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自從三十年戰爭後,瑞典王國成為了波羅的海霸主,臨近的國家無不對之側目,特別是丹麥、波蘭這兩個宿敵更是如此。與此同時,在彼德一世‧大帝領導下的俄羅斯帝國,也透過了西化運動,而逐漸崛起。於是,瑞典的夙敵丹麥、波蘭-薩克森(此時波蘭-立陶宛聯邦正與薩克森選侯國君合)便與俄羅斯帝國聯手,企圖共同對付瑞典。另一方面,瑞典王國正由查理十二世掌政,他是個具有雄心的國王,從他諸多綽號中,可以看得出來他是個勇敢善戰,卻又用兵黷武的國王。往好的方面說,他被稱為「北方的亞歷山大」;往壞的方面說,他就是「北方狂人」。
1700年,俄羅斯與丹麥、波蘭-薩克森終於對瑞典宣戰,雖然他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盤算,但是打倒瑞典倒是一致的。就丹麥王國而言,瑞典王國與位於日德蘭半島上的霍爾施坦因-哥托普公國結盟,無疑地使丹麥陷於兩面包夾的危險。而對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薩克森選侯弗雷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而言,瑞典人手中的立沃尼亞,正是他垂涎已久的土地;至於,俄羅斯帝國則期盼得到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以強化他們的西化/西進政策。
這場戰爭一開始,局勢對於處於兵力弱勢的瑞典看來並不有利,然而,瑞典軍隊卻在戰爭初期連連得手,丹麥、薩克森兩隻軍隊,分別在霍爾施坦因與里加被擊敗,並直接威脅到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丹麥自此敗離。不久,俄軍也在納瓦爾之戰中,遭到慘重的打擊。在連續的勝利後,查理十二世於是揮軍波蘭,並且向波蘭國會提出要國王奧古斯特二世下台的要求,然而,波蘭方面卻以奧古斯特二世並非以波蘭國王的身份與瑞典交戰為由,拒絕了瑞典的要求。瑞典大軍於是對波蘭發動攻擊,波蘭-薩克森聯軍不敵,接連敗北,在華沙與克拉科夫淪陷後,瑞典另立了親瑞的斯坦尼斯拉斯‧累什欽斯基為波蘭國王,並簽署了共同對俄的盟約。不久,瑞典有在1706年的弗勞斯塔特戰役後,迫使薩克森選侯國退出戰局。眼下瑞典的敵人僅剩位於東方的俄羅斯帝國了,於是查理十二世向東進兵,直逼莫斯科,迫使俄羅斯使出必殺絕招──焦土政策。瑞軍受此焦土政策之困,又蒙耶斯那戰役之敗,所餘輜重盡為俄軍所毀,於是查理只好率領殘軍南退。查理十二世企圖結合反俄的哥薩克黑特曼馬澤帕,然而,哥薩克軍卻不幸為俄軍所敗,查理只好再度南逃,以聯合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重新對俄作戰。然而不幸的是,瑞軍又再度於波爾塔瓦戰役中慘敗,於是查理十二世只好暫時待在土耳其。
在查理十二世流亡土耳其期間,薩克森選侯弗雷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有重登其波蘭國王寶座,而丹麥也重新投入戰場,更不幸的是俄軍攻陷了瑞典在芬蘭的要塞──維堡,並對芬蘭長驅直入。雖然國王不在國內,且國內兵源不足,但是瑞典人仍舊在赫爾辛基阻止了俄軍的入侵。同時,在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也爭取到了與土耳其的盟約。然而,接下來的局勢卻對瑞典十分不利,先是瑞典軍隊於東、西各線的接連大敗,其次土耳其也跟著叛盟,查理也馬上由座上賓淪為階下囚。雖然,查理旋即獲釋,然而惡劣的局勢仍舊竉罩在瑞典王國。瑞典原本的盟友漢諾威-不列顛、普魯士也於差不多此時對瑞典宣戰,瑞典於是面臨四面楚歌的窘境。查理十二世為扭轉局勢,而遠征挪威,然而卻在腓特烈哈爾德戰役中陣亡──被一顆來自自家陣營的子彈給射殺,傳說此為霍爾施坦因-哥托普公爵查理‧弗雷德里希的陰謀。
查理死後,王位便傳給了他的妹妹烏爾麗卡‧埃累沃諾菈。烏爾麗卡繼位後,最重要的便是不擇手段地恢復和平,於是他先後與漢諾威、普魯士、丹麥議和,放棄了不萊梅、凡爾登給漢諾威、割讓了波美拉尼亞南部給普魯士、捨棄了松德海峽的免稅特權與同霍爾施坦因-哥托普的傳統聯盟,以換取與丹麥間的和平。烏爾麗卡的外交努力,使瑞典透過三十年戰爭取得的成就,自此化為烏有。而對俄的和平,更是建立在屈辱之上,瑞典喪失了大片的土地(立沃尼亞、愛沙尼亞、英耶曼蘭與卡累利阿東部),從此,瑞典從一級強國退位,波羅的海的霸權自此易主,俄羅斯帝國正式取代瑞典王國,成為波羅的海的強權,而瑞典則自此不再是歐洲政治的要角。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2   檢視全部評分
sawana    發表於 06-12-27 17:35 聲望 + 2 枚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8 20:25 , Processed in 0.0169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