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8285 元
- 文章
- 1841 篇
- 聲望
- 3023 枚
- 上次登入
- 19-6-7
- 精華
- 6
- 註冊時間
- 05-7-29
- UID
- 183088
|
迷縱拳又稱秘宗拳,在霍元甲時候改為迷縱藝,迷縱拳本是燕青拳,後來又融合番地的武術變成『燕青寸八番』,傳聞燕青拳是源出於少林派的一個民間支派,宋朝中葉時期,梁山武士浪子燕青,挾迷蹤拳技所向無敵,因此迷蹤拳又稱之為燕青拳。迷蹤拳的佈局緊密,手法奇特,特別在步法上異於常態,柔時如靈似幻,剛時又如猛虎出閘,整套拳法特別注重於氣的運用,不但是一套威猛無比的拳法,同時也是一套練氣的絕佳拳術。民國初年,上海精武會館名師:霍元甲,亦擅長迷蹤拳,分別力挫俄國力士與日本武士;至此迷蹤拳更加受到推崇而聲名大噪。
迷縱拳到霍家後,有36招,其心要是:
上式盤古分天地,左面挎袖打兩拳;
回顧摟手右拳打,將手上步打左拳;
提腿落定擔山式,分身抱月定身形;
挎耳上步左拳打,貫耳拗身變魁星。
單鞭伏地突捶起,躍身捆掛顯威靈;
前擋後撐雙捶踵,晃手獨立效魁星。
三環套月上右步,二郎擔山趕太陽;
海底撈月進左步,左拳急發人難防。
躍身捆住鴻門 ,回手撩陰再突擋;
纏手上步急進肘,伏地塌掌步先回。
乘勢急用摟挎手,飛腿頓腳連兩捶;
晃手立定摞韁式,進步兩拳緊相隨。
貫耳回身三環月,跨虎式定顯神威;
魁星抱鬥單足立,走馬活挾似迅雷。
前雙捶、後雙捶,護耳丁式忙飛腿;
頓腳進步連兩捶,摞手閑擋乘機變,
閃步擗攔掌手雷。
騰身 連貴急快,鳳凰展翅呈英魁;
左手開、右手開,連 兩步再撐腿,
斜身橫步打橫擂。
摟手出掌金雞立,展翅騰飛單鳳飛;
提鈴式、玉兔尾,摔掌護襠忙提腿,
進步翻身打右捶。
十字飛腿金雞立,躍身 掌順步捶;
晃手魁星左腿立,活挾再撞捶,
魁星複立,套月擔山顯雄威。
搖手蒙頭打右捶,十字拍腳掌護肋,
打花退步虎式,隨機應變任我為。
左紡手,左步提起向右走;
右紡手,右足落地左步偷。
仍歸原地閉擋式,摔掌上步打右拳;
左步提回右掃 ,上步撩陰再突擋。
纏手上步打左拳,摟手虛式穿心掌;
向右斜行三紡手,左步 開莫停留。
忙退右步魁星立,單鞭伏地用目瞅;
起身再打七星拳,退步舉掌式方收。
36招
只差在他名稱改為霍氏手鍊拳譜。
隨時朝代的變化轉換,迷縱拳經過越來越多武術之人的手中,加以改變,此時已有樸實易練,實用,變化多端,聲東擊西的特點了,這時候基本的練法有十二路:
1.磕打
2.將打
3.橫雷
4.攉打
5.展掛
6.劈砸
7.架推
8.迎打
9.纏推
10.撩打
11.掌打
12.探爪
進階到迷縱藝時有62路,到迷縱五虎拳時31路,最後會有迷縱拳的十五字訣:
1.靠擊法:以貼近對手的方式,來攻擊對手,其勁道由內向外,太極功夫中常會出現。
2.抱擊法:以抱打,抱摔的方式,來攻擊對手,其勁道由外向內,有點類似摔角但風格大大不同。
3.黏擊法:以步法靠近,以腳為伏根,正面面對對手時,找機會靠近對手,然後用掌推擊使其傾倒。
4.坳擊法:以人體關節的原理,用力以作用,其效果跟二分一合一樣,有點類似擒拿。
5.頂擊法:就是肘擊,手肘、腳肘等,直接頂擊對方。
6.彈擊法:彈就是全身的勁道,高手全身都是勁道,有如彈簧一般,但這裡只的是彈腿,如何有效的彈腿來進擊。
7.將擊法:以扭、轉的方式來進擊對方,有時還會用到慣性原理。
8.垮擊法
9.單擊法
10.提擊法
11.撩擊法
12.纏擊法
13.擊技法
14.托擊法
15.欄擊法
因該是貼在這個版吧!?不行的話麻煩哪位大大跟我說一下...感謝~
我本身目前是沒有在學武術的啦~
有再學的因該看的懂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