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8285 元
- 文章
- 1841 篇
- 聲望
- 3023 枚
- 上次登入
- 19-6-7
- 精華
- 6
- 註冊時間
- 05-7-29
- UID
- 183088
|
<第四篇>大運河
廣通渠583年‚隋朝遷入新都大興城(長安)後 ‚水路交通日漸繁忙 。但大興城地處中原,河流水位並不高漲。而做為漕運的主要幹道的渭水,由於當時的水文地質原因,含沙量較高,在不同的河道中沉積了許多的泥沙,航道很不通暢,更加阻塞了漕運的順利。開皇四年 (584)六月二十一日 隋文帝楊堅詔令太子左庶子宇文愷組織水工開鑿管道。宇文愷是隋朝著名的建築家,他於582年主持規劃和建設了新都大興城,之後又營建了東都洛陽等宏偉工程。這次他又受命開鑿管道,引來渭水流經開挖的從大興城東(今陝西潼關)共300多里長的管道,爲的就是疏通漕運,有利於交通暢通,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廣通渠”。
通濟渠
大業元年(605),隋煬帝徵發江南、淮北100多萬民工,在北方修通濟渠,從洛陽西苑通到淮河邊的山陽(今江蘇淮安)。
邗溝
同年,又徵發淮南十幾萬勞動力,把山陽邗溝加以疏通擴大。
永濟渠
大業四年(608),徵發河北民工約100多萬人開永濟渠。這條河主要利用沁水的河道,南接黃河,北通涿郡。
江南河
大業六年(610),在長江以南開了一條江南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引江水穿過太湖流域,直達錢塘江邊的餘杭(今淅江杭州)。
前後用了不到6年的時間,大運河的全線工程告成。隋朝大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它以東京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盆地,北抵華北平原,南達太湖流域,通航的範圍大大超過以往。這條大運河長達千里,是世界上偉大的工程之一。
[ 本文最後由 ~月狐~ 於 06-6-26 01:11 PM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