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正文前,我要先對這本書的書名complain一下。書名乍看之下,好像說的是1400年以來的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衝突,但是事實上本書的內容幾乎全集中在20世紀以來,伊斯蘭復興運動與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興起,對於伊斯蘭世界與基督教世界長期以來的糾葛,提的其實不多。老實說,初看此書我真的被騙了。不過,我想這是翻譯者隨意翻譯的結果,畢竟這書名本來叫Storm from the East: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Arab World and the Christian World,直譯的話是《來自東方的風暴──阿拉伯世界與基督教世界間的衝突》,忠於原文的翻譯反而比較能點明書中所要探討的內容。
這本書以十分簡要的文字,深刻地點出了阿拉伯世界與基督教世界的衝突原點,與激化的因子。同時,也對自19世紀以來,阿拉伯民族復興運動的起源加以分述。從書中來看,阿拉伯人本來對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並無不滿,兩者雖然分屬不同民族,但由於雙方同為伊斯蘭共同體的成員,所以彼此本無太大的扞格。在一次世界大戰以前,阿拉伯人與土耳其人彼此相安無事,但是到了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為了瓦解鄂圖曼帝國,不惜以好聽的口號唬弄阿拉伯領袖,使他們轉而興起獨立的念頭,並參加了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戰爭。然而,在英國煽動阿拉伯人的同時,他們又與法國簽訂了《塞克斯-皮科協定》,瓜分了整個阿拉伯世界,這是明顯的背叛!也使阿拉伯民族主義者了解到,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不可信。
在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兩國果然背棄了他們的阿拉伯盟友,將阿拉伯世界分割為幾個托管地,從而決定了現今阿拉伯國家的基本版圖。此時,阿拉伯人與西方的衝擊,又隨著錫安復國主義的發展,更行激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給與此區最大的衝擊,恐怕就屬大批猶太人的移入這件事了。猶太人的徙入,與西方過份地偏愛猶太人,都讓這裡的局勢越加不穩定。同時,在阿拉伯世界內部,納瑟主義的盛行,也一度讓幾個阿拉伯國家(如:埃及、敘利亞)暫時整合為一。然而,使阿拉伯內部長期分裂的,不是外力的壓迫,而是各地對納瑟主義的抵抗。各國內部對於西方式民主的不滿,也往往奠基於託管期,他們不過是用以對抗西方統治,然而每每因此又使得這個民主陷入混亂,更加深了阿拉伯人對西方民主的不滿。
直到現在,雖然英、法兩國的勢力已經退出阿拉伯世界,但美國很快地就取而代之,成為阿拉伯世界背後的強權,但與此同時,也取代了英、法成為了阿拉伯世界所憎惡的對象。
小布希冒然的發動戰爭,輕忽了西方與阿拉伯世界長期以來的文化衝突,天真的以為解決了薩達姆‧海珊就此天下太平。然而,這卻是美國至今仍無法擺脫伊拉克災難性的開始。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