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黃石公

黃石公本為秦漢時人,後得道成仙,被道教納入神譜。《史記‧留侯世家》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與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太公兵法》,臨別時有言:“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山下,
黃石公即我矣。”張良後來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並於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下找到了黃石,取而葆祠之‧後世流傳有《黃石公素書》和《黃石公三略》二書,蓋為後人托名所作
===================================================================
公孫大娘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這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中對公孫大娘劍舞的描寫。

  公孫大娘唐代最傑出的舞蹈家之一,籍貫、身世不詳,擅舞「劍器」,舞藝超群,常在民間獻藝,極負盛名。又多次被召入官,表演劍舞技藝。是唐代見於記載中,既活躍於民閒,又聞名於宮廷的少數著名舞蹈家。

唐詩與史籍記載皆表明,公孫大娘表演的「劍器舞」,技藝高超,獨具特色,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
杜甫詩序說,玄宗時,高手雲集的宮廷樂舞機構梨園、教坊、宜春院的「內人」(指宜春院中常為皇帝表演,技藝最高的樂舞藝人)和宮外供奉(類似宮廷以外的「特約演員」)中,只有公孫大娘的「劍器」「獨出冠時」。詩中又有:「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句。鄭嵎《津陽門詩》描寫唐明皇生日千秋節宮中舉行盛大樂舞表演時:「公孫劍伎方神奇」,並自注:「有公孫大娘舞劍,當時號為雄妙」。《明皇雜錄》載,「上(玄宗)素曉音律。時有公孫大娘者,善舞劍,能為「鄰里曲」、「裴將軍滿堂勢」、「西河劍器渾脫」。遺妍妙,皆冠絕於時。公孫大娘不僅舞技高超,而且擅舞多套「劍器舞」,除杜甫詩序中提及的「西河劍器」、「劍器渾脫」外,還有「裴將軍滿堂勢」、「鄰里曲」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裴將軍滿堂勢」,想來是指根據裴旻將軍獨到的舞劍技藝改編的一部舞蹈,其間地位調動很大,滿場飛舞,驚心動魄,是猛厲無比的劍舞。




PS:看到有討論黃石公就貼上來了 以後將會製作一系列怪老頭列傳ORZ....

公孫大娘好萌(?)阿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4 16:39 , Processed in 0.01689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