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在下先來段引言
 
這幾年來~彈道飛彈及其防禦成了台灣兩岸軍事問題的焦點!
中國在沿海地帶廣設彈道地對地飛彈.對台灣的國防造成嚴重的威脅~
然而在台灣~有關台灣是否應該建立飛彈防禦SYSTEM?~或如何建立飛彈防禦系統的報導和評論~也不斷出現於報章媒體之上~
但是~各位真的瞭解嗎???
然而!~無論是技術上或是政策上飛彈防禦都是相當複雜的議題!~
絕非報章媒體報導在三言兩語便能清楚說明之!~
本篇邀請到許多有關這方面有所涉獵的軍武同好來一同與各位研討~
佐以大量的武器系列圖片與數據~
讓同好們對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的防禦的科技~
武器系統和國際動態有初步瞭解~
對於近年來熱門的國防問題與爭論~也就更容易深入瞭解
 
敬請各位軍武同好~請針對本標題詢問或發文!
或張貼有關飛彈方面的文章圖片皆可~

本篇的主題為~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就算有爭論!~也以這為主軸~

不可超出這範圍~

違反此一準則~一律版規伺候!

履勸不聽者~停權與禁言!(請參考最新版規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本版採一問一答制,如有錯誤請廣闊網友指教,也勞煩各位花些筆墨,在下誠請候教


何為彈道飛彈(TBM)?

對於想瞭解此相關課題,首先必須對彈道飛彈有一個程度的知識,正所謂國父的知難行易。

定義?

泛指飛行路線幾乎呈現拋物線的飛彈,不論其是否以搭載武器為目的。


特性?

彈道飛彈的特性在於他的飛行彈道幾乎無法更改,原因在於他的速度極高(每秒5至8公里),當然也無法終止其發射指令

導引?

飛彈飛行過程中可能遭遇各種情況而偏離預定彈道,此時就必須依靠慣性導引系統的幫忙了

這裡在下就將過去po的資料直接拉到這裡。

慣性導引陀螺儀的密切關係


原理:

陀螺儀是由高速旋轉轉子所構成的儀器。

旋轉轉子在空間能保持固定狀態並抗拒一切使其改變的力。

當受到扭轉力時,它的轉動方式取決於扭轉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陀螺儀安裝的初始狀態。

垂直方向自由旋轉的陀螺儀(萬向支架,兩個半圓環成直角裝在萬向支架上,使其可向任何方向轉動)在運載工具俯仰傾斜時仍然保持垂直,從而提供一個人工的地平線。

基本上要使一種飛行物體能夠達到足夠的精準度,陀螺的轉速是愈高愈好,其慣性也愈強,這就是所謂的慣性導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的原理.

陀螺儀簡圖:



1.方位角陀螺儀
2.東西向加速度計
3.東西向陀螺儀
4.南北向陀螺儀
5.南北向加速度計
6.垂直加速度計
7.平台(保持與地表平行)
8.活動式框架

功用:

陀螺儀運用很廣,由以計算移動的儀器最常使用,陀螺儀具定軸性,可測量正北方位角,提供火箭或飛彈飛行方位;並且陀螺儀所構成的平台,可偵測火箭或飛彈飛行姿態﹝俯仰角及側傾角﹞並進行修正,達到導引效果。當然處理過程必須運用電腦計算。

在經過陀螺儀與電腦計算的過程後,就使用飛彈尾部的控制裝置遺動噴嘴,進行修正。

分類?

通常以飛彈射程作為分類依據,因而有以下之分別 註:本撰文以美國分類標準為標準

[LEFT]洲際彈道飛彈(ICBM) >5500km [/LEFT]

[LEFT]中長程彈道飛彈(IRBM) 3000~5500km[/LEFT]

[LEFT]中程彈道飛彈(MRBM) 1000~3000km[/LEFT]

[LEFT]短程彈道飛彈(SRBM) <1000km[/LEFT]

飛彈燃料分類?

分為液態燃料固態燃料

液態燃料:

兩個貯存槽,分別儲存液態燃料與氧化劑,使用時由幫浦將兩者噴入燃燒室點火,以產生推力

固態燃料:

將燃料與氧化劑混和貯存於同個燃燒室中

比較?

液態燃料:

優點:擁有最佳燃燒效率(液態),並點火後尚可重新啟動

缺點:燃料儲存不便,一般不和火箭置於一起,而是到準備發射飛彈前注入燃料,但如此容易措施迎擊機會

固態燃料:

優點:結構簡單、燃料穩定(固態)

缺點:點火後有問題就無法重新啟動,只能等燃料燒完

而當今多數國家認為爭取時間為第一要項,所以主流是使用固態燃料



發射平台?

可分為路基型潛射型

路基型又分為地窖型(或稱固定發射穴的silo)與機動發射型(鐵路或輪車等等)

路基:

地窖型例子-美國peacekeeper洲際彈道飛彈



註:peacekeeper也可用於機動發射

機動發射型例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風21型



潛射型例子-美國俄亥俄級



短程彈道飛彈?

如同前面所述,泛指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之彈道飛彈,目前除了俄羅斯少數的彈種外,其他幾乎是中國與第三世界的天下,又以中國成長幅度最大。

但精準度因為脫離主要科技大國,飛彈的命中率實在很難商榷,也證明第三世界科技較為落後。

目前最受台灣當局關切的尤以東風11及東風15型為代表。

一般用於戰區打擊(如台海、巴伊...等)

東風11

射程:300m
彈頭:核彈、高爆、子母、化學彈頭...

東風15


射程:200---800km
彈頭:核彈、高爆、子母、化學彈頭...



中(長)程彈道飛彈? 註: 將中程併入討論

泛指1000~5500km之彈道飛彈,過去冷戰時期大量蓬勃發展的彈道飛彈技術主要都是應用在洲際飛彈上面,但在1988年生效的「中程核武條約」,要求兩大集團將500至500km之彈道飛彈撤除,因此與短程飛彈一樣,中(長)程飛彈又成了中國與第三世界的天下。

際彈道飛彈?

目前實際擁有洲際彈道飛彈國家,應只剩中國、俄羅斯與美國,印度的計畫應還在進行。

----------------------------------------------------------
以上是叫為基礎的認知,也是瞭解的根本

其他等我用word打吧~鐵傲的進階面板我還不是很習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在下將日前的愛國者三型飛彈移至本篇文章內~

~防空飛彈類~
 

PAC-3前端小火箭調整裝置啟動


附加檔案: pic01pac3_lrg_6045.jpg
17781 下載 - Size: 245.55 KB  
PAC-3有區域防空能力,PAC-2只需安裝升級套件就可以發射PAC-3,美軍也是把一個發射器同時裝上二型跟三型來使用.其實天弓計畫本來是要取代鷹式跟勝利女神,但是目前採購數量不足,鷹式可能還要再撐10年,劍二陸基型也是前途未卜,恐怕會跟海基型一樣;劍一的捷羚系統目前空軍已經有採購意願,用作機場防空,但陸軍還未做任何決定.

PAC-3攔截導彈鏡頭



附加檔案: intrcept_2386.jpg
17447 下載 - Size: 6.71 KB  

解放軍二砲部隊其主力彈道飛彈,以台灣為目標的射程

本圖片縮小為原圖的43.59%,在本文字框內點一下恢復原尺寸。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PAC-3為新一代專為攔截導彈所設計的地對空飛彈,除了沿用"愛國者"名稱外,其他設計與PAC-1/2完全不同

1.PAC-3尋標頭
2.側面小孔為火箭噴射控制裝置
3.16枚PAC-3組成一個發射單元
附加檔案: pac3_gsn_fas_5790.jpg
18492 下載 - Size: 31.68 KB


附加檔案:
pac3j_2992.jpg
18455 下載 - Size: 15.25 KB


附加檔案:
pac3_unit_8642.jpg
18459 下載 - Size: 26.60 KB
PAC-3射得更高也更遠,就是因為它不需要那顆呆重而能夠直接擊中目標。
---------------------------------------------------------------

PAC-3要做小的原因, 是因為直接命中的需求. 和側噴的限制. 這是設計上最先要討論的. (SHRIT FLAGE)
雷神也曾經有patriot hit to kill 的概念彈. 直接從pac-2衍生過來. 他所提到的接戰空域和高度就遠勝pac-3



彈道飛彈的射程越遠,則落地速度越快。
落地速度越快則你需要在更高的高度攔截它,否則你根本來不及攔截。
防空飛彈與彈道飛彈一樣是靠短暫的推力「拋擲」,所以射高高就表示必要時拋物線彈道遠。

pac-3 是靠彈體的側推來使彈體打出攻角產生G值. 射高高彈体反應慢. 命中機率低很多.
至於打遠, 你可以查一下彈上電池能供應幾秒. 這個公開的paper都有提到.


雷達性能當然是關鍵,但飛彈一樣要有足夠的射高。
以PAC-2或S-300/400這種肥重的飛彈,攔截的目標最多只有600公里等級的彈道飛彈,或是減速過的1000公里級飛彈。

彈體反應, 尋標器精度. 用翅膀跟用側噴的反應速度差很多. 用C,X-band TVM的跟用ka-band主動的精度差 很多. 我提醒過你這個了. 可以去看看paper.

要超過,就必須改用兩截彈頭,跟彈道飛彈一樣,防空飛彈拆成多節一樣可以達到更高的高度,所以可以攔截落地速度更快的彈道
飛彈,可能是數千公里級。不過多節火箭的問題就是反而無法對付彈道比較低,速度比較慢的彈道飛彈。

老話一句, 你覺得arrow II如何. ? 只要速度到, 我也可以只用boost stage, 不用點燃sustainer.

arrow II的攔截高度是10 ~ 50km, 連飛機都可以打. SM-2 BLK IVA也是, 這兩者都還是帶彈頭的. 你覺得如何?
至於彈道高度, 要看攻擊者怎麼想. 在射程範圍內, 要用高彈道或最遠彈道是看他. 速度比較慢不一定彈道較低.

所以美國有PAC-3,用全新
的Layout,更輕更細的彈體,所以能超過傳統單節防空飛彈的極限,逼近雙截火箭的地步。別忘了PAC-3延伸自星戰計畫,星戰計畫
當年是要攔截上千公里的中程或洲際彈道飛彈。


SHIRT跟FLAGE的初始構想如何? 第一次攔截長矛靶彈的高度如何? 相信你可以查的到.
同樣SM-2 BLK IVA的設計概念與第一次攔截的高度與距離. 我相信對你也不是難事.

到底是哪個人到處散佈PAC-3射程射高不如PAC-2的觀念?沒有人寫點正確的觀念,外面真是各種似是而非,甚至完全相反的說法都有。



http://www.mnd.gov.tw/division.....5Z/459/6_content.htm
這篇文章算是網路上對PAC-3與彈到與反彈道之間的運動模型比較有概念的。大部分資料應該是來自於某期的AWST,也是我看過對這個議題最深入的公開資料。可惜沒有實際圖片的連結,不然可以更深刻的瞭解PAC-3絕對不是只是換了尋標器與控制方式的降級飛彈而已。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space/systems/patriot-ac-3.htm
雖然GlobalSecurity的規格表還是那個不知道哪來的15公里射高的資料,不過這篇網頁中終於有點Sense:THAAD的攔截高度是60-80公里,而PAC-3彌補了40公里以下的空缺。

JANE'S MISSILES AND ROCKETS - OCTOBER 01, 2001
--------------------------------------------------------------------------------
Arrow tested at longer range
節錄
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cope with ballistic missiles, with ranges
of up to 1,500km,so
has the performance needed to engage Scuds (with
ranges of 300-500km),
Scud derivatives(with ranges of 600km or more)
and Iran's Shahab-3 (with a range of 1,300-1,500km)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
DATE: AUGUST 01, 1995 EDITION: 1995
VOLUME/ISSUE: 007/008 James Bruce
A Successful Programme
節錄
Uzi Rubin, chief of the Israel Missile Defence Office, disclosed in
January that six operational tests will be conducted on Arrow-2 over
the next 18 months.
The first flight tests of the 6.3 m long missile
are scheduled for mid-year, one at a target altitude of 50 km and
the second at 8-10 km altitude.





Back in the melting pot
Mark Hewish
Terminal Defense Segment
節錄
The company has also proposed a multifaceted service-life
extension program (SLEP) that would extend Patriot's life to 2032,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 'PAC-2 Hit-to-Kill' round as a complement or alternative
to PAC-3. This would replace the baseline IR homing head and blast-fragmentation
warhead with a kinetic payload and millimeter-wave radar seeker, and add a
sideways-firing thruster package for greater terminal maneuverability.

The proposed new seeker is a variant of that developed earlier under the Patriot
Anti-Cruise Missile (PACM) project, which successfully engaged air-breathing
targets during flight-testing. The US Army elected not to proceed with PACM,
and says it is likewise committed to PAC-3, but the low cost of the PAC-2
Hit-to-Kill conversion - claimed by Raytheon to be only one-quarter that of
buying a new PAC-3 - may sway its decision.



這裡還有一篇

INTERNATIONAL DEFENSE DIGEST, ARROW 2 MISSILE CLOSER TO OPERATIONAL STATUS p 5
INTERNATIONAL DEFENSE REVIEW
--------------------------------------------------------------------------------
DATE: JANUARY 01, 1996
EDITION: 1996
VOLUME/ISSUE: 029/001
The 280km-range Scud B, which has a descent-velocity of approximately 1,600m/s,
and the faster, 11m-long Scud C which has a 500km range, represent the baseline
threat against which Arrow 2 is designed to provide defense.


來來來 還沒完

Israel Aircraft Industries Arrow Weapon System (AWS) Date Posted: 16-Sep-2004
Jane's Land-Based Air Defence
The seeker used is dual mode with a passive IR system to acquire and track TBMs
and an active radar unit to combat air-breathing targets amid heavy countermeasures
at lower altitudes

Specifications Arrow-2
Range:
(max) 90,000 m
(max effective) 70,000 m
Altitude limits:
(max) 50,000 m
(min) 8,000 m
Missile velocity: M9


來看個影片 輕鬆一下

http://www.iai.co.il/STORAGE/files/6/24786.wmv
1分59秒的地方
旁白: booster燃畢分離, 第二節的sustainer點燃.


若以攔截彈道飛彈高度來分類,一般的認知是0-40 Km大氣密度高,而40-100Km幾無大氣(雖仍屬大氣層),前者尚可利用利用氣動力控制飛彈(當然可以不只使用氣動力)及使用雷達,後者則必需藉助推力向量控制系統、姿態控制系統或側力控制系統控制飛彈及使用受到保護的IR,若無其它特殊考量,用40 Km做為防禦區域的高低分界,似乎是合理的...

若從FLAGE(2次)、ERINT(3次)、或PAC-3在2002年底以前的歷次測評(DT到OT-2)看(恕小弟尚未找到2003初以後的資料),似乎沒有一次超過20Km高,實際攔截測試高度大約也就是在15公里左右。另外,THAAD除了在high endoatmospheric(THAAD的防區)外,亦有在大氣層外(100Km+)的成功攔截記錄(失敗的當然也有)



轉貼~
PAC-3及其相關成員在內攔截成功率的另類質疑報告

An Assessment of the Missile Defense Agency’s “Endgame Success” Argument

George N. Lewis
Lisbeth Gronlund


George N. Lewis is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Security Studies Program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Lisbeth Gronlund is Senior Scientist and Co-Director of the Global Security Program at 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in Cambridge, MA and a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at the MIT Security Studies Program. Both hold Ph.D.s in physics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A shorter version of this report is published in Arms Control Today, December 2002, pp. 12-14, available at
http://www.armscontrol.org.

Executive Summary

The Pentagon’s Missile Defense Agency (MDA) is increasingly resistant to providing detailed reports to Congress on the progress of US missile defense programs, and has recently decided to classify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s missile defense intercept tests. In such a time of reduced Congressional and independent oversight,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MDA is credible and trustworthy.

In this context, we have examined in detail statements made by MDA Director Lt. General Ronald Kadish in recent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in which he argued that the test record for hit-to-kill missile defenses demonstrates that these missile defense systems will work. Specifically, General Kadish testified that many of the test failures were due to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that prevented the interceptor from reaching the “endgame” of the intercept attempt, but that when the tests actually reach the endgame, the interceptors have a very high success rate of 88 percent. Moreover, he argued that this high “endgame success”rate shows that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missile defenses is not in question.

We find that this argument is wrong on several counts: First, the numbers Kadish uses are incorrect; he undercounts the number of endgame failures. Second, he inappropriately combines test data for midcourse and terminal missile defenses, even though they operate quite differently from one another. Third, for both midcourse and terminal systems, the endgame success rate is actually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success rate prior to the endgame. Fourth, there is no reason to consider the endgame success rate rather than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since quality control errors can and have occurred in all phases of the tests. Taking into account failures that occur both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endgame,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for midcourse systems drops to 41 percent. Finally, and most important, all of the hit-to-kill tests conducted to date have—as the MDA itself notes—included numerous “limitations” and “artificialities,” so even a perfect test record would say little about the 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operate under realistic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regardless of how the test results are tabulated, they do not indicate anything meaningful about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missile defense systems under development. The MDA analysis that Kadish presented to Congress is based on misrepresenting the results of past tests, and its conclusions are wrong and misleading. This raises serious questions about the recent MDA decision to classify information about its future intercept tests, since this will make it nearly impossible to check its claims. It also indicates how important it is that MDA programs be subject to continuing and increased Congressional and independent oversight.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台灣自行研發~雄風三型飛彈


台灣新的攻陸巡航飛彈 2005年07月16日

近來媒體報導我國自力研發的「雄風二E型」(「雄二E」)陸攻巡航飛彈即將投入生產服役。這的確是具有潛在戰略意義的發展,雖然該武器系統離有效的實戰能力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反制作戰先小批量產
中山科學研究院以「雄昇」的計劃代號秘密研發多年的「雄二E」飛彈今年確實已進入「低量初期生產」階段,先期生產經費就編列了數10億元。不過,該彈部分功能的穩定性仍待進一步加強,且部分構型也在進行後續改良,去年還曾因發動機燃料比例計算誤差而發生試射時墜海的事件。「雄二E」目前仍在持續飛試驗證;事實上,7月13日上午才又在屏東九鵬基地試射了一次。但是,由於國軍亟欲建立反制作戰能量,所以顯然決定採納「先求有、再求精」的「能量建軍」思想,以小批量先導產製,邊部署邊改進。
「雄二E」原型所使用的發動機乃是以法國Microturbo 078型渦輪噴射引擎技術為基礎。該系列發動機的推力可達1000磅級,且也已在「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上使用多年,性能穩定成熟。然而,渦輪噴射引擎在低空、次音速飛行時的單位耗油量要顯著大於高旁通比的渦輪扇發動機,故在同樣酬載重量時,航程會比使用渦輪扇發動機者短很多。無論是為了延長射程或是增加彈頭重量,「雄二E」似乎勢須採用新的渦輪扇引擎。中科院研製小型渦輪扇發動機已有多年,但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在「雄二E」彈上服役。
不過,渦輪扇發動機的設計要比渦輪噴射發動機複雜,造價也較高。對於一次性使用的飛行器,不無成本因素的考慮。譬如說,美軍在最新型的「戰術戰斧」飛彈上就改以較廉價的渦輪噴射發動機來取代原來的渦輪扇引擎,嚴格控制整體成本,以將量產型的單價限制在56萬9千美元。相形之下,「雄二E」未來總需求量預測可達數百枚,軍方粗估初期單價接近一億元。
「雄二E」的導引系統仍有待精進。目前所使用的商規衛星導航系統,可同時接收美國GPS(民用C/A碼)與俄羅斯GLONASS衛星的定位訊號。美國已於5年前決定平時不再故意衰減其GPS系統之C/A碼訊號的定位精度,所以前述商規系統現在也可滿足中途定位校對基本需求,並提供一定程度的備份能量。但美國迄今仍不同意對我國出口軍規的抗干擾GPS接受器(SAASM),所以,依賴商規GPS的飛彈仍將受到C/A碼訊號頻率較低、自身雜音源誤差較大、多路徑效應較嚴重與抗干擾能力較差等限制。
在導引所需的區域影貌比對方面,軍方目前是採用商業衛星所提供之影像,並引進美國賓州一家著名衛星工具軟體公司的影像分析軟體來製作所需的3-D立體數位圖檔。但我國能自主控 制的「華(福)衛二號」解析度1.8公尺略嫌不足。解析度較高的外國商用衛星的控制權卻不在我方手中,因而衛星對特定目標區的「重訪率」偏低、導致衛照資料的更新頻率不夠理想。
即使「雄二E」飛彈本身能符合其設計要求,在戰術運用上也還有重要課題必須解決。「雄二E」主要將用於攻擊高價值、防禦嚴密的目標,包括共軍的指揮管制設施、通訊節點、海空軍基地、領導中心、能源設施、甚至機動防空陣地與二砲部隊的導彈發射單位等。對付其中部分「高時效性目標」(Time-Critical Target)將會需要近即時的目標獲取、目標選擇、任務 規劃、資料傳輸與迅速為武器重新設定目標的能力。這需要配合感測系統、資訊架構、自動化任務規劃系統、流線化的接戰決策暨授權流程,以及確保與戰時盟邦可能提供之目標參數資訊格式的共容性,經整合而成所謂的「眼睛到射手資訊融合」(sensor-to-shooter fusion),才是「雄二E」飛彈能否真正構成有效嚇阻戰力的關鍵。這些目前國軍都還付之闕如,仍需長期的努力。


牽制共軍難任全戰備
「雄二E」雖然在短期內還不能擔任全戰備,而且少量的戰術飛彈也不可能對幅員廣大的中共造成重大的傷害,但是國軍決定讓「雄二E」先服役、再持續改進的作法基本上是正確的。這是因為一旦我方擁有了一定的反制作戰能力,共軍就必須立即開始規劃籌建防禦系統與措施(正如同台灣必須部署反飛彈系統以因應中共的戰術飛彈攻擊一樣)。僅以台灣本島部署射程達6百公里的「雄二E」巡航飛彈為想定,中共理論上所需防禦的陸地面積就將超過2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6個台灣或整個朝鮮半島的面積。建立全天候涵蓋該區域所需的低空監控(雷達等)與攔截(飛彈、防砲等)系統,將會耗資鉅大。從一個較宏觀的角度來看,每一塊花在構建防空體系的人民幣,就不能用來進一步擴張共軍的攻擊性武力,從而將可減少共軍對我的直接壓力。這也就是「雄二E」具有戰略牽制意涵的主要原因。



作者為「台海安全研析中心」(http://www.TDReview.com)主任
梅復興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反彈道飛彈大世紀~

目前實際擁有洲際彈頭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ICBM
只有美國.俄羅斯.與中國.印度.北韓其中俄羅斯現役的五種ICBM將近八百枚~
而美國的ICBM包括義勇兵和”和平護衛者”和合計約五百五十枚~
中國最少只有四十到八十枚”東風五型”~

  另外~印度研發已展開實戰佈署的"Surya"獸人語(太陽)之意)飛彈
射程號稱八千公里到一萬兩千公里~
  而北朝鮮研發的大浦洞二型(TaepoDong2)據說有六千七百公里的射程
可攻擊美國的阿拉斯加~日前還外銷至伊朗@

  關於戰略核子武器~根據1994年12月生效的”第一階段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Talk 1~START1)美俄雙方由戰略武器投射的核彈頭數目要在2001年底以前減到六千枚以內~
  另外美國與俄羅斯在1993年一月簽署的”第二階段戰略武器裁減談判”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alks2~START2)也規定雙方必須在2003
年之前(後來又延到2007年)銷毀所有多彈頭的ICBM把彈頭總數(也等於單彈頭飛彈數目)須降至3000~3500枚其中潛射彈道飛彈(SLBM)不得超過1750枚~
  儘管俄羅斯國會直到2000年4月才通過START2讓條約正式生效.但是在這
段期間~雙方還是陸續進行銷毀多彈頭ICBM的工作.或是將多彈頭改裝為單彈頭
改裝為單彈頭~  
2002年5月~到歐洲訪問的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Bush)在抵達莫斯科這一站時和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簽署新的裁減核武協議.決定在未來裁減二分之三的核武將彈頭減為1700到2200枚之間~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是以所謂
~「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MAD)」來維持戰略的均衡。甚麼叫「相互保證毀滅」呢?
簡單地說,就是雙方都保有大量的戰略核武,並持續瞄準對方的人口中心,以報復性攻擊來威嚇對方,使其不敢發動先制攻擊,藉此保障自己的安全。
 1950年代到1960年代,美蘇先後發展出MIM-14勝利女神力士型(Nike-Hercules)和SA-5禿鷹式(Griffon)高空層的防空飛彈系統,隨後並做為戰略性反彈道飛彈的武力,但以當時的科技水準而言,要成功攔截敵方彈道飛彈幾乎不可能,因此即使有反彈道飛彈系統存在,戰略均衡還是靠著MAD的嚇阻來維持。
1972年美蘇完成第一階段戰略武器管制談判(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reaty 1, SALT 1),並簽署過渡協定和關鍵的反彈道飛彈(ABM)條約,被視為冷戰局勢緩和的象徵。
 直到美國在1980年代提出「戰略防衛構想(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計畫之前,美蘇之間的限武談判,都把重點擺在限制/裁減彈道飛彈與核子武器上。而雷根(Ronald Reagan)政府在1983年提出SDI之後,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就成了談判桌上最重要的議題。

蘇聯對於SDI相當感冒,並視之為蘇聯的重大威脅,因此不斷擴張核武,造成經濟負擔日益加重,這被部份分析家認為是促進蘇聯崩潰的重要原因。事實上,SDI雖然到1987年就成形,但也僅止於紙上作業,連實戰測試都沒有,更談不上佈署。然而這一段歷史經驗,美蘇雙方乃至於其他相關國家都謹記在心,也成為近20年來美蘇/美俄談判的心結所在,和目前美、俄、中等國對全國飛彈防禦(NMD)系統的態度更有直接的關聯。

特別是美國方面在反彈道飛彈系統的研發陸續有具體成果之後,俄羅斯、中國和北朝鮮更擔心美國有了足夠的防衛力量,自己對美國的嚇阻力就不存在,若要以大量增加彈道飛彈來因應,又怕會走上蘇聯解體的老路。

因此,限制反彈道飛彈系統的ABM條約,就成了俄、中等國的「神主牌」,而許多美國的盟國,也因為和美國利益並不完全一致,而和俄中同聲反對NMD。例如歐洲國家擔心,俄、中的彈道飛彈與核武威脅不了美國,就會以歐洲為目標;又例如韓國,半個多世紀以來號稱是北約之外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但是韓國面臨的軍事威脅,陸、海、空等傳統武力遠大過彈道飛彈,再加上現任總統金大中(Kim, Dae-jong)向來對社會主義陣營較為友善的立場,韓國對飛彈防禦表現出冷漠的態度,一來可向俄、中乃至於北朝鮮示好,二來韓國本身也有短程的彈道飛彈,可形成一定的嚇阻力,沒有TMD或NMD,對韓國的軍事情勢沒有太大影響。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1945


7月4日,美國陸軍首度提出建議,進行反彈道飛彈的研究。
12月,美國陸軍航空隊諮詢團提出「以能量光束對抗彈道飛彈」的構想。

1946

3月4日,美國陸軍航空隊提出反彈道飛彈研究計畫。

5月29日,美軍認為防空火砲和飛機皆不可能對抗未來先進的飛彈,因此提出以導向飛彈攔截彈道飛彈的想法。

1955

貝爾實驗室以類比式電腦模擬50,000次的彈道飛彈攔截,結論是「以子彈擊落子彈是可能的」。

1957

美國開始研發「勝利女神--宙斯(Nike-Zeus)」式反彈道飛彈系統。

10月4日,蘇聯成功以火箭發射方式,將「史普托尼克1號」送上地球軌道,人類從此進入長程彈道飛彈的時代。

1958

1月16日,美國陸軍決定成立專責的反彈道飛彈部隊。

1958--1968年間,美軍展開名為「防衛者(Defender)」的計畫,研究在彈道飛彈加速階段即加以攔截的硬殺(hit-to-kill)技術。

1961

蘇聯在列寧格勒(Lenningrad,今稱聖彼得堡 St. Peterburg)以及愛沙尼亞(Estonia)首都塔林(Tallinn)兩地,佈署全世界第一個反彈道飛彈系統,以SA-5禿鷹(Griffon)式高空層防空飛彈為獵殺載具,且採用核子彈頭。

1962

7月19日,勝利女神--宙斯飛彈在太平洋進行攔截測試,結果顯示能接近到靶彈的2公里範圍以內。

12月22日,再測試顯示勝利女神--宙斯飛彈可以接近到靶彈的200公尺以內。由於勝利女神--宙斯飛彈性能不如預期,美軍決定研發勝利女神X型飛彈。

1966

11月10日,美國對外公開蘇聯在莫斯科周邊佈署反彈道飛彈系統的消息。

1967

6月23日,美國、蘇聯在新澤西州葛拉斯博洛(Glassboro)的高峰會中,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和國防部長麥納瑪拉(Robert McNamara),與蘇聯總理科錫金(Alexei Kosygin),討論戰略防衛佈署與攻擊武力規模的關係。美方建議接納戰略性反彈道飛彈系統,但為蘇聯所拒絕。

9月18日,麥納瑪拉宣佈,美國決定建立一個精簡的國家反彈道飛彈系統,取名叫「哨兵(Sentinel)」,以保衛人口中心,防範意外狀況下,蘇聯發射飛彈或中國彈道飛彈的攻擊。

1968

7月1日,美國決定與蘇聯就戰略核武及反彈道飛彈系統進行對話,但同年9月因蘇聯入侵捷克而中止。

1969

3月14日,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宣佈了「安衛(Safeguard)計畫」,將原來的哨兵飛彈防禦計畫重新定位,由保護人口中心的精簡系統,轉為防禦蘇聯直接飛彈攻擊、保護美方的核子報復攻擊武力。這套系統將由副總統決定是否啟動。

8月,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設置安衛反飛彈系統。

11月17日,美國和蘇聯展開第一回合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 1, SALT 1),範圍包括限制ABM的防衛武力與戰略核武的攻擊武力。

1972
5月26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和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在莫斯科共同簽署2份基本文件,包括‧過渡協定:限制戰略攻擊性武力;在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ICBM)方面,美國不得超過1,054枚,蘇聯不得超過1,618枚;在彈道飛彈潛艇方面,美國最多保有44艘,蘇聯最多62艘;而潛射彈道飛彈(Submarine 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 SLBM)方面,美國最多710枚,蘇聯最多950枚。

~‧反彈道飛彈(ABM)條約:限制戰略防衛性武力。~
ABM條約限制戰略防衛武力之規模為200組發射器和攔截飛彈。各100組分佈在2個相距遙遠的基地內。這些限制是為了防止建立全國性的防禦系統,或是足以佈署此種系統的基地。本條約也有所謂「不干預」原則,由一方採取技術性手段對另一方全國國土進行驗證,因此雙方得以偵察衛星飛越對方領土上空。另外,ABM條約也成立「常設協商委員會(Standing Consultative Commission, SCC),以處理有關遵守條約、執行條約的議題。
雙方並從這一年開始,進行第二回合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 2)。

1974
7月3日,美蘇簽署ABM條約議定書(ABM Treaty Protocol)。把允許設立的反彈道飛彈基地由2個減為1個,允許設立的發射器和攔截飛彈,也由200遣組減為100組。



1975
10月1日,美國正式在北達科達州的葛蘭德佛克斯(Grand Forks)佈署安衛系統,含100組發射器和攔截飛彈,以及相關的雷達設施。


10月2日,美國眾議院決議,關閉葛蘭德佛克斯的反飛彈基地,理由是這個系統沒有辦法對付蘇聯洲際彈道飛彈的多重獨立重返大氣載具(MIRV)。

11月18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同樣的決議。


1976


1月,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德(R.Rumsfeld)正式宣佈關閉葛蘭德佛克斯基地,而其主雷達設施,則納入後來北美防空司令部(North America Air Defense Command, NORAD)的飛彈早期預警系統。

1978~在下的兒子出生的那一年


安衛系統完全關閉。

11月1日,SCC擬定ABM條約協議書(Agreed Statement),建立在反彈道飛彈測試場使用防空雷達的規則,並釐清「在反彈道飛彈模式中測試」的定義。依此協議,若試圖以攔截飛彈攔截彈道飛彈或其組件(例如重返大氣層載具),該攔截飛彈即被視為「在反彈道飛彈模式中測試」。

1979


美蘇雙方在SALT 2達成協議,但因蘇聯入侵阿富汗,美方擱置協議文件,直到1985年期限已滿自動失效。


1982


1月8日,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的幕僚建議,加緊進行研發飛彈防禦系統的國家計畫。
美蘇展開第一階段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alks 1, START 1)

1983


2月11日,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向雷根總統強調建立戰略飛彈防禦系統的必要性。

3月23日,美國總統雷根發表文告,宣佈美國政府將投入「符合ABM條約所定義務」的研究,研究防禦彈道飛彈的可行措施,以維護和平。這項研究計畫就是一般所知的「戰略防衛構想(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雷根在文告中強調,他的政府將尋求「使核武變得無能、過時的方法」,並呼籲進行「長期研發,以達成消除戰略核子飛彈威脅的終極目標」。

3月24日,美國國會反對飛彈防禦系統的議員,把SDI稱為「星戰(Star War)」計畫

3月25日,雷根政府發佈第85號國家安全命令,正式將飛彈防禦列為國家政策。

4月18日,美國政府成立2個有關飛彈防禦的評估委員會,1個是針對反飛彈技術進行研究,提出的報告稱為「佛萊謝報告」;另1個是針對戰略和政策進行研究,提出的報告稱為「霍夫曼報告」。

7月/8月,美國聲稱,已偵測到蘇聯中部的克拉斯諾雅斯克(Krasnoyarsk)附近有1座大型早期預警雷達站正在興建中,由於該雷達站距離最近的國界約800公里,違反了ABM條約的規定(類似的雷達站必須緊鄰國界,且偵測方向朝國境以外),美國在1983年秋天的SCC會議中向蘇方提出這個議題。


1984


1月23日,雷根政府首度發表一系列有關蘇聯不遵守武器管制協定的報告,報告中把克拉斯諾雅斯克雷達站,視為蘇聯完全違反ABM條約的證據。

4月24日,美國國防部長溫柏格簽署命令,在國防部之下設立「戰略防衛構想局(SDIO)」。

6月10日,美國將紅外線尋標器裝在1枚改裝過的義勇兵(Minuteman)彈道飛彈上,進行「硬殺」的飛彈攔截測試,成功地在太平洋上空破壞靶彈。


1985~大女兒出生
3月12日,美蘇在日內瓦展開核子與太空(武器)談判(Nuclear and Space Talks, NST)。其中在防衛與太空談判(Defense and Space Talks, DST)的部份,美方希望談有關從單純依賴核武報復的威脅以求嚇阻,轉變為更加依賴陸地或太空為基地的彈道飛彈防禦。而對於美方發展SDI,蘇聯的反應是全面禁止研發、佈署「太空武器」。


9月6日,美國以泰坦(Titan)火箭當靶彈進行測試,結果以紅外線化學雷射成功破壞靶彈。

10月6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法蘭(Robert McFarlane)在電視訪談中,倡議對ABM條約進行新的、「廣泛的(broad)」解釋。根據這所謂「廣泛」的解釋,以太空為基地、機動的反彈道飛彈系統及其組件,若以「其他的物理原則(例如雷射或粒子光束)」為基礎,就可以發展、測試,但不予佈署。而依照傳統的、「狹義的」解釋,發展、測試「以其他物理原則」為基礎的反彈道飛彈系統,限於陸基式、固定的系統和組件。

10月11日,雷根總統決定,以「廣泛」解釋ABM條約為政策基調。但又因政策性理由,下令依嚴格解釋(ABM條約)的方向進行SDI的研發。

11月1日,美方將下列2項建議送上DST的談判桌:
‧一旦有新的(彈道飛彈)防禦科技,雙方將致力於尋求合作性的移轉(由嚇阻轉為防禦);
‧進行「開放實驗室」活動,雙方提供各自的防禦研究計畫,並實施實驗室間的互訪。

12月,SDIO完成評估報告,認為SDIO應依任務加以改組,另外,報告也指出,戰鬥管理軟體和電腦的研發是SDIO所面臨最大的問題。



1986
7月30日,SDIO改組,以解決反飛彈系統架構的問題。


9月11日,美國初次進行加速階段的飛彈攔截測試。

10月11、12日,美國總統雷根和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舉行高峰會,對於大幅裁減攻擊性核武幾乎要達成協議,但卻卡在雙方對SDI的歧見而功敗垂成。蘇方要求美國10年內不退出ABM條約,美方也承諾不退出,但有以下3項條件:
‧到1991年為止,美蘇雙方各裁減50%的戰略性攻擊武力;
‧到1996年為止,雙方裁減所有的攻擊性彈道飛彈;
‧雙方自1996年起可各自部署先進的戰略防禦系統,除非雙方另有協議。
為遵循ABM條約,戈巴契夫希望禁止在實驗室外,測試飛彈防禦系統中以太空為基地的組件。雷根則認為這可能影響SDI,而予以拒絕。




1987
4月15日,美國國務卿舒茲(George Shultz)在莫斯科,與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和蘇聯外交部長謝瓦納澤(Eduard Shevardnadze)會面,舒茲提出了美方對於DST的新建議:
‧美蘇雙方到1994年之前均不退出ABM條約;
‧上述承諾的條件為:落實在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alks, START, 自1982年展開)中,已達成協議的裁減措施;
‧1994年之後,雙方可自行選擇佈署防禦系統,除非雙方另有協議。
美方也提議,兩國每年針對有關戰略防禦互相交換資料、互作簡報、互訪研究設施,並互相觀察對方的戰略防禦測試。


5月13日,美蘇雙方對ABM條約進行檢討,結論之一是「ABM條約並未禁止測試佈署在太空的反彈道飛彈系統,包括直接能量武器。」

12月7日--10日,雷根和戈巴契夫在華府舉行高峰會。雙方同意在DST方面尋求協議,在遵守1972年簽署的ABM條約為前提下,進行ABM條約所允許的研發和測試,並在明文規定的期間內不退出ABM條約,為佈署先進的防禦系統鋪路。

1988
1月22日,美方在防衛與太空談判(DST)中提出條約草案,內容包括:
‧在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TART)的決議生效之後,DST條約才生效;
‧不退出ABM條約的「明文規定」期限由雙方談判議定,期間長短不拘;
‧在此「明文規定」期限過後,雙方可自由選擇行動方案,包括部署ABM條約所禁止的戰略飛彈防禦系統,只要在佈署前6個月,以書面知會對方即可。


3月17日,美方針對DST條約提出「可預測性議定書」,內容包括:
‧雙方每年交換有關戰略性防禦的計畫資料;
‧並由雙方專家每年會面檢閱上述資料,以策畫下列行動;
‧相互進行戰略防禦的簡報;
‧互訪對方研究設施;
‧互相觀察對方的戰略防禦測試。


3月22日--23日,美國國務卿舒茲和蘇聯外長謝瓦納澤在華府會面,美方再提新構想:允許各自研發、並在太空佈署偵測器,不受任何限制。
8月31日,在美蘇有關ABM條約的評估會議之後,美方片面發表聲明:「由於蘇聯在克拉斯諾雅斯克雷達站問題上,不打算給美方滿意的回應,美國勢必考慮宣佈這種持續違反的行為,嚴重破壞了ABM條約。因此,美國保留一切權利,依國際法,在未來採取適當與均衡的反應。」



1989


2月9日,剛上任不久的美國總統老布希,在參眾兩院聯席會上演說,強調美國將為戰略防衛構想(SDI)計畫「努力以赴」。同一天,SDIO局長亞伯拉罕森在報告中提到,以太空為基地的彈道飛彈攔截系統架構,可以在5年內以250億美元以內的預算達到佈署目標。

6月14日,老布希總統在國家安全戰略總評中,決定持續進行SDI計畫。

9月22日--23日,美國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和蘇聯外長謝瓦納澤在懷俄明州進行部長級會議,達成以下的共識:
‧在ABM條約的未來方向達成防衛與太空談判(DST)協定,完成並落實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TART)結論,蘇聯同意不把這兩件事扯在一起。但蘇方指出,若美方不遵守ABM條約,蘇聯將保留退出START的權利。
‧蘇聯無條件裁撤不符合ABM條約的克拉斯諾雅斯克雷達站,這是長久以來,美國對於是否簽下任何戰略武器管制條約,所設定的先決條件。‧貝克邀請蘇方專家,訪問2個參與SDI研究的實驗室。


10月23日,謝瓦納澤在蘇聯國會演說,指稱克拉斯諾雅斯克雷達站違反了ABM條約,並重申蘇聯將撤銷這個雷達站。




1990


3月--4月,美國針對1988年提的「可預測性議定書」,再提出一項執行協定。此協定與ABM條約無關,而是規範戰略飛彈防禦領域中的可預測性措施。這項旨在建立互信的協定,包括交換防禦計畫的資料、舉行專家會議和簡報、實驗室互訪、互相觀察反彈道飛彈測試,並在測試前通知對方。



1991
1月,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大量使用飛毛腿(SCUD)彈道飛彈攻擊聯軍和鄰國,而美軍首度以愛國者(Patriot)飛彈加以攔截,這是第一次的反彈道飛彈實戰。事後分析攔截成功率不超過9%。


1月29日,美國總統老布希在年度國情諮文中宣佈,SDI的任務將由防禦大規模彈道飛彈攻擊,轉變為「防禦有限度的彈道飛彈攻擊--不論其來源為何」。這項名為「全球防護對抗有限攻擊(Global Protection Against Limited Strikes, GPALS)」的計畫,預計在太空佈署1,000枚亮石(Brilliant Peblles)」攔截器,在6個地面基地佈署750到1,000枚陸基式長程攔截飛彈,在太空部署機動式偵測器,以及在地面佈署可機動運輸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4月28日--5月6日,發現號(Discovery)太空梭第17次的太空任務,將SDIO有關的設備,例如偵測敵方飛彈發射的儀器放入太空,來進行實驗。

6月13日,蘇聯單方面發表正式聲明指出,只有在遵守ABM條約的情形下,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TART)才得以生效。美方的反應是同樣以單方面發表聲明強調,經雙方同意對ABM條約的修訂,不足以成為質疑START條約有效性的理由。

9月27日,美國總統布希宣佈,美國將片面裁減戰術核武,並呼籲蘇聯領導階層「一起採取立即而具體的步驟,在不侵蝕現有嚇阻武力的情形下,允許佈署有限度的非核防禦系統,以對抗有限度的彈道飛彈攻擊--不論其來源為何」。

10月3日,美方於DST談判中再提新建議,表示美國「已準備好討論有關防禦系統佈署範圍與時機的特定限制」,讓美蘇雙方在維持嚇阻攻擊武力的前提下,落實全球防護對抗有限攻擊(GPALS)。

12月5日,老布希總統簽署飛彈防禦法案,要求國防部加緊研發,以儘早佈署SDI系統。
美蘇於本1991年正式簽署START 1,規定生效後的7年內,雙方分三階段裁減核武,最後達成戰略載具(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最多1,600個,彈頭最多6,000枚。



1992~二女兒出生


1月13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宣佈對於前蘇聯所簽的條約概括承受。

1月28日,美國總統老布希,在年度國情諮文中,呼籲國會支持「撥款給保衛國家免於受到有限飛彈攻擊的計畫」。

1月31日,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UNSC)演說,重申俄國對ABM條約「忠心耿耿」,並稱該條約是「維持世界戰略穩定的重要因素」。葉爾欽也建議,撤銷現有的反衛星(anti-satellite, ASAT)計畫,禁止使用專門用來摧毀衛星的武器。葉爾欽並宣佈,俄國已「準備好發展、開創一個聯合操作的全球防禦系統,以取代SDI」。他並要求美俄兩國「共同設計由太空來進行全球防禦的系統」,並持續「忠實地遵守ABM條約所有的條款」。

6月17日,美俄華府高峰會同意,建立1個「高階層工作團體,在優先的基礎上探尋」全球防護系統(Global Protection System, GPS)。這個工作團將要討論:
‧建立1個早期預警中心以分享預警資訊的潛力;
‧參與發展彈道飛彈防禦戰力和科技的各國進行合作的潛力;
‧為國際合作發展法律基礎,包括新的條約和協定,並儘可能修訂現有的條約和協定,以期落實GPS。



9月21日--22日,蘇聯解體後,美俄第2度的GPS會談,美方提出一項有關ABM條約的議定書,其內容包括:
‧允許建立6個(反彈道非飛彈)基地,每個基地有150枚攔截飛彈;
‧對反彈道飛彈系統的發展和測試不予設限;
‧對以太空為基地的偵測器的發展和測試不予設限;
‧重新定義「在反彈道飛彈模式下測試」,使更有效能的戰區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得以出現;
‧允許將反彈道飛彈系統移轉至其他國家。
本議定書有效期限為10年,屆時雙方可在太空自由佈署防禦系統。


10月9日,獨立國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各會員國簽署協定,誓言支持並落實ABM條約。

11月3日,柯林頓(Bill Clinton)當選美國總統。他在競選期間即宣示要放棄以太空為基地的防禦系統,並支持在ABM條約「嚴格的架構內發展有限的飛彈防禦系統」。柯林頓也支持發展、佈署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heater missile defense, TMD),以保護美軍免受短、中程彈道飛彈的攻擊。



1993


1月3日,美國總統老布希(當時即將卸任)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代表簽署第二階段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TART 2),約定雙方至2003年為止,必須完全銷毀多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核彈頭總數(也等於單彈頭飛彈數目)須降至3,000--3,500枚,其中潛射彈道飛彈(SLBM)不得超過1,750枚。

5月,美國國防部長亞斯平將「戰略防衛構想局(SDIO)」改名為「彈道飛彈防衛局(BMDO)」,並將飛彈防域發展重點放在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7月13日,柯林頓政府高層官員告訴國會,「柯林頓政府認為,對ABM條約『狹義』、『傳統』的解釋才是正確的解釋,因此ABM條約禁止發展、測試並佈署海上、空中、太空和陸地機動式反彈道飛彈系統及其組件,不論所運用的科技為何種型式。」

9月21--10月1日,在第4屆ABM條約評估會議中,美俄雙方重申「對ABM條約的承諾」,以及「維持該條約之有效以因應政治、科技變遷」的重要性。評估會議也討論到在蘇聯解體後,國家對於既有條約的繼承問題。

11月29日--12月3日,美國提議「釐清」ABM條約,以建立佈署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為ABM條約所允許)的指導方針。美方並建議,將TMD攔截飛彈定義為可攔截重返大氣載具速度為秒速5公里(14.7馬赫)以內」、射程約3,500公里的彈道飛彈。柯林頓政府也撤回老布希政府在1992年所提對ABM條約的修正,並同意將ABM條約多邊化。



1994
1月24日--2月4日,在限制目標飛彈(即彈道飛彈)速度的同時,俄國也提議限制TMD攔截飛彈的速度為每秒3公里(約8.82馬赫)。在這項限制下,美國陸軍的戰區高空層區域防禦(Theater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系統和海軍的低空層防禦系統(即NAD)可以佈署,但速度較快的系統,如海軍的高空層防禦系統(即NTW)和空軍的空射型、敵彈升空階段攔截的系統,就不在允許之列。美方拒絕這項提議。


7月11日--13日,美俄高階層有關ABM條約的談判中,美方提議陸基型攔截飛彈的速度限制為每秒3公里(約8.82馬赫),海基型速限為每秒4.5公里(約13.24馬赫),空射型速限為每秒5.5公里(約16.18馬赫)。

8月,俄方做出回應,同意秒速3公里應為所有TMD系統攔截飛彈速度的上限,但尋求更嚴格限制較高速TMD系統在測試階段的速度。佈署較高速TMD系統的問題留待日後談判決定。

9月27日,美國期中選舉,350位角逐眾院席次的共和黨候選人發起「與美國有約(Contract with Ameria)」活動,誓言美國將佈署反彈道飛彈(ABM)系統和戰區飛彈防禦(TMD)系統。

9月28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和俄國總統葉爾欽在華府舉行高峰會。會後雙方在聯合聲明中指出,兩國同意「維持ABM條約的有效、完整具有根本的重要性」。雙方也提到,「兩國均有興趣在合作的基礎上,發展並佈署有效的飛彈防禦系統,雙方也同意進行戰區飛彈防禦及早期預警的聯合演習。這類演習將成為未來美軍與俄軍共同作戰--例如一起執行維和任務--的基礎。

10月10日,俄羅斯建議延緩討論攔截飛彈速度較快(秒速3公里,約8.82馬赫)的TMD系統的測試與佈署問題。
START 1自本(1994)年開始生效。


1995



4月12日,美國陸軍於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試射場(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首度試射THAAD

5月9日--10日,美俄元首莫斯科高峰會,柯林頓與葉爾欽就一系列有關TMD的談判原則達成共識。雙方均同意在以下兩項條件之下,可佈署TMD:
‧不得對另一方的戰略核武構成威脅;
‧也不得進行足以使TMD有上述能力的測試。
這些共識意味著,ABM條約「不適用於理論上有能力、實際軍事作戰上無法對抗戰略飛彈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雙方並且同意,「(美俄)兩國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不得用以對抗對方,而其佈署規模--包括數量和地理範圍--必須符合各自本身的TMD計畫」。
雙方也將「促進TMD相關活動互相開放,並交換確實的資訊」,另外雙方也「確認美俄兩國都有興趣,在合作的基礎上發展並佈署有效的TMD系統」。



11月17日,美俄雙方在劃分TMD和AMD的談判架構上達成共識,如下:
‧被測試的TMD所要對付的彈道飛彈,最大射程不得超過3,500公里,速度不得超過每秒5公里(約14.7馬赫);
‧凡TMD系統其攔截飛彈速度在每秒3公里(約8.82馬赫),並符合前項條件者,皆視為符合ABM條約;
‧「雙方將在相對的基礎上落實」一系列「有關TMD系統暨組件的信心建立(confidence-building)機制」,以進行資訊交換與通知對方測試活動。
美方明白指出,「關於攔截飛彈速度較快的TMD系統,將維持現狀,換言之,美國決心遵守ABM條約的相關條款」。




1996


3月6日,柯林頓政府宣佈,強調對抗現有短程彈道飛彈威脅的TMD計畫將予重新定位,同時將當時最先進的TMD(如THAAD和海軍高空層)佈署時程延到公元2000年。柯林頓政府也宣佈展開全國飛彈防禦(NMD)系統「三加三」計畫,期望在往後3年(1997--1999)發展若干NMD基本元素,以便再往後3年(2000--2002)內,一旦有威脅出現,則NMD可以及時佈署。

3月,中國對台灣外海試射東風15型彈道飛彈,引起台海緊張,美國第七艦隊的泰康德洛加(Ticonderoga)級神盾巡洋艦碉堡山號(USS Bunker Hill CG-52),以SPY-1雷達追蹤了中國飛彈的軌跡。~當時在下於金門服役中~

4月21日,在莫斯科舉行的七大工業國(G-7)會議及(美俄)雙邊高峰會上,柯林頓宣稱在TMD的劃分問題上已有「重大進展」。ABM條約的常設協商委員會將於同年5月召開,其目標為在同年6月前,針對攔截飛彈速度上限為每秒3公里(約8.82馬赫)的系統,完成第一階段的劃分協議。隨後針對較高速系統的協議預定於同年10月完成。

6月24日,美俄達成「初步協議,將對抗戰略彈道飛彈的系統(ABM),和某些對抗非戰略彈道飛彈的系統--例如所謂『速度較低的戰區飛彈防禦(TMD)系統』--劃分開來。協議中表明,凡TMD系統其攔截飛彈速度小於或等於每秒3公里(約8.82馬赫)者,也不測試用來對抗速度在每秒5公里(約14.7馬赫)以上、射程在3,500公里以上的彈道飛彈,皆為ABM條約所允許。雙方並將持續討論較高速TMD系統的劃分問題。

9月23日,美國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和俄羅斯外長普利馬可夫(Yevgeny Primakov)在紐約進行雙邊會談,並發表聲明,重申對於前述第一階段對較低速TMD系統「劃分」協議的承諾。雙方也宣佈同意讓ABM條約的常設協商委員會在同年10月7日重開,以準備第一階段協議之文件供雙方簽署,並針對較高速之TMD系統展開第二階段談判。

10月31日,原定由美國國務次卿戴維斯(Lynn Davis)和俄羅斯副外長馬梅鐸夫(Georgi Mamedov),為早已完成、用以規範較低速TMD系統的「第一階段」劃分協議進行簽字儀式,卻在最後一刻因為雙方人馬互指對方應為拖延負責,最後取消。俄方拒絕簽署,認為在沒有第二階段、規範更強力TMD系統的協議之前,第一階段協議不能生效。美方則認為不應把兩者扯在一起,遂取消簽字儀式。
美國國會於本(1996)年通過START 2,等俄方通過即可生效。



1997


1月21日,美國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拉特(Trent Lott)提出,並獲得25位參議員連署的「1997全國飛彈防禦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必須在2003年部署全國飛彈防禦(NMD)系統。這和柯林頓政府提出的「三加三」計畫不符,該計畫要求美國政府在2000年之前發展出NMD系統,並完成評估所面臨的彈道飛彈威脅,屆時再決定是否於2003年之前佈署NMD。就在拉特提案的同一天,參議員魯加(Richard Lugar)也提出「1997保衛美國法案」,要求美國政府發展足以在2003年之前佈署的NMD系統,同時在2000年由國會投票決定是否佈署。

3月21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和俄國總統葉爾欽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高峰會,並針對ABM條約發表聯合聲明,聲明內容包括:
‧重申1995年雙方聯合聲明中的各項原則;
‧重申由常設協商委員會(SCC)會議所達成的第一階段反彈道飛彈/戰區飛彈防禦(ABM/TMD)劃分協議;
‧訂定第二階段ABM/TMD劃分協議的四大要素:
◎設定攔截的彈道飛彈目標速度不得超過每秒5公里(約14.7公里);
◎設定攔截的彈道飛彈目標射程不得超過3,500公里;
◎不發展、不測試、不佈署以太空為基地的攔截器,任何組件均不得使用可由太空攔截器代替的科技。
◎雙方每年交換詳細的TMD計畫資料。
這份聲明也包含了一系列「無計畫」聲明書/承諾書和協議,「雙方關於TMD的任何問題或關切事項」,包括第二階段ABM/TMD劃分協議所規範者,均在常設協商委員會(SCC)提出及解決。


4月1日,BMDO正式成立「聯合計畫辦公室(Joint Program Office,JPO)」,其主要任務是在2003年之前,負責NMD系統的設計、研發和測試。

8月6日,前國防部長倫斯斐德出任國會特別委員會主席,負責評估當時和未來,對美國本土的彈道飛彈威脅,並將威脅情況的變化向政府決策者提出。

8月21日,美國常設諮詢委員會第55次會議,確認TMD和NMD的分野。

9月26日,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白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同意接受ABM條約的規範。




1998


4月30日,美國國防部選定波音麥道公司為NMD的主承包商,合約金額約16億美元。

5月13日,美國參議院投票表決「美國飛彈保護法」,結果沒有通過。

7月15日,倫斯斐德主導的特別委員會做出結論,認為美國面臨的彈道飛彈威脅,會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提早出現。

8月31日,北朝鮮以發射「光明星一號」人造衛星為由,從咸鏡北道花台郡向東方試射大浦洞一號~(Taepo-Dong 1)彈道飛彈,飛越日本青森縣上空後,墜落於北太平洋,引起美、日、韓等各國嚴重關切。

9月9日,基於北朝鮮的飛彈試射,美國參議院共和黨議員再度提出「美國飛彈保護法」,但仍無法過關。

10月13日,美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五國代表,在日內瓦簽署有關ABM條約當中,落實信心建立機制(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的協議,美方認為這是邁向第二階段戰略武器裁減談判(START 2)的重要里程碑。





1999


1月20日,美國國防部要求追加NMD預算,同時將佈署NMD的時間由2003年延後到2005年。

1月21日,美國總統柯林頓致函俄國總統葉爾欽,表示美國準備將飛彈防禦系統列入預算項目,以保護美國免於受到「流氓國家」的威脅。柯林頓並表示,將尋求重新檢討ABM條約,讓美國得以順利佈署飛彈防禦系統。莫斯科方面的分析家認為,這意味著美國可能不指望俄方會通過START 2條約。

3月2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聯軍展開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部隊的空襲,美俄關係降至冷戰後的最低點。

7月23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簽署國會通過的「1999年美國飛彈防禦法案」時,提出決定佈署NMD與否的4項考慮基礎,包括威脅狀況、成本、NMD技術水平和遵守ABM條約等。

8月17日,美俄重開戰略武器談判,美方主張修改ABM條約,使美國得以部署有限能力的NMD系統。
10月2日,BMDO和美國陸軍太空飛彈防衛司令部,進行NMD攔截飛彈的首度「聯合飛行測試(Joint Flight Test,JFT),結果成功。

10月17日,美國向俄國提議,協助俄方完成位於伊爾庫次克(Irkutsk)西北方60公里的米謝雷夫卡(Mishelevka)大型飛彈追蹤雷達,並將亞塞拜然(Azerbaijan)共和國境內,由俄國控管的利雅基Lyaki)雷達站予以升級。美方也建議,由美俄兩國實施反飛彈系統的聯合電腦模擬演習,並共同研發衛星偵測系統。

10月21日,俄羅斯駐聯合國(United Nations)代表在大會提案,要求ABM條約的簽約國,不得佈署任何足以保衛國土的飛彈防禦系統,也不得移轉任何類似系統給其他國家。中國代表也發言反對修改ABM條約。暗指美國為了追求絕對的戰略優勢,除了積極佈建全國飛彈防禦系統,也與某些國家聯合發展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10月26日,美國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認為,俄方對NMD「反應過度」。

11月5日,聯合國大會以54票贊成、4票反對、73票棄權,通過決議草案要求各國遵守ABM條約。投反對票的4國為:美國、拉脫維亞、以色列和密克羅尼西亞。





2000


1月18日,第二度的NMD攔截測試,因紅外線尋標器問題而失敗。

2月14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指出,要求NMD務必在2005年之前部署是「不當的壓力」。

4月,俄羅斯國會通過START 2,條約正式生效。

6月5日,俄國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提議,在不違反ABM條約的原則下,由俄國和歐洲、北約各國共同研發「聯合反飛彈防禦系統」。美國國防部長柯恩(William S. Cohen)隨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他懷疑俄方的提議旨在分化北約內部的團結。

6月8日,部份歐洲國家領袖開始公開反對NMD。

6月9日,北約各國國防部長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總部,與俄國國防部長瑟蓋耶夫(Igor Sergeyev)會商,討論有關俄、歐建立聯合戰區非飛彈防禦系統。瑟蓋耶夫認為,他理想中的TMD應該遵守「ABM/TMD劃分協議」的規範,也就是只能以對抗射程3,500公里以內的彈道飛彈為目標,如此就不用修改ABM條約。但美國國防部長柯恩對其可行性存疑。

7月7日,第3次的NMD攔截測試又告失敗。

9月1日,在俄羅斯和中國強烈反對,以及歐洲盟國並不支持的情況下,美國總統柯林頓強調,是否部署全國飛彈防禦系統,將由下一任總統決定。

9月27日,美國國防部進行NMD地面雷達追蹤目標和通信測試,結果成功。

10月31日,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與俄羅斯舉行高峰會,會中法國總統席哈克(Chirac)強調歐俄雙方堅決反對美國對ABM條約進行任何修改。

11月13日,俄國戰略火箭部隊(Strategic Rocket Forces)司令官雅可弗列夫(Vladimir Yakovlev)在莫斯科接受俄國傳真通訊社訪問時表示,他認為要美國不去違反ABM條約,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他提議,在計算一國戰略核武時,把反彈飛彈系統也算進去。但是俄國總統普欽和國防部長瑟蓋耶夫,立即駁斥雅可弗列夫的說法。普欽指出,和美國談更大幅度的裁減核武都可以,但是修改ABM條約就免談。

12月28日,BMDO和波音麥道公司簽約,追加NMD的預算,額度為60億美元。




2001


1月20日,小布希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並在就職演說中,重申美國決心佈署全國飛彈防禦系統(NMD)。

2月27日,訪問漢城的俄國總統普欽,和韓國總統金大中(Kim, Dae-jong)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維護ABM條約的必要性。一般認為這是俄方有意拉攏韓國,離間美韓的團結。

5月1日,美國總統小布希在國防大學演講,強調美國將致力擺脫ABM條約的拘束。

6月,小布希政府提出2002會計年度預算案,飛彈防禦相關預算由55億增為83億美元,增幅達57%。

6月13日,布希參與北約高峰會,打算勸說盟國支持飛彈防禦計畫。19個盟國中,英國、西班牙、匈牙利、義大利、波蘭和捷克,表達程度不等的支持,但其他盟國,特別是德國和法國,對小布希的計畫持強烈反對態度,認為應該先強化軍備管理。

6月16日,小布希與普欽在斯洛維尼亞舉行高峰會,但在飛彈防禦和ABM條約議題上沒有共識。

7月14日,第4次的NMD攔截測試成功。

7月22日,美俄達成共識,將NMD和戰略核武掛勾,共同列入談判議題。

8月15日,根據BMDO的報告,NMD系統尚未具備充分的可靠性。

9月11日,美國發生重大恐怖攻擊事件,紐約世貿大樓和華府五角大廈遭恐怖份子劫持的客機撞擊。原本10月份進行的NMD測試延期。

11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欽訪美,和小布希進行高峰會,雙方同意大幅削減戰略核武,並持續協商有關戰略防禦和ABM條約的問題。布希隨後宣佈,美國將在未來10年內裁減2/3的戰略核武,將彈頭數量減少為1,700枚到2,200枚之間。

12月13日,小布希宣佈美國將退出ABM條約,預計於2002年6月13日生效。




2002


1月15日,美俄進行有關削減戰略核武的次長級會談,俄方要求美國將減少的核彈頭予以全數銷毀,不可以只是封存。

1月23日,小布希政府提出2003年會計年度預算案,其中國防預算增加480億元,增幅達15%,是1980年前半期以來最大的增幅。

1月25日,美國國防部首度從神盾巡洋艦上發射標準三型飛彈進行攔截測試,結果成功。

2月5日,小布希、普欽進行電話會談,雙方同意將大幅度削減戰略核武的行動列入具有拘束力的條約。

5月24日,小布希進行歐洲4國訪問,在俄羅斯和普欽正式簽署裁減核武協議。

6月13日,美國退出ABM條約正式生效。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以下為反彈道條約全文
~國際英文版~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


In the Treaty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gree that each may have only two ABM deployment areas,1 so restricted and so located that they cannot provide a nationwide ABM defense or become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one. Each country thus leaves unchallenged the penetration capability of the others retaliatory missile forces.
The Treaty permits each side to have one limited ABM system to protect its capital and another to protect an ICBM launch area. The two sites defended must be at least 1,300 kilometers apart, to prevent the creation of any effective regional defense zone or the beginnings of a nationwide system.
Precis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limits are imposed on the ABM systems that may be deployed. At each site there may be no more than 100 interceptor missiles and 100 launchers. Agreement on the numbe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s to be permitted had required extensive and complex technical negoti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governing thes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BM systems are spelled out in very specific detail in the Treaty and further clarified in the "Agreed Statements" accompanying it.
Both Parties agreed to limit qualitative improvement of their ABM technology, e.g., not to develop, test, or deploy ABM launchers capable of launching more than one interceptor missile at a time or modify existing launchers to give them this capability, and systems for rapid reload of launchers are similarly barred. These provisions, the Agreed Statements clarify, also ban interceptor missiles with more than one independently guided warhead.
There had been some concern over the possibility that surface-to-air missiles (SAMs) intended for defense against aircraft might be improved, along with their supporting radars, to the point where they could effectively be used against ICBMs and SLBMs, and the Treaty prohibits this. While further deployment of radars intended to give early warning of strategic ballistic missile attack is not prohibited, such radars must be located along the territorial boundaries of each country and oriented outward, so that they do not contribute to an effective ABM defense of points in the interior.
Further, to decrease the pressur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ts unsettling impact on the strategic balance, both sides agree to prohibit development, testing, or deployment of sea-based, air-based, or space-based ABM 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s, along with mobile land-based ABM systems. Should future technology bring forth new ABM systems "based on other physical principles" than those employed in current systems, it was agreed that limiting such systems would be discus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eatys provisions for consultation and amendment.
The Treaty also provides for a U.S.-Soviet Standing Consultative Commission to promote its objectives and implementation. The commission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first negotiating session of SALT II, by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dated December 21, 1972. Since the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have raised a number of questions in the Commission relating to each sides compliance with the SALT I agreements. In each case rai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the Soviet activity in question has either ceased 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has allayed U.S. concern.
Article XIV of the Treaty calls for review of the Treaty five years after its entry into force, and at five-year intervals thereafter. The first such review was conducted by the Standing Consultative Commission at its special session in the fall of 1977. At this sess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greed that the Treaty had operated effectively during its first five years, that it had continued to serve 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s, and that it did not need to be amended at that time.
The most recent Treaty review was completed in October 1993. Following that review, numerous sessions of the Standing Consultative Commission have been held to work out Treaty succession -- to "multilateralize" the Treaty -- as a result of the break-up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o negotiate a demarcation between ABM and non-ABM systems.
__________________
1 Subsequently reduced to one area (See section on ABM Protocol)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


Signed at Moscow May 26, 1972
Ratification advised by U.S. Senate August 3, 1972
Ratified by U.S. President September 30, 1972
Proclaimed by U.S. President October 3, 1972
Instruments of ratification exchanged October 3, 1972
Entered into force October 3, 197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arties,
Proceeding from the premise that nuclear war would hav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for all mankind,
Considering that effective measures to limit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 would be a substantial factor in curbing the race in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 and would lead to a decrease in the risk of outbreak of war involving nuclear weapons,
Proceeding from the premise that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 as well as certain agreed measures with respect to the limitation of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further negotiations on limiting strategic arms,
Mindful of their obligations under Article VI of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Declaring their intention to achieve at the earliest possible date the cessation of the nuclear arms race 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ward reductions in strategic arms, nuclear disarma-ment, and general and complete disarmament,
Desir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relax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ns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rust between States,
Have agreed as follows:
Article I
1. Each Party undertakes to limit anti-ballistic missile (ABM) systems and to adopt other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Treaty.
2. Each Party undertakes not to deploy ABM systems for a defense of the territory of its country and not to provide a base for such a defense, and not to deploy ABM systems for defense of an individual region except as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III of this Treaty.

Article II
1.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Treaty an ABM system is a system to counter strategic ballistic missiles or their elements in flight trajectory, currently consisting of:

  • (a) ABM interceptor missiles, which are interceptor missiles constructed and deployed for an ABM role, or of a type tested in an ABM mode;
    (b) ABM launchers, which are launchers constructed and deployed for launching ABM interceptor missiles; and (c) ABM radars, which are radars constructed and deployed for an ABM role, or of a type tested in an ABM mode.

2. The ABM system components listed in paragraph 1 of this Article include those which are:

  • (a) operational;
    (b) under construction;
    (c) undergoing testing;
    (d) undergoing overhaul, repair or conversion; or (e) mothballed.
Article III
Each Party undertakes not to deploy ABM systems or their components except that:

  • (a) within one ABM system deployment area having a radius of one hundred and fifty kilometers and centered on the Partys national capital, a Party may deploy: (1) no more than one hundred ABM launchers and no more than one hundred ABM interceptor missiles at launch sites, and (2) ABM radars within no more than six ABM radar complexes, the area of each complex being circular and having a diameter of no more than three kilometers; and (b) within one ABM system deployment area having a radius of one hundred and fifty kilometers and containing ICBM silo launchers, a Party may deploy: (1) no more than one hundred ABM launchers and no more than one hundred ABM interceptor missiles at launch sites, (2) two large phased-array ABM radars comparable in potential to corresponding ABM radars operational or under construction on the date of signature of the Treaty in an ABM system deployment area containing ICBM silo launchers, and (3) no more than eighteen ABM radars each having a potential less than the potential of the smaller of the above-mentioned two large phased-array ABM radars.
Article IV
The limitations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III shall not apply to ABM systems or their components used for development or testing, and located within current or additionally agreed test ranges. Each Party may have no more than a total of fifteen ABM launchers at test ranges.

Article V
1. Each Party undertakes not to develop, test, or deploy ABM systems or components which are sea-based, air-based, space-based, or mobile land-based.
2. Each Party undertakes not to develop, test or deploy ABM launchers for launching more than one ABM interceptor missile at a time from each launcher, not to modify deployed launchers to provide them with such a capacity, not to develop, test, or deploy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or other similar systems for rapid reload of ABM launchers.
Article VI
To enhance assuranc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imitations on ABM 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s provided by the Treaty, each Party undertakes:

  • (a) not to give missiles, launchers, or radars, other than ABM interceptor missiles, ABM launchers, or ABM radars, capabilities to counter strategic ballistic missiles or their elements in flight trajectory, and not to test them in an ABM mode; and (b) not to deploy in the future radars for early warning of strategic ballistic missile attack except at locations along the periphery of its national territory and oriented outward.
Article VII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this Treaty, modernization and replacement of ABM systems or their components may be carried out.
Article VIII
ABM systems or their components in excess of the numbers or outside the areas specified in this Treaty, as well as ABM systems or their components prohibited by this Treaty, shall be destroyed or dismantled under agreed procedures with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agreed period of time.
Article IX
To assure the vi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Treaty, each Party undertakes not to transfer to other States, and not to deploy outside its national territory, ABM systems or their components limited by this Treaty.
Article X
Each Party undertakes not to assume any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which would conflict with this Treaty.
Article XI
The Parties undertake to continue active negotiations for limitations on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
Article XII
1.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ssurance or compli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Treaty, each Party shall use national technical means of verification at its disposal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generally recognized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2. Each Party undertakes not to interfere with the national technical means of verification of the other Party operating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 1 of this Article.
3. Each Party undertakes not to use deliberate concealment measures which impede verification by national technical means of compli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Treaty. This obligation shall not require changes in current construction, assembly, conversion, or overhaul practices.
Article XIII
1. To promote the objectiv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is Treaty, the Parties shall establish promptly a Standing Consultative Commiss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which they will:

  • (a) consider questions concerning compliance with the obligations assumed and related situations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ambiguous;
    (b) provide on a voluntary basis such information as either Party considers necessary to assure confidenc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obligations assumed;
    (c) consider questions involving unintended interference with national technical means of verification;
    (d) consider possible changes in the strategic situation which have a bearing on the provisions of this Treaty;
    (e) agree upon procedures and dates for destruction or dismantling of ABM systems or their components in cases provided for by the provisions of this Treaty;
    (f) consider, as appropriate, possible proposals for further increasing the viability of this Treaty; including proposals for amend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Treaty;
    (g) consider, as appropriate, proposals for further measures aimed at limiting strategic arms.
2.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ultation shall establish, and may amend as appropriate, Regulations for the Standing Consultative Commission governing procedures, composition and other relevant matters.
Article XIV
1. Each Party may propose amendments to this Treaty. Agreed amendments shall enter into for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Treaty.
2. Five years after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Treaty, and at five-year intervals thereafter, the Parties shall together conduct a review of this Treaty.
Article XV
1. This Treaty shall be of unlimited duration.

2. Each Party shall, in exercising its national sovereignty, have the right to withdraw from this Treaty if it decides that extraordinary events related to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is Treaty have jeopardized its supreme interests. It shall give notice of its decision to the other Party six months prior to withdrawal from the Treaty. Such notice shall include a statement of the extraordinary events the notifying Party regards as having jeopardized its supreme interests.
Article XVI
1. This Treaty shall be subject to ratif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al procedures of each Party. The Treaty shall enter into force on the day of the exchange of instruments of ratification.
2. This Treaty shall be registered pursuant to Article 102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DONE at Moscow on May 26, 1972, in two copies, each in the English and Russian languages, both texts being equally authentic.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ICHARD NIXON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FOR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L. I. BREZHNEV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SU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反彈道飛彈條約

中文版


前言
 在反彈道飛彈(以下簡稱ABM)條約中,美國、蘇聯同意雙方只能各保有2個ABM佈署區域,限制其地點以免成為全國性的ABM防禦系統,或成為佈署此種系統的基礎。雙方因此保有以報復性武力穿透對方的能力,不受任何挑戰。
 本條約允許簽約國各保有1個保護首都、及另1個保護洲際彈道飛彈(ICBM)發射區的ABM系統。2個被保衛的地區相隔至少1,300公里,以免形成任何有效的地區防衛區域,或做為全國防禦系統的開端。
 佈署的ABM系統在量和質方面都有精確的限制。每個發射基地最多只能有100枚飛彈和100具發射器。可允許佈署的雷達,在數量和性能諸元上,有待全面和複雜的技術談判決定。規範此等重要的ABM系統組件的條款,詳細記載於本條約,並在相關的協議文件中進一步闡明。
 簽約雙方同意限制ABM科技在質方面的改善,例如不發展、不測試、不佈署可同時發射1枚以上飛彈的發射器,也不改良現有系統使其有此能力。可快速重新裝彈的發射器同樣也在禁止之列。依協議文件之解釋,這些條款也禁止攔截飛彈裝置1個以上可獨立導引的彈頭。
 有些人會擔心,原本用來打敵機的防空飛彈,可加以改良,配合其雷達,可達到有效對抗ICBM和SLBM的目標,這是本條約所禁止的。儘管為早期預警、防禦戰略彈道飛彈而進一步佈署雷達不在禁止之列,這些雷達必須沿著國境邊界設置,偵測方向也必須朝外,使其無法成為國內特定地區有效的ABM系統。
 再者,為降低科技改變的壓力,並避免為戰略平衡帶來令人不安的衝擊,雙方同意,禁止在海上、空中或太空發展、測試或佈署ABM系統及其組件,機動的陸基式ABM系統也在禁止之列。若未來的科技,帶來「以其他物理原則為基礎」、較現有系統為新的ABM系統,雙方同意根據本條約有關諮詢和修正的條款,透過討論來限制此種系統。
 本條約也為美蘇兩國設立一常設協商委員會(SCC),以促進本條約之目標和條約之落實。此委員會於第二階段戰略武器管制談判(SALT 2)期間,依照1972年12月21日的瞭解備忘錄而設立。從那時開始美蘇兩國在該委員會中,提了許多有關對方是否遵守SALT 1協定的問題。每當美方提出議題,蘇方有問題的活動就會停止,或是有額外的資訊化解美方的疑慮。
 本條約第14條規定,條約在生效的5年後進行檢討,爾後並每隔5年檢討1次。第1次的檢討會,是由SCC在1977年秋天的特別會期中進行。在這次會議中,美蘇雙方當時均同意,本條約在最初的5年內有效地運作,並符合國家安全利益,不需做任何修正。
 本條約最近1次的檢討會議於1993年10月進行,其後並由SCC舉行多次會議,以尋求本條約的傳承----也就是將本條約「多邊化」----藉此因應蘇聯解體,同時以談判來劃分ABM與非ABM系統。

  


本條約:

於1972年5月26日在莫斯科簽署
於1972年8月3日由美國參議院建議批准
於1972年9月30日由美國總統批准
於1972年10月3日由美國總統公告
於1972年10月3日交換已批准之文件
於1972年10月3日生效

  
  


總則

 美利堅合眾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以下稱為簽約國---
 ‧在核戰將毀滅全人類的前提下,認為有效限制反彈道飛彈系統,將是控制戰略性攻擊武器競賽、降低在戰爭中使用核子武器之風險,一個重要的因素;
 ‧假定限制反彈道飛彈系統,以及某些經雙方同意、限制戰略性攻擊武器的措施,可以營造進一步限制戰略武器的有利環境;
 ‧基於本條約第6條所定義務,不散播核子武器,並宣佈儘早達成停止核武競賽、有效裁減戰略武器、解除核武裝,以及普遍、完整解除武裝的目標;
 ‧同時基於對紓解國際緊張、加強國際間互信的願望;
 兩國同意------
  
  


第一條

一、各簽約國保證限制反彈道飛彈(ABM)系統,並接受本條約其他措施;
二、非依本條約第三條規定,各簽約國不得佈署足以保衛國土的ABM系統、不得建立足以佈署此種防禦系統的基地,亦不得佈署足以保衛單一區域的ABM系統。
  
  


第二條

一、本條約所稱ABM系統,乃指對飛行彈道中的戰略飛彈及其組件加以防禦的系統,目前包括:
(a).ABM攔截飛彈:為擔負ABM角色而建造,或以ABM模式測試的攔截飛彈;
(b).ABM發射器:為發射ABM攔截飛彈而建造、佈署的發射器;
(c).ABM雷達:為擔負ABM角色而建造,或以ABM模式測試的雷達。
二、第一款所列之ABM系統組件包括:
(a).運作中;
(b).建造中;
(c).測試中;
(d).檢修、維修或改裝中;
(e).貯藏中;
的組件。
  
  


第三條

除非符合下列情況,各簽約國承諾不佈署ABM系統:
一、各簽約國首都為中心,半徑150公里內佈署1個ABM系統,此系統包括:
(a).發射場內最多100具發射器、最多100枚飛彈;
(b).在最多6個雷達站內設置雷達,每1雷達站須為圓形,且直徑不得超過3公里。
二、包含ICBM地下發射場、半徑150公里內佈署1個ABM系統,此系統包括:
(a).發射場內最多100具發射器、最多100枚飛彈;
(b).2座相位陣列雷達,此種雷達之能力可與簽約當日已運轉或仍建造中的ABM雷達(指ICBM發射場150公里內建立之ABM基地)相比擬;
(c).較前述之相位陣列雷達小型且潛力較遜色的雷達,最多設立18座。
  
  


第四條

發展或測試用、並設於目前已同意或另行同意建造之試射場內的ABM系統及組件,不受第三條所列條件之限制。各簽約國在測試場內之發射器最多只能有15座。
  
  


第五條

一、各簽約國承諾不發展、不測試、不佈署由海上、空中、太空及陸上機動發射的ABM系統。
二、各簽約國承諾不發展、不測試、不佈署可同時發射1枚以上攔截飛彈的發射器,也不改良已佈署之發射器使其具備此種能力;並承諾不發展、不測試、不佈署自動、半自動或類似系統,使ABM發射器足以進行快速重新裝彈。
  
  


第六條

為加強保證本條約對ABM系統、組件限制之有效性,各簽約國同意:
一、除了ABM攔截飛彈、ABM發射器、ABM雷達,不讓其他的飛彈、發射器或雷達,有能力對抗處於彈道飛行中的戰略飛彈及其組件,也不在ABM模式下進行測試;
二、未來不佈署可對戰略彈道飛彈攻擊進行早期預警的雷達,除非是沿著國境邊界,並朝向國境之外。
  
  


第七條

根據本條約之條文,ABM系統或其組件之現代化、更換是可以進行的。
  
  


第八條

在本條約規定範圍、數量以外之ABM系統或其組件,或本條約所禁止的ABM系統或其組件,應儘可能在最短期間內,依各方同意之程序進行銷毀或拆除。
  
  


第九條

為確保本條約之可行性及有效性,簽約國承諾不將本條約所限制之ABM系統及組件,轉移給其他國家或將其佈署於國境之外。
  
  


第十條

各簽約國承諾,不負擔與本條約相衝突之國際義務。
  
  


第十一條

各簽約國承諾持續主動進行限制戰略性攻擊武器之談判。
  
  


第十二條

一、為確保或遵循本條約各條款,各簽約國應依其自由權利,在一般認可的國際法原則下,藉其國家的科技方法進行驗證;
二、各簽約國承諾不干預另一國,依本條第一款規定,藉其國家的科技方法所進行之驗證;
三、各簽約國承諾不採取有意的隱匿手段,妨礙依本條約規定、藉國家的科技方法所進行之驗證。唯此項義務不要求改變現有的建築、裝配、改裝或修繕工作。
  
  


第十三條

一、為促進本條約目標之實現與條款之落實,各簽約國應立即成立常設協商委員會,而各簽約國在此架構下:
(a).就是否遵守義務及可能導致混淆的相關情況做出判斷;
(b).在自願的基礎上,由各簽約國自行視需要,提供足以確保遵守應負義務的資訊;
(c).就涉及非故意介入全國性技術驗證手段的問題做出判斷;
(d).就戰略情勢可能的改變對本條約條款的意涵做出判斷;
(e).依本條約條款所設之情況,針對ABM系統及其組件的銷毀、拆除程序與日期達成協議;
(f).依本條約條款,針對包括修正議案等有助於本條約可行性的議案,做出適當的判斷;
(g).針對以限制戰略武器為目標的進一步行動方案,做出適當的判斷。
二、透過協商,各簽約國應建立常設協商委員會在行政程序、組成及其他相關事宜方面的規範,並在適當時予以修正。
  
  


第十四條

一、各簽約國得提案修正本條約,經雙方同意之修正案,其生效應按本條約有關生效之程序為之。
二、本條約自生效起5年後,以及爾後每隔5年期間,各簽約國應共同檢討本條約。
  
  


第十五條

一、本條約之有效期限不受限制。
二、各簽約國若認為與本條約主題相關的特殊情況,有損其最高利益,得在行使最高主權的情況下,退出本條約,並應在退出前6個月向另一方提出照會。此項照會應包含一份聲明,聲明中須描述提出照會之一方認為有損其最高利益的特殊情況。
  
  


第十六條

一、本條約應由各簽約國依其本身之憲法程序進行批准。本條約應自雙方交換已批准之文件當日起生效。
二、本條約應依照聯合國憲章第102條進行登記。
  
  


本條約於1972年5月26日在莫斯科完成,一式兩份,各以英文和俄文書寫,兩份文件同樣有效。

美利堅合眾國簽約代表
尼克森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簽約代表
布里茲涅夫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戰區(theater)是美國發展出來的概念,指的是幾個有美軍長期駐紮的地區,包括西歐、中東和遠東。美國在這些地區以駐軍和軍事同盟關係,和各盟國共同對抗區域性威脅。
 而戰區飛彈防禦(TMD)系統,主要就是設計來保護駐紮在各地區的美軍,以及各該地區盟國的重要設施,其對抗的目標,是以射程在3000公里以下的中、短程彈道飛彈為主,和對抗長程(3000公里以上)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全國飛彈防禦系統不同。
 為了達成多重攔截機會,以提高成功機率,美國國防部彈道飛彈防衛局(BMDO)的TMD計畫中,設計了多種攔截系統的子計畫,若以設定的攔截高度可分為高空層與低空層,若以發射器所在位置可分為陸基(land-based)型和海基(sea-based)型,。

低空層
陸基式第三代愛國者飛彈PAC-3與中程增程防空系統MEADS~
海基式"海軍區域防禦NAD"


高空層
陸基式戰區高空層區域防禦 THAAD
海基式"海軍戰區廣域防禦NTW"






愛國者飛彈第三代
Patriot Advanced Capability-3, PAC-3
or Patriot Anti-ballistic missile Capability-3

 愛國者飛彈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有反飛彈實戰經驗的防空飛彈,但在第一次波灣戰爭期間,當時的第二代愛國者(即PAC-2),因為導引系統的問題,攔截成績十分不理想,美國國內和盟國(如以色列)的批評者甚至認為,成功率幾乎是零。(有關波灣戰爭期間愛國者飛彈的表現及原因分析,可參閱雲皓出版社所出版的『Y2K國軍武裝報告書』,第272至277頁)。
 至於愛國者飛彈的詳細發展過程,可參考美國科學家聯盟有關的介紹,以及美國國防部彈道飛彈防衛局(BMDO)、美國陸軍戰略司令部的相關文件 
有了波灣戰爭的教訓,愛國者PAC-2進行了「快速反應計畫(quick reaction program, QRP)」,包括加強雷達偵測的範圍及分辨彈頭與彈體的能力、快速反應引信等等。此外針對飛彈本身,也進行了「導引加強飛彈(guidance enhanced missile, GEM)」計畫,採用先進的材料和固態推進劑,使彈體可以承受更大的G力,射程也增加30%到40%。
 根據BMDO的公開文件,台灣已經採購並部署的愛國者,正式對外的名稱為「改良型防空系統(modified air defense system, MADS, 俗稱PAC-2 Plus)」,實際上是PAC-3的構型2(PAC-3 Configuration 2)。也就是說,台灣的愛國者系統,使用的是GEM計畫改良後的PAC-2飛彈,而雷達則是改良後的MPQ-53型,可以分辨得出短程彈道飛彈在重返大氣層後,與彈體分離的彈頭,換言之已具有初步的反彈道飛彈能力。
 而「正港」的愛國者PAC-3(為方便起見稱為第三代愛國者飛彈),正式名稱應該是PAC-3 Configuration 3 (愛國者PAC-3 構型3),最大的改良即在於採用最新型的ERINT飛彈。



中程增程防空系統
Medium Extended Air Defense System,
MEADS

 它是專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盟軍所設計的區域防空暨反飛彈兩用系統,目前參與研發的國家除了美國,還包括德國與義大利。原先有意參加的法國,在1996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前夕決定退出。
 MEADS原來的名稱叫作「軍團地對空飛彈(Corps Surface-to-Air Missile, Corps SAM)系統」,是為了取代服役30多年的鷹式(HAWK)飛彈、羅蘭(Roland)飛彈等。之所以有「中程」之名,是因為這套系統在功能上,將彌補鷹式飛彈除役後,THAAD、PAC-3和低空的刺針飛彈中間的防空火力斷層。
 至於彈種則採用愛國者飛彈PAC-3,但是和前述的第三代愛國者不同的是,MEADS將混合使用兩種彈頭。和第三代愛國者一樣的動能彈頭,用來對付彈道飛彈,而另一種預成破片彈頭,則用來負擔一般防空和打擊巡弋飛彈的任務。




  
戰區高空層區域防禦
Theater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
 和愛國者一樣是由陸軍負責的計畫。THAAD自1992年開始研發,而從1995年4月21日到1999年8月2日,THAAD總共進行11次試射,地點都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飛彈試射場。11次試射中,第3次(1995年10月13日)開始有靶彈參與測試,而從第4次(1995年12月13日)以後則是驗證攔截飛彈能否和靶彈進行有效碰撞。從第4次到第9次(1999年5月29日)總共6次都告失敗。直到第10次(1999年6月10日)和第11次(1999年8月2日),才有連續兩次成功的紀錄。
 之後五角大廈方面下令停止在白沙試射場的試射,並責成主管官員把THAAD計畫推進到「工程與製造發展(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e development, EMD)」階段,也就是準備讓THAAD準時於2007年能完成佈署。在這期間的測試工作將移往南太平洋的瓜加林島進行。
 THAAD和愛國者飛彈的共同點,就是都以車載型的發射架、雷達、射控中心及電源供應來編組,以確保其機動部署能力。1個THAAD飛彈連,預計有9組發射器和150枚飛彈。飛彈性能諸元如下表。

全長
6.2公尺

直徑
推進器:34公分 彈頭:37公分

發射重量
600公斤

射程
200公里

速度
2,800公尺/秒

攔截高度
145公里

動力來源
推進器:單節固態燃料火箭
彈頭/獵殺載具:液態燃料

導引方式
慣性+全球定位系統(GPS)+指令導航+紅外線終端導向

彈頭
動能獵殺載具


發射車
底盤:M1075重型卡車
高:3.25公尺
長;12公尺
滿載重量:40噸
發射箱:可裝10枚THAAD飛彈

雷達
天線尺寸:10平方公尺
‧X波段
‧搜索+威脅確認及分類
‧可支援其他BMD系統
‧攔截效果評估



 THAAD的目的,是以高空層的攔截,為低空層的愛國者飛彈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攔截機會。不過在使用彈性上,THAAD遠不如愛國者,因為THAAD「只能」在大氣層外緣左右的高度攔截飛彈,而愛國者除了低空層的反飛彈功能,還可執行一般的防空任務。
 有關THAAD的相關資料,可參考美國科學家聯盟美國國防部彈道飛彈防衛局的網站。(後者須有Adobe Acrobat Reader才能使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1-6 07:18 , Processed in 0.04692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