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勇者

忙碌能忘掉嗎?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秦皇古道
秦皇古道距石家莊30公里,井陘縣城向東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鐵路倚其而過。古驛道長約百里,貫穿太行山、建在山嶺溝谷中。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秦晉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晉兩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以後,修築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驛道,井陘古驛道就是當時的主幹線上的重要一段。這裡關山環立,地勢險要,是山西、陝西通京的交通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29年秦將望翦伐趙之戰;公元前204年漢將韓信以少勝多的背水之戰;公元756年唐將郭子儀、李光弼殲滅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亂;公元1900年清將劉光才抵抗八國聯軍的庚子大戰等等戰例都發生在這裡。

通向古道的上行石路比較陡峭,路邊保留著或立或臥、殘缺不全的石馬、石獸,以及明清兩代文官武將的石像。繞過一個山口,一座雄關豁然出現,這就是扼守古驛道的東天門,門匾上題有「西通秦晉」四個藍底金字。東天門是一座關城,分東閣、西閣,兩閣相距不足50米。南北兩峰直插兩閣,渾然成為一體,閣在正中如同兩把鐵鎖,牢牢地封鎖著關隘。
  
接近關城,古驛道漸漸出現了。兩行車轍痕從門洞下穿過,又長又深,足足有50厘米,深深地鑲嵌在厚厚光滑的基巖路面裡。舖路方石呈淡淡的青色,歷經多少的車輪碾軋、馬蹄踩踏、風雨侵蝕,石塊已經變得光滑如鏡了
  
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便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檻,這一道道石檻是供重車上坡時停歇和沿坡緩慢下滑而設的石坎。由此可想像出當年的輜重車通過這段路時有多麼艱難、多麼危險。
  
城樓下有一段基岩石面,明顯的低於兩頭。這是由於在長年的車輛碾軋下,車痕深到一定程度阻礙了通行,又因有城關在上不能翻修,只好將其剷平,無奈新的車痕形成又繼續阻礙通行又要剷平,週而復始,路面自然要降低了。即使這樣,現存的車轍痕也有30多厘米深。

轉至  http://www.epochtimes.com/b5/3/8/29/n366859.htm
 
生物板寵物板 歡迎各位參觀~~              鐵傲blog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默語寒爾

回覆: 秦皇古道

車同軌,兩輪相距一律六尺,在秦皇古道大約可以知道車同軌的意義了。

深陷的凹痕,看得出經歷多少歷史...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肖像被遮蔽

禁止訪問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2 02:50 , Processed in 0.01910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