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K的生物知識+

[複製連結] 檢視: 3161|回覆: 13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小K的生物知識+  每日更新

鯊魚 可以生活在淡水中?你知道嗎?


牛鯊(Carcharhinus leucas)
最大體型:3.5米/230公斤。
分布:從澳大利亞西部到巴西任何的熱帶和亞熱帶沿海水域。

牠是許多熱帶地區 水生動物 聞之色變的生物
牠們發展出一套適應淡水的機制 以維持身體內鹽度的平衡
富有強大的冒險精神及這套機制 使得牠們從海洋 河口 一路殺進河川 湖泊
並在淡水環境下生活大半輩子 這也讓他們成功取得水域最強鯊魚的稱號
目前已經發現公牛鯊可以在某些包括亞馬遜河密西西比河在內的河流中溯流而上三千多公里。

真實案例:
澳男子自家陽台釣起12條大鯊魚
2006-10-1500:19:24休斯在自家陽台上釣鯊魚。據英國太陽報14日報道,澳大利亞男子羅比‧休斯發現公寓樓下連通大海的人造湖內游著許多鯊魚,于是他從自家陽台上朝湖中拋下釣線。令人吃驚的是,在過去18個月中,休斯真的從這個人造湖中釣起了12條大鯊魚,包括一條上周剛剛釣上來的1.5米長的大牛鯊。  據報道,現年26歲的羅比‧休斯居住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黃金海岸附近的一幢公寓樓的6樓,他的公寓樓下面就是一個連著運河和大海的人造湖奧爾湖。休斯去年發現,他家陽台下的湖泊中竟然游來了一大群鯊魚,于是他決定從自家的陽台上通過釣桿垂下一根釣線,站在家中釣鯊魚。
  在過去的18個月里,愛好釣魚的休斯一有空就站在家中陽台上釣鯊魚。到目前為止,休斯已經釣起了12條鯊魚。據悉,他上周才剛剛釣上了一條1.5米長的大牛鯊。
  一般鯊魚咬鉤後,休斯會迅速收線,將鯊魚拖到底樓的停車場高度,而他的朋友戴維‧羅蘭多會馬上衝下樓,用一根大魚叉將掙扎的鯊魚叉住。休斯稱,他家有8口人,一家經常吃他釣上的鯊魚肉,多余的鯊魚肉則送給朋友。




下次在河裡看到鯊魚 不要以為這是幻覺 趕快拔腿狂奔吧


[ 本文最後由 k66unknow 於 07-4-12 08:51 PM 編輯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9   檢視全部評分
我是鐵傲眾  Discovery有講喔  發表於 07-4-6 22:50 聲望 + 1 枚
阿瑪迪斯  被咬到~~就醬爆了= =  發表於 07-3-10 18:41 聲望 + 3 枚
~月狐~    發表於 07-3-10 15:20 聲望 + 5 枚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基因工程


一九五三年華生(James Watson)和克立克(Francis Crick)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世界上第一批重組DNA分子誕生;隔年,幾種不同來源的DNA分子裝入載體後,被植入大腸菌中),宣告了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在生命科學史上翻開了劃時代的一頁,而「基因工程」,也是分子生物學的延伸應用。

基因工程技術是生物技術的基礎,從動植物改良、人類疫苗及醫藥開發,到人類基因體研究計畫,都可看見基因工程技術的影子。雖然基因工程技術誕生至今僅三十多年,但其貢獻卻無可估量。基因工程是一種用來修改、重組DNA結構的技術,修改是為了某些特定目的而做的,而且這些修改是可以傳承到子代的。藉著基因工程,我們可以改變細胞的特性,進而改變生物體的外在特徵或內部行為。

生物技術:

遺傳工程的應用

  1.醫學上的應用:

(1)診斷(Diagnosis)

(2)治療(Gene therapy)

(3)製造疫苗,醫療食品與藥物,蛋白質,細胞組織或器官等

(4)鑑定基因密碼排列

   2.非醫學上之應用:

(1)轉殖植物、農作物(Transgenic plants)

(2)轉殖動物、畜類(Transgenic animals)

(3)食品工業(Food technology)

(4)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基因工程改良生物」,也就是基因改造生物,利用現代基因工程,將甲生物的某個基因轉殖到乙生物後,乙生物便獲得甲生物該基因的遺傳特性,成為基因改造生物。

隨著基因解碼技術的漸趨成熟,基因體研究(Genomics)及其應用也愈來愈重要,在植物方面,目前單子葉的稻米及雙子葉的阿拉伯芥草的基因已完成定序,重點開始轉向基因功能及代謝路徑、代謝產物之研究,預期未來將與二次代謝物、健康食品及藥用物質之生產等研究合流。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演化論


演化論也稱進化論,是用來解釋生物演化的理論,而演化是指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變異的現象。從古希臘時期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思想,認為一個物種可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從地球誕生以來就是今日的樣貌。

拉馬克的理論曾經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西歐相當流行,並影響了後來包括達爾文在內的許多學者。而1850年代出現的達爾文主義,雖然能夠提出演化的機制與證據,但由於當時孟德爾遺傳學仍受到忽略,使演化理論遇到瓶頸。因此直到1930年代的現代綜合理論(新達爾文主義)建立之後,拉馬克主義才逐漸衰微。不過蘇聯由於政治人物的喜好,使得他們沿用拉馬克主義直到1960年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鱟,讀成「後」,依字形上看來像是「有學問的魚」,是阿兵哥口中的鋼盔魚,老人家們稱牠為鴛鴦魚、夫妻魚;外文名horseshoe crab,直譯成馬蹄蟹。鱟像位披著盔甲的武士,看似兇狠,卻沒有像虎豹般的危險;鱟的這身行頭,可是保護著牠渡過了許多歷史的歲月呢。其實鱟的祖先早在四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裡,而在兩億多年前轉型成目前這個樣子,一直維持到現在,比起人類有著更長久的歷史,有著「活化石」的稱號!可惜的是,近來鱟分布的地區越來越少,數量大減,需要設立保育區加以關愛。

金門產的鱟稱為中國鱟或稱三刺鱟,它有以下特色:稚鱟終年分布在泥灘地,只是冬季潛伏較深,只有在出太陽氣溫回升的日子才可以在地面看到它們;小稚鱟分布在近岸高潮線附近泥灘地,而大稚鱟則逐漸向外海遷移。成鱟出現於每年5月到8、9月間(產卵季節),東北季風起即會遷徙至20-30公尺深海域越冬。出現季節時母鱟及雄鱟於大潮清晨或傍晚,集體游上潮間帶高潮線附近的沙洲產卵,產卵於沙洲泥灘間,卵產在5公分深的沙中。卵直徑約0.3公分,淡鵝黃色,一次產卵百餘顆。卵孵化之後,漂至高潮線附近的泥灘地,經脫殼變態下來,過底棲的生活,以泥灘上之細小生物或碎片為食。長大至4-5公分隨水流逐漸遷移到以沙為主的地區,至10公分上下就離開潮間帶到較深海域生活。在深海中經過數年的成長後,當達到成體時,雄鱟即會尋找雌鱟而為配對,當到生殖季節時仍固定游回到海邊產卵。雌鱟與雄鱟的不同
鱟居住於沙質淺水海域,常爬行或全身潛行於泥沙中。它的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關,通常稚鱟生活於海岸泥灘地,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游向外海生活。鱟於冬季時會選擇在較深的海域生活,直到來年水溫回升時再遷往淺水域覓食或於沙岸產卵。晚夏才產卵孵化的稚鱟可以潛伏在低潮線潮間帶過冬,天氣好時會爬出攝食。
烈嶼稚鱟分布在西、南海岸(雙口至上林海域)的泥灘地。由於大陸漁民的海上拖網捕撈;金門岸邊定置網的攔截,已不易看到母鱟上岸產卵,鱟的生存已到危及存亡之秋。於此金門地區於八十八年底首次劃定了800多公頃的保育區(位於古寧頭地區海域),來保護濱臨滅種的鱟,希望能延續鱟族的生存。


[ 本文最後由 k66unknow 於 07-3-25 09:37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噬菌體(bacteriophage



噬菌體分別在1915年由英國科學家腓特烈.特瓦(Frederick Twort, 1877-1950),及1917年由法裔加拿大細菌學家菲立克斯.德哈瑞利(Felix d'Herelle, 1873-1949)所發現。這些科學家們注意到,在某些細菌培養液中,含有某種可以殺死細菌的感染性物質,而這些感染性物質比細菌還小,因為它們可以通過留置細菌的過濾器,這一點特性和那些引起動物及植物生病的病毒很相似。德哈瑞利創造「噬菌體」這個名詞,意思就是「細菌捕食者」之意。

後來人們逐漸明白噬菌體是一種可以感染細菌的病毒。噬菌體擁有自己的基因,這是由噬菌體「頭部」(由蛋白質構成)內的DNA所編碼的。噬菌體以其「尾部」(亦由蛋白質構成)貼附在細菌上,接著將頭內的DNA注入細菌體內;蛋白質成分的頭部留在細菌外面,而負責帶噬菌體複製和生產子代遺傳訊息的DNA,則進入細菌體內,並指揮製造更多的噬菌體。由噬菌體DNA組成的基因會譯製蛋白質來「欺騙」細菌的細胞機器,使細菌為其多製造一些噬菌體;噬菌體DNA也會解譯製造噬菌體頭部和尾部的蛋白質。

  噬菌體只會感染細菌,它們對其他生物細胞是無害的,曾經有一陣子它們被認為可以用來作抗菌藥劑,但後來證明並不適用,但無論如何,它們對研究細菌的生化和遺傳特性很有幫助,同時也開啟了噬菌體遺傳學的領域,總而言之,其對遺傳學的建立有很大的貢獻。近年來噬菌體已成為重組技術強而有力的工具,用來分離及操作人類、動物、植物體中的基因。重組DNA技術可說已對生物學及醫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幾乎任何基因都可以從被選定的生物體中分離出來,且其化學性「字母」的序列亦可以被確定,如此一來便可以提供關於該生物體DNA百科全書中的詳盡知識。這對診斷試劑,甚而治療藥物及疫苗的影響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噬茵體在這一場革命中將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資料來源 科學大發現====================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貓頭鷹



又叫鴞(貓頭鷹是它的俗稱),屬於鴞形目夜行性猛禽,共有180多種。分佈在我國的貓頭鷹大約有26種,均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貓頭鷹的大眼睛只能超前看,要向兩邊看的時候,就必須轉動它的頭。貓頭鷹的脖子又長又柔軟,能轉動270度。由於是夜間出來捕食的種類,它們的聽力十分的敏銳,它的兩隻耳朵不在同一個水準上,有利於根據地面獵物發出的聲音來確定獵物的正確位置。

貓頭鷹是現存鳥類種在全世界分佈最廣的鳥類之一。除了北極地區以外、世界各地都可以見到貓頭鷹的蹤影。貓頭鷹完全依靠捕捉活的動物為食。獵物的大小視貓頭鷹的體型大小而定,小到昆蟲,大到兔子都有。
========================================================
貓頭鷹 小的時候有養過 牠超可愛的 晚上會咕咕叫 頭也會跟著轉
可是沒多久就野放了 因為飼料費太貴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宮崎氏澤蟹


中文學名 : 宮崎氏澤蟹
科名 : 溪蟹科
拉丁學名 :         Geothelphusa miyazakii
中文俗名 :         紅腳仙
命名者 :         Miyake & Chiu
發現年代 :         1965
基本特徵 :         宮崎氏澤蟹,紅腳仙頭胸甲呈近方形,甲面光滑,寬約3公分,前側緣稜脊明顯,螯足不等大。
整體呈紫色,但螯指及全身各關節為橙色。是台灣特有種中的大型澤蟹。

生態習性 :         穴居之洞口常隱在草叢或樹根間,為肺吸蟲的中間寄主穴居之洞口常隱在草叢或樹根間。
全球分布 :         穴居於山溝旁的土質洞穴中。本種只出現在台灣台北盆地周圍。
海洋生態保育 : 台灣特有種


[ 本文最後由 k66unknow 於 07-3-18 07:54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科莫多龍



科莫多龍(又名科莫多巨蜥或科摩多巨蜥;英語:Komodo Dragon;學名:Varanus komodoensis)是世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龍屬於巨蜥科(Varanidae),在印尼許多島嶼棲息。
據估計,現存6000頭科莫多龍,集結在印尼小巽他群島,包括科莫多島(1700頭)、林卡島(Rincah; Rinca)(1300頭)、莫堂島(Gili Motang)(100頭)、佛羅雷斯島(Flores)(或許2000頭)。
平均長度2至3公尺(10英尺)。在野生環境,成年的大科莫多龍普遍重約70公斤(154磅),獵獲的樣本往往還要重一些。已證實最大的樣本為3.13公尺(10英尺3英寸)長,166公斤(365磅)重,未消化的食物計算在內。
科莫多龍是肉食動物,它們兇猛、殘忍,野性十足,就連一向以兇殘著稱的鱷魚也望尖莫及。它們善於捕捉鹿和野豬等動物。一頭活鹿一旦落入它們的利爪,不到幾分鐘就會被撕得四分五裂。科莫多龍的食量很大,是獅子食量的3倍之多。也許是因為食量大,攝取的熱量多,吃飽後,它們可以逍遙半個月不用進食。科莫多龍是肉食性的,獵食有生命的獵物。牠們會靜悄悄地靠近獵物,然後突襲,牠們可以時速20公里短暫奔跑。科莫多龍是無毒的,但牠們牙齒間的縫隙,卻布滿50種以上的細菌。若最初一咬殺不掉獵物,儘管獵物逃脫,科莫多龍牙齒的細菌也會引起敗血症,在一星期內把獵物殺死。之後,科莫多龍進食獵物的腐肉。

科莫多龍的獵食範圍很廣,包括野豬、山羊、鹿和水牛。據發現,在野生環境,科莫多龍會獵食較年幼的同類。牠們偶爾會獵食人類和人類屍體。從發現到現在,已有12人以上死於龍咬,然而,據報也有敗血症的生還者。

科莫多龍會在5-8月期間交配,9月產卵。雌性會將卵產在地底或樹穴,保護牠們。一窩卵平均有20顆卵,孵卵期為7個月。但是,人工孵化的科莫多龍出生後,一般無法自衛,多數因而不能存活。頭幾年,年幼的科莫多龍一般會在樹上生活,那裏有更大的生存機會。科莫多龍約5年便成熟,會長至2公尺長,牠們最多有30年的壽命。
目前,科莫多龍數量不多,全世界共存2000條左右,面臨滅絕的危險。由於科莫多龍對研究生物的進化和地殼的演化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印尼政府已經設立了國家公園,對科莫多龍加以保護。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盲蛇




盲蛇,又名蚯蚓蛇或牛鼻鑽。

英名:Taiwan Worm Snake,Blind Snake

學名:Ramphotyphlops braminus

特徵:體長不超過20公分,為台灣產蛇類中體型最小者,形狀像大隻的蚯蚓,故有人稱之為「蚯蚓蛇」。顏色大致為黑褐色,身上的鱗片較硬,且無蚯蚓身上之環帶,故可與蚯蚓分別。

習性:盲蛇一般在潮溼陰暗的地方可發現,為穴居生活。平時躲在腐木下、落葉堆、垃圾堆,晚上或下過雨後會到地面上活動,動作頗敏捷。以小型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物。盲蛇行孤雌生殖或卵生。對人類而言應算是有益的動物。身體背部為褐色或深褐色,腹部顏色很淡,長度約可達十二至十五公分。是台灣最小型的蛇類。頭部為扁圓型,眼睛退化,變成深色小點。不會咬人,也沒有毒性。尾巴短又尖,口很小,會利用尖尾刺人以自衛。盲蛇通常在潮溼的腐殖土或枯樹中生活,有時也會大量躲在堆積的甘蔗頭堆中。以小昆蟲、蟲卵等為食物。全省普遍存在。
=================================================================================
最近在學校發現這種小小蛇
也打破了我們學校沒有蛇出沒的紀錄

雖然說全台灣普遍存在 但事實上卻是可遇不可求的
今年的盲蛇好像有大量出沒的感覺 小K今年已經遇到過達3隻的紀錄
把牠抓起來觀察的時候要注意 牠的巢穴附近通常都有為數不少的大蜈蚣 Orz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騎士

準備登出

蜈蚣





蜈蚣,在生物學上歸類為「唇足綱」。因種類的不同,在牠們成長之後,腳的數目可以從15對到最多 177對。不過以我們最常見的種類來說,大多是15、21或 23對居多。
身體扁平,分類及軀幹兩部份。頭部有一對觸角。有大顎一對,小顎兩對,軀幹有15至180節不等,每一節有一對附肢(足)。第一對附肢為顎足,末端有毒爪,內部有毒腺。蜈蚣用氣管系統呼吸,身體兩側有氣門交換氣體。蜈蚣居於溫暖地方,白天躲藏在石塊或枯木下,晚間獵食,行動大分敏捷,主要捕食蚯蚓及昆蟲,大型的蜈蚣會捕食細小的脊椎動物。獵食時,先以毒爪殺死獵物,再用大顎嚼碎吞食。雌雄異體,雄體有交配器,雌性產卵器或直接產下幼體。 英 漢 字 典都 將 “ Centipede” 翻 譯 為 “ 蜈 蚣 ” , 而 就 字 面 上 的 意 思 , “ Centi-” 是 “ 百 ” ,“ pede” 是 “ 足 ” , 這 和 中 國 將 蜈 蚣 稱 為 「 百 足 之 蟲 」 , 是 不 謀 而 合 。 然 而 , “Centipede” 較 正 確 的 註 釋 應 為 唇 足 動 物 Chilopoda, 蜈 蚣 僅 是 唇 足 動 物 綱 中 的 一類--蜈 蚣 目 Scolopendromorpha。 一 般 人 都 知 道 蜈 蚣 有 很 多 隻 腳 , 至 於 究 竟 有 幾 隻 則不 細 究 , 因 此 , 有 些 蜈 蚣 的 圖 案 會 將 腳 數 畫 錯 了 。 事 實 上 , 蜈 蚣 只 有 21對 或 23對 的步 足 , 並 沒 有 百 足 , 而 真 正 有 百 足 的 是 唇 足 動 物 綱 中 的 另 一 類--地 蜈 蚣 目Geophilomorpha。 地 蜈 蚣 的 步 足 由 31對 到 181對 , 因 種 類 而 異 。 此 外 , 唇 足 動 物 綱尚 有 石 蜈 蚣 目 Lithobiomorpha和 蚰 蜒 目 Scutigeromorpha, 牠 們 都 只 有 15對 步 足 。

   台 灣 地 區 現 有 的 蜈 蚣 有 16種 , 分 別 屬 於 2科 : 蜈 蚣 科 Scolopendridae(頭 部 兩 側 各有 4個 成 叢 的 單 眼)和 盲 蜈 蚣 科 Cryptopidae(頭 部 無 眼 睛 的 構 造)。 蜈 蚣 科 下 有 3屬 : 蜈蚣 屬Scolopendra(身 體 側 面 的 氣 門 呈 三 角 形)、 衛 蜈 蚣 屬Rhysida(第 7體 節 具 氣 門 一 對, 且 氣 門 呈 卵 圓 形 , 其 內 有 指 狀 凸 起)和 耳 孔 蜈 蚣 屬Otostigmus(第 7體 節 不 具 氣 門 ,且 氣 門 內 無 指 狀 凸 起)。 至 於 盲 蜈 蚣 科 , 則 有 2屬 : 盲 蜈 蚣 屬Cryptop(21對 步 足)和 棘 盲蜈 蚣 屬Scolopocryptops(23對 步 足)。

===============================題外話======================================

嗚 要從學校帶蜈蚣回家的時候 牠居然從我在寶特瓶旁邊挖的排氣孔跑了出來
因此在班上引起了大騷動 而且牠體型不算小 大約有17cm長 還蠻肥的
目前有可能窩在班上某人的儲物箱中 Orz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1-5 02:27 , Processed in 0.02248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