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試論遭敵「第一擊」後可能景況與台灣因應之道
(作者:空軍備役上校陳偉寬)

  
提要
國軍目前在軍事上,仍不排除與中共解放軍「終必決戰」的用兵思想。如果仍以中共為軍事假想敵,在去除了「首戰對抗」的攻勢作戰思維後,所面臨的就必須是針對中共「第一擊」的耐受度,與「躲過」或「接受」攻擊後「如何」採取回擊的諸般考慮。未來我一旦遭敵「第一擊」後,可能發生如下:一、戰場情境極為混亂。二、 戰力發揮難以預期。三、指管通資易被干擾。四、存活率的不確定性。五、難以掌握台海空優等景況,值得吾人深研窮究我因應之道;而台海一旦發生戰爭,咸認必定是一場沒有前方、後方,或本島、外島區別的全民戰爭,人民不僅是戰爭人力、物力的後盾,更為戰爭勝負的精神力量的根本。本研究論文主要是探討國軍在必須承受中共「第一擊」的軍事戰略指導下,面對國軍戰力保存的不確定性,指管通資很可能遭敵干擾或破壞,並且喪失海空優勢及戰場情境極度混亂的情況下,我國軍因應之道之研究。

關鍵詞:「第一擊」、國防二法、制敵機先、經常戰備階段。


前言
近代中國戰略學家孫子曾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乃眾所周知的一句名言,意指防衛作戰關係國家存亡,對此死生之地,不可妄加決斷,必須詳加明察為善。近來國防部對於國軍在「國防二法」執行之後的作戰指揮歸屬問題,多次發布新聞並予釐清。其中牽涉到中共若對台灣發動「第一擊」(first strike),國軍的軍事機制應如何回應,以及反擊的權責為何人職掌?這些問題為「國防二法」初次實施面臨的體制選擇,提供了許多討論空間。國防部指出,國防法第八條規定:「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為三軍統帥,行使統帥權指揮軍隊,直接責成國防部部長,由部長命令參謀總長指揮執行之」。

  而國軍即依此立法精神,並配合「國防二法」施行,修訂「台澎防衛作戰戰備規定」,將反擊「第一擊」的核定權責,改由部長決定。當敵軍有具體進犯行動,以及發動反擊「第一擊」後,則後續一切作戰行動,依法統將轉交由總長負全權指揮之責。也就是說,反擊「第一擊」命令在平時(或經常戰備階段),基於國家整體安全考量,為部長之權責,由部長命令總長,指揮管制各戰備部隊之行動;在進入警戒或戰鬥戰備階段後,部長即將部隊指揮權責適時轉移交由參謀總長負責指揮,遂行防衛作戰任務。

  國軍現在在軍事上,仍不排除有與中共解放軍「終必決戰」的用兵思想。如果仍以中共為軍事假想敵,在去除了「首戰對抗」的攻勢作戰思維後,所面臨的就必須是針對中共「第一擊」的耐受度,與「躲過」或「接受」攻擊後「如何」採取回擊的諸般考慮。近期軍購案在國內鬧得紛紛擾擾,思考國軍在這一方面可能的選擇與面臨的問題,進而運用有效益的裝備或科技增進國軍戰力,防制中共對我新增之威脅,本文即探索於遭敵「第一擊」後可能場景?且我因應對策如何,為研究本文最主要的動機。


「制敵機先」的芻議
「赤色風暴」是一部許多人曾觀賞的電影,內容係討論危機處理之核子飛彈戰略;故事描寫俄羅斯飛彈基地被叛軍佔領,叛軍要求俄國政府下台否則就會對美國和日本發射核子飛彈。美國核子潛艦「阿拉巴馬號」奉命在敵軍攻擊美國前先發射戰術飛彈攻擊叛軍基地。然而由於叛軍潛艦的一次攻擊,使阿拉巴馬號接收了不完整的命令,引起艦長和副艦長對於是否要發射飛彈的激辯。假如您是阿拉巴馬號的艦長,您是否會下令發射飛彈進行「先制攻擊」?然設若基地已經被俄軍收復,而美軍仍舊發射飛彈,俄羅斯的飛彈指揮官會否下令發射飛彈「還擊」呢?如是則極可能導致一場核子浩劫。

  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在其名著「大外交」(Diplomacy)3中,就認為這種「先制攻擊」的概念,會使戰爭一發不可收拾。

  正如有句名言:「也許你對戰爭不感興趣,但是戰爭卻對你深感興趣。」在片中可以發現,當敵對雙方缺乏互信,任何一點輕微的舉動就可能被當作威脅,在衝突還沒升高以前,戰爭就可能爆發。因為科技的日新月異,加上高科技武器產生「不對稱戰爭」效果,使各國都希望能制敵機先,亦即「敵不動,我不動;敵欲動,我先動」,在敵人還未進行攻擊前先制服敵人。

  咸知我國擬向美購買愛國者飛彈和神盾級巡防艦、長程預警雷達,中共對此嚴詞反對。中共副外交部長王光亞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該和臺灣有軍事合作或軍事交易,否則都是對中共的安全和地區的和平穩定構成直接的威脅。」

  此外,臺灣為了防禦飛彈威脅而加入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同樣被中共視為高度敵意的行為。前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就說:「美國向臺灣出售TMD,或就此方面進行任何合作的決定,會給中美關係帶來嚴重的後果。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上最重要也最敏感的問題,美國與臺灣進行任何軍事上、軍售上的合作,都是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上的嚴重侵犯。」
  
  由於兩岸缺乏互信,學者林正義認為:「一旦有突發人身案件,很可能就被渲染成政治事件,加深兩岸政府與人民間更深的鴻溝。......臺海兩岸亟需先求避免衝突、建立互信,逐步完善一套和平穩定機制7」;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也抨擊美國的反彈道飛彈計畫,認為將對全球的戰略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安南並警告說:「危險的新一波軍備競賽正蓄勢待發。」

  TMD計畫的目標是提供戰區人員遭受飛彈攻擊時的防護力,藉此減少遭遇「先發制人戰爭」(preemptive war)的損傷。其嚇阻來自美國具備「第二擊」強大的核子報復力。 然筆者認為我國國家安全與台澎防衛作戰重要關鍵:如不能先發制人、制敵機先,則須能承受敵人的第一擊,進而具備第二擊的能力;惟後者較為困難。


中共軍事發展與威脅


一、發展
咸信解放軍持續現代化,根據美國的情報分析,海峽兩岸的軍力平衡將從2005年開始向中國傾斜,台灣幾十年來在武器質方面的優勢將會消失,台海的不穩定因素將更形增加。因此,任何國家都必須建立防禦性的反制戰力,才能在第一時間擊退進犯的敵人。

  中共的武器裝備發展,呈現出一種跨越式或躍進式的取向,企圖藉由少數高新科技(如航天、信息技術)的突破,帶動全體軍事後勤的超常進步。例如中共積極向外國(尤以俄羅斯為主)採購先進武器裝備,企圖達成其「跨代建軍」的目標,在短時間內將軍隊戰力推向世界先進水準。雖然中共內部自我分析中也存在,包括整體國防科技水準不足,軍隊專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國防預算與軍隊規模的不相適應,軍事後勤機構疊床架屋等問題。

  不過仍值吾人注意的是其部分武器裝備,如陸軍的遠程多管火箭與各型防空飛彈;海軍的旅海級與現代級驅逐艦、基洛級傳統動力攻擊潛艦;空軍的殲10與殲11(Su-27)戰機、各型偵蒐通信與定位衛星;二砲的戰術彈道飛彈(M族飛彈)與巡弋飛彈等,均已接近或達到西方先進水準,在未來的台海衝突時,對台灣的重要軍事設施與武器裝備,均具有極大程度的針對性與嚴重之威脅,其後續實體發展與運用,國人應予密切觀察。

  此外,中共近來致力發展核子動力潛艦,加上日前中共潛艦航行至日本海域,甚至關島附近,此舉表示中共建軍已由內陸轉向海洋發展,此外,中共近年來國防經費不斷擴增,軍力大幅提升,對臺威脅與日俱增。由於臺灣是個海島國家,高度依賴海上交通線,倘若海上交通被截斷,在國內民生物資存量有限的情況下,所有民生需求都將成問題。

  即便將來美國若介入臺海問題,中共也將有能力對付。因此,吾人判斷中共對我國的威脅未來發展如次:

其一、從中共的軍機研發與採購計畫,可以看出其武器採購的趨勢在於:質重於量、整合外國技術及系統、發展對台作戰之相關戰力。

  在1994至2005年間,中共淘汰50%現有的老舊機種,並展開包括殲八性能提昇、採購與自製蘇愷27、研製殲十戰機等;每一項計畫的進行都旨在取得空中優勢,因為空優是對台作戰的致勝關鍵。

  其二、就武器自製而言,中共的軍民兩用生產體系,是開發中國家最久、最大,且最多元化的體系。因此,中共的武器生產除達到高度自給自足,而且也是開發中國家裡少數能製造所有軍事系統者之一。

  目前中共許多軍事現代化項目,都大量涉及軍民兩用技術。值得關切的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提供資金與技術,促進中共民用高科技的產業發展;但這些技術同時又可以應用於設計或製造精密的武器系統。儘管這些「不當的轉移」被即時發現(事實上,1989年「天安門事件」發生後,西方國家全面停止對其軍事科技援助)。

  但在此空檔,俄羅斯和以色列迅速取而代之;對於中共的軍售和技術轉移,仍使其得以持續擴充軍備,這些技術包括空軍的蘇愷27、蘇愷30戰機換裝,以及將投入量產的殲十戰機10。如果中共保持目前的外交政策北京與外國的軍售關係還會加深擴大。


二、威脅
基於共軍犯台作戰,二砲所擔負之任務為「先機制敵」,為發揮導彈最大之破壞效果(其威脅涵蓋如圖一);將依目標性質,選擇適宜之彈頭與射擊方式,對政經中心攻擊,通常使用精度誤差極少之近程導彈,並依目標性質使用爆破、燃燒或磁爆火爆彈頭,以削弱我防衛作戰能力,嚴重瓦解我民心士氣,此其一。

  另近年來中共為加強構建以衛星為基礎的現代化C4ISR系統,在通信系統方面,正以「八橫八縱」12為指導,全力建設長短距離光纖通信網路,目前除繼續製造東方紅系列通信衛星,並加緊研製更先進之多功能衛星,內含指揮、管制、通信、情報偵蒐系統,在配合電腦處理功能,將大幅提升情蒐、資傳、導航、精準打擊、戰場監控與作戰指揮等能力。此外,中共若對我發動信息(資訊)戰,其對我產生之影響及威脅如下:


1.衛星通信:
中共目前擁有之衛星已可在台海地區達到快速、保密、即時、範圍廣大、量大之衛星通信能力,我反制或截聽共軍通信,將越形困難;同時,中共可藉此一衛星通信系統,使其指揮、管制及情報傳遞更加靈活與確實。


2.情報預警:
台灣本島面積狹小,戰略縱深短淺;中共可運用目前在空之衛星,配合現有運8、圖154電子偵察機及情報艦船與當面之觀通站台,具監偵我軍事部署及部隊動態之能力外,中共目前正積極研發令「軍用測地衛星」及「微型衛星」,對我部隊動態偵測更具一定之能力。


3.精準打擊:
中共衛星可提供「地形匹配」(TERCOM)與「數位影象匹配地區比對」(DSMAC),若配合全球定位系統,可使巡弋導彈之準確度誤差縮小到10公尺以下13,彈道飛彈誤差達100公尺以內,目前中共更進一步研究「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ifferential GPS),作為提高彈道導彈準確性之精進方法。


4.信息作戰:
我方電子參數資料庫系統如在敵軍信息作戰中被竄改,可能造成將友機誤判為敵機;在戰鬥過程中將飛彈射向不明目標;或受敵電磁脈衝及高功率微波影響,造成我電子系統操控失靈等。另由於資訊信息操縱技術已出現,有些媒體傳遞的信息可能發生我重要官員談話並非真實內容等。綜上所知,中共投入大量科技資源,企圖使用新科技優勢擊潰我方,將影響我之安全。此其二。

  再者,以共軍現有之資電能力,具有靈活、多樣之特性,若配合正研發中之反輻射飛彈、電磁脈衝彈、巡弋導彈及網路攻擊,未來可對我各觀通、預警、火控雷達及指管系統實施干擾與攻擊。

  若以電磁脈衝彈距地40公里高空引爆,涵蓋半徑可達l00公里以上,只要2-3顆即可摧毀本島地區的全部通信、電子、資訊裝備與系統,屆時將可完全癱瘓我軍、公、民之通信連絡與指管機制運作,對防衛作戰影響甚大。此其三。

  此外,波灣戰爭後,中共深切體認到科技強軍是推動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根本途徑;因此大幅提升國防經費、積極改革國防體制、調整軍隊編組、研發及採購高科技武器裝備、加強幹部教育與軍事交流、深化科技練兵、重視軍事理論研究等,對其戰力的提升,對我整體防衛作戰必將構成嚴重威脅,此其四也。



三、中共武力犯台模式研判
  在思考「中共犯台模式」仍無法跳脫傳統的戰略思維,也就是採取逐漸升高對抗、循序漸進、由點到面、由低強度最後增溫到高強度的全面戰爭模式。這包括中共自己的學者在思考「中共犯台模式」時,也無法脫離這種思維模式,如中共軍事科學研究員王保慶就認為「中共犯台模式」首先以導彈空襲的方式奪取制空權,然後對台灣海峽實施軍事封鎖,最後發動三棲進犯先奪外島,然後攻佔本島。總結在國防大學課程中熱烈討論所得加諸國內外學者專家的意見,「中共犯台模式」大致可歸納為下列幾點:

1.導彈嚇阻:如1995、96年的中共對台灣沿海舉行兩次導彈試射,中共同時還警告外國船隻與飛機避免在這段時間進入演習區域。

  根據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所說:「此一軍事演習的目的,是要美國認知到中美關係導向正途的重要性」。此外,也是要警告李(前總統)登輝及其支持台灣獨立的人士,不要走向台獨之路,否則難免一戰,以表明其不惜動用武力的決心。

2.斬首戰術:依目的又可區分為,一是以「佔領」為目的之「斬首戰術」及以「屈服」為目的之「斬首戰術」。依目的不同,在犯台模式上也會有所區別,然中共不論採取何種「斬首戰術」模式,都會在「預警時間極少」或「無預警」的情況下發動奇擊;在時機上,則會選擇國軍戰力比較鬆懈如農曆新年、中秋節或美國國會休會無法緊急反應等期間。

3.準軍事行動:先攻佔澎湖作為中共全面進犯台灣本島的跳板。一方面削弱我軍制空、制海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迫使台灣人民及美國向政府施壓,迫使接受其政治主張。否則隨之以大規模軍事行動三棲進犯台灣。


4.海上封鎖:運用戰術飛彈、潛艦或出動海、空軍對台灣周邊海域港口佈雷及封鎖,使台灣的重要港口、航道無法對外連絡,以中斷台灣之對外經濟連絡,特別是對我能源實施封鎖,以迫我談判。

5.低強度脅迫行動:在不動用大部隊原則下,對我東沙、烏坵、馬祖島群或金門島群遂行突襲作戰進而奪取,藉以造成我社會心理震撼,測試國軍抵抗意志及美國的態度。抑或藉由如軍事演習、火力展示、海上衝突、海測刺探、以及滲透擾亂社會秩序,以打擊我民心士氣,疲憊我部隊的反應能力,為其武力犯台創造有利條件。

6.全面進犯:民進黨92年「中國軍力基本報告」 
中指出,中共首戰在「7分鐘內震撼突擊」,藉由大規模的導彈攻擊,癱瘓我軍指揮管制系統,隨後出動大批戰機在7分鐘內進入台灣空域,奪取制空權,大軍艦以奪取台制海權,繼之實施三棲進犯,建立灘頭堡,一舉全面攻佔台灣。





國軍遭敵「第一擊」後可能場景
    經由前述對「中共軍事未來發展」以及「中共武力犯台之可能模式」等研析得知,當我遭敵「第一擊」後,將可能產生以下之場景:

一、戰場情境極為混亂
美軍在波灣戰爭中,其空軍每日必須規劃數千架次出勤航線,以執行空襲及運補任務。而這些任務的派遣,必須將戰爭區域內:「120條空中加油航線、660個限制作戰區、312條飛彈區、78個攻擊航道、92個空中戰備巡邏點、36個訓練區域等優先納入計畫執行的規劃與協調」。

  此外還須充分提防鄰接戰爭區域六個未參戰國的民航路線確保不被誤擊,以及整體航域之管理任務。

  鑑於中共深切體認在未來台海戰爭中,需依「速戰速決」指導,全力奪取三權--制電磁權、制空權、制海權,以為全般作戰開創有利態勢;因此,中共必然運用其「不對稱戰力」之優勢,對我發起「多維作戰」,意即併用M族彈道飛彈、電磁脈衝彈、資電作戰、空中戰機,以及敵後特種作戰等方式,對我政、經、軍、心之關鍵節點,遂行全面打擊與摧毀,在此一作戰模式下,我台澎地區均將淪為實際戰場,其景象必然是驚悚、混亂,諸如:

1.偵蒐、資訊、通信、載具、武器五大系統無法有效整合。
2.觀通系統失能;
3.軍政指管效能喪失;
4.民生基礎建設殘破、社會運作脫序;
5.以及可觀的人員傷亡等;敵「第一擊」所造成的震撼與威懾效果,極有可能動搖我之民心士氣,進而達成其「首戰決勝」之戰略目標。



二、戰力發揮難以預期
  指管通情監偵探(C4ISR)系統是現代戰爭的「神經中樞」。它在提高資訊處理速度,提高作戰指揮效率,有效掌制武器系統,提高武器系統反應速度,科學的規劃物資儲備,提高後勤指揮效率等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現代戰爭中若沒有安全可靠的指揮系統,將無法駕馭全局。惟戰時中共勢必運用其導彈、空中或地面破壞摧毀我C41SR體系,使我戰力難以發揮。

  戰時,當我國軍固定雷達皆遭摧破時,E-2T預警機雖稱可接替少數戰管功能以持續作戰,惟屆時中共必運用各種利器先予擊落,使空中戰力難以發揮作用。

  基於國軍現階段對敵M族彈道飛彈的偵測與反制能力有限,當敵以其對我發起奇襲時,將對我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害,更遑論其他攻台模式所產生的複合效應,因此,在敵「第一擊」後,我西部甚至於東部佳山基地之整體戰力,可否有效保存?並以精實迅速的搶修(救)作為或備援措施,瓦解敵「癱瘓戰」之企圖,進而發揮統合戰力,俾達「戰略持久」之目標,著實難以預期。

  由於平戰轉換時間極短,且在民生基礎、交通網路遭受破壞,以及敵之攻擊行動所造成民心的震撼、疑懼、恐慌等負面心理影響下,各項動員指標之達成,困難程度更相對增加,這對持續戰力可否維繫與有效發揮,均有待商榷。



三、指管通資易被干擾
依前所述,近年來中共受到二次波灣戰爭的啟示,積極於資電戰力作組建與提升;並同步調整其軍事戰略,而以「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為方向,因此,可預見的是,當其對我發起武力戰之「第一擊」時,必將我戰略甚或戰術層級的指管通情系統,列為首要攻擊目標,以癱瘓我全般指管作為。

  現階段我資電防護能力有限,屆時指管鏈路難保暢通,統合戰力發揮受限。後續「博勝案」如次第完成,我整體之指、管、通、資、情、監、偵能力雖將大幅提升,惟因我觀通系統多屬固定式陣地,易遭敵傳統武器攻擊而損毀,如敵再配合發起資電作戰,對我全般指管、資電系統實施干擾、破壞,則我整體指管效能勢必將大幅降低。

  以美伊戰事為例,美國為首多國聯軍,在一個月內發射63顆人造衛星,全天候偵搜掌握超級數位資訊優勢,使得伊拉克軍事部署完全透明化18;聯軍更先制以電子制壓及空中武力癱瘓伊拉克的防空系統,並完全掌握伊拉克三軍的指管通情。以致伊拉克的百萬雄獅,終在聯軍發動地面攻擊的100小時內,隨即潰敗。



四、存活率的不確定性
1.預判中共未來犯台,將以衛星偵測、精密導彈、新式海、空輸具、高性能電戰系統主宰戰場,犯台方式亦向「高速、多點、立體登陸」方向發展,使傳統兩棲作戰發生根本結構性變化。更由於共軍運用多重空間偵蒐工具,使我軍部署重要設施、戰場備整等隱蔽困難。

2.共軍傳統武器近年來積極在射程、精度、速度、殺傷力等性能上精進,尤其未來作戰時,其在優勢之海、空火力綿密支援下,輔以精確導引彈藥,配合戰術導彈,我部隊與重要設施隨時將遭受來自不預期方向敵軍攻擊之可能。中共另將集中大量部隊與強大火力,並以空降(機降)部隊配合,於我軍側、後方突擊。對我第一線守備陣地作突破,致「戰場」成為立體、大縱深、非線性之浮動狀態,隨臨機目標的出現,戰鬥變動頻繁。

3.台澎防衛作戰之縱深短淺,預警時間有限,再加上敵具有「不對稱戰力」之優勢,敵易掌握戰爭主動權,意即敵在「力、空、時」各方面均佔上風。因此,當敵猝然對我發起攻擊時,能彈性運用各型武器、載具,並配合實施資電攻擊,使我須在有限之時間予以因應,基於現階段我整體防護能力有限,屆時,我整體戰力可否確保,並如期得以發揮,實難評估;故遭敵第一擊後所衍生的「存活率的不確定性」之思維,將為我台澎防衛作戰建軍用兵之最大考驗。



五、難以掌握台海空優
1.共軍自1995年開始軍事戰略調整,並對軍隊的編制體制作改革,包括裁減兵員50萬;迄1999年10月中共裁軍已完成第二階段,淘汰若干落後兵種和武器裝備,設立一些新兵種如電子對抗、情報作戰、高科技心理作戰等特種部隊。步兵比重大減,而裝甲、火砲、工程、防化及陸軍航空兵等比重增加,部隊機動性和戰鬥力大幅增強。此外,屬於高科技兵種的空軍、二砲和新建立的若干快速反應部隊如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空軍空降兵和電子戰部隊也適當增加比例,此使共軍現代化結構更為合理,足以提升共軍未來打高科技戰爭的能力。

2.SU-27戰機是蘇聯研製的第三代空優戰機,採線控飛操系統,大功率發動機、具視距外攻擊能力,為一多功能戰機,SU-35在武器配備方面,舉凡機砲、火箭、飛彈、炸彈,堪謂一應俱全。全機在機身中線、翼中、翼外側、翼尖、引擎艙下方及內翼計有十二個硬點,除可掛載R-27(AA-10)、RVV-AE(AA-12)等新式空對空飛彈;亦可攜掛KH-31P、KH-29T等各種空對地武器,最大戰鬥酬載達8,000公斤,打擊力相當強悍,數量逐年增長,使我在未來戰場制空方面,難以完全掌握台海空優。

3.台澎防衛作戰為一典型的海島作戰;就現代戰爭而言,制空權之掌握已為海島國家防衛作戰勝利的先決條件,因此,戰爭全程敵對雙方均將致力於制空權的爭取20;然制空權之獲得務須憑藉「制空作戰」的有效遂行方可致之,亦即須以主動、積極之攻勢作為,對敵之制空戰力及相關設施實施攻擊,將敵制空之有生戰力摧毀於地面,或使其無法有效發揮;另以守勢之防空作為阻截空中進襲之敵,逐次削弱敵制空戰力,並相對減低己方空襲損害,俾使持續戰力能有效發揮。

綜觀上述所言,未來的台澎防衛作戰在承受敵第一擊後,可預見的是,我主要的指管通情系統、空軍基地、防空飛彈陣地等,均造成重大戰損,使統合戰力發揮受限,且敵在「速戰速決、首戰決勝」之指導下,必將挾強大之打擊力,持續對我關鍵節點實施攻擊,期能癱瘓我「制空戰力」,以爭取台海空優,為其後渡海作戰開創有利機勢;雖然近年來我國軍銳意整軍經武,整體戰力亦顯著提升;惟面對具有「力、空、時」全般優勢之敵,台海空優甚難確保,當似「不言而喻」之結果,故就野戰用兵的觀點而言,特應把握敵攻擊間隙,集中優勢兵力投向所望時空,爭取「局部空優」,方能創機造勢,開展新局,進而轉變敵我優劣態勢,以利爾後作戰。

    近年來,中共憑藉經濟的大幅成長,並結合其對現代戰爭的啟示,尤其是二次波灣戰爭所呈現的資訊科技、精準武器、戰場管理及戰爭理論,積極展開各項軍事建設,並調整全般軍事戰略方向,使其在航太、電子、資訊、彈道飛彈及精準打擊方面,均已具備「不對稱戰力」之優勢。目前我國軍正戮力於軍事事務革新,加速組織編裝的調整與精進,整體戰力亦相對提升,然面對多變的國際情勢、台海兩岸的地理環境及趨向於「守勢」的戰略指導,如何能在「承受敵第一擊」後,仍可發揮三軍統合戰力,打破敵不對稱戰力之優勢,從而轉變敵我優劣態勢,迫敵「理性評估戰爭之成本效益與成功公算」,進而達成「止戰」之目的;因此,在台澎防衛作戰抗擊的過程中,無形之精神戰力,亦即是「作戰意志」的堅定與否,實為決定性之關鍵因素,尤當我遭敵第一擊後,對民心士氣所造成的震撼、威懾與衝擊程度,是否仍可確保「同仇敵愾、有我無敵」的作戰意志,俾能支持後續的作戰行動,殊值吾人重視,並應持續予以探究。



我應有對策
防制敵人在「第一擊」的發揮,其中制空權的掌握是中共「全面犯台」成功的保證,因此中共除運用特工或艦對地飛彈對我東部戰力保存基地實施破壞及擊殺我飛行員外,也會使用若干,如短程戰術飛彈、巡弋飛彈、反輻射飛彈、微波電磁脈衝彈、核生化武器等「殺手」武器,執行「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共軍只須掌握「第一擊」主動攻勢,對台澎所有軍用機場實施無預警突擊,破壞摧毀國軍指管中心,繼之以大陸沿岸待命的戰機對我機場實施攻擊,最後完全掌握台海制空權。

  科技的日新月異,造成軍事組織的變革,更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讓戰爭型態迥異於以往日趨複雜,甚至開啟所謂軍事的「第三波戰爭」。未來台澎防衛作戰,無論軍種間的通信網路、武器裝備、人員、準備與作戰語言的整合將成為必要的作戰因素;因此,未來戰爭必須要充分運用軍事科技,方能善用兵力,發揮統合戰力,達成作戰目標。而未來防衛作戰除須針對中共資訊化高科技作戰之威脅採取因應對策外,尚需完成兵力整建工作,強化指管通情系統,以建立「量少、質精、戰力強」的國軍部隊,才能肆應防衛作戰之需要。進言之,針對共軍高科技犯台,對我台澎防衛危害最大者,當為資訊電子威脅、飛彈威脅以及猝然突擊,其次才是海、空威脅與三棲進犯及地面威脅。因此,務宜優先完成應為反制敵人之資訊電子攻擊、飛彈攻擊以及猝然突擊,然後為戰力整合、保存與發揮等預作戰力整備,爰提出以下建議,以供未來國軍戰備整備及兵力整建之參考。


一、多向思考建構反飛彈系統
反飛彈方式計有:能量武器、動能武器、飛彈反制、被動反制等多種方式,然國軍建構反飛彈系統僅考量以飛彈反制方式,此一方式投資成本大,效益低;未來允宜多方評估各種反制方式之優劣,審慎選定適合我軍建構之方案,方不致造成投資浪費。


二、建構立體化、全縱深、快速反應部隊
為因應共軍猝然突擊,各作戰區允宜比照打擊群編組方式,以特戰、摩步、空騎部隊為主,編成立體化、全縱深、快速反應之部隊,以因應共軍之猝然突擊及突發事件處理。


三、儘速成立專業資訊電子部隊,提升資訊電子作戰能力
國防部、各總部、各作戰區應儘速成立專業資訊部隊,負責通資安全整合,及對敵實施資訊電子戰,並強化各級指揮中心反輻射能力,以確保指管通情系統暢通,掌握制電磁能力。另為了貫徹「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戰略構想,積極研發與籌獲精準、遠攻型武器系統,建置電子反制部隊,以提升縱深打擊力量。


四、儘速建立三軍部隊鏈路,完成網狀化作戰能力整建
為發揮三軍自動化整合戰力,宜由通資次長室統一規劃三軍非同步光纖網路系統,在現有基礎上,儘速整合三軍部隊通聯能量與速度,使三軍部隊各層級作戰能透過共同的感測器、決策者及武器載台相互協調而達成同步化的程度,以增強戰力,完成全方位防禦之效果。





五、最佳的防禦,就是攻擊
根據93年台灣國防報告書指出,中國解放軍大力發展不對稱戰力與殺手武器,其中包括「電磁脈衝彈」與「反輻射飛彈」,國軍有對應之反制作為,並定義為「戰術性反制攻擊」,以嚇阻敵人使其不敢輕啟戰端。在反制戰力的使用上,吾人同意準則亦即國防部所指,國軍將遵守「對方先動手後我方還擊」、「不會在對方動手前攻擊」、「任何形式的攻擊必須由長官核定」與「攻擊侷限在軍事目標」四大原則,因此當不致攻擊三峽大壩與上海的非軍事目標。



結語
國軍肩負保國衛民之重責大任,面對中共高科技武器裝備犯台作戰。

  今後,我們除了在敵情蒐集研究上應更深入,有效制敵機先外,在建軍備戰與戰略調整上,更應加速完成資訊化、網絡化等新一代兵力整建,強化守備部隊與打擊兵力之編組運用,培養國人憂患意識,加強後備動員能力,提升總體戰力,並有效運用地形特性與偽裝欺敵措施保存戰力,使中共深知武力犯台須付出的極大代價,而不敢輕啟戰端;同時要拓展國際合作,促進經貿交流,建立區域安全體系,嚇阻中共之蠢動。

  面對大陸威脅,我建軍政策和形態正作根本性變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組織的改造,其目的是在建構一支「量少、質精、戰力強」的現代化部隊,以適應未來戰爭需求。據悉在過去波灣戰爭行動中,以美國為首之多國聯軍其通信系統,已採用具吸收電磁脈衝之緩衝器電路,俾強化抗電磁脈衝干擾效果,可見電磁脈衝已運用於高科技的戰爭中,其雖不作直接獵殺敵人,但卻可加速戰爭目的之達成,甚至決定戰爭的勝負,影響之大難以估計。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電磁脈衝效應,雖佔核爆全部能量極小部分,但其破壞距離甚遠,對C4ISR系統傷害極大,為下一世紀高技術條件下之癱瘓戰,亦為戰爭勝負關鍵之利器,故各國對電磁脈衝研究及防護技術日趨重視。若敵於台澎防衛作戰中,先以電磁脈衝之武器癱瘓我C4ISR系統,將使我作戰指揮與行動受制,因此,我們要如何加強防護,並進一步實施反制,殊值我們重視與深入研究。

  尤其甚者,吾人在此須特別強調確立全民國防的重要性,台海一旦發生戰爭,必定是一場沒有前方、後方,或本島、外島區別的全民戰爭,人民不僅是戰爭人力、物力的後盾,更為戰爭勝負精神力量的根本。吾人認定未來只有全體國人和政府、軍隊完全認同合一,明暸戰爭不再是國軍一方的事,而是全體人民以其強固的政治、經濟、社會及心理防衛力所形成的堅實綜合國力去對抗外來之侵略,如此這場存亡之戰才有致勝的契機。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試論遭敵「第一擊」後可能景況與台灣因應之道

其實...說來說去仍然是全民國防觀念的建立.為什麼呢??因為第一擊著重於軍事要地和政經中心的攻擊.
所以說真的平民的損傷部會如想像中嚴重.所以小弟實在希望台灣能模仿以色列.
滿17還是多少年紀的青年.送到前鋒營接受實彈射擊訓練.
或許有人會認為台灣相當和平.沒這個必要
我只能說"滾水中的青蛙.大難臨頭仍不知曉阿"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24 06:52 , Processed in 0.03289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