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3137 元
- 文章
- 1504 篇
- 聲望
- 992 枚
- 上次登入
- 08-1-6
- 精華
- 54
- 註冊時間
- 03-1-10
- UID
- 3379
|
魏延是否將才?
《孫子兵法》。其《兵勢篇》上這樣說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通常的看法是,把奇正看成是一種可以將其定性的具体形為。即所谓的正面迎敵為正,機動配合為奇;明為正,暗為奇;静為正,動為奇;進為正,退為奇;先出為正,后出為奇……歸納為,一般的、常规的、普通的戰略、戰術為正,特殊的、變化的、罕見的戰略、戰術為奇。
魏延能提出出子午谷,偷襲直取長安,奪糧邸,連結羌族,自是長安以西諸郡望風而降,此為奇術也.其隨劉備入川及後鎮守漢中,抵禦外敵多年,是為正也.
凡将正而無奇,则守将也;奇而無正,则鬥将也;奇正皆得,國之輔也。
魏延奇正皆備,怎算是匹夫之勇,有勇無謀之輩.
為何劉備獨算黃忠,魏延入川作戰?為何獨算魏延任漢中太守?除了伐吳之戰外,那一戰役會缺少魏延一份,魏延自是有其過人之處(最少馬超也不曾受重用,充其量只是爭漢中時出場吧)
為何孔明死後,魏延堅決反對撤兵?
"士為知己者死",孔子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長沙城外魏延受劉備賞識重用,得蒙知遇之恩的魏延,他得以開始能展示自身的才能,真正踏上前景美麗的仕途.
沒有劉備,便沒有今日的魏延,劉備雖死,但其志尚在,身為士,自當用盡一生能力,完成多年來劉備宏願.故孔明雖死,但他仍希望帶兵伐魏,後更反對阻止撤軍,無非是為了"士為知己者死"
魏延要是有異心,只要率眾降魏,蜀軍想安然回蜀則難也.
有士的風骨,有國之輔也的才華,為何給人眨得一文不值.
到底是誰的錯?
依我看是楊儀的問題,他為人持才傲物,不可一世,與人相處不來,先與劉巴,魏延,後與蔣琬不和.但反觀魏延也只是與楊儀不和,不曾見與其他人不合(最少深受士卒愛戴)
魏延是降將嗎?
根據(三國志魏延傳)
魏延是義陽人,"以部曲身份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他出身原是卑微,原來在後漢時,帶兵的人可以招收流散失業壯丁歸入自己部下,編為部伍,這些稱為"部曲".故魏延本為一名失業壯漢,並不是一位降將.
劉備深知魏延才華
魏延追隨劉備日久,劉備把他加以提拔,自然對他才華深有認識,以下有一例證: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剛進位漢中王,正是剛破曹軍,斬了夏侯淵,取得漢中不久.漢中這地區何等重要,應該派誰看守?關羽在荊州,自然不能離開,大家都以為會是張飛,因為張飛在漢中爭奪戰中擊敗張郃,立下大功.不料劉備卻是提拔魏延,督漢中軍事,領漢中太守,這使軍中大為驚訝.
魏延有否辜負劉備知遇之恩?
他以為鎮守漢中并無軍事失誤.孔明北伐時,任魏延督前部軍馬,又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建興八年,他又深入羌中,大破魏國雍州刺史郭准,升征西大將軍,進封南鄭候.這就確定他為蜀盡心盡力,確有軍事才華.
魏延只是反對楊儀,並不反對孔明,更不反蜀!!
史書有二種說法,其一是,孔明病危時,與楊儀,費禕,姜維商定退軍計劃,孔明死後,楊等密不發喪,先派人試探魏延意見.魏延說"丞相雖亡,還有我在,決不退軍,要我殿後,我也不幹."
楊儀不理魏延,自己引軍先退.魏延知道了,先搶在儀之前,先行退兵,而且燒毀棧道.楊儀等人從另一條路追趕魏延,到了南谷口,魏延士卒紛紛散去,於是延與數人南奔漢中,被馬岱所殺.
根據<魏略>一書,孔明原為命魏延代理軍事,撒退,楊儀與延平日不和,怕被殺害,於是揚言延要做反,率眾攻延,延出其不意,被殺之.
為何硬說魏延做反?
我估計是當時孔明一死,楊魏二人發生爭執,爭論不決,於是各自領兵南返,又各自向成都打報告,說對方謀反,不聽調度.及至南谷口,兩軍相遇,展開戰鬥,延所率只是先鋒部隊,人數較少,很快被楊的主力所敗,延一死,反叛的帽子便扣上他的頭上.本來元帥新死,軍中內訌,不管誰有理,失敗者總是理虧,何況魏延已死,死無對證,於是罪明也就坐定了.
(請大家支持三國版的成立,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