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中央之邦—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我國古代文獻中,「中國」一詞,隨著時間和所指對象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含義。

中國的「國」字,在我國古代,作「域」或「邦」解釋,因此[/url],「中國」一詞也就成了「中央之域」或「中央之邦」的代名詞。「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當時它就隨著所指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一是指京師(京都)來說,如《詩經l大雅l民勞》:「民亦勞止,滊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緩四方。…..民亦勞止,惠此京師,以緩四國。」這裏說的中國,即京師(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國家,因其地處諸侯萬國之中。《尚書l梓材》中有:「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後來由此意引伸,凡是天子(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都稱它為「中國」。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增長,「中國」一詞所包含的範也就不斷地擴大。到了清代,處於清朝政府管轄下的全部領土,便都以「中國」作為它的代名稱了。

正因為古代「中國」一詞是指中原地區或漢族建立的王朝,所以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都以「中國」而自居。可是,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王朝或政權以「中國」作為他的正式國名。如:在漢朝,他的正式國名是「漢」,在唐朝,他的正式國名為「唐」,在清朝,其正式國名是「清」,所以「中」這一名詞在當時的含義就是祖國,朝代則是統階層在各個不同時期所建立的國家的稱號。真正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的簡稱[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china06.gif"]
,是從辛亥革命開始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於一九一二年建立了民主共和體制的「中華民國」。當時合漢、滿、蒙、回、藏五大族為一家,定名為「中華」,全稱為「中華民國」。後來,中國發生第二次革命,於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一般指採取共和制的國家,國家代表機關、國家元首均須經由選舉產生。現在「中國」一詞,一般理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另外,中國還被稱為「絲國」。繅絲織綢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之一,公元前三世紀,我國即以盛產絲織物而聞名於世。那時西方稱我國為「賽里斯」,它是從希臘文「賽爾」一詞得來的。「賽爾」就是蠶絲之意,因為蠶絲出於我國,所以就把我國稱為「賽里斯」,意為「絲國」。自西漢至唐的一千多年間,我國的絲和絲織品源源運銷到西亞和歐洲。十九世紀,歐洲學者就把這條以運銷絲綢為主的橫貫亞洲的陸路通稱為「絲綢之路」。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一詞只是我們的自稱,外國人稱呼中國一般都不採用漢語的譯音,而用「China」。



日出之地─日本

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地處太平洋西緣,是太平洋西北部一個島國。日本古時稱為「大和」或「倭」。關於這一國名來源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大和」或「倭」在日語中的原意是「多山之地」和「[/url]山峽」。很明顯,這是從日本群島的地形特點來解釋的。最早採用「日本」一詞,據說是在日本第三十六代天皇──孝德天皇大化元年(公元六四五年)前後。公元六O七年,日本遣使入隋,在其國書上稱:「日出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寫著:「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公元七二O年,日本人按中國史書的編纂方法,用漢文編成的<日本書紀>,其中已把「大和」和「倭」等日本的古稱改為「日本」。這是「日本」一名在日本最早的官方文獻中的記載。

[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japan01.gif"]

日本也被稱為「火山、地震之邦」。他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是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全國有火山二百多座,其中活火山近八十座。被稱為日本「聖岳」的富士山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富士」這一名稱原是日本土著民族語言,意為「火之山」),他在歷史上曾爆發過二十多次。日本地震頻繁,全國每年平均發生一萬多次,有感地震每天平均有四次,五級以上較大地震,在近百年當中發生過一百多次。


日本還被譽為「櫻花之國」。在櫻花盛開的日子裏,滿山遍野,滿街滿巷,處處燦爛緋紅,美不勝收。在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日本人民的精心培養下,日本的櫻花多達三百種,佔世界櫻花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櫻花也是日本的國花。

日本是世界上淡水養殖珍珠最多的國家之一,有「珍珠國」之稱。

日本礦產資源貧乏,除有些銅、硫磺外,其它儲量不多,但種類較齊全,故有「礦物標本室」之稱。

日本雖然礦產資源不足,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料、燃料絕大部分依靠進口,但日本卻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因此又有「經濟大國,資源小國」之稱呢。



獅子城—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是東南亞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新加坡也稱星洲、星島、獅島、叻埠。

相傳,公元十二世紀時,建立於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遜王國的印度王子,有一次出門打獵,遇到大風浪,漂流到一個島上。上岸後,只見熱帶森林叢生,突然一隻異獸出現在眼前,身體粗大,黑頭紅身,胸生白毛,樣子兇猛[/url]。王子四顧,問左右人,這是什麼東西,一老人回答說:「這是獅子」。於是王子就把這個島叫做僧伽補羅。在梵文中,「僧伽」是獅子,「補羅」是城市。「僧伽補羅」即「獅子城」的意思。新加坡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singapore04.gif"]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地處馬來半島的南端,馬六甲海峽的東頭。它是扼守南海、爪哇海和馬六甲海峽的交通咽喉,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必經之路,所以有「東方直布羅陀」之稱(直布羅陀海峽是中海到大西洋的必經之處,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城市型國家。首都新加坡市容整潔,風光綺麗,大小公園星羅棋布,熱帶花卉競相爭艷,被人們譽為「花園城市」。新加坡「以商立國」,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貿易地區遍及全球。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國名的由來

自由之國—泰國

泰國歷史悠久,原名叫暹羅國。據我國史書記載,十四世紀中[/url]葉,暹國和中部的羅斛國合併,稱為暹羅。不過,早在公元六世紀,「暹羅」這個名稱就有了。他是用來稱呼皮膚較黑的部族的。一九三九年改國名為泰國。在泰語中,「泰」的意思是「自由」,當地土著稱自己的國家為孟泰,「孟」的意思是「國家」,因此泰國的原意是「自由之國」或「自由土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一度恢復「暹羅」的名稱。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一日又改稱泰國。

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佛教傳入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百分之九十的居民虔誠地信仰佛教,國家把佛教定為國教。全國有僧侶二十多萬,沙彌(童僧)士萬,因此有「佛教之國」之稱。[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thailand02.gif"]


在泰國,富麗堂皇的寺廟和高聳入雲的佛塔,到處可見。據說,在泰國各地,佛寺總數約有四萬多座,裏面供有精雕細琢的大小佛像,數量之多,十分驚人,在東南亞首屈一指。因此又被稱為「千佛之國」。

泰國的男子,一般在二十歲左右的時候,都要去當三個月的和尚,學習佛經。清晨,當金色的陽光普照大地時,身披黃色袈裟的和尚,三三兩兩,挨戶請求布施。在泰國各地旅遊,可以經常看到身穿黃色袈裟的和尚,以及富麗堂皇的寺廟,所以人們又把它稱作「黃袍佛國」。

泰國是亞洲產象最多的國家之一,所以有「大象之邦」和「白象之國」之稱。有趣的是,泰國疆土的輪廓好像是一只大象的頭,暹羅灣像是大象的嘴部,而伸向馬來半島的狹長地段就像是大象的鼻子。在泰國大象中,尤以白象更為珍貴,被視為佛教的聖物、佛的化身和吉祥的預兆,只能由王室飼養。

據說,佛祖的母親因夢白象而孕釋迦牟尼,為了紀念獲得瑞獸之喜,就製作了紅底白象旗(紅旗中[/url]間有一個法輪,法輪之中有一隻白象)作為泰國的國旗(泰國從前的國旗)。
[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thailand03.gif"]

泰國的經濟以農業為主,所產稻米不僅能滿足本國需要,還可大量出口,運銷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所以又被稱為「東南亞的米倉」。特別是「暹羅米」,米粒細長,兩頭尖,晶瑩透明,煮成飯後,軟香嫩滑,十分可口,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東海明珠—菲律賓

菲律賓位於碧波浩瀚的太平洋的西部,由呂宋、棉蘭老等七千多[/url]個島嶼組成。一五二一年麥哲倫首次登陸,稱該島為聖拉扎勒斯島。二十二年後,西班牙殖民者定居該島,以當時的西班牙王儲,即後來的腓利普二世的名字(菲律賓)重新命名,稱該群島為菲律賓群島。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前它是一個封建國家,曾稱呂宋國。以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我國泛稱菲律賓為呂宋(呂宋的原意為木製器皿,形似臼)。所謂呂宋煙(雪茄煙)即來源於此。
[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philippines02.gif"]


菲律賓群島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全年無冬,四時皆夏,高溫多兩,終年蒼翠。這些鬱鬱蔥蔥的島嶼,宛如顆顆晶瑩的翡翠,[/url]星羅棋布地鑲嵌在萬頃碧波的太平洋之中,因而被人們譽為「東海明珠」。

菲律賓群島各處綠蔭如蓋,花木眾多,果木繁盛,椰子、香蕉、芒果、鳳梨比比皆是,被稱為「太平洋的果盤」。特別是椰子樹,和菲律律賓人民更是息息相關:椰木可製椰屋、椰椅、椰床、椰墊、椰毯、椰帚、椰紙、椰子纖維衣服;椰肉四周厚殼的纖維可作繩索、漁網、風帆;椰乾中含油量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椰樹在全世界的種植面積達850萬公頃,而菲律賓一國就達320多萬公頃,年產椰子120億枚[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philippines04.gif"]

現在全國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種椰樹,有1200萬人從事椰樹種植園生產,椰子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提供世界市場需求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有「世界椰王」之譽。

七十年代以來,所產香蕉暢銷國際市場,成為亞洲第一個香蕉輸出國,被尊為「亞洲香蕉大王」。


 

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

[/url]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印度尼西亞」這個名字,是由希臘文「水」和「島」兩個字組成的,表示他既是島國,又是海國。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由一萬三千多個島嶼組成的國家。這些島嶼散佈在亞、澳大陸和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周圍環繞著的重要的海與海峽各有十餘個,海岸總長足以繞地球赤道一周。[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philippines03.gif"]

國土橫跨赤道兩側,南北寬約一千八百八十八公里,東西長約五千一百一十公[/url]里,是世界上島嶼數目最多,面積最大的群島國家,因而有「千島之國」之稱。有趣的是,印度尼西亞還有一個悅耳的土著名稱,叫「奴山打拉」,意思正是「群島之國」。[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indonesia03.gif"]

印度尼西亞地處亞歐、澳與太平洋接觸帶,島弧與海溝並列,火山爆發與地震頻繁。據統計,全國有火山四百多座,其中活火山一百餘座,佔世界六百九十九座活火山的六分之一,是活火山最多的國家,可謂火山之首。[/url]

高溫、多雨、微風、潮濕是印尼氣候四大特點。這種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特別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胡椒、奎寧(金雞納霜)、木棉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馬魯古群島的丁香、豆蔻等香料作物,質地優良,香味濃郁,馳名遐邇,有「東方香料島」之稱。
---------------------------------------------------------------------------------------------------
網止:[url="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name.htm"]http://ited.yingwa.edu.hk/~ywc00103/name.htm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1 04:21 , Processed in 0.02086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