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912 元
- 文章
- 533 篇
- 聲望
- 125 枚
- 上次登入
- 07-5-19
- 精華
- 8
- 註冊時間
- 03-4-20
- UID
- 10165
|
考古專家發掘新疆沙漠中“上千口棺材的墳墓”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18日電(記者張鴻墀)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研究員帶領的考古工作者,日前從烏魯木齊出發,再次深入新疆羅布沙漠,對小河墓地——傳說有“上千口棺材的墳墓”進行全面發掘工作。
1934年,瑞典考古學者貝格曼首先對這個墓地進行了初步的發掘,貝格曼在這裏發現了他認爲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1939年,他在斯德哥爾摩發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一書,對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調查及發掘工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小河墓地宏大的規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蘊含的豐富的羅布泊早期文明的河畔!
隨著貝格曼著述的漢譯本《新疆考古記》的翻譯出版,中國學者開始在羅布沙漠中尋找小河墓地的影蹤。2000年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華研究員成爲首位發現小河墓地的中國考古學者。2002年底,新疆考古人員對小河墓地進行了試掘。2003年10月,小河墓地的全面發掘專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啓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以所長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爲領隊的小河考古隊,開始了爲期3個多月的田野發掘,但發掘工作因爲春季到來後沙漠中風沙肆虐而不得不中斷。小河墓地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約60公里的羅布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里,西南距阿拉幹鎮36公里。
據伊弟利斯研究員介紹:小河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外觀爲在沙丘比較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可以這樣想象--桌子上的一個饅頭,而饅頭上插滿了筷子。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積2500平方米。發掘前,沙山表面矗立著各類木柱140根,在墓地中部和墓地的西端各有一排保存較好的大體上呈南北走向的木柵牆, 以中部的木柵牆爲界可將墓地分爲東西兩區。
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的發掘中,考古人員對墓地西區上部兩層遺存進行了全面揭露,發掘墓葬33座,其中成人墓25座、兒童墓8座,獲服飾保存完好的乾屍15具、男性木屍1具、罕見的乾屍與木屍相結合的屍體1具,發現兩組重要的祭祀遺存,發掘和採集文物近千件,不少文物舉世罕見。“一處墓葬出土如此多的乾屍在世界範圍內絕無僅有,而究竟還有多少目前仍不清楚”,伊弟利斯說。在墓地,考古人員還發現了象徵男根和女陰的立木、高大的木雕人像、小型的木雕人面像;雕刻有花紋的木箭、冥弓、木祖、麻黃束、塗紅牛頭、蛇形木杆、木構上嵌銅片、木器上相同數目的刻劃紋等等,伊弟利斯說:“這些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滿原始宗教氛圍的神秘世界”。“小河墓地所表現出來的豐富文化內涵爲國內外考古所罕見,對它的發掘和研究不僅是新疆史前時代的重大考古課題,還會對新疆周邊廣大區域的史前考古産生較大衝擊和深遠影響”,他說。
據瞭解,考古隊部分人員已于9月25日先期奔赴羅布沙漠,開始搭建帳篷、安裝設備等前期工作。今冬明春,伊弟利斯研究員將帶隊長期駐紮這裏,繼續對小河墓地這處世界獨一無二的古代遺存進行全面細緻的發掘。(完)
新聞資料:小河墓地的發現史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18日電(記者張鴻墀)1910-1911年間,生活在這片區域的羅布獵人奧爾德克就發現了這座墓地。這使他能夠在1934年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到來時擔任向導。
貝格曼與他沿孔雀河向南支出的一條小河道南行,這條無名小河道,貝格曼隨意稱之爲“小河”。在小河之西約4公里處發現此
墓地,貝格曼將這處當時人傳說“有上千口棺材”的墳地命名爲“小河五號墓地”。1939年,貝格曼在斯德哥爾摩發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一書(漢譯本《新疆考古記》)中,對小河流域考古調查及發掘工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小河墓地宏大的規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蘊含的豐富的羅布淖爾(羅布泊古代時的稱謂)早期文明的資訊,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貝格曼考察小河後,一直到20世紀末60多年間,再無任何後繼者能抵達。小河墓地深藏在羅布沙漠之中,失去了蹤影。
2000年12月11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華研究員隨深圳大唐影視廣告公司組織的《中國西域大漠行》攝製組,借助地球衛星定位儀進入羅布沙漠,終於再次找到小河墓地。記者在時隔半月後也進入小河墓地進行現場報道,引起國內外歷史、考古界的高度關注。2002年,經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小河墓地考古隊,由所長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研究員擔任隊長。于當年12月抵達小河地區,對小河墓地及周邊遺址進行了爲期一個月規範的考古調查和小範圍的試掘。
2003年10月,國家文物局批准啓動小河墓地全面發掘專案,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研究員組隊進行了爲期三個月的田野發掘,後因沙漠中風沙肆虐,今年春夏期間暫停發掘工作,只留下保護人員看守。2004年9月下旬,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將再次組隊前往羅布沙漠繼續發掘工作。(完)
轉~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