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11-6-14 22:04 編輯

http://www.geo.twmail.org/guoyu/lwkl-04.html




不以覺受論功夫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一張沙漠的照片,這乃代表我們打坐過程中的某種境界。有人說:這張照片很好看哩!但如果你真身歷其境,卻很不是味道呢!因為在沙漠裡,前也茫茫,後也茫茫,天南地北都是一片沙,甚至不知道那邊有綠洲。在圖片裡面,有很多人與駱駝;於是大家後面跟著前面,倒還不至太孤單恐懼。  

可是打坐卻不然。雖亦覺得,自己好像到了沙漠一般,坐了老久,總無進步,前也茫茫,後也茫茫。三年五載下來,還嗅不到綠州的氣息。這時不只是在沙漠裡,而且是自己獨在沙漠裡,所以乃更焦灼氣餒。很多禪書,都形容此,曰「山窮水盡疑無路」。然「山窮水盡疑無路」後,其將如何呢?  

下面又有一個對句,曰「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時候雖覺得已無路可走,可是若我們堅持下去的話,竟然發覺別有洞天府地。於是從「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閒雅,這中間怎麼過渡的呢?就是要堅持以『不以覺受論功夫』的觀念.心態,而能心不被境轉。最後,才能否極泰來,而突破山窮水盡的關卡。所以今天所要講的主題,即是「不以覺受論功夫」。  



  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關於禪坐的覺受,雖經常可聽到「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意境。可是很多人坐到現在,卻還不知道禪悅為食是什麼?甚至如果有的話,也是非常短暫渺茫的。比如打禪七時,在七天間,可能有一支香、兩支香,類似於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但其它大部份的時間裡,還都將在煎熬裡度過。事實上如果你一天到晚,期待著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你反會覺得更遙遠.更坐不下去。尤其我個人覺得:對正開始用功的人來講,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反將比不用功的人更遙遠.更渺茫。為什麼呢?  

很多人的觀念,都認為:既努力用功,則當得到一些成果,如輕安,或一些愉快的經驗等。尤其以信願為導向的修行法門,如淨土宗之類,乃更強調於:既學佛.修行後,必白天事事如意,晚上夜夢安詳。於是以種種順遂,來肯定學佛的進步,或修行的成就。  

但是我們要知道:世間的順境,往往是學佛的逆境。比如錢賺得很多,可能連道心都被賺走了。或者人緣很好,眷屬圍繞;於是能用功修行的時間,就更少也。所以道:富貴學道難。富貴在世間人看來,是求之不得的順境,可是就學佛而言,卻反是逆境也。  

反過來說,世間的逆境如生病或煩惱之類,或將是學佛修行的轉機處。所以雖信願法門都強調於感應─因為學佛修行,所以事事如意,夜夜安祥。但真學禪的人,卻不如此認為:



  修行的作用
  因為真正的修行,乃不當從「有所求、有所得」去啟修的。如果順著世間人的想法.慾望,而去努力賺得;這跟世間人的本質,還是沒有什麼兩樣。比如說有的人以作生意而求賺錢,有的人向神許願而乞發財,手段雖不一樣,目的云何不同?只五十步笑百步爾!故如為求世間的順境安樂而發心學佛,即與佛法不相應也。  

修行其實是為了消除業障。我們聽聞佛法,都知道要瞭解佛法的道理還容易;但要使我們的身心,和法相應可太難。有時候我們也明知道,自己不該貪,不該瞋,可就是做不了主,為什麼呢?過去的業障習氣還未消除故。佛法中所謂的解門和行門,解是知道道理,而行乃從消除業障著手也。因此,修行不是為求得什麼境界,不是為得到什麼成就。而是當從修行的過程裡,去消除我們無始以來的業障習氣。若無明.業障.習氣愈消除得多,身心的障礙越少,自然就與佛法相應了。  

那業障在什麼時候消呢?業障在現形時消。所謂消業障,未必業障乃不知不覺地消失了。有時候是現形了,然因能用佛法的智慧去對治、消除,才得真消業障。所以我要提醒的是:既修行是為了消業障,而業障乃於現形時消;所以越修行的人,業障反越容易現形。譬如新淨衣,不沾泥塵。這即如淨潔的衣服,沾不得一點塵埃:故稍有污染,即須馬上清除。而若是沫布,則反正已夠髒了;故再染一些,也無所謂。


  
  業障現形
  故一個不修行、不用功的人,反道不覺得自己有業障。這且用個比喻:就如一個抽煙者,如果他繼續抽的話,反不覺得煙癮可怕。但如有一天,想戒煙了,他才會發覺煙癮的力量有多狂暴。其次又如順流而下,雖很痛快,可是卻乃生死流;而要修行的話,就得逆流而上,但逆流就會產生身心很大的壓迫。所以越修行的人,才越感覺到業障的存在。甚至業障的現形,都會比一般人快。  

所以不必懷疑,為什麼有些人無惡不作,但一輩子也沒遭受過什麼嚴重的磨難。而某些修行人,受的痛苦或磨難,乃比他們還多。這是不公平的嗎?不!此但為修行人業障現形的快,不必等到下輩子才報。對一個修行者而言,既知不可能逃避果報;則寧可在理智還清楚、還有道心時受報。這我們才得以借佛法的智慧,來安撫.對治.消除。反之,如等到下輩子再受報,則誰也沒這份把握。而那些作惡多端者,如受報的話,就可能直下三惡道去也。以真修行者,既過去生的業將現形,也今生造的業會受報;因此從世間人來看,反是逆障重重,磨難特多。  

於是因修行的關係,將把自己的業障逼出來時,身心就會產生相當多的困境和險阻。而我們唯有用正知見和信心.毅力,慢慢去降伏這些障礙,才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所以常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實剛開始修行,即使有魔,也是內魔而已!而內魔者,即來自過去生中的業障。既修行是消業障的過程,也是降伏魔難的過程,因此我們不可能不著魔的。因此一個修行人,應先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不是從順境,而增加我們的智慧。反之,當從逆境而消除我們的業障。  

下面我們詳細描述業障現形的現象。大致而言,業障現形,可從三方面來討論:首先是身體的覺受;其次是心的煩惱,第三乃境界的干擾。



  身的覺受
  現首先講身的覺受:對初學禪坐的人而言,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身體會痛、會痲,甚至會癢。以我們從小就認定一個觀念:痛就是苦,痛就是病,痛就是負面的。所以一痛,就想避免。可是痛,事實上也與業障的現形有關係。在中醫上有曰「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如果氣通順的話,是不會痛的;反之,因氣衝著不順暢的地方,才會痛。所以痛,也可說是一種自我檢查。  

在打坐時,若發覺什麼地方痛,即謂那部位有病也。(然此病,用西醫的方法,未必檢查得出。)然何以未坐前,不痛呢?因未坐前,脈雖不通,氣亦不足,故氣還不得衝擊於不通處;故雖不通,還不會覺得痛。而禪坐者,以氣漸養足故;欲從不通處而疏通也,所以才會覺得痛。因此痛的現象,既表示我的氣養足了,也表示彼病正在調理當中─等調理過後,非唯不痛,並且病乃痊瘉也。所以既非不痛,才是正常的;(有時候,若痛到極點,反變成麻木不仁也。)也非痛,即是不利者。  

於是以前,雖不通而不痛,反是不正常的;而現在欲從不通而疏通,故覺得痛,才是正常的。而痛,尤將發生在:一.宿疾未消處,有一些過去生的病,表面上好像好了,至少症狀不再那麼明顯;可是病根猶在。於是或勞累過度,或天氣變化,或飲食不節,便馬上舊病復發。此病根未除者,即表示脈未全通,故容易再阻塞。而現在因打坐調脈,欲疏通病根者,反會覺得痛。二.舊傷未復處,同理有些舊傷處,表皮雖瘉合了。但事實上,筋犍還未全瘉合。故打坐,也將覺得痛。  

所以若打坐時,覺得身體有某部位在痛,其實都是正常的。因為從未有一個人是完全健康的─即使西醫也檢查不出毛病的所在,也未必就是完全健康的。故廣義地說,這些脈不順暢的部位,亦可說是身體的業障。而經過痛、痲、癢的過程,而使脈較順暢了,亦可說是消業障的過程吧!



  痛的經驗
  大致而言,痛會有幾個不同的階段:剛開始是悶痛,有某一部位或某一關節,覺得比較緊,悶悶鬱鬱的,似痛非痛,很不順心。其次,從一部位的悶痛到集中於某一點的刺痛.錐痛,所謂「刺痛.錐痛」即像用針去刺.用錐去搗般地疼痛難捱。而這點,即是不通之處也。  

對於這種痛,有何有效的對治辦法嗎?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繼續坐而已!因為我們要知道,何以必打坐三十分鐘或一小時後,才會覺得痛?這即表示我們必經過三十分鐘,甚至一小時的禪坐後,才得把氣養足,所以才會痛。故如果痛,就放腿的話;氣一散失,當然可以不痛,可是真正的問題還沒有解除。若下次再坐,還得重痛。這聽起來,似蠻殘忍的,可是事實就是這個樣子。你能熬久一點,才能對疏通有所幫助。當然如能一次就熬過去,最好,可是太不容易;但能熬得越久,對疏通也就越有正面的幫助。  

所以我們必在觀念上先接受它,即痛是正常的,痛是好事。以痛既對氣脈的疏通有幫助,也對心理的專注有幫助─因為你就一直覺得痛,痛到沒辦法打其他的妄想也。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好處,只是很多人都不覺得爾。  

如在觀念上,我們已接受:痛是好事。那麼在熬忍時,至少心能不矛盾。而心不矛盾者,即雖痛而不苦也。痛和苦,其實是兩回事:痛是身體痛,苦是心理苦。心苦者,為想逃避而避不了,故心生矛盾而苦也。現既接受它了:痛得好,繼續痛。則雖痛而不苦也。  

當然某些的觀想,也能有效地減免身的痛,心的苦。比如一般人都怕痛,故碰到痛就想逃避,事實上痛未必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於是且狠下心來,看你要痛到什麼地步。這時因我們不想逃避了,反而沒有那麼苦。或者將痛的身體,痛的部位,看成另一個對象─是他痛,不是我痛,而能安心不動。但總不出:從瞭解而接受它而已!  

於是痛到最後,就能從「痛苦」而變成「痛快」。至於何謂「痛快」?唯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雖非全不可說,但聽了太多,卻總是讓心更不安份而已!所以還是安心忍痛吧。




  八觸
  以上所說,痛既如此。至於《小止觀》裡的八觸:痛、痲、痠、癢、冷、暖、動、搖。其實有關身體的覺受何止這些,有時候覺得身體變大了,有時候覺得身體變小了;有時候身體上昇,有時候身體下墜,有時候身體卻不見了。種種怪異陸離的現象,說都說不完。但大致來講,都是身體在調適氣脈過程中,所自然產生的反應。如氣脈全通,反無任何現象。甚至全不通,也沒任何現象。倒是從不通到通的過程裡,會有各式各樣的覺受。所以對於這些種種覺受,我總說一句話:即過程而已!  

於是既是過程,則我們何能期待它不發生,或期待它很快過去呢?反正該來的時候,他就來了;而該走的時候,也就走了。有覺受,算是什麼功夫嗎?其只是業障現形而已!但欲業障現形,至少還得坐到某種程度,才會現形哩!因此對於身體的種種覺受,不妨說是消業障的過程吧!  

所以我要申明的是:覺受壞,不見得就是功夫退。有時候我們會起錯覺:以前還可坐一個半鐘頭都不痛,而現在竟一個鐘頭不到,就開始痛了?為以前業障還未現形,而現在現形了也!腳的痛,前既已捱過去了,不是當就不痛了嗎?怎現在又痛起來了呢?以前是以前的層次,而現在更有新的層次。所以絕不能用覺受來論功夫的進退。  

反之,打坐時身心都很舒服,且能持續良久。卻未必代表功夫的長進,為什麼呢?因為若長進的話,必會很快找到下一個問題。而新的問題,又是新的挑戰和磨練。以我多年來的經驗,「禪悅為食」的情況即使有,也不會太多和太長。因此鍾心期待於「禪悅為食」,或自我暗示於「禪悅為食」。反是病態,而不長進的。  

既覺受好,未必進步;覺受壞,也未必退步。那什麼才是真功夫呢?既修行,則不必太計較於功德。但如果一定要問功夫的話,當然以「不覺不受」才是真功夫。因為「無心才是道」嘛!故如有任何覺受,都是從有心中得;而既有心,即非最高境界。  

事實上,很多人在打坐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有一半以上皆有關身體的覺受,像頭痛,腰痠,胸悶等等。似必須趕快去問師父,但師父將說些什麼呢?也不過是「繼續坐」而已啊!其實大眾也明白法師將怎麼答。可是還得問問,比較保險,一群扶不起的阿斗哩!  

其實大原則都一樣,既知道是過程而已,則繼續坐也。繼續坐,則覺受如長江後浪推前浪,雖不斷現起新的現象,卻總是渺茫短暫而虛幻的呀!所以有關身體覺受的問題,如有正知見的話,便根本不是問題已!



  心的煩惱
  就禪坐而言,有關心的煩惱,不是昏沈,就是散亂。現首先講昏沈。昏沈的原因當然很多,譬如有的人上坐後,以覺得無所事事故就睡覺,這怎麼辦呢?以道心不夠,方法不牢,故昏沈也。於是乃須從提起道心.抓緊方法,而能去除昏沈。有的人則為太累而昏沈。  

而有的人卻既非太累,也非道心不足;雖很想用功,可是還不免昏沈。這很多時候,乃為身體有障礙。一般來講,初打坐時,氣都是先下沈再上昇,下沈到丹田,然後再慢慢上昇至頭頂等。而在上昇的過程裡,以要通過頸部.頭部乃比較困難。所以有很多人,便因氣上不了,而彎腰駝背,而垂頭喪氣。如果通不過腰,腰就挺不直而彎腰駝背;如果通不過頸,頭就抬不起而垂頭喪氣。  

有時候我們看初學者,反而坐得又穩又直;倒是一些老參竟坐得歪七扭八的。似功夫退了,其實不然。初學者,或氣還只在下沈的階段,故還顯現不出脈障之所在。而老參者,既下沈後,復上昇;故才顯現出種種脈障現象。  

於是以氣上不了頭部故,頭部乃缺氧;不只打坐時會昏沈,就是平常時也會比較健忘。所以很多人將疑惑:「我們不是當越修行,越有智慧嗎?現卻不比以前靈光了!」禪坐修行可能不免有這個過程,但若過了這個階段,便不只頭腦會更靈光,情緒也將更穩定。  

這昏沈有時候,不只是彎腰駝背,垂頭喪氣而已!根本已不省人事了。所以即使勸:昏沈的人,可自舉手請打香板。而這些重昏沈者,根本已不知道自己在昏沈,不知道自己手在那裡?頭在那裡?怎可能舉手請香板呢?  

而這些人你要不要打他香板呢?他雖不舉手,我主動幫他打。但打過幾次後,你的手卻也軟了─因為根本沒有用。打時醒一下,等一會又昏過去了。似這種情況,怎麼辦呢?余意:乃繼續坐,以待熬過難關。  

所以有的人進禪堂後,可能要連續昏沈個三、五天,才會慢慢清醒過來。甚至若非連續用功的話,這種昏沈健忘的現象,可能將持續幾個月或半年之久。所以這時候,雖用功不得力,反應比平時更賣力去坐,才能早日突破關卡。  

因此對從脈障而引起的昏沈,我認為:雖用功不得力,還應繼續熬忍,以待脈通。而非下坐經行,或拜佛懺悔。因為如下坐,氣就散掉了;雖能不昏沈,但也等於前功盡棄。而等重上坐時,卻一切依然故也。故雖打坐時,搖搖晃晃地沒辦法用功,可是至少我們的氣還維持著。而氣若維持的愈久,才有慢慢疏通的可能。所以雖只傻傻地昏沈在那裡,還是有代價的。  

以我的歸納:一般人或許要坐上半個小時後,才會開始昏沈。而既昏沈後,也要花上半小時至一小時,才能逐漸柳暗花明。在還沒清醒過來以前,就下坐,今天坐的等於白費。而若在脈剛疏通一點,你就下坐了,這還太委曲了;待逐漸清醒後,至少要繼續坐上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才合算。於是這加起來,一支香至少要兩個小時以上,才有實效。否則每次都像燒開水一樣,水未滾就拿下來,每次都是舊戲重演。於是即使坐了三、五年,也沒什麼進步!  

於是,既痛的時候要繼續坐,也昏沈的時候要繼續坐。因唯有繼續坐,才能使氣足脈通,而消除業障也。  



  散亂
  下面再論散亂。有些人覺得因妄想太多,以至於沒辦法繼續打坐!其實有那麼誇張嗎?至少妄想,只想在心裡,它會將你的腿掀下來嗎?當然不會!因此為妄想太多,以至於沒辦法繼續打坐;其也只是為「求好心切」而心急敗壞也!於是當寬緩其心,以無得失.不急進的心態而安身於座。  

如果我們回觀妄想,妄想殆可分為兩種:一是有主題的執著,一是無主題的雜念。有主題者,比如股票下跌了,我怎麼處理呢?或者孩子的功課不好,應如何加強?於是以牽掛放不下故,既白天晚上都在想這問題,也打坐時還撩繞不去。這主題,即是我們執著放不下者。對放不下者,如勉強用修定的方法去壓制,也頂多是以石壓草而已!雖暫時伏了,還將再長出來。故對有主題的妄想,乃需用佛法的知見去對治消除。如自己還沒把握,不妨尋善知識或同參道友來共開導勸勉。必將問題真正消除放下,才能安心用功。  

其次,如是無主題的雜念,便跟氣脈的不調有關係。氣脈不通調,就像交通阻塞一般:有的人只乖乖僵在那邊,不知如何是好?有的人卻眼明手快,即找到小路而迴繞出去。於是僵在那邊,不知如何是好者,便將昏沈;而找到小路很快迴繞出去者,即成散亂。  

於是因小路很多,故妄想也就很雜。所以散亂,其實也是另種轉機:以如是有主題的散亂,則應用佛法對治消除。若心結解決了,也算是消除業障吧!反之,如只是雜念紛飛;則唯有更加緊用功,以求「攝心歸脈」,而漸消除脈障。或者不只昏沈,還兼散亂。其實還都差不多,皆「攝心使氣歸脈,安忍以待業消」而能熬過層層關卡。


  氣的偏頗
  前已謂:若氣上不了頭部,所以會昏沈.健忘。然若氣上得了頭部,而下不來;便像晚上喝茶睡不著一樣,精神似特別好,雜念也特別多。若氣長期積溺頭部,也將使瞋心、慢心變重。以人生氣時,氣乃往上衝;故或怒髮衝冠,或臉紅脖子粗。同理氣若在上,也比較容易動肝火.起瞋心。其次,氣若積頭頂,也將使慢心變重。俗謂「眼睛長在頭頂上」,其實不是眼睛長在頭頂上,而是氣積頭頂而已!  

在調脈的過程中,氣不免有偏頗的現象。有時偏上,有時偏下,有時偏前,有時偏後。有時鬱結不動,有時浮泛竄流。於是因氣的偏頗,故情緒也受波折。氣偏上,如前謂:易於瞋慢。氣偏下,則成貪卑。偏前為陰柔,偏後成陽剛。氣鬱結不動,則覺得鬱鬱寡歡,甚至人生乏味。氣浮泛竄流,則妄想攀緣,焦燥不安。以上種種情緒的波折,其實也是業障現形爾。甚至種種幻視、幻聽的現象,都無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既知是消業障的過程,則一切就隨它去吧!


  什麼才是真的?
  於是種種境界,不管是身體的痠痛癢,或心裡的貪瞋痴,昏沈.散亂.無記等,是順或逆?我們根本分不清楚!這到底是功夫進步了,還是功夫退步了,才產生的現象?其實以禪的見地來看,那有什麼境界是真的!一切境界根本都是假的─所謂假的並不是說,它根本不存在,而是都只過程而已!  

所以什麼才是真的呢?就境界而言,都是假的。但如你一定要問「什麼才是真的?」則我,只好勉強說:「不動心,才是真的。」於境界生化時,心不被轉,這才是真的。所以真與假,不當問境界,而是當問你的心。  

所以打坐會著魔嗎?其實癥結不在「魔非魔」,而在「著不著」。心若執著,即一切是魔;反之,心不執著,何魔之有?於是以不執著.不動心故,即得超越一切真假之外!以下請看,道樹禪師的公案:  

晚乃卜壽州三峰山,結茅而居。常有野人,服色素樸,言譚詭異。於言笑外化作佛形及菩薩.羅漢.天僊等形;或放神光,或呈聲響。師之學徒睹之,皆不能測。如此涉十年,後寂無形影。  

師告眾曰:「野人作多色伎倆,眩惑於人。只消老僧不見不聞,伊伎倆有窮,吾不見不聞無盡。」  

道樹禪師晚年,於三峰山結茅而居時。常看到一些奇怪的人,或穿著特別形色的衣服,或談些詭異非凡的事相。有時候於言談間,變成佛的樣子,變成菩薩.羅漢.天神等樣子。有時候還放神光,有時候還出異響。道樹禪師的徒眾,都不知道,那是什麼現象?而道樹禪師卻總是以不變應萬變。如此經過十年之後,這些奇奇怪怪的現象,終於消失了。  

最後道樹禪師,才總結說:這些野人,乃山精妖怪等所變現也。故喜歡秀出種種花樣.技倆來眩惑於人。只消老僧既不見也不聞,絲毫不管它。則它花樣.技倆,再怎麼變,總是有變完時;而我不見.不聞.不管它,卻可用之無窮呀!  

以上公案乃昭示我們:業障有窮盡,道心無窮時;以無窮對有窮,何不功到垂成?前面一直在說業障現形故,身體會有痠、痛、痲等種種覺受,甚至心裡也會有貪、瞋、慢等種種反應。然不管怎麼說,對一個修行者而言,業障總是有窮盡的─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而我們的道心卻是無窮的─以不變應萬變。那麼以無窮的道心,來應付有窮的業障,何愁不功到垂成呢?只要我們能以信心、毅力而繼續堅持到底的話,這些業障磨難總是會慢慢過去的。  


  結論
  這也就說,我覺得打坐其實也沒什麼秘訣,非必倚賴善知識。善知識能幫助你什麼呢?幫助你在業障現形時,繼續打坐而已。我們不要想:善知識能幫我消業障,甚至能代替我背業障!自己的業障合當自己去消。但觀念正確的人,才有辦法消業障;若觀念不正確,舊的業障還未消了,又染上很多新的業障。  

所以禪坐,雖正知見確有必要;但知見建立後,卻只是繼續坐而已!而很多的花樣.技術,甚至口訣,都只是讓人更不安心而已。像我個人雖對身體的氣脈,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瞭解;但這是我坐出來的,既經歷過種種過程,自然會對它慢慢清楚。而非有個善知識一步一步地指引我,下一步會怎樣,下一步當如何。不是先知道,再去打坐;而是坐過後,自然明了。坐到業障慢慢消了,就會越來越清楚。  

而在這過程裡,最重要的心態,乃:不以覺受論功夫。因為若用覺受來論功夫的話,大部份的人都會退轉。真修行絕不是今天很快樂,明天更快樂,越修越快樂。如果真是這樣子的話,我們也用不著拖到今天還來打坐,當早就成佛了。以能在順境中繼續修行,何足為奇?反之,在逆境裡能繼續用功,才是難能可貴。  

事實上,逆境不唯是逆境,有時逆境反才是轉機的關鍵。而轉得過.轉不過,就得靠正確的觀念也。所以對於一個真學禪的人,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就是越修行,業障越現形的快.越現形的多;而現形處,反才是關鍵處,轉機處。這時我們除了心裡明白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堅持到底.繼續用功。腿痛要繼續坐,坐到不痛;心煩要繼續坐,坐到不煩。如此日積月累,即使短時間不覺得自己有進步;但長時間下來,半年或一年以上,自己或別人都會覺得身心已有改變。這改變不是坐間的覺受,而是能落實於生活間的觀念與心態─更純熟的觀念,更開拓的心胸。  

所以禪坐剛開始當然需要聽聞學習,一些基本的方法和觀念。但到後來,便得越來越靠自己。而現在的人,乃剛好相反,自己不想用功;卻希望很快得到一些秘笈,甚至成就。於是以心不安份故,外魔便很容易乘虛而入。或者,雖不著魔,但只守株待兔而曠費時日,一無所成。所以今天當以這樣的知見:不以覺受論功夫,來肯定我們修行的信心跟毅力,而繼續用功。如此持之以恆,功不唐捐,至少會有一些成就的。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1   檢視全部評分
F.Tree    發表於 11-6-15 18:08 聲望 + 1 枚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2-14 21:39 , Processed in 0.0208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