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60 元
- 文章
- 19 篇
- 聲望
- 5 枚
- 上次登入
- 13-12-16
- 精華
- 0
- 註冊時間
- 04-7-20
- UID
- 34424
|
劉禪 小名阿斗 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 俗稱後主..
再三國的歷史上, 一向是成王敗寇-想當然爾 阿斗身為一國之君卻將大好江山奉送給魏當然就不會有多好的評價了....
在諸葛亮完成三分天下之十 我們來看一下蜀國鏞有益州間有荊州 東聯孫權西合犬戎南睦南蠻內文有諸葛亮之智加益,荊文官官僚;武有五虎上將兼 魏延 王平 廖化 關平等不可謂國勢不盛..先主在位時各安其位各盡 本分
府庫豐盈 兵又久經戰陣一度打的曹魏有遷都之意..要不是劉備硬要移師東征孫權在彝陵一役被陸遜火燒連環營損失七十幾萬大軍..蜀國不可小覷矣...
阿斗一個應運時代悲劇而生的人,出生之時正值劉備新野大敗又幾乎喪失趙雲這個不得多得的猛將,所以他
會被他老爸丟到地上去 其實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反過來說 或許阿斗會備受寵愛也不一定) 所以"不祥之子"
可能就在他老爸劉備心理深深的烙印下來.....所以他可能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並不是那樣的受到寵愛再加上母親已死所以備受冷落..要不是他是嫡長子 那麼他的命運可能就會像其他皇朝的眾多皇子這樣就此平淡..
但是正因為他是嫡長子在傳統立長的觀念所以在白帝城才會有托孤諸葛亮 有才會有後來的皇位繼承,歷史才因此又對他多加上一筆..
不過歷史的記載總逃不過成王敗寇的框框 所以對這個亡國之君當然也不會有啥好的記載 殊不見"扶不起的阿斗"這句罵人沒有用的話:樂不思蜀:這句成語都跟他脫不了關係..
其實細究起來 阿斗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以當皇帝而言如果他是像唐朝或清朝那樣強盛時代的守成之主他可能會有一番作為..可是 三國的時代並不是一個凡庸的人可以留名青史的時代 他是一個有眾多才華出眾的人彼此競技的時代..文不如諸葛 武又不行的情況之下再加上他老爸留下的一班驕兵悍將又不是他所能統馭的情形之下只好將所有的權利交給諸葛自己當個橡皮圖章..當個虛位的元首這可不是一般人辦的到的...
是問有幾個人主再成年後能忍受一個如此的權臣~~諸葛亮~歷史上別朝不說光東漢就發生不少政爭是因此而發生..可是他卻甘於如此..樂當一個沒用的人..可是事實是如此嗎?....
在一班驕兵悍將+上諸葛已死..好不容易可以輪到自己可以當家做主的時候..蜀漢又勢不可為了..司馬晉
一統天下態勢十分的明顯(中原經歷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人口生產力已恢復 當然不是蜀漢或是孫吳這些國若民貧的國家可以比的,所以在內無智臣外無勇將的情況之下 蜀之滅亡已是定數(一個國家並不是單靠一個人就可以支撐的,雖然姜維也不失為當世豪傑 但畢竟他是降將加上和蜀淵源不深致使其下屬並不如對諸葛
那般忠心的對姜維忠心..所以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情況之下蜀國情勢已大不可為...)
換成是一般人 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不降還能怎樣呢? 於是乎他只好投降了司馬晉豐為安樂侯以全終身
換個角度而言這不也是一種人生智慧的表現嗎??以人君而言保全百姓不致生靈塗炭不也是一種仁的表現嗎
所以我認為 以一人君而言能忍 能仁..以一主事者而言難清楚的判別時勢而做出正確的決定是有智,誰能說阿斗是一為無智無德無用之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