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李興濂)

讀二十四史,我越來越覺得當個奸臣也挺好,雖然中國的老百姓都喜歡忠臣。
在我看來,忠臣善終的太少,忠臣必須克己忍讓,不越雷池一步,絕無居功自傲、威震其主之嫌。
魏徵遇上了唐太宗,倘若換上了別的氣量狹小的皇帝,十個魏徵都成了刀下鬼。
海瑞可稱為忠臣,一生清廉,剛正不阿,憂國憂民,敢於直諫嘉靖皇帝,
然而朱厚璁昏庸誤國,不聽忠言,終將海瑞逮捕下獄。
岳飛為了保衛南宋小朝廷,奮勇抗金,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府,
卻被十二道金牌乖乖地騙回了臨安,以「莫須有」的罪名誣以謀反,下在死牢。
耿直討人嫌,忠臣不得好死!

奸臣就不同了,「奸滑」實謂「聰明伶俐」的同義詞。
奸臣無不奸滑,奸滑者,能看風使舵,投機取巧,避實就虛,
上能觀顏察色,揣摩實權人物的心理,把准火候,投其所好;
下能權衡擁護者反對者之眾寡,媚俗悅眾;
旁能摸清誰喜誰怒,誰喜硬頂誰會敷衍,如蛇行竹林,鰍游網眼,風過石竅,曲曲折折,終達目標。
秦之趙高,唐之李林甫,宋之秦檜,明之嚴嵩,清之和坤,或大司馬,或宰相,或太師,
一個個無不官至極品,權傾朝野,家有萬貫,抖不盡的威風,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何樂而不為之?

奸臣不要領兵掛帥,身冒矢石;不要開渠治洪,身入不毛;更不要創收發展,為國家財政操心。
那些硬碰硬的事一概不去幹,自然會有自以為錚錚鐵骨的忠臣、傻冒、呆子去幹,
咱只留在萬歲爺身邊哄得萬歲歡心是第一要務。
同時留心著你們那些自以為立了汗馬功勞的所謂的忠臣,
你們適可而止,不然老夫磨道上找你們蹄印,將你們一個個送前線去送死,
像楊業天波府裡全成了寡婦一樣,寡婦也不讓你們安生,佘老太婆百歲也要掛帥。
讓你岳飛打到黃龍府,那置我於何地?就得把你們斬盡殺絕!

你是攻城為上,我是攻心為上。
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為人在世,還不是為了個享受!
成天什麼邊關安寧,國計民生,改革弊政,弄得聖上食不知味,夜不安寢,這就是忠於聖上?
你看老夫,或造園陵廣集天下奇花異草怪石珍寶,或建亭台樓閣廣選天下美女尤物,
實在不行老夫的女兒也可給萬歲爺當妃子解悶,這就叫赤膽忠心無私奉獻,
最高領導賞識我器重我喜歡我有何不對!聲色狗馬,瀟灑人生,誰個不愛!
你看那和坤,在皇帝面前曲意奉承,百般嬌媚,笑容可掬。
乾隆知道朝廷沒有棟樑之材劉墉不行,但他就是少不了和坤。
再看那趙高,當二世說人生短暫,
「猶騁六驥過決隙,吾既已臨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時,
他說:「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
要二世趁富於春秋深居禁中,盡享快樂,朝中大事全由他趙高勞心操辦就是,多麼忠心耿耿!
而唐玄宗晚年只想縱慾享樂,朝中諸事全推給宰相李林甫等,還說有他在,方玩得放心,睡得安穩,
以致李林甫四十餘職於一身,終於
「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
「妒賢嫉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

「大奸若忠」,學問多多,高深莫測,非大智大勇大手段者不能。
一生一世,陽奉陰違,笑裡藏刀,口蜜腹劍,夾緊尾巴,如履薄冰,做兩面人而不敗露,
那韜光養晦之功夫,非等閒之輩可為。
忠與奸,有誰知?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日身便死,一生真偽誰復知」?
君不見最最忠於、最最緊跟,「語錄不離手,忠字不離口,報喜不報憂,出場半步後」的副統帥
是摔死在溫都爾汗才真相大白於天下。
至於死了後還在悼詞裡冠之以「一貫高舉」,「無限忠於」的「理論家」,更是在多年以後才揭去偽裝。

京劇《連環計》中的董卓說得好:
「有人罵我奸,我說他心太偏,有人罵我凶,我說他自己不中用,為人不用凶和奸,哪有榮華富貴萬萬年!」
我死後管它洪水滔天!當個奸臣也挺好!
 
我把思念
化成一串淚滴
藏在心底
只在雨裡
傳達給你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還蠻有道理的....

至少在世時~有權又有錢..多好阿...

反正死後也不會知道~遺臭萬年的事...


的確有太多忠臣最後都是死的很難看的....= ="

奸臣永遠是得勢的那個...

但...面對所有人的阿腴奉承也要有很大的勇氣和心裡準備吧..

可能死後還有人開香濱...如果死後變鬼看到這樣會很傷心吧...
 
距離,不過是自己不敢跨步向前的證據。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正所謂臉皮越厚的人,通常都是最後的贏家,
因為他們就是不要臉,可是他們下場不一定都是好的,
像董卓他的下場就是”活該”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QUOTE=聖代](李興濂)

讀二十四史,我越來越覺得當個奸臣也挺好,雖然中國的老百姓都喜歡忠臣。
在我看來,忠臣善終的太少,忠臣必須克己忍讓,不越雷池一步,絕無居功自傲、威震其主之嫌。
魏征遇上了唐太宗,倘若換上了別的氣量狹小的皇帝,十個魏都成了刀下鬼。
海瑞可稱為忠臣,一生清廉,剛正不阿,憂國憂民,敢於直諫嘉靖皇帝,
然而朱厚璁昏庸誤國,不聽忠言,終將海瑞逮捕下獄。
岳飛為了保衛南宋小朝廷,奮勇抗金,收復失地,直搗黃龍府,
卻被十二道金牌乖乖地騙回了臨安,以「莫須有」的罪名誣以謀反,下在死牢。
耿直討人嫌,忠臣不得好死!

奸臣就不同了,「奸滑」實謂「聰明伶俐」的同義詞。
奸臣無不奸滑,奸滑者,能看風使舵,投機取巧,避實就虛,
上能觀顏察色,揣摩實權人物的心理,把准火候,投其所好;
下能權衡擁護者反對者之眾寡,媚俗悅眾;
旁能摸清誰喜誰怒,誰喜硬頂誰會敷衍,如蛇行竹林,鰍游網眼,風過石竅,曲曲折折,終達目標。
秦之趙高,唐之李林甫,宋之秦檜,明之嚴嵩,清之和坤,或大司馬,或宰相,或太師,
一個個無不官至極品,權傾朝野,家有萬貫,抖不盡的威風,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何樂而不為之?

奸臣不要領兵掛帥,身冒矢石;不要開渠治洪,身入不毛;更不要創收發展,為國家財政操心。
那些硬碰硬的事一概不去幹,自然會有自以為錚錚鐵骨的忠臣、傻冒、呆子去幹,
咱只留在萬歲爺身邊哄得萬歲歡心是第一要務。
同時留心著你們那些自以為立了汗馬功勞的所謂的忠臣,
你們適可而止,不然老夫磨道上找你們蹄印,將你們一個個送前線去送死,
像楊業天波府裡全成了寡婦一樣,寡婦也不讓你們安生,佘老太婆百歲也要掛帥。
讓你岳飛打到黃龍府,那置我於何地?就得把你們斬盡殺絕!

你是攻城為上,我是攻心為上。
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為人在世,還不是為了個享受!
成天什麼邊關安寧,國計民生,改革弊政,弄得聖上食不知味,夜不安寢,這就是忠於聖上?
你看老夫,或造園陵廣集天下奇花異草怪石珍寶,或建亭台樓閣廣選天下美女尤物,
實在不行老夫的女兒也可給萬歲爺當妃子解悶,這就叫赤膽忠心無私奉獻,
最高領導賞識我器重我喜歡我有何不對!聲色狗馬,瀟灑人生,誰個不愛!
你看那和坤,在皇帝面前曲意奉承,百般嬌媚,笑容可掬。
乾隆知道朝廷沒有棟樑之材劉墉不行,但他就是少不了和坤。
再看那趙高,當二世說人生短暫,
「猶騁六驥過決隙,吾既已臨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時,
他說:「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
要二世趁富於春秋深居禁中,盡享快樂,朝中大事全由他趙高勞心操辦就是,多麼忠心耿耿!
而唐玄宗晚年只想縱慾享樂,朝中諸事全推給宰相李林甫等,還說有他在,方玩得放心,睡得安穩,
以致李林甫四十餘職於一身,終於
「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
「妒賢嫉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

「大奸若忠」,學問多多,高深莫測,非大智大勇大手段者不能。
一生一世,陽奉陰違,笑裡藏刀,口蜜腹劍,夾緊尾巴,如履薄冰,做兩面人而不敗露,
那韜光養晦之功夫,非等閒之輩可為。
忠與奸,有誰知?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日身便死,一生真偽誰復知」?
君不見最最忠於、最最緊跟,「語錄不離手,忠字不離口,報喜不報憂,出場半步後」的副統帥
是摔死在溫都爾汗才真相大白於天下。
至於死了後還在悼詞裡冠之以「一貫高舉」,「無限忠於」的「理論家」,更是在多年以後才揭去偽裝。

京劇《連環計》中的董卓說得好:
「有人罵我奸,我說他心太偏,有人罵我凶,我說他自己不中用,為人不用凶和奸,哪有榮華富貴萬萬年!」
我死後管它洪水滔天!當個奸臣也挺好![/QUOTE]

錯字發現一個   "魏徵" 而非魏""   稍微注意一下...ORZ

這句話說的有點不負責任的說 我這樣覺得 不過和珅死後留下的財富他也沒辦法帶走阿..

這樣扮雙面人 累阿 基本上就是求取榮華富貴的心理在作祟 想當皇帝的那種虛榮心

奸臣就是沒法當皇帝 只會逢迎拍馬 阿諛奉承 才會永遠被人說成是奸臣阿

不過這也算是他們那時的生存之道吧 只要是人 哪個無貪念阿 只是強弱的分別 和敢不敢表現出來罷了


題外話:如果有人覺得是皇帝昏庸用錯人 那就錯了 那時治國不像玩三國志 沒有能力數值的顯示

也沒有人物列傳讓你看 只能靠自己的判斷和思考

乾隆前期也不昏庸 只是後來和珅的阿諛奉承 懂的掌握住乾隆的心理罷了

有時也是皇帝自己本身沒錯 不過有時是後天的引導 才變那樣的

世事難料 誰又知道明天如何呢....END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大奸若忠」,學問多多,高深莫測,非大智大勇大手段者不能.

.:寧我負天下人~莫天下人負我-@@

---

亂世奸臣 , 都是為了適逢時世 , 和珅的時代 , 皇帝沒有他不行 ,

好像因為國庫空虛 , 他能使財政富裕 , 其實都是互相利用 ,

最後和珅的家全收歸國有 , 真是個大寶藏@@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QUOTE=無奈]「大奸若忠」,學問多多,高深莫測,非大智大勇大手段者不能.

.:寧我負天下人~莫天下人負我-@@

---

亂世奸臣 , 都是為了適逢時世 , 和珅的時代 , 皇帝沒有他不行 ,

好像因為國庫空虛 , 他能使財政富裕 , 其實都是互相利用 ,

最後和珅的家全收歸國有 , 真是個大寶藏@@[/QUOTE]

不是我要針對你唷...orz

和珅那時不是沒他不行 乾隆也好幾次要斬他 不過他就是有辦法避過...

能使財政富裕? 他不是當初黃河氾濫時還從中撈油水嗎..=.=

紀昀倒是常常沒事就被和珅陷害 還比他早死...

和珅還是嘉慶那時才被抄家的呢

老話一句 好人不長命 禍害遺千年

咦~ 愛注意...END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他不是當初黃河氾濫時還從中撈油水嗎..=.=)
他的錢都是回歸國有
---
----------------------------------------------------
乾隆縱和珅巨貪搜刮, 以乾隆之英明, 真是那麼便宜了他?

而乾隆薨後不久, 其子嘉慶馬上將之抄家賜自盡,
和珅一生所貪, 逃不過他兩父子的計算, 真誠走狗之下場也.

乾隆醉心於好大喜功, 窮兵黷武要成一代英主, 且其性好揮霍, 自然需要有和珅這樣趨走之臣為其效勞開拓財源, 而和珅從中謀私中飽私囊的程度可想而知, 乾隆其人揮霍沒理由少得過和珅.

不過嘉慶一登位便殺和珅, 實為其父借和珅遮醜耳?
清衰落實自乾隆中晚期持盈保泰式固步自封, 閉關自守無知自大落後世界發展形勢乃祖康熙泉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
---
轉自:http://www.hkcampus.net/webforum ... mp;thread=3136&
-----------------------------------------------------------
---
.:我覺得 乾隆 很聰明 , 他放手讓和珅貪財 , 可能是想給兒子嘉慶 , 立一個大公 ,
好讓初登位的嘉慶 , 穩定朝庭及國家 , 方便治理國家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沒錯.當個大奸若忠.或許確實可以讓人一生榮華富貴.官高福高壽更高.
    但是.一個人.他的價值不是在於享樂的程度有多高.或是他一生有多順利.快樂.順暢.
而是.他對的起自己的良心.
    不管一個人唸了多少書.得到了多高的成就.但是.如果他對於這些東西.只是當作一種想獲得更高
享樂的手段.或是.欺騙別人的話.那麼.這個人.不管歷史評價如何.我絕對看不起他.哪怕他是我的至親.
當然.做人處事.不可能永遠光明正直.但是.自己的原則.不可隨意的改變...
    或許.人可以靠著財富.獲得別人的欣賞稱讚.但是.不管多久.人還是公正的.不管是亂世.還是治世.
真正的正義.都是在人的心裡.哪怕再大的打擊.都會存活下來.或許.享受的人可以享受下去.但是.身為人.不是要享受一切.更多的時候.是要去解決難題.沒錯.行的路石頭很多.路很陡峭...有時候.更是沒有
路可以走.但是.如果就這樣放棄了.自己本身所信奉的精神在哪裡.在心裡嗎?還是在無聊的時候拿來消遣的話呢?
    最後.一個人會因為現實的原因.而改變他的做法.也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信念的錯誤.而去加以導正.
但是明知道是錯誤.也知道是不正確的.卻還是去做.那就是最大的錯誤了.錯誤的本身不是在於不知道錯誤.或是知道錯誤還去做.而是在於認為自己是正義.那才是最大的錯誤.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察言觀色.奉承虛與可以讓人仕途平坦
但只考慮到自己處境的智慧只能稱之為小聰明
曹操亂世之奸臣
但卻是擁有大智慧的奸臣
即使不是亂世
也該有交際應酬.明哲保身的能力

韓信年輕時跨下之辱
如果不是退一步.忍一時.避免意氣用事
怎麼造就以後的大將軍呢
當世人嘲笑韓信時
又怎麼知道韓信的鴻鵠之志呢
有時候明知不對還逞強去做並不是本人的錯
我心之道.知道我心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大奸若忠"奸臣比忠臣好 "
如果是針對自己本身的利益....奸臣好

如果是以國家、百姓、名譽...忠臣好


出發點不同吧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5 12:54 , Processed in 0.02373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