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由於我本身是住在宜蘭。

昨天跟我師兄、師姐到台北去。

早上10:00左右

開往雪山隧道

第一次看到隧道內外的狀況  (第一次醒著XD)

我們從狀圍附近開始上高速公路

上去到了頭城收費站時發現  旁邊從頭城上來高速公路的

有兩個分線道(不知道用什麼名詞ˇˇ2條路就對了)

加上本來的高速公路也是兩個分線道,總共四條

要入隧道之前"四條幾作成兩條"

難怪會塞車。

我的疑問是:

為何道路會這樣規劃?
未來其他道路的規劃會不會像這樣一樣遭?
我們該從哪裡修改這種政策?
 
要的是責任,而不是責怪。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雪隧通車是好事!但是對於某些用路人來說是壞事!..
原因..烏龜車太多(看啥風景.要看也不是在車多的時候.想引人注目喔)..
速限太低..太扯了..70公里.這..油門隨便一踩都超過..超過一公里以超速論(喵的勒)..這是導致一堆烏龜車的主因..
希望政府可以儘快想辦法..不然..開通了也沒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雪山隧道是台灣人的驕傲,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哎...

我個人對核四比較有意見,在草案都還沒定案就霸王硬上勾的蓋核四
結果招來當地民眾強力反彈

倒是現在騎虎難下的窘境, 事後這件事情也草率的落幕

爺本人去過核四場看過,土地佔地很大,好幾台怪手擺在那裡變裝飾品
土地凌亂不堪,跟荒地沒什麼兩樣,有一部分建設還在

也不知道要繼續蓋、還是要拆 一堆鋼筋水泥擺在那邊,一個人影也沒有...
 
                                                                             我寧願見熱心的錯誤,不願見冷淡的聰明。  爺の 天空部落格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1   檢視全部評分
zgmfx30a  我很贊同  發表於 06-8-31 11:50 聲望 + 1 枚  回覆一般留言

名望的騎士

月下的聖騎士

我個人最近也才走了幾次雪山隧道
在塞車的部分除了山脈堅硬的問題外我還發現了一個原因
明明速度是要維持在60KM/H~70KM/H
可是有人就是不敢開快車偏偏開在50KM/H

我記得我去的那次是在6點30分左右,但是還是雪山隧道微微的塞車
原因就是我說的,有人維持在最低速限
結果車子明顯分成兩大集團,前後差距好幾公里
-------------------------------------------------------------------
一項工程有利也有弊是必然的,不能因為執政者如何而否定它的價值
雪山隧道雖然破壞了環境,但是從其他角度來看:
它可以幫助東部與西北部區域間的平衡發展
它縮短兩西部與東部的時空距離,達到時空收斂的效果

雪山隧道給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的國際童玩節帶來15億,這你能否定?!
你願意花1小時20分鐘以上的時間來走讓你時常暈車&遇到危險的北宜公路?!
你想要花2小時以上的時間走濱海公路?!

想必些答案大家心裡有數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的,只要你挑剔點,所有的人事物你都能把它批的一無是處
凡事看廣闊點,不要太專注於某部分,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更大的收穫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對........沒錯............
剩下的交給時間.....
看是繼續維持了不起的工程.......
還是威風一時的工具=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1   檢視全部評分
zgmfx30a  我很贊同  發表於 06-8-29 11:08 聲望 + 1 枚  回覆一般留言

有點像萬里長城的感覺...
基本上他們都是為其他地區的人感覺非常好的建築
但是當地的人卻都是為浩劫
基本上時間會證實一切的答案
做出來的東西 除了讓人讚嘆以外
希望也能歷經時間的考驗..
 
請原諒我!!我說話就這麼直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所以請多多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1   檢視全部評分
lili90082    發表於 06-8-29 10:39 聲望 + 1 枚  回覆一般留言

原文由 蒼紅弦月 於 06-8-28 04:04 PM 發表


嗯,在下知道這是很浩大的工程,

但是一件小車禍就可以造成很大的回堵。

另外原本北宜公路的商家也因此生意大落,

配套?在哪?

另堮..

和雪山隧道鏖戰多年的前國工局長、現任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鄭文隆講得很直接:
「工程一定會傷害環境,目的也在造福人類」早在當初規畫北宜高路線時,
就已經知道沿線有許多不好惹的斷層和地質,但「不挖不知道,這是地質工程的科技盲點!」
他坦言。

北宜高速公路頭城工務所主任黃鳳岡坦言,隧道開工後確實挖斷了山脈裡的水脈,
對隧道西邊的坪林和東邊的頭城而言,要說完全沒有影響是騙人的,但說影響很大也不太可能,
「這條隧道宛如在雪山山脈插進一根針,只是九牛一毛!」。

黃鳳岡如此形容,主要是比例問題。他說,整個雪山山脈長達數千公尺,雪山隧道直徑只有11.78公尺,
插一根隧道進去實在不算什麼,而在隧道開挖過程挖破許多水包和水脈,但隧道貫通、完工後,
這些破壞點都做好支撐和防水膜,「就像皮膚的傷口完成縫合,很快就止血,
雪山的水脈也會很快恢復自然平衡狀態」他肯定地說。

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條隧道會替生態環境帶來浩劫,

但是總之北宜高通車到底會為宜蘭帶來繁榮?
還是對宜蘭這片綠色淨土的夢魘?
大台北地區是否出現水源短缺危機?
相信時間會給答案的。

[ 本文最後由 遊戲MAN 於 06-8-28 04:54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1   檢視全部評分
zgmfx30a  我很贊同  發表於 06-8-29 08:31 聲望 + 1 枚  回覆一般留言

說真的~

我的目的是討論外部的車道安排XD

至於內部嘛~

暫時不太想多做一些批評跟讚賞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灰色之人

原文由 遊戲MAN 於 06-8-28 13:59 發表

台北與宜蘭的距離縮短了,何來弊大於利?

品質? 你所謂的品質不好是因為???

可知道這條隧道是台灣的驕傲?

可知道DIS-OCVERY對於雪山隧道的肯� ...


嗯,在下知道這是很浩大的工程,

但是一件小車禍就可以造成很大的回堵。

另外原本北宜公路的商家也因此生意大落,

配套?在哪?

另外這些您看過了嗎?

雪山隧道隧道鑽掘機深入萬年封閉的岩層,挖破地底水櫃,使世代儲存的地下水東流入海。坪林鄉從前靠山泉水灌溉的茶園,如今靠老天下雨,才能正常生長;過去一年兩穫的梯田,失去泉水滋潤,只能一年一穫。還有魚池、菜圃,屬於休閒產業的露營地,也因為龐大隧道工程帶來的生態改變,而必須改弦更張。
竹風蘭雨的宜蘭縣,位於雪山隧道東邊,一向因雨量多而鮮少有缺水問題。大隧道施工期間,因氣候變化,湧泉水量減少,頭城鎮的金面里、福成里、金盈里等地也鬧缺水問題。
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也說:「決定挖雪山隧道,根本就是錯誤政策。」工程費多花了三百億元,還流掉上億立方公尺的地下水源。十幾年來,台灣自然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國土復育刻不容緩;而雪山隧道流走的地下水,已難回復。
「千年水脈流失恐怕難以回復了。」台大環工所教授曾四恭說,雪山山脈長時間累積的地下水層,隨著隧道開挖而滔滔入海,水脈一斷,人為力量無法復原,即使大自然會復育,也是遙遙無期。
國外也不少生態學家關注雪山隧道的開鑿,我們不能只因為交通的便利就破壞了上萬年的水脈,我覺得這是資本家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2006-06-18 10:00 補充
距離雪山隧道不到5百公尺,以前農民全部都是引地下水灌溉,現在卻因為天然湧泉消失,只能靠抽水機抽水,不僅如此,就連魚塭都因為沒水,被迫改成菜園,農民叫苦連天。
農民:「現在如果要灌溉都要從那邊(抽水機)抽水,從魚池抽水才有水。」
農民怨,雪山隧道施工後,不僅造成生態改變,連長時間累積的地下水也付諸東流,但國工局有話要說。國工局山區工程處長張文城:「大自然影響才最關鍵,我不能說雪山隧道沒有影響,但對整個農業的生產,或是老百姓的地下湧水也好,或水井也好真正影響,最關鍵的還是整個大自然的氣候,才是最關鍵的。」


帶來的環境危機又是?

其實還是破壞了萬年水脈

這些水已經儲存了萬年以上

雖然樓上一些大大說水脈還是會靠地表逕流補充

但是已經儲存長達數千 數萬年的雪山泉水

已經因為大舉開挖而被剷除  被污染 或是改道

有些泉水位於不透水層 水質清新 而且不流動長達數千年之久

既然遭到剷除

恐怕數萬年都無法回復

http://times.hinet.net/news/20060404/graph/a8f0cd6c4a0b.htm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3987

受到雪山隧道挖斷水脈影響

台北 宜蘭泉湧減少 而殘餘的地下水源 也受到開挖汙染

甚至翡翠水庫也少了雪山泉湧的滋潤

山區多出大量的通風井  也造成了廢氣落塵污染隧道上方山區

但是為了繁榮地方  這條隧道似乎沒辦法不開

環保 經濟 孰輕孰重!?

我曾在花蓮居住

花蓮擁有比宜蘭還要自然的資源

尤其北迴鐵路沿線  風景壯麗 我常常搭火車到北迴鐵路沿線的車站海邊

逐浪追風 享受一人海灘的美好  偌大的海灘 只有一人

您能想像嗎?

然而

隨著 和平水泥專區的大舉開發  和平溪濁了

美麗的沙灘被鏟毀  水泥工廠一座座的開

亞洲水泥矗立在太魯閣口  台灣水泥佔據和平溪道出海口

幸福水泥攻佔和仁溪 東南水泥佔領南宜蘭

北迴鐵路雙軌化完成之前 開挖新隧道

多處泉湧被挖斷 許多小山被剷平

每次去花蓮一次 心裡就難過一次

最近研議許久的蘇澳到花蓮的蘇花高速公路

另外還有研議中的國道大武山高速公路(穿越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也是長隧道)

又有強大的聲音要蓋了

這條高速公路要穿越蘇花海岸 要經過無人的美麗海灘

他會帶來觀光飯店 以及 戲水的大量人潮

他會腐蝕東海岸最後一塊淨土

他會汙染殘餘未受污染的河川 他會帶來沒水準又沒公德心的台灣人

但是 他會帶給花蓮更大的繁榮 也會使得水泥開採運輸更方便

又由於蘇花高速公路爭議大  工程難度更勝雪山隧道

原本宣告動工的卻又無限期延後

但是地方強烈的聲浪  卻未曾止息

因為隧道通車 經濟觀光活動可以帶來人潮 許多人有工作 許多人會富有

更多人可以豐衣足食

但是 真正的影響是空氣臭了 水濁了 山禿了 土石流來了

環保經濟 孰輕孰重!?

舉一例

台11線花東海岸公路 車流量本來就非常稀少

政府竟然花大錢大舉拓寬景觀嚴重破壞  海岸被消波塊佔領 許多海岸景觀消



重新通車後 只有花蓮海洋公園段人車

擁擠  其他地區人車仍然非常少

所以台11線海岸公路拓寬只有圖利了海洋公園 在這個遊樂區開放之前

這塊區域  是一大片森林跟山頭

海洋公園的開發 爆開了山頭 剷除了森林

滿足了人們遊樂的欲望

卻毀了千年的自然景觀

真令人嘆息

http://www.hualienoceanpark.com.tw/html/homepage.asp

片頭介紹還說是自然的地方 殊不知他們才是破壞自然的元兇啊

蘇花高速公路如果最後決定動工  會不會造成比雪山隧道還要嚴重的生態浩

劫?

答案 是肯定的


這則新聞您看過了嗎?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40513490

在下可以說這是個偉大的工程,

也肯定那些日夜工作不休的人員,

但是,弊的確還是大於利。

另外消防?

世界隧道消防做最好的就是瑞士,世界各國取經的對象,我們卻不當一回事?
瑞士的隧道有專屬的消防隊專責其隧道救火,隧道二側有專屬逃生防火隧道,每50公尺有防火安全門,隧道全程有撒水、排煙、監控設備....等
人家都不敢保證沒事了,我們為了政治作秀居然輕率辦事?
隧道消防演練 =/= 隧道實際火災,隧道一但發生火災,起因大多為車禍,隧道火災性質=地下建築火災,而車禍造成火災不會是小擦撞而是連環撞擊,汽車本體除車架外,是可燃物質+易燃性液體,高溫悶熱的環境會一發不可收拾....
先撇開隧道上端筒狀通風設備根本對降低可燃蒸氣濃度沒用不說,我們雪山隧道的監控系統與相關系統不夠嚴謹不講,這些設備檢測時還才2X%可動作,這是幹嘛?想從失敗中求教訓嗎?
不知道大家對燃料控制燃燒、通風控制燃燒、地下建築(同隧道)火災了解多少?
至少就從事消防設計或就讀相關科系的人員,是不會也不敢開車去玩命的....果然如預料,煙排不出去....


的確是利大於弊不是?

這就這樣了,在下不會再回文了,

您的意思我也知道了。

[ 本文最後由 蒼紅弦月 於 06-8-28 04:11 PM 編輯 ]
 
一つの終わりは 新しい始まり…

俺たちの旅はこれからも続いていく

そうは思わない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1   檢視全部評分
zgmfx30a  我很贊同  發表於 06-8-29 08:32 聲望 + 1 枚  回覆一般留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 23:51 , Processed in 0.02637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