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模組
Bullpup步槍的扳機握把前移,使得射擊運作必須由扳機連桿來帶動後方擊發系統,相對為達輕易扳扣與提升可靠性,大多採兩種射控模式~半自動與全自動;FAMAS雖有三種射擊模式,其三發點放則是為於槍托下彈匣後方的位置,撥轉功能是與全自動作一切換.
AUG採扳機扣壓行程做為半自動和全自動射控模式區分,則保險鈕為於握把上方,其設計是使射手持槍瞄準時不必有大幅動作來選擇射控模式;而英國SA80的射擊選擇鈕則位於後方,並需騰出由左手撥動,這點就顯得有些落伍與不便.M16擊發系統與扳機相近,射控與保險同一軸栓,單指撥動的便利性勝於Bullpup步槍;且T65K2/T86多一項3發點放功能,然而亦同M16A2如3發點太快放開扳機,會造成只轉到2個棘齒形成兩發射擊,並影響到下一次扣引只有一發射擊,這個缺點除了以訓練來改正射手錯誤外,其實可改良設計為2發射控,即兩發為一個循環;在中距離實際射擊中,三發點放大多第一、二發能命中目標區,第三發就偏離過多,兩發點放設計亦有提高效率和節省彈藥.
槍機拉柄
槍機拉柄造型的與位置,對近戰使用的突擊步槍是非常重要設計,從以色列的GALIL、TAR21、UZI槍械設計中,都可看出對於拉柄位置的重視,國軍長期使用M16與T65都忽略到這項使用觀念,許多士兵都以右手移離握把後去拉槍機,往往退役下來許多士兵認為這是習慣,沒有去認真思考過快速反應這個問題,其實M16與T65後中置拉柄,絕對可以讓左手順利操作,而且拉槍機時與握持右手產生反向前推兩種力量,更能省力快速.至於緊急狀況的拉槍機上膛,就看平時的訓練與反應,正確的教導可讓士兵避免以”從錯誤教訓中得到經驗”的方式,習得技能與知識,日前搶槍事件本末倒置讓部份單位哨兵改持警棍執勤,真正適切作法應是教導正確安全操作槍械、訓練臨急應變之反應能力、並配發戰鬥槍背帶減輕負荷、加強士兵法治與倫理觀念,才為實際對策.
SA80右側槍機拉柄是設計一大敗筆,機拉柄固定於槍機座上,會隨射擊往復運作來回,這個設計使SA80受到相當大的使用限制;當初SA80分發之初曾有本末倒置提出排除左撇子士兵服役,因為如果以特製少量生產~左側拉柄與退殼口的SA80,將會增加許多成本支出;SA80後來是以改變左撇子射手的習慣來勉強克服設計缺點.即使如此,右撇子士兵在右側掩體後方出槍射擊時,需注意SA80拉柄後退空間,在這種狀況下除非士兵移位另尋掩護,不然勉強射擊只是達到大略性壓制火力,要做精確瞄準絕對會被槍機拉柄打到臉頰.
在近戰情況下SA80操作拉柄上膛,如要槍口朝前警戒而右手握持不離扳機,士兵則必須以左向側轉槍身,用左手拉槍機,否則換手操作不僅反應時間增加且易產生危險空檔.
SA80是以AR18做一延續發展,不過設計者並未認真思考並針對Bullpup槍身作出改良;同樣以AK為基礎兩款Bullpup步槍就有不同設計理念差別,中國大陸T86S改良採中置拉柄設計,芬蘭M82雖有重新設計槍身,卻有如同SA80右側拉柄缺點.
[RIGHT][RIGHT]在某種天候下有卡彈情形 英國打算全面回收三十萬把SA80 →[/RIGHT]
[RIGHT] [/RIGHT][/RIGHT]
中國大陸由於封閉資訊影響 槍械設計理念創新不足
T86S外型仍停留在40年代設計 此水準直到95式才得以改善
AUG左側中置的拉柄設計已是一個最理想的位置,可以槍口指向目標時,右手不離握把扳機,在警戒狀況下快速反應,以左手拉槍機上膛.AUG左側拉柄就雖無SA80的缺點,但左側拉柄較適用為數眾多右撇子射手,左撇子士兵在操作上則較為不便,需離開握把後再拉槍機;AUG拉柄與槍機是採分離運作設計,一般狀況下只能帶動槍機往後,如要靜音上膛,可壓下拉柄後上方按鈕,可使拉柄與槍機連動~以後拉前推槍機緩慢方式閉鎖.
在通用性上,法國FAMAS中置槍機拉柄則可適用不同習慣的士兵;提把內中置槍機拉柄設計早期較為人知是AR10(分離式拉柄),而試作AR15(Prototype I)曾採用此設計.一般提把內中置槍機拉柄設計,為了簡化機件與可靠性,有些會採槍機拉柄隨槍機運作,在此時提把也能於拉柄快速往復運作時之提供防護作用.提把除了提槍作用和鏡座功能,設計者必須考量加裝光學瞄準鏡時,拉柄高度與瞄準裝備鎖固螺帽間距,否則將產生問題;然而SAR-21採固定式瞄準鏡,且拉柄不隨者槍機往復運作,其實沒有必要如G36般盡量降低高度.
新加坡SAR-21的槍身外觀與AUG相似 SAR-21可惜未能思考到AUG設計成功之處
SAR-21中置式活動轉向拉柄,雖可達到左右邊皆可拉槍機設計,不過確沒有AUG固定式拉柄來的順手,且此拉柄位在提把內前方,其撥轉空間與快速使用的需求都是缺點;也因SAR-21拉柄中置於瞄準具之內下方,以致具有提把功能之鏡架,其間距較AUG為大;SAR-21警用版則採低鏡座設計,其槍機拉柄則改為位於槍身左側,相信反較軍用版具有市場潛力.
同是中置式拉柄FAMAS與95式就不必多一道撥轉定位後才能後拉槍機(G36的設計是有其緊緻理由,因拉柄隨槍機往復運作與避免拉柄阻礙瞄準鏡視線).固定與撥轉的差異在於使用速度,雖然只是幾分之幾的秒差,位於提把內前端槍機拉柄,若間距設計不夠,使用者還必須先以視覺輔助看一下位置,才能精確捉握到拉柄,此問題在SAR21上較為明顯.
彈匣設計
往往困惑Bullpup步槍設計師的一個難題,究竟要採M16式左側彈匣卡榫,還是如AK正後方彈匣卡榫設計?一個國家除非由是7.62mm口徑換新為5.56mm彈藥,否則在節省採購經費與協同作戰考量下,同樣是5.56mm步槍,大多會要求新槍要能與原裝備有彈匣通用性.
以一把步槍的戰備彈匣需求,從單兵攜行量1+6,再加上後勤單位的換置與備用彈匣量,10個是最保守估算,SAR-21揚棄以往新加坡步槍長久以來M16式彈匣設計.這也代表採購SAR-21除槍體外,必還有一筆額外彈匣購置經費,此點將有待推銷時努力說服客戶;澳大利亞採用的AUG,則在這方面作了修正可適用M16彈匣.當然透明彈匣是有其價值考量,如果要採取此設計,最好是以低透式性為佳,否則近距離持槍時裝彈量低於10發,會讓敵方錯估為無子彈而嘗試攻擊.
Bullpup步槍由於彈匣在後,使用30發裝彈匣在戰鬥中遇狀況臥倒動作中會有過長觸地情形,FAMAS曾採25發設計並非毫無道理;並且實戰中士兵將兩組彈匣以上下膠合或左右併列方式以增進快速換彈速度作法,則Bullpup步槍較不適用,勉強併用還會有貼腮問題.
退殼口位置
許多Bullpup步槍左側槍身,並未如AUG與FAMAS預留退殼口,無法更換專供左撇子射手用之槍機(反向設計的退殼鉤與頂殼針),來因應不同的使用習慣.Bullpup步槍共同最大使用缺點~位於右側掩體根本無法精確瞄準,彈殼退出絕對會彈到射手臉部;敵對雙方使用不同構型步槍,交戰可以利用Bullpup的射擊盲點進行有利的狙擊.雖傳統構型步槍會有同樣左撇子射手問題,只要拉柄設計不在退殼口方之右側,槍托貼腮部位與退殼口有段距離,且M16A2退殼口後方還有彈殼與氣流偏向設計,故其問題不嚴重.
槍托設計
而Bullpup設計最大特點是機匣與槍托的功能結合,所以有效縮短槍枝長度.傳統構型突擊步槍與卡賓槍要與Bullpup一較輕便攜行,必須採折疊槍托設計.一般而言,傳統構型步槍/衝鋒槍/機槍其槍托設計概分為:
固定槍托~傳統式(M14/M16);支架式(SVD/PK);鋼管式(M76/Sten Mk II).
折疊槍托~傳統式折疊槍托(AR18)、支架式側折槍托(G36/AKS74/Galil)、鋼條式側折槍托(Mini-UZI/AMD-65)、鋼條式前折槍托(AKMS/AK47S/BXP)、多折式折疊槍托(UZI).
伸縮槍托~鋼條式伸縮槍托(MP5A5/HK53);伸縮套管式槍托(M4/T86);轉縮式伸縮槍托(SR88A Carbine).
G36代表AR18的理念再次作一新世紀呈現 G36K~延展槍托與折疊槍托之全槍長度之變化
比較傳統構型的三款槍托,還是以折疊式槍托為最合適的設計.雖是簡單的折疊槍托,確有曾經有失敗設計,SAR80一款折疊槍托向右折疊,卻造成槍機拉柄無法操作問題,卻忘了學習AR18左折槍托;右折槍托設計還需注意退殼口退殼順暢,G36雖可利用支架槍托露空部份退殼,不過需注意拋頂針的角度設計,且此槍托右折後左撇子射手如以右手拉槍機拉柄,會被槍托上方干涉阻礙SG550與Galil則提供另一種解決方式;AKS-74左折式槍托雖可避免上述問題,但若配合槍背帶使用時,則展開較為不便缺失.
M16直線型槍身設計(槍管與槍托抵住肩窩為同一支點),其優點是可減少射擊槍口上揚,而缺點為瞄準線過高,這種設計向來有批評之聲,使用提把式瞄準鏡座也是原因之一;然而Bullpup設計不得不採用,所以也同樣有此缺失,且若使用固定提把後再加裝光學瞄準鏡則問題更大;此缺點在M4A1卡賓槍獲得改良,使用可拆卸式提把,卸除後機匣上鏡座滑軌可用以搭配不同現貨瞄準裝置.
M16系列經過戰場歷鍊與不斷改良已具有相當的可靠性/軍事演練的近戰攻堅中 M4A1亦有上刺刀的戰術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