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漢政權的茁壯與衰弱,大一統帝國的興衰史
一、 西漢初的封建動亂與動搖,文景盛世與漢武帝
繼秦朝新生後的西漢,兩者說像,但還有些地方並不是完全吻合。
因為秦朝是建立之初就已是完全的中央集權制,但西漢,則還是經歷了一段地方割據的鬥爭,才逐漸達成中央集權的制度。其中也代表著,西漢建立之初仍是中原爭戰不斷,烽火四起,而被輾斃在西漢從封建制度轉為中央集權制度的大歷史車輪下的犧牲者,想當然耳,就是原先漢高祖所謂的「功臣」。
當時封王者,王國大的有將近一百多城,小一點的王國也有十餘城,這時以韓信為主的眾王們的領土就將近半個中國。此時蕭何將秦國舊有資料圖籍加以整合為西漢的主要經典籍冊,而叔孫通則是重新立起了朝儀制度,此時的西漢說真的已是半個秦朝了。
劉邦滅項羽時正值那年三月,十月燕王臧荼就起兵反叛,劉邦親自花了兩個月才捉住他。一年,有人告發韓信欲謀反,於是劉邦將他從楚王的位子降成了淮陰侯,扣留長安。那一年十二月,韓王信聯絡匈奴欲反,劉邦率兵親征,之後為了追擊韓王信一路殺至平城白登山,結果被匈奴圍困,七天七夜之後才脫困。爾後韓王信餘黨一直到了高祖八年才被肅清。高祖九年,有人告趙王張敖謀反,劉邦雖然將他下捕入獄,但念及他是自己的女婿,故只廢為庶人,但已是眾諸侯王結局算不錯的一個。十年,劉邦花了一整年討伐陳豨之亂,接著呂后用蕭何之計,殺死了在長安的韓信,原因雖說是他與陳豨有掛勾,但歷史上眾說紛紜,故我們也不願再多做詳述。韓信一死,接著梁王彭越也遭殃,他原先只被遷徙至川、蜀之地,但途中遇到呂后,又被帶回長安處死。韓信、彭越死訊傳出,淮南王英布決定先下手為強,直接舉兵攻擊漢朝,讓劉邦耗盡心力與他發生數場鏖戰才終於殺死他,平定淮南之亂。最後眾諸侯王只剩下長沙王吳芮僅存。
結果,替劉邦打下將近半個江山的韓信被殺,而歷史上有名的張良則是早就看見風頭不對,逃了,他「乃學辟穀、道引、輕身」,「棄人間事」。蕭何雖然替自己保了一條命,但是當初與他一起打江山的彭越、黥布等人,都車裂、腰斬、棄首於東市之間,天下分封眾諸侯,真正能逃過的,不有幾個。而這也就是歷代開國皇帝必做之事,因為功臣之功越大,能夠動搖帝國根基的程度也就越大,所以「天下平,功狗死」。
但誅滅完了異姓諸侯,我們這位開國皇帝總是害怕自己的天下不保,所以他乾脆大封自己同姓的劉家子弟為諸侯,並立誓曰:「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漢書‧王陵傳》。他似乎真的以為自己的家族決不會背叛自己,但卻不知一但講起權勢利欲,就算骨肉至親,鉤心鬥角在所難免,歷代朝代也皆有如此現象。
也因為這個因素,從惠帝、呂后,而至於文、景之世,最後到武帝初年,都還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鬥爭的時代。
而這裡,我們則要將之前所提到的「商人地主」再做個區分─新的商人地主以及舊的商人地主。新的商人地主,這樣來說,就是劉邦勢力所栽培出來的新商人地主,也就是劉氏家族的貴族地主集團;而舊商人地主,則是在楚漢相爭時支持劉邦剷除舊貴族勢力的支援者,那時劉邦的大老闆。但現在,劉邦起家了,天下的大權已緊握在手,舊的那些商人地主,都已是他的臣民,而不再是漢軍的草茅糧秣的大量支援者了。現在他們都想回復到以前秦朝時期那種「絕對重商」的年代,再享受一次以往土地與政治的大量擁有以及參與,不過,新的漢朝政府可沒有這麼做。
新興起的貴族地主,也就是新商人地主,正苦於帝國尚未導入正軌,有很多根基都尚未穩固,所以劉邦在開國之初就開始實行所謂的左右開弓政策,政府一方面壓制殘餘的舊貴族,將他們遷徙至關中軟禁;壓制大量流離失所的農民,不讓他們有能夠做亂的機會,並且再度將農民扣上土地佃農的束縛。一方面則是實行賤商政策,所以當時的舊商人地主不但沒有政權〈無法成為官吏〉、參加租稅的分配,而且還有重稅的法令扣住他們的財力,這樣的新政府,自然不會是舊秦時代的商人地主所樂見的。
封建時代的商業資本,本來就帶有地方性,故各地的舊商人地主便紛紛倒向諸侯王的方面去,希望能打擊中央政府的賤商政策,也就是所謂的「因其富厚,交通王侯」。這樣一來,能得到大量財力來穩固自己封建勢力,封建諸侯們自然是樂見其成,於是諸侯的實力一天一天雄厚,以致後來七國之亂的紛爭源頭都是因此而起,這也可以說七國之亂實際上就是舊商人地主對貴族地主之賤商政策的武裝抗議。
[ 本文最後由 xxiinon 於 06-6-10 09:20 PM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