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勇者

忙碌能忘掉嗎?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評書」淺說



「評書」就是「說書」,也叫作「評詞」、「評話」,台灣本地叫作「講古」。而說評書的人叫作「說話人」,所用的稿本叫作「話本」,其中宋、元時代的話本在我中華的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對明、清時代發展的章回小說,也有著很大的啟示跟影響,所以評書跟古典小說之間一向都有著血肉相連的關係。


評書的起源甚早,據可靠的記載,早在隋唐時期,民間講說故事的情況就已經到處在流行了,評書雖然不是有說有唱的「講唱」﹙唐代盛行過﹚,而是光說不唱的項目,但是說的技巧是相當高明的。因為評書的立意,就是「古事今說」,除了講說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之外,還有藉此評論是非得失的作用,在過去教育不普及的年代跟古老的農村社會裡,聽評書就像在聽說歷史,是具有教化跟娛樂的雙重作用!

宋代是說話人最風光的時代,也是「話本」最輝煌的時代,當時不但有專門講小說的﹙講述靈怪、傳奇、公案…等﹚、說經的﹙專說佛經與參禪悟道的故事﹚、講史書的﹙講說前代戰爭興亡的故事﹚,還有兩人合演,類似猜謎、趣味問答等的文字遊戲,甚至伴有歌舞的「合生」。

宋代有專供說唱藝術表演的場所,叫作「瓦舍」,意思是取其易聚易散的「來時瓦社,去時瓦解」性質,其中較為小型的場所則稱為「勾欄」,這和民國以來北方雜耍薈集的場所獨有的景象非常雷同,例如北平的天橋、天津的勸業商場、濟南的大觀園、開封的相國寺大都如此。

曾有句俏皮話是:「聽說書掉淚——替古人擔憂」,這宋代說書人所展現的魅力在《醉翁談錄》甲集卷一有生動的描述:
「說國賊懷奸從佞,遣愚夫輩生嗔;說忠臣負屈啣冤,鐵心腸也須下淚;
講鬼怪,令羽士心顫膽寒;
論閨怨,使佳人綠慘紅愁……」


這和現代評書藝人所發揮的感人力量,殊無二致呀!

評書是純粹說的表演藝術,它和其他說唱藝術有著迥然不同的表演形式,一無佈景、二無伴奏、三無下手﹙幫說的﹚,僅是一把扇子、一塊醒木﹙驚堂木﹚,加上桌椅,就是它的全部道具,所以它是一種具有高難度的表演藝術。評書必須說的繪聲繪影,同時還需「繪情」、「繪心」,個個都必須是擅用語言描繪的能手。

評書講說的技巧,如同寫文章一樣,叫作「筆法」,有正筆、倒筆、伏筆、暗筆、插筆、補筆等不同的名稱,也就是有這麼多不同的表現技巧。這種種「筆法」交錯轉化的運用,便構成了評書藝人出神入化的說書引導,再加上人物、景物、心理的深刻生動的描寫,那就是一等一的演出了。

「評書」是說書人在聽眾面前活靈活現的把事情說給你知,一個人就等於是一台戯,所以原本小說筆下的描寫,到了說書人的嘴裡就會顯得格外的生動;不論是靜態的、動態的,只要和故事情節有關聯的,能夠襯托人物和故事的推展的,說書人絕不輕易放過,而且,形容詞彙更是加倍的豐富。


譬如《包公案》中南俠展昭的一把湛盧寶劍,吹毛利刃、切金斷玉的,說書人把它形容為:「霞光萬道、瑞氣千條、搖搖生風、帶帶生響、閃耀奪目、寒光逼人……」,這可真是所謂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呀!

關於人物的描寫,評書的術語叫作「開臉」,如同戯台上出現人物的「亮相」,單憑說書人嘴巴的描述,就像舞台上的生、旦、淨、丑已經活生生的站在你面前,甚至有些擅長開臉的說書人,只消單聽他對人物的描寫,就能值回票價。每位功力深厚的說書人都各有各熟練的「套子」,他們雖然說了一百遍也不會走樣,可見這些昔日的藝人在專業技巧上所下的功夫了。

「評書」的「話本」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師父口授傳誦得來,叫作「道兒活」,另一種是由文學作品演繹而來,叫作「墨刻兒」,其中是以「道兒活」最為彌足珍貴,它能把一個簡單的故事架構講的比「墨刻兒」更為細膩、逼真、生動,因為它經歷了無數藝人長時間的講述演繹,可以說是成功演出的「經驗之談」呀!

至於說評書時所慣用的一些語彙,也不知怎麼協調的,只知發展到最後,看它從南到北幾乎都是一致的,這裡略說如後:

「說時遲,那時快」:各地說書人都以此形容間不容髮的迫切情形。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這是略去其中不必要的情節,像是傳統戲劇在舞台上走圓場一樣,三五步就走遍了天下,省略許多不必要的筆墨口舌。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是說評書的「分筆」,遇到兩個以上的情節人物,就需要分別交代,讓聽眾不至於紊亂。

「且聽下回分解」:通常連續的大書或是分段的結尾,莫不是用這句話來做結束。不過通常說書人在結尾說出這句話之前,都會留下扣人心弦的關鍵問題,叫作留「扣子」,「扣子」也叫作「關子」,聽眾為了解開這「扣子」的謎,明天還非來不可,所以「賣關子」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話可能就是出自於此。

「評書」在大陸已經沒落了,專業的說書人也已經成為鳳毛麟角,非常難找啦,至於台灣本省閩南語的「講古人」,有的是只能交代故事跟照本宣科或為其他廣播的目的而講,它的藝術性也就難以客觀的評估了。而在目前各個民俗藝術家漸趨凋零的情況之下,「評書」這在庶民文化上風采的一頁,可能也要漸漸的成為絕響了。

作者﹕漢霖說唱藝術團 定芬整理

轉至 http://www.epochtimes.com/b5/5/11/20/n1126114.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5/11/22/n1126120.htm
 
生物板寵物板 歡迎各位參觀~~              鐵傲blog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忙碌能忘掉嗎?

回覆: 「評書」淺說

心得......

面對文化的傳承,到了這個時代,幾乎都沒落了!!

不管是各國的文化也都是,其傳統技藝都慢慢的沒落下去,許多技藝也都如此!!

在評書上對古時中國人,不會識字,照樣也能聽故事,對其有極大的便利。

在那些說書人說出的故事個個生動,其聲調有高低起伏,聽故事也不在枯掉乏味。

而且故事甚至比原文還來的生動許多 ,師父與弟子之間傳承,讓古時人們生活不再乏味,

在文化上也扮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腳色!!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評書」淺說

评书、相声在我们这里都很受欢迎,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听。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14 01:16 , Processed in 0.01852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