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從別的地方轉貼來的(http://sciscape.org)
--------------------------------------------------------------------------------------------------------
編輯
John C. H. Chen 報導 台大物理系何小剛教授在內的三位理論物理學家對2005年費米實驗室的HyperCP Collaboration所發現的Sigma-plus衰變為一個質子跟一對正負缈子提出解釋,認為這可能含有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之外的新物理。

費米實驗室所測量到的這個衰變現象只找到了三個事件,而實驗結果暗示可能在衰變過程中有個質量214.3MeV的中間產物,而這個中間產物會衰變為一組正負缈子對。這個結果雖然可以利用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來解釋,但是機會只有大約1%。

何小剛教授與University of La Verne的Jusak Tandean及Iowa State的German Valencia假設這個尚未被確認發現的中間產物為X粒子,提出了利用“next-to-minimal supersymmetric standard model” (NMSSM)來解釋這個實驗結果。NMSSM有七個不同的HIGGS粒子,其中最輕的一個為A^0_1。他們發現NMSSM中的A^0_1粒子符合X粒子的所有限制條件。如果A^0_1粒子的確被發現存在,那便會清楚的表示我們需要標準模型之外的新解釋。

他們認為A^0_1可以解釋X粒子為什麼那麼輕(214.3MeV),同時可以解釋為什麼X的Branch ratio這麼低。另外物理學家過去針對K介子和B介子在這個質量範圍內一直沒有看到類似的現象則給了A^0_1很強烈的限制條件。同時,如果A^0_1的質量真的是214.3MeV,那麼基本上這個粒子幾乎完全會衰變為正負缈子對,也就是實驗觀察到的衰變路徑。

X粒子跟NMSSM的相關預測預期將可以在LHC及正在準備階段的ILC中得到更多的線索。

原始論文
Does the HyperCP Evidence for the Decay Sigma+-->pμ+μ- Indicate a Light Pseudoscalar Higgs Boson?
Phys. Rev. Lett. 98, 081802 (2007)
參考來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本文採"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之創用CC轉載授權模式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1-3 03:32 , Processed in 0.01652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