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收縮的帝國——對明清時期喪土失地的戰略思考

                 作者:收複領土聯盟

    明清時期,我國雖然仍是大一統的封建大帝國,但作爲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最後兩個王朝,已經明顯呈現出頹勢,逐步走向了衰落。收複領土聯盟認爲,期間固有領土的喪失是這兩個帝國逐漸收縮、衰落的最明顯標志!

    有明一代,雖說還是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但這個統一,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不完全的,還有大塊的固有領土未能收複。未統一的領土主要在兩大方向:一是在正北方,未收複內蒙、外蒙和西伯利亞一帶的領土。蒙古勢力退出中原後在北方形成了事實上的“北元”,仍然具有強大的實力。明朝雖有北伐,但也大多無功而返,終明一代不能消除北方的威脅,只好修長城以圖自保,明朝未完全繼承元朝的全部領土。二是在西北新疆一帶的絕大部分領土未能收複,只收複了哈密衛。但明朝繼承了元代在東北和西藏的領土。另外,明朝在西南的領土超過了曆代,擁有大部分緬甸和老撾的部分領土(參見明朝疆域圖)。

    明朝當時繼續走在世界的前列,顯然是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帝國。但是明朝在領土問題上卻出現了兩大戰略失誤,失去了兩大塊固有的領土,這兩塊領土均爲極具戰略意義的要地。

    一是在朝鮮半島北部的我國固有領土全部喪失。明朝建立時,中國與朝鮮並不是象現在這樣以鴨綠江和圖們江爲界。從西漢設置樂浪等四郡以至元末曆15個世紀、1500余年間,中國對朝鮮半島北部一直領有主權,即使在三國割據混戰時該地仍屬於當時的魏國。在遼金元400余年間,此處疆界基本穩定在今朝鮮江原道的永興地區。明朝建立後,統治者自恃疆域廣大,加之朝鮮“侍大至誠”,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對於朝鮮向北方索地采取了大度容讓的風格,朱元璋向當時的高麗王明確表示不在乎數州之地、不與小邦計較,遂按照高麗王的要求以鴨綠江爲界,自此劃定鴨綠江以南歸高麗。李成桂建立朝鮮李朝後,故伎重演再次索地,朱棣又在李朝千恩萬謝聲中,允許將三散、禿魯兀等11處原屬中國的地域劃歸朝鮮。李朝在逐步向北擴張領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屠殺和驅趕當時的少數民族女真人的過程。明代中朝疆界發生了重大變化,南界線從永興一線撤至今天的鴨綠江、圖們江,兩江以南的女真人被迫撤到江北地區,兩江以南遂被朝鮮占據。想一想都心疼啊,那是多麽富饒的土地!如果今天該地仍屬於中國,中國人怎麽會全部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而出現東北戰略困局?李王傳旨亦稱:“豆滿江(即圖們江)之南沃野數百余裏,耕則禾稼必盛,牧則牛馬必肥,可爲生民永建乃家之地……”

    明朝失去的另一塊重要領土是安南,即今越南。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屬地。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1406年,成祖派張輔率軍深入安南,至1407年出師僅一年,就大獲全勝,消滅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權,得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八十、戶三百十二萬。朱棣改安南爲交趾布政使司,改置17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個行政區。但這種局面沒能維持多久,之後安南兵連禍結,明軍數次作戰不利。至明宣宗時對連年戰爭感到厭倦,楊士奇等大臣乘機進言,宣宗竟然極爲短視地決計罷兵,诏尚在安南的王通等人率軍八萬余人北返,罷交趾布政使司,安南遂由固有領土成爲中國的藩屬國。
  
    清朝的喪土失地同樣令人扼腕歎息。清朝時期,繼承了明朝的絕大部分領土。與明朝疆域相比,清朝在北方和西北領土方面比明朝有了大幅度擴展,自漢代以來的蒙古、新疆的領土重新回歸版圖。但在西南緬甸方向和東北方向領土卻大幅退縮。總體來看,清代因與沙俄簽訂割地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不但使明朝幾乎全部得以繼承的東北領土大幅度退縮到了外興安嶺,而且讓沙俄乘趁機占穩了腳跟,使北方的異族威脅長期化甚至永久化,中國北方整個地緣態勢嚴重惡化了。雍正時期,又與沙俄再次簽訂割地的《恰克圖條約》,使中國領土完全退出了貝加爾湖地區!應該說,至清朝中期,除了東北北部及西伯利亞等元朝其他領土外,基本上繼承了漢代以來的我國固有疆域。與明朝完全一樣的是,清朝並未重新擁有朝鮮和越南的直接領土,這不能不說是個天大的遺憾!清朝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被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占了150多萬平方公裏的固有領土,特別是東北以外100多萬平方公裏領土的喪失更是影響中華國運的重大事件,對中國的地緣態勢造成了極爲惡劣的危害,至今以至於將來,將長期對國家安全和地緣格局造成不利的影響,成爲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此外,清政府又失琉球,割台灣,進而失去了一係列的藩屬國,自身又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中難以自拔。至清末,領土比起前期來大大退縮!(參見清朝前後疆域圖)

    與明清不斷喪土失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沙俄在有清一代蠶食鯨吞,巧取豪奪,竟然拓地萬裏,成爲了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實屬亘古少見的奇觀!實際上,俄國人能有如果出色的侵略業績,最大的“恩人”就是清政府!是多多仰賴清朝恩賜成全的。別的不說了,你僅看一看中國15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是如何喪失的就很能說明問題了!這麽大面積的領土變動,而雙方之間竟然沒有發生過象樣的戰爭!這不同樣是千古難見的奇觀嗎?!這麽遼闊的領土,俄國人就象是白拾一樣收入囊中,確實丟煞了中國人的臉!也難怪日本人近代以來看不起中國人!其實日本人對於唐代以前我們的祖先是相當崇敬的。

    明清時期我國領土不斷收縮,並不完全在於國力衰弱。實際上,明清的國力衰弱有一個較爲漫長過程。另一方面,同樣國力不強、不占據絕對優勢的沙俄卻能一躍而成爲世界領土大鳄,確實值得我們中國人認真思考。

    思考之一:明清時期封建專制主義大大強化,從政治上、精神上、思想文化上強化對人的控制和奴化,使中華民族萬馬齊喑,喪失了創造力。

    明朝時期,專制主義大大強化,設立了錦衣衛、東廠、西廠等特務組織,大大強化了對官僚和下層人民的統治。統治者在對付功臣和貪官方面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剝皮、腰斬、淩遲等酷刑大行其道,自西漢文帝時即已廢除的殘損肢體的肉刑在時隔1500年後再度盛行。誅殺異己就更慘無人道了,朱棣竟然滅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儒十族!清朝時期專制主義同樣大大強化,統治者建立了軍機處,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一切大權集中於皇帝一人。清政府在全國實行白色恐怖,八旗軍駐守全國各地。其實,清軍在進入中原時即對不投降的忠臣志士及居民大肆屠城殺戮,忠勇之士幾乎被殺絕。綜觀有清一代,“文字獄”都極爲 盛行,對讀書人實行殘酷的思想統治,因之被殺及受株連者甚衆。當時的大多數知識分子被統治者的高壓政策嚇破了膽,爲了避嫌遠禍,明哲全身,大部分知識分子只好埋頭故紙堆,這也是清代考據之學興盛的重要原因。科舉制改變了以策論等真才實學取士這種讓知識分子關注現實,解決現實問題的做法,自明朝即開始的“八股取士”制度在清代繼續推行,只在“四書五經”內命題考試,讀書人並不能憑借研究新學問、新知識而獲得身份和地位的改變。在此情況下,只能使人的思想僵化、奴化,以此搜羅的所謂人才也只能是奴才、庸才,大大鉗制了人民的思想,限制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整個社會呈現出萬馬齊喑的局面。近300年間,最終使中華民族落了伍。這樣慘痛的教訓值得永久銘記和認真汲取。

    思考之二:統治階級和所謂的政治精英喪失了進取心,並迅速腐朽。

    雖然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統曾有“憂勞積心,日勤不怠”的積極作爲,但也只是個別現象。綜觀明清兩朝,統治階級和治國之士的進取心已大不如前,已喪失了漢唐時代,中華民族處於上升時期那種雄視百代、氣吞萬裏、滅此朝食、將敵人打入十八層地獄的雄心壯志!明清時代,還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的壯志嗎?還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嗎?還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必勝信念嗎?還有醉臥沙場、馬革裹屍、視死如歸的鬥志嗎?明清的統治者和治國人士那種開拓進取的精神不見了,對北方特別是東北和西伯利亞,一味以蠻荒苦寒之地稱之,認爲那裏的風太硬、天太冷、雪太大、地太貧、居民太落後,以爲是“化外之地”,得之無所用。不如躺在江南溫柔鄉裏聽吳侬軟語、偎紅倚綠來得自在潇灑。實際上真是如此嗎?象是東北特別是現在的黑龍江以北地區是“流著牛奶和蜜的地方”,朝鮮半島北部更是沃野千裏、禾稼繁盛之地,直接與我東北大地相連。如不是統治者放棄,鴨綠江、圖們江至今還是我國的內河!明朝很快走向了腐朽,竟然用太監監軍,亘古未有,這不但造成了宦官專權,更造成了吏治腐敗、民不聊生,終於促成了天下大亂!清朝實際上到三藩之亂時,八旗弟子已經變質腐朽,平定三藩多憑漢人綠營兵將。清朝雖然出現了康熙、乾隆等幾位有作爲的皇帝,但更多的皇帝卻是平庸之輩,甚至於貪生怕死,置江山社稷和億萬臣民於不顧。在這方面,鹹豐、慈禧(當然算不上皇帝,但是實際上的統治者)兩位當政者相當典型,他(她)們在外敵當前時倉皇逃竄,使西方殖民者兩次占據國都,給中華民族造成奇恥大辱!其行爲極爲可恥。在這一點上,遠遠趕不上崇祯皇帝,最起碼他能做到天子守國門、死社稷!令人崇敬。

    思考之三:閉關鎖國的政策,限制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使中國喪失了大好的曆史機遇。

    閉關鎖國的政策,是中國落後的根源。明朝建國後很快走上了閉關自守之路,但因當時西方尚處於經濟大發展的前夜,所以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經濟總量,明朝在當時都還說的過去。整個明朝中期和前期,我國繼續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清朝時期卻大大落後了。其實我們管中窺豹,僅僅通過一個事例也可看出清朝落後之處。清朝統治者與明朝爭奪東北時曾與持火炮的明軍開戰,努爾哈赤還因中炮不治身亡;之後是收複雅克薩之戰,也遇到了持火器的俄國人,怎麽到了清朝平定邊患,特別是簽訂條約,安定國內後卻將火器束之高閣,以至於直到西方殖民者到來時,清軍使用的還是大刀長矛!清朝統治者特別是康熙,是親自領教過火炮的厲害之處的,爲什麽棄而不用了呢?正是閉關鎖國導致了中國的發展與世界脫節,使中國喪失了追趕世界潮流的機會。閉關鎖國還使國內自然經濟、小農經濟長期滿足於自給自足的發展,經濟長期停滯不前,被後起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趕上和超過。近300年閉關自守的清朝,才是中華民族真正落後的時間之窗。中國正是在這近300年中大大落後了,落後的中國有朝一日醒來,才發現西方殖民者已持堅船利炮趕到了自己的家門口!

    思考之四:長期漠視海洋,使中國閉目塞聽,有海無防,中國國勢日衰,逐漸沈淪,給中華民族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中國在明朝前期,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從1405年到1433年,確實是中國航海史上可以揚眉吐氣的時代,鄭和和他的船隊以亞洲第一的陣容和氣勢,揚帆遠航,帶去了中華民族的國威和軍威,也見識了更爲寬廣的世界,這是至明朝有史以來中華民族最遠、最壯觀的航行。與西方殖民者不同的是,當時的中國人並未憑借強力去殖民。近來有西方研究者聲稱,如果當時中國即開始殖民,那現在的中國人絕不是13億,而可能世界人口的一半甚至更多都是中國人!如果真那樣,中國的航海活動就絕不會停下來,也就不會出現海禁,中國的國土面積也絕不會日見縮小。鄭和有句名言:“國家欲富強,不能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不知是鄭和本人說過還是後人的附會,說鄭和通過實際遠航看出了南洋一帶對於中國海疆安全的重要性。曾說過如果南洋一帶被敵對勢力占據,對中國相當不利之類的話。對於後一句是否屬實,收複領土聯盟並未查到有關資料。但無論鄭和本人說沒說過,這都是一個事實,都是一個大膽的判斷,實踐證明相當有預見性。實際上後來中國海疆的危機正是西方殖民者占據南洋後引發的。

    明朝中後期倭寇橫行,實際上是中國海疆的第一次危機。它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中國陸權時代的終結。可惜當時的統治者卻無此深遠的戰略眼光,竟然規定尺船寸板不許下海!禁海令的頒發和施行,導致了海備廢弛,也使部分無處安身的漁民铤而走險投身海盜,甚至與倭寇勾結,危害了明朝的邊防、海防。如果當時的統治者能夠吸取教訓,開放海疆,訓練海軍,那中國還是很有希望趕上西方殖民者的。如果在他們還未到來的倭寇爲害甚劇時或者倭患基本消除時開放海禁,那中國的發展確實未可限量。可惜現在討論這一問題已沒有了意義。在這個全球都極爲重視海洋、開發海洋的時代,希望我們中國人能夠汲取曆史的經驗和教訓,能夠通過幾代中國人的努力,使我們永立潮頭,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重現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昂揚銳氣,重現中華民族的浩蕩天威!重新具有作爲中國人無與倫比的尊嚴和霸氣!


    收複領土聯盟寫成於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日星期日0:20:41





轉自http://club.news.sohu.com/newsmain.php?b=guojigc&c=101&a=446154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8   檢視全部評分
不动如山    發表於 07-5-21 21:59 聲望 + 8 枚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原文由~~油仔~~ 於 07-6-5 11:42 PM 發表
而收復國土方面,中俄兩國可以進行談判,從而不會破壞中俄的聯盟與友誼

我想這也要看,您想"收復"的範圍而定吧!
如果您的最終目標是將清代的失土全拿回,俄羅斯可絕對不可能接受的。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守護勳爵

原文由~~油仔~~ 於 07-6-5 11:42 PM 發表


世界大戰以現在的國際形勢看來,沒太大的可能

因為美國的衛星國太多,實力太強

而中俄是兩個受財政問題困擾的國家,所以必定處於劣勢

所以中俄面對著美國,有時候是需要讓步的


不也就因為如此,當中俄聯盟後,為了趕上美國而互相軍備競爭,因為跟俄(中)聯手後,感覺可以超越美國了

也因此發生了軍備競爭,這就是我要講的


其實我對美國獨強的現狀稱不上滿意,但是萬一這個一超多強的平衡被打破,我怕會有更多問題出來
 
http://blog.roodo.com/yowyowyow123
我的部落格,有興趣來看看吧,想要發文我也可以代貼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zoids-wwz無限制 於 07-6-4 10:26 AM 發表
大陸要消減美國勢力= =
還是先搞定自己的內政吧...
如果政策上還是繼續死樣子
小心拌到腳吧...
有玩過OG嘛?內政不搞好,先出兵!!
等著被當羊吧!!




中國要先處理自己的內政是必然的事

需要的只是時間

所以中國從來沒有想過要出兵消減美國勢力

因為以現在的形勢看來根本就不能

美國雖然陷入戰爭泥坑,但依舊擁有強大的實力

而中國實力依然不夠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玉日比 於 07-6-4 02:14 AM 發表

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大家軍備競爭,再來一次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以現在的國際形勢看來,沒太大的可能

因為美國的衛星國太多,實力太強

中俄是兩個受財政問題困擾的國家,所以必定處於劣勢

所以中俄面對著美國,有時候是需要讓步的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6-4 02:52 AM 發表

中俄親善是不論任何狀況下,都要盡力保持的,畢竟雙方的國境線接壤部分太長,彼此敵對,對於自身而言,並無好處
但縱然中俄聯盟,事實上也難以期待
俄羅斯的重點在歐,畢竟那是心臟地帶,萬一告警,東亞軍力勢力減少,對於中國而言,實難有助益

話說回來,您一直主張對俄聯盟,卻在最早的文章表示出對帝俄侵奪領土的不滿,如果按您基於收復國土,這些喪失的北疆顯然是必須收回的對象,然而一但考慮到收回那些土地,又鐵定破壞中俄的聯盟與友誼,這豈非兩難?


俄國的日本的北方還是有一點的勢力,因為俄羅斯是個大國,這一點也足以令日本感到危險的

而收復國土方面,中俄兩國可以進行談判,從而不會破壞中俄的聯盟與友誼

據稱,根據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國收回半個黑瞎子島的主權,獲地174平方公里,當中第二大的島嶼銀龍島,因位處黑瞎島之西北,故此全部歸屬中國。俄羅斯保留大烏蘇里島(黑瞎子島)東半部份,包括有丘姆卡村和俄羅斯居民的別墅。俄方並已經開始拆除島上的防禦設施。但雙方約定協定內容不公開,所以上述說法還未得到官方的正式證實。2005年,俄羅斯杜馬、聯邦委員會和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批准了這個協定,從而為黑瞎子島乃至中俄邊界問題的最終解決划上了句點。
中俄之間的協定,令到原來在黑瞎子島工作的俄羅斯人甚表不滿,2005年5月,在黑瞎子島對岸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有300多名哥薩克人舉行「保護俄國領土完整」示威,反對中俄協定將大部份大烏蘇里島(即黑瞎子島)交還中國,令到他們無法在島上從事農業活動。至於中國方面則低調處理事件,大陸主流媒體認為只是通過外交途徑能從俄國手上拿回被實際佔領的領土黑瞎子島的一半和阿巴蓋圖洲渚全部,並且保住了中國實際控制的有爭議領土珍寶島等地,已經是相當不易了,從而可以接受。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這篇文章給我感覺也是侵略性太強~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 "資產" 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無形中的經濟資產。

不管一個國家有多好的天然屏障、豐富的資源
沒有好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談。
結果因為制度面的問題,人才不斷的外流。

反正中國人多,要多少有多少--就是因為這樣的心態,中國更不可能強盛。
中國現有的都搞不定,在礦大領土有什麼意義?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不知道為啥...這個文章給我的感覺很舊...
很像是10多年前,台灣還在威權時代,用於人心反攻大陸
以及中國人注定要強的感覺...感覺真的很怪= =
我不懂,是否一定要透過戰爭,才能算是有中國人的傲氣.威嚴...
但是,就我知道的
現在的中國,不論是台灣還是大陸...
兩邊覺對都是中國有史以前最強的一代...
我們確實沒有比清朝更大的國土...但是我們有比清朝更高度的知識...
我們確實沒有明朝的漢人皇帝,但是...不論是大陸還是台灣
最基本的民為主!!這點不是都很確定了嗎

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請問閣下有去深入分析,當時的清朝是否能打嘛?
當時的清朝有那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能夠有任何的經濟效益嘛?
現實才是主題,沒有實際上的效益,其餘都是沒用的!!
這點是政治的重點...閣下的發言中,有好好的從這個基礎做出分析嘛?
只是作戰,卻沒有保護民生,看似強權...旦卻是打斷自己腳的行為...

大陸要消減美國勢力= =
還是先搞定自己的內政吧...
如果政策上還是繼續死樣子
小心拌到腳吧...
有玩過OG嘛?內政不搞好,先出兵!!
等著被當羊吧!!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HOLMESLEE 於 07-6-3 06:52 PM 發表

中俄親善是不論任何狀況下,都要盡力保持的,畢竟雙方的國境線接壤部分太長,彼此敵對,對於自身而言,並無好處
但縱然中俄聯盟,事實上也難以期待
俄羅斯的重點在歐,畢竟那是心臟地帶,萬一告警,東亞軍力勢力減少,對於中國而言,實難 ...



同意大大的論點

畢竟俄國在亞洲的引響力 大概僅限於朝鮮吧

而中亞地區的引響

應該不是中國首選的目標....

圖破日本不但能有助於

消減美國勢力

更有意於突破第一島鍊.......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原文由~~油仔~~ 於 07-6-4 01:55 AM 發表


正是這個原因,所以需要中國
中俄兩國因為版圖夠大,軍事實力較強
而且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所以美國會同時視兩國為敵人

用歐盟攻擊俄國,用日本、韓國、台灣和印度 攻擊中國

當中俄兩國聯盟的時候,實力將會 ...

中俄親善是不論任何狀況下,都要盡力保持的,畢竟雙方的國境線接壤部分太長,彼此敵對,對於自身而言,並無好處
但縱然中俄聯盟,事實上也難以期待
俄羅斯的重點在歐,畢竟那是心臟地帶,萬一告警,東亞軍力勢力減少,對於中國而言,實難有助益

話說回來,您一直主張對俄聯盟,卻在最早的文章表示出對帝俄侵奪領土的不滿,如果按您基於收復國土,這些喪失的北疆顯然是必須收回的對象,然而一但考慮到收回那些土地,又鐵定破壞中俄的聯盟與友誼,這豈非兩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守護勳爵

原文由~~油仔~~ 於 07-6-4 01:55 AM 發表


正是這個原因,所以需要中國
中俄兩國因為版圖夠大,軍事實力較強
而且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所以美國會同時視兩國為敵人

用歐盟攻擊俄國,用日本、韓國、台灣和印度 攻擊中國

當中俄兩國聯盟的時候,實力將會 ...

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大家軍備競爭,再來一次世界大戰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1 12:08 , Processed in 0.02490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