勝,質問其回國後的種種行動,要求交出誓書及上洛解釋清楚。

上杉景勝的脾性跟前田利長相比可堀強多了,不肯輕易向德川家康屈服。四月十三日上杉景勝接信後,交由其家臣直江兼續回信。翌日,上杉景勝家臣直江兼續回信予德川家康,逐條反駁力斥所有指控,而這封信就是天下聞名的「直江狀」。直江兼續指出,上杉景勝不應交出這種毫無約束的詔書,對於上洛一事認為無此必要。德川家康以對付前田利長的手法對付上杉景勝是沒用的,皆因上杉景勝不是那些投機倒把的大名,暗示不賣德川家康的帳。同時大力澄清上杉景勝造反是無稽之談,德川家康不但不應聽信讒言,相反更應處分進讒的人仕等等,在信末更向德川家康父子作出挑釁,聲言不怕德川家康父子來犯。當德川家康在五月三日收到直江兼續這封「直江狀」後大為憤怒,「直江狀」無異是對德川家康的不滿而作出挑釁,德川家康亦因此找到藉口命令全國大名出兵,決定討伐會津的上杉景勝宣示權威。

六、引蛇出洞
德川家康被「直江狀」所激怒,決意征伐上杉景勝。出征會津並不像上次討伐前田氏那樣可以透過外交手段完滿結束,征伐上杉景勝可說是豐臣秀吉死後首次的軍事行動。三奉行與三中老雖曾聯名力諫德川家康不要出征會津,可是德川家康充耳不聞,無視他們的諫言。六月二日德川家康命令關東諸將整頓軍備討伐上杉景勝。六月六日德川家康在大[土反]城集合諸將,進行討伐上杉景勝的軍事會議。經過兩日的會議,決定發動上杉包圍網。上杉景勝的會津一共有五個出入口,決定派兵由該五處出入口入侵。最上義光入侵米澤口;前田利長、堀秀治、村上義明等進攻津川口;伊達政宗則入侵信夫口;佐竹義宣則進攻仙道口;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及其他大名負責入侵白川口。同時,德川家康高舉義戰之旗,以上杉景勝拒絕服從豐臣秀賴命令上洛,德川家康奉命率兵討平上杉景勝。使德川家康與上杉景勝之間的私戰變得合理化,上杉景勝在豐臣政權下被當為亂臣賊子。正因如此,六月八日朝廷派出使者慰勞德川家康的出征。六月十五日豐臣秀賴在大[土反]城西之丸與德川家康會面,贈送黃金二萬兩(一萬枚)及米二萬石作為支持平定上杉景勝。

另一方面,上杉景勝亦不是沒有行動。六月十日,上杉景勝發信予仙道口諸大名求援,決意抵抗德川家康的進攻。同時,亦私下與佐竹義宣建立同盟,一有機會就夾擊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佈置妥當後,於六月十六日由大[土反]城出發進入伏見城。他命令其子結城秀康跟他一起出征會津,代之成為伏見城守將是自幼追隨於他的鳥居元忠。德川家康與鳥居元忠二人好像有預感今生不能再見似的寒喧一番後,接著於六月十八日德川家康在伏見城出發,前往會津討伐上杉景勝。但是這時的德川家康就如同當年豐臣秀吉出征小田原似的一樣,與其說是出征,倒不如說是遊玩更來的確切。六月廿日德川家康到達伊勢四日市,由海路進入三河;廿二日到達三河吉田城,獲城主池田輝政的接待;廿三日到達遠江濱松城,獲城主堀尾忠氏的接待;廿四日到達駿河島田;廿五日到達駿河沼津;廿九日到達鎌倉並參拜鶴岡八幡宮,祈求作戰勝利,直到七月二日德川秀忠到品川出來迎接德川家康入江戶城。由伏見到江戶足足花了整整十六天的時間,德川家康在途經東海道時更以鷹狩為樂,完全不像是出征會津的樣子。其實德川家康深知要透過戰爭才可取代豐臣氏成為天下霸者,出征會津其實只是一個幌子,目的就是要藉德川家康離開大[土反] 城時,引出不服德川家康取代豐臣氏成為天下霸者的人。所以這時的德川家康雖出征會津,但是故意放慢行軍速度,在其心中早已將目標放在最憎恨德川家康的石田三成身上,靜待石田三成起兵…………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0 22:52 , Processed in 0.02681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