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高祖聖智神至德光天皇帝,姓毛氏,諱澤東,字潤芝,皇考諱貽昌。高祖以清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生於湖南韶山,神光普照,天地氛氳,高祖生而潔白,有異姿,繈褓岐嶷,綽然有君人之表,皇考尤愛異之。及長,天資聰慧,博學多通,倜儻豁達,寬仁容眾,無論智仁者鹹得其歡心。有湘中老者,善相人,謂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為人皇,願自愛,勿忘鄙言。”高祖頗以自負。

及少壯,遊學長沙,師從楊昌濟,後入京,供職於京師太學藏書閣,雅好讀書,手不釋卷。歷朝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史書,尤精釋義。才藻富贍,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後問學于鴻儒陳仲甫,頗受教義。

高祖從仲甫,返湘結黨,得仲甫提攜,得以拜見於前朝太祖,官侍讀學士.前朝太祖崩,時,前朝武厲帝為大司馬大將軍,陰結其黨,欲滅高祖黨人.高祖諫以兵擊之,仲甫不許,武厲得以蓄積羽翼,民朝十六年武厲於凇滬,前朝攝政王汪公於江夏,大殺高祖黨人.八月高祖與諸黨人會於漢口議事,高祖曰: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眾皆異之,後受命返湘,策反南軍盧德銘部,九月九日興兵起事,圍長沙,不克,敗走江西.

軍次三彎,高祖重編餘部,至隊官皆有高祖之黨人監軍.高祖據井崗,與朱武勝公所部合兵,屢敗官軍,威名遠揚,號朱毛軍.武厲怒,令江西巡府魯滌平統兵十萬進剿,高祖誘敵深入,引兵擊之,滌平敗,高祖擒官軍先鋒總兵張輝瓚.武厲聞信,令兵部尚書何應欽統兵二十萬進剿,高祖大敗之.武厲益恐,統兵三十萬再戰,又敗於高祖.

一載余,武厲又率五十萬勁旅進剿.時高祖因黨爭,被削兵權,虛職賦閑.官軍犯境紅朝震恐,朱武勝公與周文正公掌兵權,問計於高祖,高祖授奇計再破官軍.武厲敗績,再整旗鼓,以西夷番將參贊軍機,以百萬之眾犯境.時,自俄狄歸國之儒生博古輩攝政,番將李德與周文正公參贊軍機,博古一儒生耳,挾俄狄酋長史達林之威,奪高祖兵權,唯俄狄之命是從,事無巨細,皆聽命于李德.

李德輩紙上談兵,屢戰屢敗.引兵西走,兵渡湘水,不足三萬,眾將皆惡李德,兵次遵義,諸將議政,高祖之威眾人咸服,周文正,朱武勝公皆附之,奪博古,李德兵權,高祖得以再統雄兵.高祖帥余部,轉戰滇,黔,川諸省.過雪山,與張國燾部合兵,國燾忌高祖之官居其右,欲害高祖,大將軍葉劍英聞信,恐高祖為變,相與疑懼,間道馳以告高祖,高祖陰為之備,高祖得脫.

國燾部將陳昌浩欲引兵擊高祖,大將軍徐向前拍案而起,國燾,昌浩乃罷.民朝二十四年入陝,據陝北以抗官軍.官軍進剿屢敗于高祖.高祖令徐向前率所部西征,敗於西北回軍,喪師數萬,向前等僅以身脫.丙子雙十二,高祖策反滿洲王張學良,陝西鎮守使楊虎城兵諫,囚武厲,高祖使周文正公謁武厲,曉以大義,武厲罷兵.

民朝二十六年夏,倭寇兵臨幽州尋釁,幽州節度使宋哲元與寇戰,不克,節度副使佟麟閣,總兵趙登禹殉國,哲元敗走保定,倭寇陷幽燕.高祖令周文正公再謁武厲,武厲許以招安,北軍三萬余朱,彭為帥,轄三鎮兵馬,林彪,賀龍,劉伯誠為總兵.南軍兩萬余葉,項為帥,陳毅等為統制.兩軍均受高祖節制.合官軍與倭寇血戰八年,民朝三十四年倭寇敗降,高祖與周文正赴陪都謁武厲,共商國事.

民朝三十六年兵火再起,官軍伐高祖.高祖令大將軍林彪,羅榮桓取滿洲,世祖與大將軍劉伯誠取中原,大將軍陳毅,粟裕取華東,大將軍彭德懷取西北,大將軍聶榮臻取幽雲.高祖與周文正公自帥御林軍轉戰陝北.諸軍屢敗官軍.

民朝三十七年大將軍林,羅與官軍戰于滿洲,大破之,盡占滿洲地.世祖,大將軍劉與陳,粟部合兵大破官軍于徐蚌,陳兵長江,民朝京師震恐.林,羅入關與大將軍聶合兵,合圍幽州,幽州節度使傅作義降.大將軍彭橫掃西北,兵臨西域.高祖移駕幽州,以之為都,改稱北京,北方遂定.
民朝乞和,高祖不許,令世祖與劉,陳,粟諸將合百萬眾,渡長江,取金陵.以陳,粟取華東,林,羅取華中,世祖與劉將軍取西南.諸軍勢如破竹,官軍盡潰不成軍.高祖以世祖為西南節度使,坐鎮成都,以圖吐蕃.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元年 49
二月,王師入京,吏民欣喜。北土悉平。高祖遣六軍征南朝,號百萬。
四月,六軍涉江,滅南朝。南酋蔣氏遁,入海,據澎湖以抗聖化。遷九鼎於京。江南諸道初定。民朝使持節、兼太保、太尉張治中奉皇帝璽綬于高祖。高祖辭讓,百僚上表勸進,至於再三,乃從之。
十月甲子,高祖即皇帝位於天安門。入廟,誓,立政,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元“開國”,群臣三呼萬歲。封六輔政親王。官人百姓,賜爵一級。高祖曰:“華夏諸民今日立也!” 大赦,丁卯,宴百官於京,賞賜有差。
十一月,大將軍劉,西路招撫使鄧統王師十萬入蜀,前朝餘孽星散,蜀,滇,黔傳徼而
定。鄧平公封西南節度使,坐鎮西南以圖吐蕃。
是年,上頒《別了,司徒雷登》等三詔,用賜西夷美利堅使,夷使慚去。史稱“三賊去西夷”。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二年 50
二月,北狄俄羅斯遣使來朝,盟,世代約為兄弟之邦。
六月,高麗內亂。上命停戰,不聽。
九月,高麗北朝勝。同月,西夷美利堅糾合西夷(含澳、泰、菲等亞太諸國)數十部落侵朝鮮,號“聯合國軍”。
十月,高麗北朝潰,美夷之師次於鴨綠水。上以大將軍彭桓公為東征元帥,加太子少保,太子岸英為監軍,統精銳二十萬(約30萬)入高麗,戰於長津,美夷敗績,精銳白虎鐵騎(陸戰一師,非韓國白虎團)覆滅,遺屍數萬(為數千之誤),山林溪澗邊,虜血幾灑遍。
征西將軍王震統兵入西域,設西域都護府,立生產建設兵團。西域歸王化。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三年 51
十一月,行“三反”。
是年,王師美夷戰於朝鮮。美夷懼,求和,上不許。吐蕃歸王化。自是,天下幾一統。
太子死沙場,天下悲慟。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四年 52
一月,行“五反”。
八月,上頒“削藩令”,令東北節度使高崗王(開國輔政六親王之一),華東節度使饒石公,西南節度使鄧平公,中南節度使鄧恢公,西北節度使習勳公進京。時人謂之:“ 五馬進京,一馬當先。”
是年,王師美夷再戰於朝鮮。王師據上甘嶺,敵糾兵數萬以攻,終潰。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五年 53
一月,行“新三反”。
三月,俄狄王史達林死。(注:狄王死不曰崩。)
五月,與俄狄盟。
六月,始料民,口六億又一百九十又三萬八千又三十又五。為前所未有之盛世。
九月,彭桓公平(應為和)美夷於高麗。高麗中分。北者為朝鮮,南者為韓國。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六年 54
上遣使赴日內瓦,南越中分。
五月,故東北節度使高崗王自裁於京,天下震驚。諡“幽”,“動祭亂常曰幽”。
八月,江淮大水,平地洶湧不見寸土。
九月,行布票。天下幣制革新由是而始。
十二月,禦史劾故東北王高,華東王饒懷不臣之心陰謀亂上。上令有司查辦。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七年 55
五月,上使周文正公盟諸王于萬隆。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七月,行“肅反”。上詔《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南越來朝,賜貝八億朋。
十月,上詔《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階級鬥爭》。
是年,上大封開國諸將,計元帥十,大將十,上將若干。滿朝文武,人才濟濟。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八年 56
五月,上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右黨始亂朝綱。
七月,上曰:“美帝國主義是個紙老虎。”
是年,埃及來賓,匈奴來盟。八方萬國,皆慕我中華聖化。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開國九年 高祖反右元年 57
五月,上逐右黨。改元:反右。
十月,上曰:“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
十一月,上西巡俄狄,曰:“東風壓倒西風。”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反右二年 58
二月,誥告天下,命滅“四害”。“四害”者,蚊、蠅、鼠、雀也。
六月,左丞相薄作《兩年超過英國》上疏,上大悅,嘉之。
七月,俄狄王赫魯雪夫來朝。
九月,桂人來告田可畝產十三萬餘斤者。
十一月,滇民有饑色。
是年“大躍進”,萬民煉鋼,衛星紛飛。東征大軍自高麗還。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反右三年 59
吐蕃叛,上命征之。王師勢如破竹,吐藩達賴奔天竺。吐藩乃定。
一月,上詔《“反瞞產私分”》,令天下百姓不得隱瞞糧食。
二月,諸侯朝王于鄭。
七月,上大會諸侯于廬山。彭桓公上《萬言書》,以軍人幹政事。上怒。
八月,下彭桓公獄,盡逐右黨。野有“功高震主,鳥盡弓藏”之議。
是年,民有饑色。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反右四年 60
民大饑,赤地千里,野有餓孚,豫桂尤甚。賑饑民。
四月,命周文正公巡信陽。帝不食肉。
六月,上至滬上。
七月,俄狄背盟。
十一月,令六軍將士“兩憶三查”。“兩憶三查”者,“憶階級苦、憶民族苦、查立 場、查鬥志、查工作”也。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反右五年 61
大饑。振饑民。上以“天道不常”傳位於劉哀宗。哀宗始攝政,未改元。
是年,高祖再會諸侯于廬山。

哀帝反右六年 62
民饑。
四月,伊犁饑民亂。
六月,彭桓公諫以“八萬言書”,上皇怒。
七月,諸侯朝高祖于北戴河,高祖上皇曰:“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講。”
天竺犯我吐藩。十月,王師伐天竺,輕騎直入大敗之。天朝聲威遠播。

哀帝反右七年 63
二月,在京。高祖曰:“階級鬥爭,一抓就靈”。
三月,高祖大誥天下曰:“向雷鋒同志學習”。
九月,錫蘭來賓。
十二月,周文正公巡亞非拉十四國。天下萬國,競相慕我中華上國之風采。
是年,我朝石油自給。

哀帝反右八年 64
五月,《高祖語錄》始頒行。
六月,行“樣板戲”。京津滬,民有奇裝異服者。
十月,原子彈爆。
十二月,行“四清”。

哀帝反右九年 65
一月,高祖頒《二十三條》。
七月,前朝代宗李宗仁自海外歸降。高祖攜帝慰之。
十月,高祖曰:“不要怕造反。”
九月,結晶牛胰島素成。
十一月,大學士姚作《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文革”始。

哀帝反右十年 高祖文革元年 66
改元:文革。
三月,邢臺地動。
五月,“文革”始行。罷科舉。
七月,高祖泅水于江,遂至於京師。
八月,百萬紅衛朝帝於天安門。天下始大亂。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二年 67
一月,上皇廢哀宗,哀宗請骸骨,上不許。高祖重秉政,頒《公安六條》《六軍支左》

二月,“二月逆流”。
三月,黜左丞相薄。
五月,天下始行“忠字舞”、“早請示,晚彙報”、“語錄歌”、“語錄操”。
八月,英夷使館火。
是年,頒《高祖語錄》八千六百余萬。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三年 68
黜哀宗劉、右丞相鄧。
是年,吐蕃,西域革委會成立。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四年 69
林莊公贊曰:“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要靠毛澤東思想!”
三月,王師敗俄狄于珍寶洲。
四月,九大,封林莊公為親王,加九錫,賜林親王天子旌旗,出入免跪拜。
十一月,殺哀帝於開封。其卒不赴告。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五年 70
春,林莊親王欲上高祖尊號,高祖不悅。
四月,衛星上天,紅旗未落地。
八月,上會諸侯于廬山。
十二月,上會夷人斯諾。周文正公主持修葛洲壩。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六年 71

八月,高祖南巡。
九月,林莊親王叛。欲弑高祖,高祖覺,攻林莊親王,莊親王北奔,死於漠北。諡“莊”, 諡法曰:“死于原野曰莊”。臣而作亂,貶爵號為伯,厥死不言薨。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七年 72
一月,陳懿公薨,高祖往悼之,曰:“陳毅是位好同志。”加封王,諡“懿”,法曰:“ 溫柔賢善曰懿”。
二月,美皇尼克森陛下來朝乞為同盟,高祖與美皇尼克森陛下談笑風生,舉世轟動,為一時佳話。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八年 73
一月,南越平。
三月,重起用鄧平公為右丞相
七月,皇孫遠新封張鐵生“白卷英雄”。
十二月,高祖令六軍各提督對調。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九年 74
二月。尚比亞國王來朝。高祖提出三個世界之劃分。
美皇尼克森陛下因“水門事件”被迫退位,為太上皇,新皇福特即位,高祖甚同情美太上皇尼克森,望尼克森再來朝。
十一月,大元帥,彭桓公薨。諡“桓”,諡法曰:“辟土服遠曰桓。”。
是年,發秦始皇陵。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十年 75
是年,前朝思帝死於東海夷洲。諡法曰:追悔前過曰思”。王而失國,厥死不言崩。

高祖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文革十一年 惠宗凡是元年76
高祖病,道揚末命于公子華,曰:“你辦事,我放心。”,公子華嗣訓。
一月,周文正公薨。諡法曰:“慈惠愛民曰文”,“剛直不阿曰正”。
美太上皇尼克森複來朝,高祖大喜,共敍舊情,高祖曰:“我已經收到了上帝的邀請函。”尼克森樂之。
四月,國人集於天An門。
七月,唐山地大震,死傷無數,喪丁二十八萬餘口,上驚。是月,大元帥,朱武公薨。
八月,高祖崩。天崩地坼,萬民震慟,如喪考妣。群臣上諡曰聖智神武至德光天皇帝,廟號高祖。公子華立,是為惠帝。惠帝命“兩個凡是”,改元:凡是。
十月,四凶作亂,葉定公執四凶。

史臣曰:有民國朝,天下板蕩,國運告終,君臨昏虐,天棄神怒,眾叛親離。荒主燀燎原之焰,群盜發逐鹿之機,殄暴無厭,橫流靡救。高祖聰慧自天,審獨夫蔣公之運去,勃然而興皇圖。高祖之興,決神機而速若疾雷,驅豪傑而從如偃草。乘虛入關,奇殲蔣匪。號令天下,新建皇朝。唯賢舉,興文學,修郊祀,治五禮,定六律,四聰既達,萬機斯理,治定功成,遠安邇肅。優遊恭己,其非凡思想豈世祖鄧公之理論、孝帝江公之三代表可比,可謂皇皇哉!

http://www.touja.org/bbs/viewtopic.php?t=9034
作者:佚名
書:毛氏本傳;毛-高祖紀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毛氏本傳

坦白說...我對老毛的最強印象就是....他的禿頭.....

好了...別開玩笑了...


以下是額外資料~毛澤東所寫的詩(看一看)

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和柳亞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斷腸,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送瘟神(其一)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天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送瘟神(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王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登廬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籠四百旋。冷眼向陽看世界,熱風吹雨洒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為女民兵題照 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憤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冬雲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梅花喜歡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我是還記得他在學生時期還寫一首滿有霸氣的詩,但已經找不到了....

至於這篇文章,我就不必多發表我個人的看法...因為目前真的有些忙...所以請原諒~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毛氏本傳

是這首嗎?



沁園春 雪(1936年2月)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蜡象,【原注】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衹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作者原注
  原指高原,即秦晉高原。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在這以前,一九四五年十月,毛澤東在重慶曾把這首詞書贈柳亞子(參看《七律﹒和柳亞子先生》〔索句渝州葉正黃〕注),因而被重慶《新民報晚刊》在十一月十四日傳抄發表,以后別的報紙陸續轉載,但多有訛誤,不足為据。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文匯報附刊》,曾將作者書贈柳亞子的這首詞的墨跡制版刊出。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毛氏本傳

[left]沁園春·長沙

一九二五年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left]


 
[FONT=標楷體] [/FONT][COLOR=red][FONT=細明體][COLOR=black][FONT=PMingLiU][COLOR=red] [SIZE=3][COLOR=blue]征帆萬里今何處?大夢一去六百年。[/COLOR][/SIZE] [SIZE=3][COLOR=blue]我慾乘風歸四海,奈何黃粱已是空![/COLOR][/SIZE] [SIZE=3]——“空氣在顫抖,仿佛天空在燃燒。”[/SIZE] [SIZE=3]——“是啊,暴風雨來了。”[/SIZE][/COLOR][/FONT][/COLOR][/FONT][/COLOR]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毛氏本傳

QQ 看的眼昏昏

好龐大的資料阿!!!
 
我的無名-關閉中
魔獸爭霸三-信長版
哈哈茶 : 冬月夜寒霜愁 , 古有美酒伴君療 , 幾時憂幾時愁 , 今有茶香解悶騷 。

咕 咕 咕 咕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4 03:58 , Processed in 0.02764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