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天之所以生拿破崙,即是要以他做全世界的榜樣,讓所有的政治家和軍人,知其可為與不可為者。」曾在拿破崙麾下,擔任過准將參謀長的約米尼﹙Autoine Henri Jomini﹚如是說。
*《戰爭藝術》兵家必讀
約米尼與克勞塞維茲同為近世兩大兵學家,他的《戰爭藝術》一書,至今仍為各國兵家必讀的教本,我國三軍大學的學官們也是人手一冊的口誦心維,其在戰略兵學上的地位,可見一斑。
約米尼生於瑞士,他一生中曾在三個國家的軍隊中服役,初於瑞士,後投效拿破崙,先當後勤補給的軍官,再任一般參謀,他的戰略涵養並未獲得發揮的機會,直至受到拿翁的大將賴由﹙Marshal Ney﹚元帥的賞識,才畀予參謀長的職務。賴由元帥對這位年輕參謀長的戰略涵養十分賞識,鼓勵他將著作出版。當時,約米尼己將菲特烈大帝和拿破崙兩人的治兵、用兵之道,做出系列的比較研究。

在賴由元帥的協助下,約米尼得於一八○六年九月在梅茲﹙Mainz﹚晉見拿破崙。根據約米尼的自述,當時拿翁正在構思耶拿會戰的計畫,約米尼在晉見結束前,向他說:「四天後,將在班堡﹙Bamberg﹚恭迎皇帝。」拿翁反問:「是誰告訴你,我要去班堡的?」約米尼微笑回答:「根據日爾曼的地圖和您在馬雪哥、烏爾門戰役的經驗,研判得知。」後來,耶拿戰役中,拿破崙的作為竟與約米尼的研判不謀而合。遺憾的是,約米尼並未因之而受到特別的賞識。
*他的國籍令人不悅
一八○八年,約米尼跟著拿破崙遠征西班牙,接著又到奧地利,在奧斯特里茲戰役中表現非凡。其後,他又隨軍至俄國征討,他的才華橫溢,賴由雖對他信任有加,卻不能使他獲得更高的職位,他的國籍,使帝國參謀長貝提爾不悅,拿翁也未能信任他。為此,約米尼憤而數度辭職,卻又一再被慰留。
但也一直不能得到他夢寐以求的大軍作戰指揮官職,他受到法軍同僚的排斥,停滯在准將的階級,始終與少將無緣,遑論元帥的職位了,而大部分才能比他差的法軍軍官,卻能晉升元帥。不過,他在悒悒中專心研究拿破崙的戰略、戰術,成為拿破崙思想的權威,後世兵學家如此稱許他-「天才所以生約米尼,即是要讓他擔任教師,告訴世人,拿破崙成與敗的教訓。
在歐洲戰史上,拿破崙是最有影響力的關鍵人物,但最了解拿破崙的莫過於約米尼,他可說是拿翁思想的代言人。但他雖推崇拿翁在戰爭方面的作為、成就,卻不喜歡拿翁浪漫的、唯我獨尊的行事作風,所以他也是拿破崙的批評者。他最崇拜的反而是菲特烈大帝。
*未受正規教育,見解客觀
約米尼沒有受過任何正規的軍事教育,但卻因此使他對戰爭有了更客觀的見解,他不像一般軍人鑽入軍隊細務而封閉自陷,他站在宏觀的角度,俯瞰拿破崙的天才作為與浪漫,並從歷史的事實,爬梳出戰爭的原則。
他說:「戰爭的確有幾條基本原理,如善用之則必可成功,反之則必敗。」 他將戰略歸類出四條基本原則:

一、
將兵力迅速機動移至戰場決定點上,藉戰略之行動,確保己方之聯絡線,並威脅或 切斷敵方之聯絡線。
二、
以優勢兵力,擊滅劣勢敵軍。
三、
將己方兵力重點,投注於戰略要點上,或敵之弱點上。
四、一旦主力投入戰爭,各部隊須能密切協調聯繫,配合行動,方可發揮戰力,獲致最 大戰果。

   
* 成為我國軍戰爭十大原則
這四項原則,經後代兵學家彙整為:目標原則、安全原則、集中與節約的原則、機動原則、合作原則。我國國軍教範的「戰爭的十項原則」即悉數納入。約米尼特別強調戰爭的藝術,他所訂的原則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運用,才能有效。他十分重視戰史的研究,從戰史中,他得到一個結論:一切戰爭藝術的理論,騎唯一合理的基礎就是戰史的研究,戰爭固然具有一定數目的原理和規律,但是它可使一位天才,在對戰爭的指導上,知所取捨。他認為,戰爭不能純以科學的計算來決定其勝負。
在一八○四年,約米尼出版他的第一本軍事著作《大軍作戰論》時,他便對戰爭中的「內線作戰」,特加闡析。所謂內線作戰,即是居中央位置的己方對兩方面之敵的作戰,在己方兵力不足,或處於劣勢之際,採取內線作戰的方式,常可擊敗優勢兵力的敵方。
因已方處於內線,故能集中,其補給、聯絡也較容易,可藉此而交互集中主力,迅速投注於敵方的弱點上,攻守互用,切斷敵方的聯絡線、補給線,而各個擊破,藉以扭轉戰局。而敵方因處於外線,其聯絡線、補給線必然較為綿長,指揮、掌握也不容易,在備多力分的狀況下,難以四面兼顧,從而暴露出弱點,這正是居內線的一方,掌握破敵的契機。
*「內線作戰」無人出其右
約米尼的「內線作戰」理論,其實也是從戰史中分析歸納出來的,對當時乃至一、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無人能出其右,更成為戰略研究的圭臬。即連海軍戰略家馬漢,也自承受約米尼影響甚深。約米尼雖偏重內線作戰,但也並不否定外線作戰的優點,但其重點在作戰線的選擇,與絕對優勢兵力的指揮、掌握、協調、聯絡上,否則便可能遭受各個擊破,終至失敗的後果。
約米尼對「將道」的研究亦見用心,他認為將才必須具備精神上的勇敢,能夠作重大決定的能力,以及物質上的勇敢,不怕任何危險的膽識,並能活用攻防的方式。他所主張的內線作戰方式,即是以主力遂行攻勢,以少數兵力遂行守勢,運至主力決戰成功為止,與「將道」的精神相契。
他對戰爭的準備與計畫,在法軍中無人能與之相媲,這也是賴由元帥再三挽留他,不讓他辭職的原因。他一再提醒拿破崙要注意補給線的維護與暢達,對補給品的來源與囤儲更不能大意;惜拿破崙自信太過,把他的勸告當做耳邊風,果然,在征討俄國時,遇上莫斯科大風雪和大火,在後援補給匱竭,而沿途蘇俄農村糧秣盡失的情況下,拿破崙大軍倉皇後撤,元氣大傷,而種下日後帝國崩潰的原因。
*在法不得志,出奔俄軍
在法軍不得志,卻聲名遠播的約米尼,在一八一三年八月,離開賴由元帥,出奔俄軍,投效在俄皇亞歷山大的麾下,擔任亞歷山大的軍事武官,並得以晉升中將。後來,又被俄皇賦予俄國軍制改革及軍事教育的規畫工作,從此平步青雲,先在聖彼得堡成立陸軍大學,又任俄國政府的政治及軍事顧問,並晉升為上將。
雖然約米尼從法軍陣營中脫隊,投入俄軍,但由於他是瑞士籍,又未獲拿破崙運用,所以他並未被罪以「叛國」。一八四八年,他從俄軍中退役,法國民眾仍迎接他回巴黎。一八六九年,約米尼病逝,全世界兵學家均一致稱頌他為「西方兵聖」與東方兵聖「孫子」相互輝映。

文章來源:http://www.youth.com.tw/

(以後切記附上文章來源)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 10:56 , Processed in 0.01848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