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給您五秒鐘,說出二種德國精品...
Benz、BMW,這是車迷的答案。
德國豬腳與啤酒,這是老饕的回答。
德南諸多古老小城與萊茵河谷,這是旅遊迷的答案柏林愛樂與卡拉揚,這是古典樂迷的答案,
最後,如果您問到音響迷,答案可能是Burmester「柏林之聲」與MBL。

Burmester 與MBL當然也像Benz、BMW一般,坦白說,不是一般音響迷可以負擔得起的。有趣的是,這二個廠牌的某些型號有時候想買也要等,並不是隨時有貨。為什 麼要等呢?吊胃口嗎?不是!太好賣了嗎?也不盡然。主要是產量太少了。為什麼不生產多一點呢?那麼貴的東西,做多了賣得出去嗎?何況,藝術品,一多就不值 錢,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在這些年中,Burmester創造了許多第一。例如,他們是第一家採用鍍鉻面板與外殼的音響廠家,後來許多廠 家也都跟進。他們是第一家推出全模塊化前級(1980年的808)的Hi-End音饗廠商,後來許多高級器材也都採用。他們是第一家(1983年)使用全 平衡線路的Hi-End音響廠商,後來全世界也都跟進。
  
甚至,他們在1989-90年間曾經設計了一種弧型面板,但是後來並末生產。 幾年後德國出現了雷同的外觀產品。到底是英雄所見略同或模仿,這就有待雙方去釐清。最後,不要忘了他們世界首創的皮帶驅動式CD唱盤。總之, Burmester不僅驕傲於他家產品外觀的亮麗,也自豪於他們的技術領先。當然,他們25年來一直堅持的「Art For The Ear」理念就是他家聲音表現的代表。

Burmester創立於1977年的柏林,到2002年剛好滿25年。全新系列的二十五週年版本「柏林之聲」各型號產品即將上市,而其中國總代理新漢建業有限公司也會為Burmester廠方大幅改良的新產品推廣給高級發燒友們。
  
重 質不重量,這是Hi-End廠方普遍的特色之一,與大部分其它Hi-End音響產商一樣Bumester的廠房佔地並不大,大約是1,300平方米。僱用 工人也不多,僅20位。然而,Bumester可以為了設計一對喇叭,花了八年的時間方推出。這期間,他們試過許多種設計,採用過許多種單體。到最後,因 為找到了完全能夠達到他們要求的單體,第一對喇叭949才誕生。
  
949的型號告訴我們這是94年9月推出的產品,也就是說, Bumester在1986年就開始著手研究這對喇叭了。一對喇叭要研究8年才推出?這怎麼符合經濟效益?沒錯!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949簡直早該扔 進垃圾堆。但是,若從Hi-Fnd精神的角度來看,這才是菁英產品,因為它具有不妥協、追求完美的精神。
  
Bumester的工廠位於 柏林的一個小型工業區裡,這個工業區也是綠意盎然,整座工廠都被濃蔭籠罩著。樸素、乾淨與整齊異常的廠房。沒有花俏、沒有浮華、一切講求精雕、實用與高效 率,這就是德國的精神。舉個例子,世界首創的皮帶驅動式CD唱盤Bumester旗艦型CD轉盤969,由於它是皮帶驅動的,因此要有另外的轉動軸心。您 知道那個軸心有多精密嗎?那是Bumester向瑞士訂製的,精度是三千分之一mm!又不是生產導彈火箭,您說有必要那麼精密嗎?可是固執的 Bumester就認為一定要這樣才行,這就是德國人追求精確的精神。

除了要求精確之外,德國人做事的認真態度也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在工 廠裡,層層的關卡在檢驗著進料與每個製程。例如鍍鉻的面板與旋鈕進料後,就有專人一個一個仔細的檢查,有任何瑕疵就剔出來。為了維持工廠的整潔與單一操 作,Burmester的所有線路板都是外包的。這些外包的線路板送進來之後,也是一片片由工人耐心的測試,沒有問題之後才編號入庫。像這樣的事情做來費 工耗時,而且德國的工資這麼高,但是Bumester還是認為非如此做不可。其實,像所有的產品都要經過整整五天Burn in試煉與人耳聆聽才算完工,這些都是耗時費工的作法。難怪Bumester可以自豪的說他們的產品出廠後的故障率極低,因為要故障的話大部分都在長時間 的Burn in過程中發現現了。
  
當然,以這種慢工細活、精心打造做出來的產品,它所有的成本都要平均分攤到少數的數量上,所以其售價絕對不便宜。或許,我們在慨歎這是Hi-End產品無解的宿命之餘,也可以將它們看作如版畫、手工藝般限量生產的藝術品。這樣就比較能夠釋懷了。

《柏林之聲III》專輯簡介:

大名鼎鼎的柏林之聲,相信不用多作介紹了,見到就趕緊買吧,買不到可別怪我。有了這張,幾乎可以把別的試音碟都扔了。

Burmester 是德國一間獨具藝術品味的HIEND器材製造商,她那極昂貴的產品是發燒友夢魅以求的統,除了是鍍上銀光閃閃的電鉻面板令人愛不釋手外,更重要的是先進的 電路設計與務實的運營作風贏得不少知音。 其實Burmester除了電子線路的設計與機殼的打磨技術高超外,總裁Mr.Dieter Burmester的音樂修養一樣令人敬佩,所以Burmester的每一件器材在靚聲同時也注重音樂感的重放能力,絕對稱得上是一件藝術品。 提到音樂感,這張BurmesterCDIII同樣富有濃厚音樂品味的試音碟,肯定是近期最佳試音天碟之一,個人喜愛程度完全可與XRCD的《絲竹管弦》 相提並論。如果說XRCD強調超清析透明度與現場感的話,那麼BurmesterCDIII則是強調自然順滑的濃厚音樂感,兩者各有特色,但在眾多試音碟 中都奠定其至尊天碟地位。 首先請聽第二首,Paganini For Two的小提琴配古典吉他的小品,用來測試高低平衡度極佳,小提琴高音人幾多質感與結他的低音弦撥奏是否準確,在些一覽無遺,音質與音色你絕對不用擔心。 接下來是第九首,這是我聽過的現場感最象真的現場錄音,效果迫真無倫,生動細緻,超級寬的舞台空氣感、歌者的口水聲,聽者的歡呼聲,伴奏樂器的質感,分分 鍾迫真到讓你起戰慄。第十首的炎黃第一鼓是試低頻必備,書架箱能放好他除了那幾隻天價的之外再也難尋。有些曲每一下都有地動山搖的氣勢,問題是看看你的寶 貝東東能出幾成效果。餘下的你隨便聽吧,雖不懂一些人聲唱的是什麼,但保證你還是能整張碟聽完的。

總而言之,「Burmester示 范CD-03」的音質足以登臨「發燒級CD」登峰造極之作,一方面可以當作任何音響組合系統的照妖鏡或試金石,利用其高度傳真的音樂,輕易地評鑒出每一組 合的優點與缺點,符合「一張CD走遍天的快速鑒聽需求;另一方面又是絕佳的音樂選曲特輯,十首曲子支支動聽,值得逐一細細品味,保證百聽不厭,非常值得收 藏。

曲目賞析:

1.Melissa Walker / A Time For Love
第一首是 Melissa Walke 所唱的「A Time for Love」選自「藍調爵士樂曲」(Ballads in Blue,Enja唱片9350)。鋼琴伴奏從一開始約二十秒前奏,就展露了本張Cr與眾不同的錄音品質,琴音圓潤晶瑩,簡短的旋律重複四次,即帶出了一 股懶散而蒙隴的浪漫氣息,從而引出極為抒情的女聲歌唱,在濃郁婉轉的歌聲當中,逐漸加深了浪漫情懷,彷彿讓人置身於一家燈光昏暗的爵士酒吧裡,臨場感極為 其實,因而今人情不自禁地想倒一杯美酒,隨著歌聲盡情陶醉一番。

2.Nicolo Paganini / Gil Sm
第二首 是Sonata Concertata,選自「帕格尼尼:小提琴與吉他二重奏」(Paganini for Tow:Gil Shaham and Goren Sollscher,德國Grammophon唱片437 837-2),此二重奏所呈現的小提琴確實是優美無比,琴音既優雅又悠揚,琴韻飄逸,讓人頓時如醉如擁,同時所重現的吉他亦極為逼真,兩種樂器一左一右, 彼此高低位置不同,音像定位極為穩定、明確、具體,簡直可以上前觸摸得到似的。

3.John Lee Hooker / Early One Moring
第 三首是John Lee Hooker所唱的「Early One Morning」,選自Jalous(Virgin唱片US-V12-86-00002)。獨唱者以鄉土味十足的藍調唱腔,訴說著一段動人的故事。錄音之 際,顯然歌者的嘴唇相當接近麥克風,因此重現出比較誇大又很逼真的音像形體,同時亦極為完整地捕捉到歌者所有的唇音訊息。

4.Bennie Wallace / It′s The Talk Of Town
第 四首是BennieWallace所吹奏的薩克斯風曲「It's the Talk of theTown」,與第一首同樣選自同一張CD「藍調爵士樂曲」(Ballads in Blue,Enja唱片9350)。這是一段技巧嫻熟的薩克斯風演奏,那種如臨現場隨興又庸懶的風格彷彿讓聆聽室內的空氣都跟著活起來似的,充滿著生動的 訊息。

5.Gioacchino Rossini / Sonata G Dur
第五首是羅西尼的絃樂奏鳴曲,選自 「Gioacchino Rossini:Sonata I G-Dui」(Capric io/Delta唱片08-10630)。是一首耳熟能詳的絃樂合奏,流暢動聽,從頭到尾音符緊湊一氣呵成。琴韻優美,餘音長繞,極適合用來評鑒音響器 材。

6.Hans Theessink / The Planet
第六首是Hans Theessink所唱的「The Planet」選自Call Me (Minor Mu ic唱片MM80 1022)。歌者以相當悠閒而滿不在乎的飽滿嗓音唱出美式鄉村風格的歌曲,間雜著一些藍調的味道,配合吉他、笛子等樂器之伴奏,以及合唱聲等,交會而成一 首風味非常奇特而悅耳的音樂。

7.Nikolai Rimsky-Korsakov / Allegro Molto
第七首是 天方夜譚交響曲第四樂章,選自「Nikolai Rimsky-Korsakov:Scheherazade」(德國Grammophor唱片437 818- ,Myung-When Chung指揮Bastille交響樂團演出)。這真是絕佳的交響樂曲示範錄音,有由微弱逐漸發展至極強,有小提琴如泣如訴的幽怨獨奏,也有強烈而震撼的 齊奏與合奏,處處展現出寬廣的動態對比,同時亦有不少迅如閃電的瞬時響應 ,是市面上Scheherazade(天方夜譚)所有CD版本當中,堪稱當今錄音品質最佳者。

8.Hans-Jürgern Schnoor / Orgelwerke Bach
第 八首是一首巴哈的管風琴曲,選自「Johann Sebastian Bach:Orgelwerke 1」 (Jessen Lenz 36-23552 Lubeck)。此曲展現的是管風琴所擁有的安詳、溫厚、親切、鎮定、和諧、與虔誠等之特色,環相扣,表現得非常細緻優美,堂音尤其真實動人,引人入勝, 即使曲終之後,依然餘音梟梟。

9.Hugh Masekela / Stimela
第九首是Hugh Masekela之專輯「希望」裡的Stimela,選自「H gh Masekela:Hope」(Triloka唱片7203-2)。全曲長十分鐘,內分四段。第一段以敲擊樂器與口技具體而微地模仿出蒸汽火車的種種聲音 (包括汽笛聲),並以歷盡滄桑的嗓音述說著從非洲中部和南部各國的火車所載運而來的許許多多黑人礦工,前往南非約翰內斯堡的礦場工作,在暗無天日猶如無底 洞的深層污濁礦坑裡,黑人礦工為資方挖出價值無數的黃金與鑽石,同時也幾乎等於為自已和家人挖掘著生死關卡,因為礦坑裡好像有隨時都可能爆發的不定時炸 彈,時常製造傷亡事件,另一方面遠在天邊的妻小可能早已被從未謀面的好戰份子殘酷屠殺,以致屍骨無存,天人永隔,所擁有的牛羊等家畜亦可能被竊盜一空;第 二段是薩克斯風演奏,有怨無處訴地幽怨吱歎,面對著自身被無情地擺弄的命運,除了無奈,依然還是無奈;第三段是小喇叭的獨白,似乎在暗無天日的恐怖威脅與 聲聲無奈當中,虔誠地期盼著慈悲的曙光降臨,期盼著僥倖地逃過劫難;第四段則是以某種土語唱出一連串充滿著氣沖山河的愛憤情緒,以火車當作發洩對象,儘管 土語歌詞內容聽不出名堂,然而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是來自壓抑已久的內心衝擊,終於按捺不住,一觸即發,一發不可收拾地宣洩而出,最終引發隨之共鳴的沸騰激 情,有如火山爆發,排山倒海,席捲而來,讓人來不及從容應付。從一開始,整個情緒隨著樂曲脈動不斷地澎湃起伏,終至邁入高潮迭起階段,其中各種真實無比的 樂聲一一湧現,包括綿密襲來的鼓聲、無限幽怨的和聲、富含光澤的薩克斯風與小喇叭演奏、主唱者的表白、歌聲、與吶喊等等,讓聆聽者宛如親身經歷一場色彩繽 紛的非洲音樂現場表演。千言萬語、此情此景須問天的非洲黑人悲壯史詩,用一首歌把所有的委屈與哀怨以極盡滄桑的嗓音表露無遺,強烈地震撼著聆聽者的心弦, 久久無法平息。

10.Yim Hok-Man / Poem Of Chinese Drums
第十首是閻學敏的「第一鼓」專 輯裡之第一曲「中國鼓詩」(Poems of Chinese Drums),選自「Yim Hok-Man:Master of Chinese Percussion」香港Naxos 唱片8.225942)。是一場重低音的震撼洗禮,充滿低頻之各種特性,不論是低音之反應速度、鼓皮之振動、力道之強勁與沉重感、或是純淨度等等,均屬當 今一流,動態對比驚人,聽得其是過癮之至。最足以考驗擴大機之驅動控制力以及揚聲器低頻之重現能力。 值得收藏的非凡之作 純以錄音品質而言,毫無疑問,「Burmester示範CD-03」當中收錄之各曲,是當今CD錄音之極致典範,徹底發揮了CD格式局限之下的顛峰聲音品 質。

這一張CD-03既非HDCD,亦非XRCD,卻毫不遜色,甚至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於CD-03為什麼擁有這麼優越的錄音品質,據了解除了原曲錄音優異之外 ,還經過了特殊的處理 ,由於Burmester公司沒有透露絲毫線索,所以只能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無法進一步說明。最不可思議的是同樣來自原公司的「原聲母帶」,俟製成CD之後,CD-03里的每一首曲子均比原來那些公司所 發行CD的相同曲子更加的透明細膩 ,聽感上也更加的 「高傳真」!聆聽此片,往往興起若是市面上的所有CD都有此CD-03同樣之錄音品質的話,該有多好!
  
總而言之, 「Burmester示範CD-03」的音質足以登臨「發燒級CD」登峰造極之作,一方面可以當作任何音響組合系統的照妖鏡或試金石,利用其高度傳真的音 樂,輕易地評鑒出每一組合的優點與缺點,符合「一張CD走遍天」的快速鑒聽需求;另一方面又是絕佳的音樂選曲特輯,十首曲子支支動聽,值得逐一細細品味, 保證百聽不厭,非常值得收藏。



專輯曲目:


01. Melissa Walker / A Time For Love

02. Nicolo Paganini By Gil Shaham Und Goran Sollscher / Sonata Concertata

03. John Lee Hooker / Early One Morning

04. Bennie Wallace / It's The Talk Of The Town

05. Gioacchino Rossini / Sonata I G-dur

06. Hans Theessink / The Planet

07. Nikolai Rimskey Korsakov / Allegro Molto

08. Hans Jugen Schonoor / Orgelwerke Von Back

09. Hugh Masekela / Stimela

10. Yim Hok Man / Poem Of Chinese Drums

==============================


《柏林之聲Ⅱ》


專輯名稱:Burmester—Art For The Ear CDII 柏林之聲2
廠牌:Burmester
http://www.burmester.de/
發行時間:2002

專輯介紹

這是一張有傳奇聲譽的CD。德國HI-END廠家Burmester製作此碟時本想只作內部交流,結果是效果驚為天人,HIFI到極點,15首曲全部好聲過原版錄音。該CD後來有部分流出市場銷售,不久即賣斷市,聽說現在被炒到千多元一張。

德 國Burmester「柏林之聲」這個Hi-End品牌,器材之高價,效果之優異,在行內無人不知。這張CD是該品牌的第二輯試音碟,曲目是世界各地有名 的發燒錄音,「柏林之聲」把版權買下,再經過一些處理,輯成試音碟,效果竟然比原版靚聲許多,一時傳為佳話,發燒友爭相搶購。

曲目中 古典、爵士、流行音樂兼而有之,甚至將70年代Pink Floyd的作品收入碟中,所以除了音效出眾外,可聽性也頗高。 Burmester的這張唱片播出的音效,不僅不比原版唱片差,每一項聽感幾乎都要比原版碟勝出10%左右!這發生在一家已不僅僅是「發燒」,更像是在 「發瘋」的廠家身上,是完全可能的事。Burmester一定在製版和壓片工序上用了什麼秘密的方法,才得以製造如此「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奇跡。這也許 就是這張CD要價這麼貴的理由吧?!!

專輯曲目

01 Radka Toneff-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02 Paco De Lucia- Live In America
03 Hans Theessink- Call Me
04 Dabringhaus & Grimm-Label- Konzertante Barockmusik
05 Quincy Jones- Back On The Block
06 Ben Webster- Gentle Ben (1972)
07 Gerhard Oppelt- Lindenkirche Berlin
08 Dallas Wind Symphony- Vaclav Nelhybel
09 Ricky Lee Jones- Dat Dere
10 Inbal + Wiener Symph.- Schostakovich Symph. Nr. 9
11 Steve Ray Vaughan- Tin Pan Alley
12 Sophie Von Otter- H ndel - Marienges nge
13 Pink Floyd-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I
14 Pink Floyd- The Hapiest Days Of Our Lives
15 Pink Floyd-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II

==============================


[ 本文最後由 服雄 於 07-1-7 11:06 AM 編輯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23 01:48 , Processed in 0.01792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