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演義中劉備與孔明的親密君臣關係被視為封建社會中最最完美的君臣關係的典範。而後主劉禪往往被批評為愚笨的表表者,例如"樂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都是貶低這位君王但正史中,劉備與孔明關係並非演義中親密,雙方政策上的意見分歧,及臨終托孤派李嚴制衡孔明。相反劉禪與孔明卻是最佳的黃金組合,現在以正史角度看這位樂不思蜀的後主。

演義中劉備與孔明的親密君臣關係被視為封建社會中最最完美的君臣關係的典範。而後主劉禪往往被批評為愚笨的表表者,例如"樂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都是貶低這位君王。

但正史中,劉備與孔明關係並非演義中親密,雙方政策上的意見分歧,及臨終托孤派李嚴制衡孔明。相反劉禪與孔明卻是最佳的黃金組合,現在以正史角度看這位樂不思蜀的後主。

劉備生前,孔明曾讚嘆劉禪“非常聰敏,超過人們的期望”。見孔明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後主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晉書.李密傳》載,李密認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齊桓公相比,因為齊桓公得管仲稱霸,而劉禪得孔明而能抗強魏。在蜀國未年,魏軍兵臨城下,而劉禪因不戰而降而備受批評,王隱在《蜀記》中說:劉禪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辨解,乃“全國為上之策”。如果只個人榮辱為重,堅決抗戰,無疑是令廣大百姓陷水深火熱之中 ,例如明未史可法拒降的楊州事件,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劉禪亡國之后,作為亡國之君,不僅自己生命,而且包括對蜀地百姓性命也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在敵國的待遇,直接影響晉國對蜀地百姓政策的嚴或寬。所以,後主須裝作愚不可及,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暪天過海,養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潛著過人的狡詐和過人機智。

裝作愚弱也非容易之事,莎士比亞曾說:裝傻要好也是要靠個人的才情;他必須窺伺被他所取笑對手的心情,了解敵人的身份,還得看準了時機;然后像窺伺眼前每一隻鳥雀的野鷹般,每個機會也不能鬆懈 。這是一種和聰明人的藝術般困難工作。周壽昌的《三國志集解》對後主有以下一後見解:“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自全耳。”所 以,后主不失為“通明智達”的一代君主。人與人其實很艱難長期相處,父子尚且不行,又何況君尊而臣卑而為臣又常直進諫的關係呢?

孔明的違背了先主的遺囑,進而代政,并長期大軍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後主總以大局為重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誤后很內疚,后主安慰:“勝負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貶三級后不久,為了不影響孔明的權威,仍給與行使舊有權力,等孔明稍有功績,後主即恢復孔明的職務,給予無限的信賴。諸葛亮死的消息傳來,劉禪連日傷感,而不能上朝,竟哭倒予龍床之上。當靈柩運回時,後主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

孔明逝世,後主仍保持其舊有政制。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順民意,從而保証了政局的長期穩定。劉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劉禪對此能著眼於遠處,實非很多君王所能及。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后主之賢,于是乎不可及”。

孔明急于北伐,後主曾規勸 :“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雖孔明置自己的意見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後主還是全力支持孔明北伐。諸葛亮死后,劉禪馬上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可惜姜維長期擁兵在外及時常北伐曹魏,蜀國的國力繼續被大量被消耗在戰場上。司馬懿率大軍征伐遼東。劉禪曾專門下詔告誡蔣琬勿妄而行之,“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畔。”

為達權力平衡化,後以費禕為尚書令,主官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制衡,但又各有側重。蔣琬死后,劉禪“乃自攝國事”,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巨細,咸決于丞相”的政治體制。

劉琰的妻胡氏入賀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劉炎的猜疑,引致了惡性事件。劉庳接受教訓,廢除了大臣妻子母親宫廷朝賀的禮節。夏侯霸的父親為黃忠所殺,後主安撫前來投奔的夏侯霸時,說:“你父親的遇害,非我先人所為。”一語帶過後,套近乎說:“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使投降者安心歸順。魏延叛亂被殺,后主沒對魏延一概否定他的功,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厚葬之。”后人認為:“后主能作此語 ,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後主的胸襟比他父親劉備要大多了。

危難時,當斷則斷,使國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決策,與“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斷地鼓動老百姓為自己賣命”的劉備來比,不知進化了多少。跟吳主孫皓和晉朝開國皇帝武帝相比,後主不乏仁德名主。龐永認為:“殘暴之君在位,臣民頌他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視他為贅瘤。”孟德 斯鳩說:“那種歷史記錄讀來乏味的國家是幸福的。”王學泰說:“統治者的招撫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來,無論在當曷老百姓來看,還是從當代歷史學的角度來看,都應該是一件好事。因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價去換得一日之果腹;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看,少破壞一些社會財富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世界二千年,中國五千年”,中國不健康的文化,以成敗論英雄。如果沒有對過去的正確歷史認識,就談不到現在與未來。”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最熟悉的陌生人

這讓我改觀了耶 = =.
從小到大就是受 扶不起的阿斗 的影響了 - -

莎士比亞曾說:
裝傻要好也是要靠個人的才情
他必須窺伺被他所取笑對手的心情
了解敵人的身份
還得看準了時機
然后像窺伺眼前每一隻鳥雀的野鷹般
每個機會也不能鬆懈

說的實在太好了.......

以上~
 
 
 
 
 
 
 

如果將字母AZ分別編上126的分數
知識KNOWLEDGE得到96
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98
態度ATTITUDE才是左右生命的全部10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騎士

寶貝,永遠愛妳

恩 我也改觀了
想不到還有另外一番見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當然...
蜀國的滅亡不能全怪劉禪的
姜維連年伐魏 宦官黃皓阿諛奉承
劉禪小時後可是文武雙全的
應該只是 缺乏主見吧~
 
[COLOR=PaleGreen]我棄權 …[/COLOR] [COLOR=PaleTurquoise]我們之間有太多隔閡 ,,[/COLOR] [COLOR=Pink]無法消除 無法抹滅[/COLOR] [COLOR=White]我決定無聲無息的 離去 ‥ [/COLOR]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看來大家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道聽塗說認定一般人對劉禪的評價...

凡人啊="= ←至少我自己是..........
 
[COLOR=DarkOrange]霧煞煞啦![/color]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劉禪其實蠻可憐的
他在位時底下的臣子各個人認為他不如他爸
位有人得知劉禪其實是內蘊光彩阿!!!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不失為是一種另外的意見...只是 也可以讓我們看出
為什麼相反的意見總得在後代列史時方能出現
難道錯誤 相反看法跟意見 都是得到後代著史才能看的出?
這是我一直很擔心的問題 看我們現在社會不也是如此?
剛剛在別的討論版回了篇文 複雜的心一直無法平靜
難道當你我在知道現在的媒體 政客
連到了現在都還在愚民時
還不自知?
難道非得後世著史  才來個百年後的雪姬為現在翻案?
以史為鏡 可以知興替
視者自省啊.........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QUOTE=文判]不失為是一種另外的意見...只是 也可以讓我們看出
為什麼相反的意見總得在後代列史時方能出現
難道錯誤 相反看法跟意見 都是得到後代著史才能看的出?
這是我一直很擔心的問題 看我們現在社會不也是如此?
剛剛在別的討論版回了篇文 複雜的心一直無法平靜
難道當你我在知道現在的媒體 政客
連到了現在都還在愚民時
還不自知?
難道非得後世著史  才來個百年後的雪姬為現在翻案?
以史為鏡 可以知興替
視者自省啊.........[/QUOTE]

這不就是歷史?
歷史為何要被描述出來,為的真的只是要借鏡?
真正的歷史是讓我們了解現在,每個人都知道一個君主如果能聽忠言,又不殺忠言直諫之士,
一個王朝要滅亡實在很難,但是又有多少古代君主做得到?
反觀現代的你、我、政客,有誰做得到接納"忠言".....
媽媽的叨勞是忠言,朋友的建議是忠言,老師的勸告是忠言,處處都有人在提醒我們,又有多少現代人做得到?

歷史不是簡單的描述,歷史有他自己的生命,歷史有如江河,綿延不斷,而寫"歷史"的人只是飲用此河罷了,真正的歷史不會告訴你他的存在,我們要自己去體會。總而言之,我們要自己觀察,那怕只是一句話都可能影響我們一輩子。
 
[color=RED][/color]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雪姬有感而發^^...
這麼說劉禪應該是個相當了解明哲保身之道的君主了
對於三國時代
儘管死了許多老百姓
但也出現了不少英雄人物
有正面的評價
也有負面的評價
以孔明來說
雖然有臥龍之稱
但其所作所為與存在
卻造成了中國更長時間的處於分裂狀態
假設
如果沒有孔明的話
中國可以更早統一
或者說
明知勢不可為
分裂的狀態造成了更多人戰爭的傷亡
但是孔明卻堅持於分裂的狀態
讓歷史的間接前進造成逆流
成為後世學者們的罵名
只是似乎很少人注意到罷了吧!
為什麼這麼講呢
如果把現今的情況與當時做比較
不過很意外的相當吻合
現今兩岸對峙的情勢
留給後代子孫的是唱名還是罵名呢?
在憲政體制國家中
陳水扁總統可以用公投的意見來決定台灣是否獨立
相對的難保陳水扁總統以後也會以相同的方式走上獨裁政治
慶幸的是
台灣並沒有這個本錢
所以倒還不用擔心
但是如果以兩岸的政治模式來做比較
連批評自己國家的言論自由都沒有的話
那我寧可選擇腐敗的台灣民主(?)政治
錢果然是萬能的
等哪天大陸比台灣有錢
台灣還有什麼呢?
沒有十全十美的國家
人類也不是在一出生就有國家
也許最早期的史前文化才是最適合人類的生活方式
聖代有感而發^^
謝謝雪姬大大
 
我把思念
化成一串淚滴
藏在心底
只在雨裡
傳達給你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QUOTE=聖代]雪姬有感而發^^...
這麼說劉禪應該是個相當了解明哲保身之道的君主了
對於三國時代
儘管死了許多老百姓
但也出現了不少英雄人物
有正面的評價
也有負面的評價
以孔明來說
雖然有臥龍之稱
但其所作所為與存在
卻造成了中國更長時間的處於分裂狀態
假設
如果沒有孔明的話
中國可以更早統一
或者說
明知勢不可為
分裂的狀態造成了更多人戰爭的傷亡
但是孔明卻堅持於分裂的狀態
讓歷史的間接前進造成逆流
成為後世學者們的罵名
只是似乎很少人注意到罷了吧!
為什麼這麼講呢
如果把現今的情況與當時做比較
不過很意外的相當吻合
現今兩岸對峙的情勢
留給後代子孫的是唱名還是罵名呢?
在憲政體制國家中
陳水扁總統可以用公投的意見來決定台灣是否獨立
相對的難保陳水扁總統以後也會以相同的方式走上獨裁政治
慶幸的是
台灣並沒有這個本錢
所以倒還不用擔心
但是如果以兩岸的政治模式來做比較
連批評自己國家的言論自由都沒有的話
那我寧可選擇腐敗的台灣民主(?)政治
錢果然是萬能的
等哪天大陸比台灣有錢
台灣還有什麼呢?
沒有十全十美的國家
人類也不是在一出生就有國家
也許最早期的史前文化才是最適合人類的生活方式
聖代有感而發^^
謝謝雪姬大大[/QUOTE]

孔明的三分天下之計是好是壞我不做評判,因為孔明而造成天下長期分裂的話,這句話有點怪異。
我們可以看看,東漢末年之後,州牧掌握軍、政大權,導致中央被架空,這與孔明就無關了。
再看西晉統一後,中國只維持"統一"多久?
如果說把中國長期分裂的罪過推給孔明,這樣的罵名似乎太過沉重。一個"主政者"有誰願意被滅亡?
明知道不可為就不為,那麼世界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發展。
很多事情都是在不可能的情況下發生的,沒有去"作",永遠不會成功,只要有"作"就有機會成功,當時的情況有誰知道說魏、蜀、吳誰能統一中國。
我們只看結果,事實上是司馬家統一中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19 11:28 , Processed in 0.02566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