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新竹縣第一大姓是陳姓,陳姓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在湖口鄉,
老一輩人都會說湖口「陳四源」家族。

「陳四源」不是一個人的名字,是陳家來台祖陳曰勳的孫子陳乾興,
在湖口南勢開庄立業,生「勝」字輩「國泰民安」四個兒子,
四子為紀念先祖,捐地做祭祀公業,「陳四源」即為四兄弟之源,立祀因此得名。

湖口國小教務主任退休的陳焜全表示,陳家祖籍在廣東陸豐縣琳珠吉水,
即目前廣東汕尾市陸河縣,來台祖第九世曰勳公,
大概在清朝乾隆初年(1736)到8年(1743)之間,
帶妻子鄭氏和廣文、廣賢二個兒子渡海來台,在竹塹樹林頭登陸落腳。

墾荒走番 竹籮庇佑乾興公 陳曰勳在乾隆34年(1769)過世,
第二代的次子陳廣賢移居新埔,大兒子陳廣文留在樹林頭繼續墾荒,
娶徐氏為妻生下第三代「乾」字輩,興、富、福、祿、壽、發六個兒子。

清朝乾隆、嘉慶到咸豐年,台灣都還有未漢化的原住民「出草」殺人獵人頭,
乾隆年間的竹塹城(約今之新竹市東西南北門街為範圍),
只是用竹子圍起的竹子城。

陳家來台祖陳曰勳到第三代在樹林頭近番界墾荒,經常要「走番」,
客家話意思就是要逃避「出草」生番的追殺,這也衍生陳家的「竹籮傳奇」。

陳家口耳相傳,廣文公夫妻攜子「走番」逃難時,將大兒子乾興公放進竹籮內,
吊在家裡樑上躲藏,出草的原住民並未察覺,徐婆和兒子乾富、乾福被追獲,
出草者不殺婦人,但砍下二子之頭,相傳之後三個兒子也陸續被殺。

陳焜全和陳家公廳住持陳甡全說,
「如果沒有竹籮庇佑乾興公逃過劫難,也就沒有後來的湖口陳四源族裔了!」

陳家公廳留有早年農村使用的竹蘿,準備陳乾興公紀念館興建完成時擺設,
讓代代相傳陳家的「竹籮傳奇」。

湖鏡村撿骨 上演無頭公案 

陳焜全說,原住民殺掉廣文公五個兒子,之後藏在湖鏡村,
民國91年撿骨時,只發現乾富、乾福公兩具沒有頭顱的骨骸,證實兩人是遭砍頭。
但乾祿、乾壽、乾發公三人只在泥磚上寫上名字,
骨骸下落不明,至今仍為「無頭公案」。

逃過劫難的陳乾興和母親徐婆移居大湖口,
熟悉湖口家族史的文史工作者多認為,陳乾興是在羅家做長工數十年,
羅家人很賞識陳乾興勤勞忠厚,在平埔族錢子白招募漢人在南勢等處開墾時,
陳乾興是委託羅家族長介紹購地,陳家就此發跡。

陳焜全說,乾興公年輕時做長工,並得到主人賞識,
以積蓄存放生息,共六、七百銀,家族史是有記載,但沒有說在哪家做長工,
有可能是在羅家。不過,乾興公買地契約,中見(仲介)人不是羅家人。

陳焜全提出嘉慶9年「立典田園契」、嘉慶13年
「立杜絕賣盡洗根田園埔地契」,證明中見人姓戴,並非姓羅。

第一張「立典田園契」是竹塹社錢阿文(平埔族)缺銀,
將坐落大窩口庄,東至彭紹達坡壆下為界,西至上崁車路,南至車路,
北至水圳的土地,由陳乾興承典出「佛面銀」5百元。

第二張則是賣斷契約,陳乾興再加90佛面銀,
即買下現今湖口鏡湖村一部分到湖南村南勢的70多甲土地。

做長工積財 買地枝開葉茂 

「佛面銀」又稱「佛銀」、「佛頭銀」及「番頭銀」,是西班牙鑄造的銀幣,
台灣曾被荷蘭和西班牙統治過,清代時民間使用佛銀進行買賣交易很普遍,
一佛銀可兌換清朝鑄紋銀7錢2分,會有這種差距,主要是紋銀會有雜質。

過了9年的嘉慶22年,錢阿文死後,他的兩個兒子錢旺三和錢旺富缺錢,
跑來要錢,陳乾興再給50佛面銀,中見人姓高,雙方立下「立杜斷再找契」。

客語說的「杜斷再找契」,俗稱「找洗」,就是土地買賣後,
出賣人因家貧或喪葬費用無著等原因,要求承買人追加原價1%左右的價金,
在當時台灣社會是有「找洗」的風氣。

陳焜全說「英雄不怕出身低」,乾興公做長工是事實,
用積蓄買下南勢70多甲荒地,與「勝」字輩「國泰民安」4個兒子,
一點一滴將荒野變農田,墾乾地為薯園,備極辛苦,湖口陳家也就此枝開葉茂。




中國時報 95-01-06  
 
[B][URL="http://myweb.hinet.net/home13/kishiabia/scarborough.WMV"]聽首好歌心情愉悅[/URL] [/B] [IMG]http://tinypic.com/kf1pxi.gif[/IMG]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天佑吾網

回覆: 走番衍傳奇 造就第一大姓

請務必打上個人感想

寫的豐富 才有成為精華的可能性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4 00:23 , Processed in 0.02092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