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匣犢牛式步槍步槍設計師的一個難題,究竟要採M16式左側彈匣卡榫,還是如AK正後方彈匣卡榫設計?一個國家除非由是7.62mm口徑換新為5.56mm彈藥,否則在節省採購經費與協同作戰考量下,同樣是5.56mm步槍,大多會要求新槍要能與原裝備有彈匣通用性。
以一把步槍的戰備彈匣需求,從單兵攜行量1+6,再加上後勤單位的換置與備用彈匣量,10個是最保守估算。如果像新加坡SAR-21揚棄以往步槍長久以來M16式彈匣設計,那麼在向軍政單位或外國括銷時必還耍努力說服客戶再額外購置彈匣,F2000因此採用NATO制式彈匣,完全符合經濟效益。
F2000使用NATO北約標準5.56mm子彈,和M16的彈匣可以共通。和M16比較,F2000和榴彈發射器的整合非常好,射手只要把手指稍為向下移就能發射榴彈。而FN亦在研製一個電子控制射速系統,能因應需要調較射速。
F2000的外殼為聚合物製造,使其重量非常輕,而且具備吸震功能,減低了武器的損耗。標準1.6倍瞄具可使射手
能快速及準確瞄準目標,標準佩備亦包括一個瞄具保護外殼,外殼的上面有凹凸緊急瞄具。瞄具是裝在標準MIL-STD-1913 20mm路軌上,可以因應不同需要而裝上夜視鏡或電腦火力控制瞄具,亦可佩備剌刀座。 火力控制 Firing Control System FCS
要一發榴彈發揮其威力,其落點必需要在目標的幾米內,在訓練時也許還可以,要在真正行動時擊中目標可是非常困難。使用榴彈發射器發射出來的榴彈射速低少所以其拋物線非常高。要命中且標,射擊的角度便要非常準確。現行的榴彈發射器瞄具一般都是尺狀瞄具,以50-100m為一刻度。這種瞄具的缺點非常多,首先要射手估計目標距離,而且常目標的距離是瞄具上刻度之間便要估計。射手在擊中目標前,往往要浪費大量榴彈,而且目前並沒有供夜間使用的榴彈發射器瞄具,其電池則藏在尾托下方。
裝上火力控制系統的 F2000
F2000的發射選擇制,和P90非常相似。
F2000的發射系統
[LEFT]槍身右面的尺型瞄尺[/LEFT]
F2000的火力控制系統使射手能快速而準確對準目標,大大提高了榴彈的效能,最終能用最少的榴彈但擊中最多的目標。使用時,先用雷射測距系統(夜間則用紅外線)測定距離,然後由電腦計算彈道,最後得出射擊的角度。通過一個紅\綠LED指示燈來提示射手採用最往的射擊的角度。如果沒有安裝火力控制系統,也能使用槍身右面的尺型瞄尺。火力控制系統中的電腦程式能隨時更新,以便日後能適應20或30mm的榴彈。 未來
現階段F2000還在發展當中,不過其整合性確是不俗幾乎能加裝任何佩備。初次見到F2000時,覺得它就是FN的OICW,不過再細心研究卻發現兩者大有不同。H&K OICW著重其跨耀的準確高速20mm榴彈,透過精密的系統,使其榴彈在目標前爆炸,正如其口號"No Place to Hide"。而FN F2000則著重於其多完化的模組系統,OICW則並無多重模組選擇,只著重其可怕的攻擊系統。可以說,F2000是21世紀制式武器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