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空權百年─台海安全制空論
作者:空軍上校 王長河)
  
提要
一、空權發展已歷百年,各國組建的空權力量,形成類似覆碗狀的3D立體防衛金鐘罩,國家憑藉空權武力行使國家意志,左右世界格局。

二、在軍事領域的循環中,技術決定戰術,戰術孕育思想,思想又引領技術的發展,每一項新的發明都引領空權武力的變化。

三、空權武力的使用,除了直接以戰爭型態出現的空中武力攻擊外,另包括「武力展示」、「威力偵巡」及在敵國境內設立「禁航區」等嚇阻手段。

四、中共空權優勢涵括偵察戰力的單向透明、核子威懾、地對地飛彈武力不對稱、地對空飛彈武力向海峽擴張及長程空中武力可能的合圍。

五、台澎防衛的未來在於空權武力的確保、空權體系的分工合作、擁抱航運全球化及轉戰光電時代的新高地。

前言
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迄今已經百年,空軍的能力從偵察、攻擊、制空到空制,空權的發展已經超越大氣層涵括全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而是國家安全及執行國家意志的重要支柱與工具;台灣是海島國家,面對中共威脅,如何確保空權優勢,成為當前國家安全必須優先考量的課題。

縱看歷史,19世紀的工業革命對人類產生重大變革,機械取代勞工,將人類從勞力的極限中解放出來;思想訴諸文字,讓各項科技成等比級數的方向發展;飛機的發明,使人類飛向空中,空權思想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戰具能力達到物理的極限,大規模製造能力及核子武器的發展,使戰爭思考走向面的毀滅。80年代資訊革命的影響,使各項武器獲得前所未有的精準能力,戰爭可依據電腦來模擬,並可用三度空間的視效來觀察戰爭,使人類從勞心及平面視效的限制解放出來。90年代網際網路的發展,突破人類地理及時空的限制解放出來,全球指揮變為可能,戰爭思考指向非國家、社會與個人,戰爭手段走向高科技、有限、局部、不對稱、關鍵性交戰等方向發展。

本文的目的是以巨集觀的角度,從歷史縱向解析空權理論的精義,探索空權對國防安全、地緣戰略及台海安全的影響,並以空權武力平衡理論闡釋台灣明日國防走向。

空權理論思維
在軍事領域的循環中,技術決定戰術,戰術孕育思想,思想又引領技術的發展,每一項新的發明都不可小覷。

一、空權理論的緣起:
  空權理論肇基於飛機的發明,義大利杜黑(Giulio Douhet, 1869-1930)的《制空權》就是受其啟迪,其後美國米契爾(Billy Mitchell)的《空中國防論》、塞維斯基(Alexander De Seversky)的《空軍致勝論》《空權-生存的關鍵》、英國傳契爾(Viscount Trenchard)的《空權興起對戰爭之影響》《戰爭中空權之原則》《空權與國家安全》、泰德(Authur W. Tedder)的《空權論》等各家不同的詮譯,使空權理論更趨完備,對軍事戰略、戰爭指導、戰術用兵都有深刻的影響。

  具義大利軍事背景有「空權之父」之稱的杜黑,依據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在軍事行動作用的史實,考量義大利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有限的資源-他認為陸障(阿爾卑斯山)及狹窄的海域,難以作為敵方來自空中攻擊的天然防護,因而建構「建置空軍」及「使用空軍」的思想;他認為飛機在行動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它可以用最短時間沿任何方便的路線向任何地點往返飛行。人們在地球表面上沒有任何作為能干擾在三度空間中自由飛行的飛機。

  他的思想澈底改變了戰爭的面貌,有形的戰線遭到打破,不再清楚劃分為前方後方、戰鬥員與非戰鬥員,戰爭變成總體型態的立體作戰方式進行。

  1925年美國陸軍准將米契爾的《空中國防論》認為運輸是文明的基本要素,國家的未來離不開空權的發展,米氏的論述澈底埋葬了海權思想。空權不論是從軍事或經濟的觀點看,不僅控制了陸地,也控制了海洋。空軍應依照本身的任務目標發展,不是作為其他軍種的輔助工具而已,米氏並以實驗證明飛機可以擊毀任何水面艦艇,飛機的誕生宣告戰艦稱霸海上的時代已經過去。

  1950年蘇聯海軍出身的塞維斯基論述《空權-生存的關鍵》改變了視野,從地緣關係出發,認為航空時代「距離」與「空間」是由蒂畾伅〝M方向來計算,平面交通所構成的地理思想已喪失意義,應使用「極區投影」取代「麥卡托」地圖較符合實際。從北極俯視地球,美蘇之間只隔著歐洲及西伯利亞,非洲、印度及東印度群島是蘇聯空中的後院,南美洲是美國空中的後院(南美遠在蘇聯空軍5,000哩航程之外)。據此,戰略上應將美洲大陸劃分為三個地帶:「運用地帶」為阿拉斯加、加拿大、紐芬蘭,部署打擊空軍,可把戰爭帶至敵人心臟地區;「工業地帶」為美國本土,供應戰爭工具;「補給地帶」為中美及南美,為戰略物資的來源及食品供應站,形成冷戰美蘇對抗的格局。


   1988年美國瓦登(John A. Warden III)上校將空戰作有系統的整理寫成《論空戰》(The Air Campaign: Planning for Combat)一文發表,成為美國1991年波灣戰爭勝利的主因。1982年格雷厄姆(Daniel O. Graham)所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高邊疆———新的國家戰略研究報告》(High Frontier A New National Strategic),將空權爭奪引導到太空的領域,造就了美國雷根時代的星戰計畫(SDI),也宣告了太空及電子資訊時代的到來。


二、空權的意涵:
   空權是什麼?「空權」本質上是一種能力與力量,涵蓋範圍擴展至太空的三度空間,限制敵方使用、提供我方行動自由,以執行國家之意志。

   「制空權」則是指我們自己能在敵人面前飛行,而敵人則不能這樣做。空權一般區分為「全面制空」與「局部制空」,中共又將之區分為戰略、戰役、戰術之制空:「戰略制空權是指粉碎敵人空中力量,消滅恢復空中力量的來源(倉庫、航空工業);戰役制空權是指在實施地面、空中或海上戰役期間,暫時奪取的制空權;戰術制空權是指航空兵在地面軍隊活動的有限範圍內(即戰場上空)的制空權。」空權是有相對性的,冠上時間與空間的前題,並稱為「空中優勢」。由於一般所謂的「全面制空」很難做到,因此在作戰時多以爭取「局部制空」為首要目標,也就是在有限的時空內,保障我方在敵人面前飛行的能力。

  空權理論的核心可用瓦登所述———維繫國家生存重要支柱的戰略五環來詮釋:內環為軍政最高指揮與管制通信中心,是國家的核心;第二環是重要石油生產與電力中心;第三環是主要的運輸通信與橋樑網路;第四環是重要都市人口;最外環包夾的是陸海空三軍與野戰部隊。這五環如同人體的心臟、血液、血管、細胞、白血球間的關係。

  前空權時代國家的最外層受野戰部隊的防護———代表2D平面的戰線,如冷兵器時代的長城、二戰時代的馬奇諾防線、大陸外的島鏈防禦等,形成有形的國界或戰線,任何國家想要改變現狀,必須先擊破最外層野戰部隊的防護。
 
  空權時代打破了這個限制,位於五環中心的軍政最高指揮與管制通信中心隨時都可能遭受攻擊,原有防禦戰線的實質效益大為減低,代之興起的是組建類似覆碗狀的3D立體空中防禦金鐘罩,金鐘罩的內部,就是空權力所涵括的範圍;這個金鐘罩隨著科技進步及武器裝備發展越建越高,範圍也越擴越大,最終將圍繞整個地球。各個國家因應防禦的需求,建構各自的空權武力金鐘罩,並藉由空權武力以威嚇鄰國,對兩相臨國間的關係因此產生嚴重的衝擊。

三、空權的構成要素:
   空權的構成要素是什麼?普桑尼(Stefen T. Possony)認為空權的要素區分為有形及無形兩大要素共15項。有形要素如:原料與燃料、工業潛力、工具補充量與技術改進速率、基地與防護部隊、通信及電子、後勤補給、輔助勤務、空降部隊、導彈與原子武器(人造衛星、電磁武器)、飛機(遙控載具);無形因素為:人力、訓練、士氣、情報(資訊)、研究發展、戰術、戰略與計畫作為。

   網路時代的空權要素已經膨脹,涵括更廣,依棋局博弈的觀點,應重新以系統體系歸類為空中攻擊能力、防禦能力、空運能力及基地、航空潛力等四項;空中攻擊能力包括載具、飛彈武器攻擊系統及空降部隊;防禦能力包括指揮管制、防空載具及防空武器系統;空運能力及基地包括航空運輸系統;航空潛力包括原料與燃料、航空工業潛力等;鏈結空權要素以發揮空權力的是「看得見」、「講得通」、「動得了」的資訊網路指管體系。

四、空權武力的運用:
  空權武力的使用,除了直接以戰爭型態出現的空中武力攻擊外,另包括「武力展示」、「威力偵巡」及在敵國境內設立「禁航區」(No-Fly Zone)等嚇阻手段。

  「武力展示」包括部隊前進部署(Forward Presence)、操演、武器試射、針對性的演習等,藉由行動的展示,傳遞國家的意志與決心,驅使敵國屈服;例如1996年台海危機,中共在台海空域劃分了五個區域,實施針對性的演習———飛彈試射;而美國則派遣航空母艦戰鬥群馳援,不只嚇阻戰事的爆發,也展示美國的空權武力。

  「威力偵巡」係依作戰任務需要,為偵知特定地區對手的設施、兵力部署、武力配置與電子參數等,以獲得所需之情報資料;或對發現可疑徵候之地區(目標),適時採取攻擊行動,迫使對手實力曝光。1999年美中軍機擦撞事件,就是兩國間空權角力的驗證。

   「禁航區」係指禁止航空器飛越的區域,設立的目的是促使某些國家或集團改變其行為以符合制裁機構的要求,否則將面臨空權武力之襲擊與威脅,與各國民航局自行劃定之「絕對管制地帶」(Positive Control Zone)意義相似。例如1991年波斯灣戰後,聯軍在伊拉克北南兩地先後設立所謂的禁航區,禁止伊拉克的所有飛機(含直昇機)飛行,以便於美英法軍機在禁航區內執行巡弋,保護反抗伊拉克政府的北方庫德族人及南方的什葉派回教徒。


空權與國防
  空權為當前國防安全首要議題,對軍隊的結構、規模、部署、戰略指導都有重大的影響。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二次波灣戰爭的經驗顯示,在未來戰場上,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不再取決於一國陸軍的數量及其傳統作戰能力,而取決於該國的空權質量及其所擁有的現代作戰能力。





一、技術與空權:
空權的爭奪無非是攻擊與防禦的競逐,技術的不對稱,先天限制了戰術的運用,對戰場勝負有決定性的影響。

19世紀初期,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中,首先使用汽球來作為偵察工具,成為戰場高點的觀測者;1903年12月17日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這種有動力的空中載具隨即替換汽球的角色;無線電空地通信試驗成功後,解決了飛機在空中的指揮與控制問題,使飛機成為軍事力量的一部分。基於防制敵方偵察的需求,飛機裝上了機槍,1914年10月5日法國首開空中擊落德國飛機的先例,從此進入空中戰鬥、轟炸及防空的戰國時代。

(一)空中戰鬥:
代表軍人的步槍攜上飛機,在空中看到敵人的飛機自然有將其打下來的慾望,空中戰鬥就此發生;當機槍裝上飛機,並解決了子彈通過螺旋槳的問題後,飛行員的座向,也就是機頭指向,就成為空戰佔取射擊優勢的主要模式,一場場狗咬狗Dog Fright的戰爭,成為爭取制空權的模式及製造空戰英雄的墳場。

1958年金門砲戰,以探測飛機熱源的紅外線導引飛彈出現在台海空戰戰場,立即對空戰戰場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遠較機砲限制為少、射程遠的響尾蛇飛彈,成為冷戰期間的主流空載武器;紅外線瞄準器、空用雷達等相繼出現,促使戰機成為全天候的戰具;這場技術的爭戰,隨時間的飛逝,變得越來越快。

  90年代出現了雷達導引的視距外飛彈,其射程更遠,也更為精準,相對於紅外線導引飛彈,有著先天不對稱的優勢,新一輪技術加速這空中競逐的舞臺,隨之而來的,技術較舊的戰具則遭到淘汰,以往認定為期15年的戰具壽期,從此年限縮短。

空戰相應戰具能力衍生出戰術隊形的變化:

二戰期間「四機大雁隊形

韓戰後中共的「一域多層四四制

60年代中華民國的F-104戰機「兩機重疊攻擊隊形

尤其視距外作戰的「兩機對轉隊形」足稱代表。

(二)空中轟炸:
初期的飛機並無武裝,手榴彈就成為襲擾敵軍地面部隊的工具之一,由於欠缺精準與實質的破壞力,僅在心理上造成震撼;當空用炸彈研製成功,武器的殺傷力即從小變大。投彈的準確性也因飛機裝上了瞄準具而獲得改善,轟炸高度得以提高;單一戰機的空中攻擊,由大編隊的戰略轟炸所取代,成為空權發揮的主要手段。

核子彈的研發成功,達到杜黑《制空權》所敘述的炸毀、著火與毒氣,阻止滅火的三大理想功能,空中載具加上核子彈達到面的毀滅,嚇阻了下一場毀滅世界戰爭的發生。

80年代電子科技將傳統的炸彈變得聰明,可以辨識目標;辨識敵我,在局部有限戰爭的限制下,發揮了作用,精準轟炸取代了核彈攻擊,科技使得炸彈破壞程度得以控制,空權行使已突破國家的界線,直接介入恐怖主義的個人或社會的爭戰。

(三)防空:
相對於免於敵空中轟炸的威脅,造就了防空技術精進,英國對德國的「海獅作戰」,利用雷達的偵測技術與戰機的組成,發展出一套防空作戰體系,從雷達偵測到目標、進行辨識、派遣攔截機攔截目標,到摧毀目標為止的作戰流程,成為爾後標準的防空攔截程式。

  二戰期間德國為防制敵方夜間轟炸的威脅,發展形成以探照燈索敵的聯合防空型態,形成一個雷達、探照兵、防空砲兵、飛機的緊密空防組合。越戰期間「薩姆」地對空飛彈加入地面防空組合,大幅限制空中活動的進行,也促使爾後中東戰爭以電子制壓為獲取空權首要手段。

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發現,非接觸作戰的遠攻武器無法有效的防禦,俄羅斯因此提出「攻勢防空」的概念,企圖將攻擊的敵人消滅於攻擊的源頭。

(四)技術導引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範圍擴及歐洲、北非及太平洋之亞洲,軸心國以德國及日本為主對抗英、美、法、俄等同盟國。戰爭期間三度空間支援平面作戰的型態隱然成形,空權逐步獲得獨立的地位,當時空權的爭奪以飛機對抗飛機為代表;德國空軍配合以坦克為主力的閃擊戰發展,建立起戰術空軍,並以戰鬥機、攻擊機為主要兵力結構,空戰造就的英雄越多,越使得德國空軍走向戰術格局的不歸路,忽略了「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這個戰爭基本法則,成為敗戰的主因之一。

  1945年美機在日本投擲的兩顆原子彈,是機械時代戰爭的終極產物,標誌著世界走入核子時代,國際世界格局形成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對壘,幾乎所有武裝衝突都受到侷限;韓戰是陸戰型式的迴光反照,噴射機成為空戰要角;越戰時直昇機使陸軍長了翅膀,成了空騎部隊,發展出「空地一體」的作戰模式,期間所使用的戰具射程、航程、速度、殺傷破壞力均接近「物理極限」,標誌著機械時代的終結、電子時代的開始。

  80年代電子科技進入戰場,將地球空間予以格式化,任何物品、位置都變成0與1的數字,空間得以精確定位、模擬及掌控,武器都爭相加上電子裝置,並出現如雷射、電視導引等精準武器;電子環境遂成為中東戰爭、英阿福島戰爭的主要戰場;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宣告了太空時代的到來,在這場無止境競爭中,蘇聯經不起沈重的負荷,一夕之間崩解破碎,也造成美國其他敵人剎那的短暫迷失,竟不知已用空權武力統領地球。

  90年代網路科技的發展,結合各項新的科技如模擬資訊技術、導航、隱匿技術、精靈武器、遠攻武器、空載監偵、太空中運轉之感測器與通信等獲得突破性的成果,出現自動化、系統化及智慧化的載台,使得戰爭成為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的作戰模式,各級作戰人員不再受地理的限制,可以在世界任何一角發動或指揮戰爭,駭客入侵事件宣告網路資訊戰爭時代來臨;1991年波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2003年二次波灣戰爭中,空權成為主宰戰場重要指標,攻擊的對象也不再侷限於國家,甚指向社會或個人。

(五)時代空軍的特質:
縱觀歷史,螺旋槳時代的空軍,呈現工業時代的特點-數量是爭奪優勢的基礎,機海戰術是最常見的攻防型態,常見的機群空中交戰、大編隊的轟炸面出現在二戰戰場;飛行員的戰技、勇氣凌駕一切,空軍部隊普遍存在師父帶徒弟的「江湖特質」。

  噴射時代的空軍,呈現電子時代的特點,質量並重,機載武器性能決定空戰的結果;飛行員與部隊的培育與訓練過程嚴謹而繁瑣;「狗咬狗」的纏鬥方式,仍是視距內作戰之主要模式。網路時代的空軍,呈現空權武力系統化的走向,武力有如生物鏈的共生關係,其中若缺少任何一項,都會影響武器的效能,武器裝備鏈的節點為攻防勝負的關鍵;戰略、戰術、戰鬥的界線模糊,產出空地一體、海空一體、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的模組化部隊,作戰範圍已超過視距之外,由於難以識別敵我,潛艦作戰理念引入空中,作戰有如打電動玩具,按鈕決定一切。

  千禧年後空權的技術走向何方?是在太空的高處競逐?還是在樹梢上的高度求勝?還是僅追求速度的優勢?光電科技的能量武器是否能成為下一場戰爭的主角?都有待觀察。


二、武力結構與空權:

空軍的成長有如植物一般,萌芽於一戰,盛開於二戰,結果於越戰,成熟於波灣戰爭。

   1918年4月1日英國率先成立獨立的空軍,受工業時代泰勒的「科層式組織」思潮影響下,空軍組織分工異常嚴密,所轄兵種包括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砲兵、空降兵、雷達兵、氣象兵、電子對抗兵、修護兵……等數十種不同的專業,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技術的發明,將產生更多的專業兵種是可以預期的。最早的航空兵是基於偵察的需要而成立,後為阻止敵方偵察,發展出戰鬥機部隊;當於飛機用手投擲炸彈獲得意外的效果後,發展出轟炸部隊;為取代大西洋海上運輸的需要,發展出運輸部隊;為投送陸軍攻佔敵人後方據點,發展出空降部隊;為增加戰機作戰航程,發展出空中加油部隊;為了防制電子導引的飛彈攻擊,發展出電子戰部隊;為了整合空中戰場,發展出空中預警管制部隊;基於國土防空需要,成立防空軍;為了開闢太空戰場,將太空軍獨立出來……;這些供需關係的導引,使得空軍組織分工越來越細,組織也越來越龐大與複雜;空軍的地位與軍種比例變得越來越高。空權發展百年的今日,因為立體與平面有著先天性的不對稱,陸軍、海軍等以往作戰的主力變成了配角,誠屬必然。

  空權時代國家武力的組成如同智慧型載具,可以抽換、重組,以發揮聯合作戰的最大效能。軍隊建構朝向航太系統所鏈結的部隊發展,不再區分陸、海、空軍或步兵砲兵、裝甲兵、航空兵等軍(兵)種,而是依據任務結構的需要組成。

  各軍兵種呈立體化發展,空中戰力具有加乘的效果,借用牛頓力學的第二定理F=M×A(力量等於質量乘以加速度)來比喻,軍事戰鬥力等於地面作戰部隊乘以空中部隊。因此陸軍及海軍艦艇均配置直昇機,在低層空域建立起它的作戰空間;海軍以航母為主體的浮動載台建立起空中打擊力量;為處理突發性的武裝衝突,由各軍(兵)種合組成快速反應部隊等。

  各國國力不同,所建構的武力不盡相同,依技術層次逐次發展。每一軍(兵)種都有它獨特的效能與存在的價值,如太空軍能提供各類情報、資訊及定位服務,具備撿拾及摧毀敵方太空載具及武器的功能;地對地飛彈部隊能攻擊敵人目標,具先制打擊能力;空軍具空中機動的能力,可執行遠程軍力投送及縱深打擊任務。海軍是海上、水下的機動載台,可載運武力至前緣地區;陸軍具佔領及防守的能力,可執行清理戰場、佔領敵方陣地及保衛我方基地的任務。從建築的概念來解說:空軍是陸、海軍的上層建築;太空軍又是陸、海、空軍及導彈部隊的上層建築;若沒有基礎建設,是無法向上構建的。

  各國的地緣環境不盡相同,作戰思維亦不相同,空軍的發展跟著不同,大略可分為防禦型空軍、攻防兼備型空軍、攻擊型空軍三種類型;防禦型的空軍,其空軍兵力結構一般以防禦性武器為主,所負擔任務是國土防空,其裝備的機種以防空攔截機為主,配置部分的轟炸、攻擊等飛機;攻防兼備型的空軍,兵力結構通常按攻防作戰需要構成,是因應現代戰爭需要較合理的;空權比較先進的國家如英、法、德等國家的空軍,戰鬥機與殲轟機之比例各佔飛機總數的40%左右。

  攻擊型的空軍兵力結構一般以進攻性武器為主,具有較強進攻能力的多用途戰鬥機、轟炸機、攻擊機所佔比例達70%以上。另從兵力規模而言,可分為精幹型、適度型及超級型三種;從新舊結構上可分為新的為主(經濟、科技強國)、新舊各半(多數國家)、以舊為主(第三世界國家)三種;空軍發展途徑受國力的限制,亦分為自力發展型、國際合作型、依附外國型等三種;幅員廣大及空權武力較弱的國家多採守勢,幅員狹小及空權武力較強的國家多採攻勢。

  構成空中力量的組合,依任務需求出現不同的風貌,從單一飛機的作戰,發展成多機組合、多機種組合、多部隊組合等作戰,較具體的為越戰時期的「空地一體作戰」至波灣戰後的「聯合航太作戰」。
「空地一體作戰」係以指揮管制的預警機為核心,防攔機、轟炸機、戰轟機、攻擊機、電子干擾機、無人駕駛飛機、空中加油機、直昇機、救護機及機動部隊等共同組成,並搭配精確導引武器、集束炸彈、油汽彈各類型武器,達到預期的攻擊效果。

  「聯合航太作戰」係以航太預警管制系統為核心,另納入海上艦艇部隊、陸上飛彈部隊、機動部隊,成立多用途機動部隊、聯合航太部隊及非核戰略威懾部隊等。也就是1993年美國陸軍提出「全縱深、全高度、全正面、全時間、全頻譜、多手段」的概念。

三、空權時代的戰略戰術:
  空權帶動的技術革新,戰爭可以外科手術般的予以精確執行,過去以大規模毀滅性的核子戰已被智慧化的局部戰爭所取代,將軍事戰略的重心由「核」向「常」回歸,核子威懾戰略轉由空中威懾的方式進行,並強調進攻的準軍事行動,以達政治目的。

  空權時代模糊了戰略、戰術的分隔,往往戰術性的空中攻擊,極可能具有戰略效果,戰略性的空中轟炸,就今而言,可能僅是一次戰術行動;空權武力限制了敵我雙方所採取的作戰方式,相臨兩國的地緣與空權武力相較,出現了一條動態的平衡線,也就形成了武力疆界;國家為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間時,就必須思索如何將「空權武力平衡線」向對方推移,以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是籌建更具優勢的空權武力?還是集中現有的空權武力打破平衡?

  對擁有空權武力優勢的國家,憑藉空權武力的落差,可逕取敵國領導中心迫使敵國屈服!
———即所謂的「關鍵性交戰」。

  對於空權武力弱勢的國家,則應採集中、彈性、「內線作戰」、「作戰頂點」、「守中帶攻」的種種用兵準則,逐次消耗敵軍,轉弱為強;這些軍事傳統慣用準則,空權時代依然有效。

  奪取制空權的方法,首要選項是攻擊構成空權要素的重心目標,如國家指揮中心、各空權武力系統的節點,節點是指包括指揮鏈、武裝部隊鏈、武器系統鏈、飛機鏈……的喉部,如指揮通信鏈中的樞紐站臺、飛機鏈中使用的石油等;如拿瓜藤上的瓜來比喻,剪斷了瓜藤,瓜自然凋零而死;1917年阿拉伯勞倫斯的「氣體作戰」、太平洋海戰的「跳島戰術」、2003年美伊戰爭的「跳蛙戰術」,都是源自於此種思想,值得參考。

選用作戰武力時,首應考量以「不對稱」、「非接觸」兵力為優先,換句話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始終將我方置身於安全的位置,確保我方兵力完整;阿富汗戰爭中,首先發起攻擊的是在阿富汗防區外海上船艦所酬載的戰斧巡弋飛彈,俟阿富汗防空武力遭受摧毀後,傳統廉價的空中攻擊武力才上場,如AC-130等過時武力,此時扮演低成本高效益的價值無可取代。

  空戰的特性是時間短、節奏快,發起武力攻擊時,應具有「平行作戰」的思維,聯合諸軍、兵種,在同一時間內,利用高度差、位置差與時間差,投送最大的攻擊火力與強度,給予敵方重擊,造成敵國的癱瘓,阻止敵方妨礙我軍行動自由,達成我方作戰目標。

  空權百年的今日,戰爭要想贏,就應在空權武力、指揮速度與作戰節奏上著墨,才可有效嚇阻明日的敵人,接受我國家意志的驅使。

  國防戰略防禦範圍因空中威脅而增大,作戰空間由「本土防禦」轉向「本土外防禦」,甚至進入全球戰場,戰線變成覆碗狀的金鐘罩。

  針對軍隊結構的弱點,應發揮避實擊虛、高度靈活的優勢,採非對稱的作戰手段與節奏進行戰爭,不再區分戰略、戰術,進入「非線性化」的戰場型態,並依「五環作戰理論」使用「平行作戰」的方式,對縱深節點同時實施攻擊,促使戰爭進程產生革命性的變化。


空權與地緣戰略
空權不似海權及陸權分食地球70%與30%的面積,地球表面上的空間是一個整體,無法明確區分彼此,角逐最終的結果,勝利變成唯一,直接衝擊既有的國際政治體系。

一、全球化的到來:
傳統的地緣戰略基本上是以地區性的相鄰關係為戰略謀劃的立足點和出發點的;網路資訊時代空權的發展,破除了疆域的限制,使世界成為一體,可藉由空權武力威嚇到世界任何一角,空權成為國際關係依存的指標。「全球化」是一句時髦的官場話,包夾著優勢強權撤除國界藩籬的說帖。

  空權影響各國間政治關係,地理位置不再提供以往陸權與海權時代所認定的防禦縱深觀念;人口、工商業高度集中使城市成為社會心臟,亦成為空權時代首要戰略攻擊目標,隨時都可能遭受來自空中的打擊、甚至毀滅性武器的摧殘,迫使對空權地理的研究,改採本國為地理中心的投影方式考量;各國依據空權能力的強弱,選擇與空權大國間的抗衡與扈從政策。

美國是當今唯一擁有全球到達能力的空權超級強國,且保持太空競技的領先地位,主導世局發展自是不爭之議,除非美國從內部分裂,可預見短期的未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美國的挑戰者,每一個國家都難以避免接受美國的價值與規範,扮演好地球村一分子的角色。

二、空權對各類型國家的影響:
空中航路改變地緣的重要性,空權打破了地障限制的觀念,以天為路可到達世界各地,但載運工具仍離不開地面基地的支援,雖然直線是最短的距離,但某些地區受到政治力的影響,航線受限。利用空權武器控制通道的手段,不見得會帶來利益,必須考量本國、友國、敵國、中立國乃至全球的海陸分佈,以最經濟的手段達成力量投送的目的。同時空中航運可以隨時調整通道,改變經過的國家與機場,相應的改變了空權地理的重要性。

  濱海國家顯然對空權具有先天的優勢,因其所屬航空器不受鄰國領空的航行限制,可自由飛越洋面到達海洋邊境的各國與世界接軌。

  內陸國先天宜於防守,有山脈、叢林、高原等困難的地形,沒有來自海上的威脅,自成體系,與世隔絕;但在空權時代不僅須考量近鄰的威脅,同時在空權發展上受限,因此當國力強大時,為與世界接軌便產生擴張的動力,以尋求出海點。

  島嶼國如英國、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尼等,一般陸地空間狹小,工業及人口高度密集,一般資源缺乏,原料及商品十分依賴海外市場。

  受制於遠程、精準、毀滅性武器的威脅,安全係數日益降低,必須擴張其防衛空間,維持一支足以擊退敵國海、空攻擊的兵力,或在濱海的對岸建立控制權、或結交其他海洋國家和濱海國家的內陸鄰國,以確保制空、制海權,使濱海敵國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分散威脅力量,求取生存。

  海陸兼備國兼具內陸國與島嶼國雙重性質,防禦問題究竟是以陸為主還是以海為主,要依據海洋及陸地的邊境長度及所屬的世界和區域位置、地形和氣候等因素而定;由於海洋是現行國家的主要發展空間,故強國多注重海軍的建設;但陸上鄰國的威脅,使其不得不保留傳統的陸軍力量,而空軍的建立成為解決此難題的方法。


三、防衛空間:
  國家領土幅員的大小是構成國力一項常見的地理指標,國家的空間大國土遼闊,可合理分散配置工業、戰略原料、武裝力量、海空軍基地、核導彈基地、後方基地及各種國防設施,有利於發展本國的空中交通以及航空工業。對防禦方來說具備的作戰縱深使軍隊有較大的迴旋餘地,便於機動與持久作戰,同時削弱敵人攻擊的效果。在遭受核子攻擊時,遠較狹小的國家有更大的優勢。如同當前的世界霸權-美國,及其他地區強權-歐盟、俄羅斯、中共、印度都具備了這種特性。

  空權力量較弱的國家,為確保國家安全,僅追求一個合理的防衛空間,也就是維持國家領土空間的安全。

合理的防衛空間等於國家的領陸面積與國家的內水與領海面積合,乘以國家的領空外加國家的底土。

u = ( a + b ) ×h + c
u 國家的合理防衛空間
a 國家的領陸面積
b 國家的內水與領海面積(包括12浬領海、大陸架、毗連區及專屬經濟區區
c 國家的底土
h 國家的領空(大氣層內30-40公里
空權力量強大的國家,為拓展國家利益,將空權伸展到國家利益相關線所包含的空間,即所謂利益空間的安全。U = ( a + b + e ) ×h + c
e 國家領土之外的利益相關線所包含的面積


  空權力的大小將提供有效的防衛空間,是國防戰略的基石。換句話說,國防戰略的防衛空間目標,是確定空中力量規模的重要依據。


四、攻擊防禦戰略的競逐
  當飛機出現於戰場,面對來自空中的力量,一時之間難以有效防禦,此時的對策應是攻擊遠勝於防禦。當雷達、防空飛彈的相繼出現,埋葬了傳統戰機的進攻戰術,繼之出場的是隱形、高速、低空各類型飛彈,其實國家到底應採取防禦或攻擊的爭辯永不停歇;1999年俄羅斯鑑於科索沃戰爭經驗,修正以往重防輕攻的思想,確立「攻勢防空」的作戰指導,並建立了一體化的防空體系;但我們不能就此斷章取義,還是必須審視自身的地緣與空權武力,是否掌控代差、數量、不對稱的與非接觸作戰的優勢?


空權與台海安全
  台灣是一個島嶼國家,海峽在空權時代已不構成天險;杜黑的《制空權》是源自義大利的地緣環境;英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保有空中局部優勢,使得德國進襲英倫三島的「海獅計畫」無法執行;日本於太平洋戰爭中,在喪失空權優勢後,以無條件投降作終;阿根廷於佔領福克蘭群島後,未能掌握空中優勢因而落敗;這些戰例一再述明島嶼國「無空防即無空權,無空權即無國防」的概念,空權實為台灣生存之關鍵。

  國民政府自退守台灣迄今已50餘年,在台海地區一直保有空權優勢,使得台灣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下,仍能致力於經濟發展與民主化,因而創造了90年代揚名世界的「台灣奇蹟」;現今情勢轉變,中共軍力不斷的提升,我政府當有因應之道。


一、台海空權武力現況:

  依據美國國防部2003年7月30日公布的《中共人民解放軍軍力報告》陳述,中共空軍具有作戰能力的飛機接近3,200架,較現代的第四代戰機約150架,除此中共還有超過90架的偵察機及500架運輸機,其中14架為重型運輸機,空軍及海軍航空兵的飛機主要駐紮在中國大陸東部地區。

地對地飛彈方面:
中共部署的短程彈道飛彈已達450枚左右,估計來年增率為75枚,比美國早先評估的50枚要多出25枚,且部署於台灣對岸的南京軍區,在加裝衛星導航系統後,精準度與殺傷力也隨之提高。

  另外,中共還對M9飛彈進行改良,以期能在前進部署時攻擊位於沖繩及日本的美軍基地,或部署於大陸東南地區時射程能達到台灣。

依據「空權武力平衡理論」計算,台灣目前似仍握有台海空權優勢,可提供日本與那國島、石垣島、多良間島、下地島、宮古島以及菲律賓巴丹島、呂宋島一線的空中安全,對日本、菲律賓及行經東亞的海空運輸,具有重大貢獻;台灣的存在成為中共空軍向太平洋擴張的最大阻礙;一旦台灣空權優勢喪失,台灣在對國際的價值上將大為減低,中共對台灣生存的威脅也將大為昇高。


二、中共空權武力優勢:

  僅以空權武力平衡圖來解說現勢優劣,可能其說服力遭受質疑,從武力的結構不對稱、作戰的思維不對稱、技術能力的不對稱……都會引發眾多爭議,因此,在中共與台灣在武力的不對稱上,先提出中共空權武力優勢。

(一)偵察衛星武力的單向透明:
太空的偵察及監測系統包括:電子光學、雷達影像以及衛星偵察系統等。
2003年2月12日中共解放軍報透露:中共目前共有12顆衛星在天上運行,小型衛星再發射能力縮短至12小時,其中雷達偵察衛星採用俄羅斯NPO Machinostroyenia的合成孔徑雷達,解析度小於1公尺,差分式全球定位系統精度達10公尺,可提供中共東亞地區作戰需要。中共預計於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發射30多顆衛星,此將大幅提高中共太空情報與監測能力,對台灣軍事防衛構成嚴重威脅,台灣應思考如何有效反制,避免發生不對稱的戰場單向透明狀況。

(二)核子威懾:
中共自1964年擁有核子武器以來,中共戰略思想歷經簡單核子威懾階段(1964-1984年)、實用核子威懾階段(1984-2000年)至今日的能動核子威懾階段。

  中共在能動核子威懾階段,將不再採行被動「後發制人」的原則,而是採行主動「在一定條件下先發制人」的策略,可預期的,當中共與其他國家發生衝突時,很可能使用「小當量」的戰術核子武器,以期迅速結束戰事。

  從兩岸互動的現況來看,目前中共尚不至於對於台灣發動核子武器攻擊,但用於對付國際勢力介入台海爭端的可能性則很高。



(三)地對地飛彈武力威脅:
中共目前在東南沿海部署的東風15型(M9)、東風11型(M11)地對地飛彈,射程為300至600公里,可依任務需要攜帶傳統、化學以及核彈頭,使用八輪發射車實施運載,射擊準備時間僅30分鐘,因此具有高度隱密性、機動性及越野性的優點。

由於此種飛彈彈體內裝有可進行數位式控制電腦,快速重複尋找目標,彈頭下也裝有一個小型推進系統以修正速率與改變飛行彈道,因此,對其攔截非常困難,更何況台灣防禦飛彈的能力仍屬薄弱。

中共現有中短程飛彈雖然數量不多,若集中攻擊小範圍的目標,仍具有一定的殺傷率,可用於取得所望局部地區的制空權,對我防衛作戰產生一定影響。

即使中共的飛彈精準度不及先進國家標準,但誤擊目標對民眾產生的心理震懾效果,卻是當政者最應考量之處。

(四)地對空飛彈防空武力向海峽擴張:
  中共目前在東南沿海部署的S-300 PMU-1型飛彈,是一種性能極佳的防空飛彈,其射程約90哩;改良型的S-300 PMU-2飛彈,其射程增長至125哩,並已設計為對抗戰區彈道飛彈的威脅,足以影響台灣海峽上空的飛航安全;另俄羅斯目前正在研發一種針對S-300系列而改良的新型飛彈,稱之為S-400,其射程為250哩,據稱此新型飛彈的科技,包括能在60哩以外偵測到匿蹤飛機,若中共獲得此類武器,台灣空軍的活動範圍將更行壓縮。


(五)長程空中武力可能的包圍:
目前中共擁有之Su-27戰機是蘇聯研製的第三代空優戰機,最初設計構想目標在超越F-15及因應後續機種{40},採線傳飛控系統、大功率發動機、具視距外攻擊能力、機載雷達可同時追蹤10個目標,攻擊2個目標,作戰半徑1,500公里,最大航程達4,000公里,以其現在駐地均可直接飛赴台灣全境;如經空中加油可飛赴關島一線,中共現今的空權武力不足以支援台灣東面的作戰;但隨著Su-30戰機及空中加油機、預警機等配套措施的建置,可預期的未來,台灣的空權武力平衡線可能遭受中共合圍,中共一旦完成包圍,台灣外援受限,對中共發動武力犯台極具助益。

三、台灣安全的出路:
台海兩岸對峙,海峽寬度僅90餘浬,較英國、日本與大陸間距離要窄,這種地緣關係如同中東的以色列、朝鮮半島的韓國。中共空軍的強5、殲轟7、Su-30等型戰機,若以每小時450浬或0.9馬赫的速度進襲台灣,僅需時10至12分鐘即可兵臨台灣,而M族地對地飛彈僅需時5至7分鐘即可攻擊到台灣全境。1999年中共空軍戰略轉變為「攻防兼備」後,隨時都可能對台灣發動空中攻擊,若台灣無扼制中共空權的利器,台灣本島安全將如何確保?


(一)空權體系的分工合作:
歷史上臺灣與中國分離的兩個時期為:1624年至1661年明末清初時期,荷蘭人入主台灣;1895年中日甲午戰後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受日本統治。這兩個時期很明顯的都與海權有關,若沒有強大海權的維護,將不足以提供台灣有效的防衛力量,與中國大陸相抗衡。

  在空權時代的國際政治體系下,台灣因受島嶼空間的限制,不足以發展成為空權大國———以利益空間為爭取目標;因此,台灣必須接受身為小國的現實,選擇台、澎、金、馬、東沙所繪定的合理防衛空間,作為追求國防安全的目標;接受美國所主導的國際政治架構體系,與臨近日、菲等國分食有限的責任空間,確保東亞地區安全。

  911事件後,美國加重亞洲的戰略比重,重視尋求其他進入方法及簽署基地設施使用協定,發展在最少戰區基地支援情況下能夠持續遂行遠距作戰的系統;台灣此時更應爭取空權防禦優勢,建立美、日等自由國家空權載具相容的支援設施及修補能量,形成聯合航太作戰架構下的互補戰力與合作機制,期能在東亞發生爭端時,扮演必要的角色,突顯台灣存在的價值。

(二)擁抱航運全球化:
經濟是國家生存的命脈,發展海權的目的在取得海上龐大的經濟利益,今日發展空權又何嘗不是如此。空權不僅是武力所構成,尚包括空中運輸的投送力量,此種運輸工具正分食著船運與鐵公路運輸的版圖,有著龐大的經濟利益。

  現今美洲前進東南亞或中亞的空中運輸,多途經台灣,台灣島內無恐怖主義分子的問題,較東南亞自由國家為優的安定環境,適宜發展航運機隊及航空相關維修、補給、轉運等支援航運的措施,如桃園、台中、台南等地建立航空城,結合基隆、高雄等海運優勢建立海空航運中心等,都是晉身國際社會的方式之一。

  自由、民主、開放為當前世界的主流價值,充分運用航運全球化的傳播,台灣更能及早嚐到全球化的果實,成為地球村的一員。若台灣不能提供自由、安全、便捷、廉價的航空服務,將失去搶佔航運全球化機緣。

(三)避免軍備競賽:
就國際政治「安全困境」理論而言,認為一個國家追求絕對安全,就會造成對手愈大的不安全,由於對手感受到不安全,因而也會追求更多促使自己安全的作為。
  
  兩岸長期敵對,軍備上不斷尋求更新,淪入「武器競賽」的惡性循環,兩岸空權角力就是「安全困境」的實例。90年代初期,台灣在美國協助下研發完成IDF型戰機,中共於1992年購得第一批Su-27型戰機;1997年台灣獲得F-16型、幻象型戰機,中共於2000年購得Su-30型戰機;雖然兩岸都是軍力更新,並非所謂的「武器競賽」,但台灣(小國)若想與中共(大國)持續在武力上追求超越對方,對台灣是大不利。台灣1993年的國防預算為2,711億元新台幣,2002年的國防預算為2,610億元新台幣,十年期間國防支出不升反降;此期間中共國防支出每年均呈2位數以上的成長,相較之下,台灣想要在武器競賽下長期保有優勢,極為不易。台灣軍方何不思考藉「精進案」實施革新,不再在上一場戰爭的型態中角逐,在國防自主政策的引領下,發展自己的武力系統,轉戰來年光電時代的戰場,搶佔空權武力的新高地。

  台灣乃為中共國家利益與美國利益的地震板塊撞擊點,若美國採取誘使拖跨蘇聯的方式刺激中共施行武器競賽,美國當應思考參照二戰期間「租借法案」模式,提供台灣適度的防禦力量,而非台灣主動要求。


(四)攻勢防空的生存戰略:
  台灣需接受身為一個小國的事實,確保台、澎、金、馬、東沙地區領空的合理防衛空間,在面對中共軍力崛起且爭取亞太的利益空間時,應採「防衛固守」戰略,重視建制攻勢防空的作戰能力,才能達到「有效嚇阻」的目的。

  依據美國空軍準則AFDD2-1.1防禦性的制空作戰(Defensive Counter Air)概念為:防禦與防護我方武力,免於敵方來自於空中及飛彈的攻擊。防禦性制空作戰的範圍包括:主動式的防禦,用以摧毀敵方來自於空中及飛彈的攻擊;被動式的防禦,其目的為減少因上述威脅所造成的損害。

  2000年陳水扁總統於陸軍官校提出「境外決戰」的概念,依據兩岸空權武力平衡圖來看:國軍現有的武力尚不足以支撐其決戰指導,試想若等待中共發動攻擊時我們再反擊,如何能確保台灣既有的空權優勢?是否採取較有主動性的「攻勢防空」生存戰略較為恰當。

  攻勢防空旨在將威脅源予以消除,中共當前危害我最大者為「地對地」中、短程飛彈武力,受地球轉動的影響,射向有一定的限制,中共部署M族飛彈的位置有一定的範圍,同時在相對的位置上,台灣亦有能力使用同樣的方法制敵,因此發展此類攻擊武力及建置類似美國愛國者三型性能之防空飛彈(俄羅斯S-400型),可能是目前較佳的選項。


結語
空權百年的今日,在科技引領下,武力金鐘罩已涵括整個地球,美國已藉空權武力統治了全球,911事件讓美國再度警覺,最可怕的威脅還是來自空中,美國長期建構的防衛金鐘罩,雖足以應付美國所謂的「流氓國家」或新到位的挑戰者,但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的反美分子,反而成為危害美國霸權的主要威脅者。因此,美國於2002年10月加重本土防衛力量成立北方司令部、國土防衛部,建構更嚴密的金鐘罩,以確保本土安全;另對外採用「先制攻擊」戰略運用空權武力逐步剷除霸權障礙的流氓國家、社會及恐怖分子。

  台灣空權武力目前可提供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宮古海域等安全防護,自當善盡自由民主國家一分子的責任,提供責任區內東亞航運安全的保障及支援服務,以擁抱全球化的到來。

  中共目前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遲早會成為美國霸權的挑戰者,台灣的戰略地位因而水漲船高。面對中共崛起的空權力量時,不應退縮,應採攻勢防空的生存戰略,轉戰空權武力新高地,才能確保台海制空權,走出自己的道路。

  台灣在推行「精進案」的同時,更應思考空權不等同於空軍的問題,各軍兵種都有存在的價值,都是奪取空權的一分子,如何整合運用,發揮戰力,才是當務之急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1-2 22:38 , Processed in 0.03424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