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二戰後期的1943-45年間,德軍各條戰線均瀕臨於崩潰邊緣,雖然此時德軍在兵力和物質資源方面已經日益匱乏,但是他們仍然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抵抗,並同時在好幾條戰線上繼續進行著戰爭,這實際上要算是一個奇蹟。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於德國人具有非凡的忍耐力,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德國較為成功的運用了現代化的防禦策略。從戰略層面上分析,這場戰爭的結局似乎毫無懸念,但僅僅就戰爭後期德軍戰略防禦的軍事學術性質而言,實數有眾多值得分析探討的話題

東線:由於史達林格勒等一系列戰役的失利,德國在東方的軍事力量已經遭到嚴重削弱,而1943年夏季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則使得德軍在東線戰場的處境更加困難。此後蘇軍的攻勢已是愈加猛烈,等待德軍的則是不斷的潰退。44年由於蘇軍在白俄羅斯和羅馬尼亞取得的巨大成功又使得德軍高層對戰局產生了誤判,再繼續下去的戰爭只會變得更為艱難。雖然此時德軍將領中仍有莫德爾、舍爾納等人卓越的指揮部署,但無奈戰局如同“雪崩效應”,德國也已是無力回天。

同樣,對於西線而言:北非戰事的失敗已成定局,而更為嚴重的是盟軍44年的西西里島登陸和義大利的背叛致使德國戰略後方(奧地利和匈牙利等國)的暴露,因為它們此時已經被納入了盟軍的空襲區域,隨著德軍賴以發動軍事作戰的戰爭機器被徹底摧毀,戰爭的形勢日趨明朗。由於盟軍在西線的成功,德軍被迫從本已是捉襟見肘的東線抽出部隊增援義大利、巴爾幹等戰區。隨後,44年6月盟軍在諾曼第的勝利,就是敲響了第三帝國滅亡的喪鐘,此時已陷入兩面作戰、腹背受敵困境的德國已再也沒有贏得戰爭的希望,帝國的崩潰僅僅已是時間問題。

從軍事上來講,採取防禦戰略的一方所承受的壓力是極大的。面對敵人優勢兵力的集中打擊,防禦方除了要有完善出色防禦策略,必要的戰略戰術儲備,還得擁有超群的忍耐力、堅定的毅力和鐵一般的紀律性。因此在防禦戰略中又衍生出了另一個概念“積極防禦”,在積極防禦中,抓準時機對敵人發起有效的反擊,又要求指揮者必須具備果斷的決心,周密的部署以及準確的實施。那麼顯然,德軍在戰爭後期所採取的戰略防禦已不能稱得上成功,事實上直至1943年甚至1944年初德國還是有挽回全面潰敗的機會,但遺憾的是此時能夠保持頭腦清醒並能提出可行建議的人已經不多了,而更為不幸的是,此時的希特勒已經深深中了攻勢思想的毒素,絕對不肯聽信部下們的忠言。他瘋狂地相信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形式,認為堅強的死守防禦總是要比進攻的效果差些,而正是這種錯誤的思想卻葬送了德軍最後的希望。

( 1 ) 1943年的東線危機及德軍的機動防禦策略

從某種意義上說,43年德國就已經失去了獲勝的可能,時過境遷德軍和蘇軍力量的對比此消彼長,其已被迫轉入戰略防禦階段,戰場形勢對於德國來說已是江河日下,用曼施坦因的話說就是:此時德國唯一希望就是大量消耗敵人力量,以換取體面的和平。

1943年初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轉捩點,也成為了蘇德兩國軍事力量消長的分水嶺。但在這場戰役的後期,德軍卻充分發揮了防禦的專長,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因各種不利因素所帶來的損失。

當時德軍所面臨的形勢已十分危險,南線德軍主力遭受了重創,其精銳之師---第六集團軍在史達林格勒被蘇軍包圍,已處於生死攸關的時節,更為嚴重的是由於第六集團軍的被圍,導致了史達林格勒---羅斯托夫地區防線出現嚴重戰略間隙,此時德軍的A集團軍群尚遠在高加索和蘇軍作戰,而德軍南翼的交通線和補給線的安全與否則直接關乎到自高加索至伏爾加河上的德軍的命運。蘇軍的戰略意圖也很明確,那就是合圍並殲滅史達林格勒地區的德國第六集團軍,但如果蘇軍繼續向南佔領羅斯托夫,打擊並摧毀南線德軍的交通、補給線,那麼其便可一舉切斷南線德軍的後路,進而合圍整個德國A集團軍群。如果出現整個集團軍群被殲滅的情況,那就是德軍整個防線的總崩潰了。因而此時已接任頓河集團軍群司令的曼施坦因選擇了優先保衛羅斯托夫瓶頸的暢通,直到A集團軍群撤出為止,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個決策才是挽救整個南線的關鍵。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蘇軍急切地想將盤踞在烏克蘭一線的德軍驅逐出去,然而卻在實施進攻的過程中將後勤供應遠遠地拋在後面,結果導致部隊不僅陷入分散狀態,而且淪於疲憊不堪的境地。德軍司令馮·曼施坦因利用這一難得的良機(因為希特勒一度給他相對的自主權)發動了一系列反攻,將俄國人連續不斷地的反攻阻住,並再次佔領了哈爾科夫。然而,曼施坦因的這次反突擊,卻也是德國人最後一次機動自如地把裝甲部隊和空中力量用於大縱深突破和包圍。

如果說史達林格勒戰役對於東線德軍來講是一場噩夢,那麼接下來的危機才讓德國人明白史達林格勒僅僅只是這場噩夢的開端。

在經過了一系列災難之後,整個德國的戰爭機器便在東方轉入了防禦。1943年,德軍的兵力更加減少了,而俄軍的力量卻與日俱增,雖然這時雙方軍力差距仍不算太大,可是,德軍如果要在兵力密度不夠的情況下組織起堅固的防禦,也是極其困難的。因此,在這個形勢下,德國方面如果轉取防禦戰略,那也就意味著它必須放棄已經奪取到手的大片土地。那麼此時,德軍最好的選擇就是:實行機動防禦,並採取一系列的退卻行動,從而削弱進攻方面的突擊力量,然後借防禦創造有利條件,以便隨後實施反攻。只有運用有技巧的彈性防禦大量殲敵,消耗、削弱蘇軍的有生力量,德國才有可能在東線爭取到一個不勝不敗的結局。

為達到消除蘇軍南線威脅和恢復1942年戰線的目的,曼施坦因元帥認為:德軍應絕對避免使用靜態防守的戰術。為此,他向希特勒提出了兩個東線戰場作戰計劃草案:一是放棄頓聶茲河和米斯河防線,把蘇軍誘人頓河下游,再使用預先集結在那裏的德軍裝甲部隊攻擊蘇軍側面,將其圍殲;二是先發制人,在蘇軍補充冬季損失之前,就發動攻擊。至於德軍攻擊的目標,曼施坦因認為應選在蘇軍在庫爾斯克城周圍的突出地區。

在頓河和伏爾加河遭到災難性的失敗之後,德軍在蘇聯南部的處境日趨惡化。德國迫切的需要一次成功,但希特勒不僅拒絕他們關於後撤到第聶伯河一線的建議,反而更加堅信在1943年夏季發起一次進攻就可能改變整個局勢,於是希特勒將賭注壓在了庫爾斯克地域,他之所以沒有選擇第一種方案,是因為害怕哪怕是暫時的撤退,都會影響羅馬利亞和土耳其的態度,此外他還割捨不下頓聶茲盆地的經濟價值,更不願意將1941年冬季取得的大片土地輕易放棄。

在決定雙方命運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儘管德軍曾一度擊潰4倍於己的蘇軍,儘管勝利的天平曾一度傾向德國,但最後的結局仍另人沮喪,自此之後蘇德戰場的主動權完全轉移到蘇軍手中。對此,前西德歷史學家格利茨評價說:“庫爾斯克大會戰對於德軍來說,是致命危機的開端。

從戰略上分析,43年時的東線蘇德雙方的兵力對比相差不大,此時對於蘇軍來說,43年遭遇的最大困難也是人員的短缺的問題,因為他們再也經不起如同戰爭初期那樣慘重的人員損失了,那麼德軍如能轉而採用機動防禦戰略還是有希望取得有利結果的,也就是說至少到1943年,還有充分的理由進行這種估計。此外,進行戰略防禦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阻止敵人從解放區獲得新的勞動力、工業力、礦業,並削弱其繼續武裝的能力。首先對於南線來說,由於該地區擁有著豐富的工業和礦產資源,其經濟價值對於德國的軍事工業來說意義重大,且這一地區距離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等國過近。因此,如果貿然採取較大的戰略撤退必然將影響到巴爾幹半島的政局,這顯然是德軍所不能接受的。那麼,南線德軍最好的選擇就是及時撤離各個橋頭堡陣地,利用頓河、第聶伯河等天然防禦陣地,建立起完善的防禦體系以阻止蘇軍在這一地段的突破滲透,而這必然將是對德軍意志的嚴峻考驗。中線,這一地區主要處於平原開闊地帶,不利於德軍進行防禦,且各大城市的工業價值相對較小,因此可以選擇適當的放棄,並對這一地區實施堅壁清野的政策,建立起多個預設陣地,爭取能夠擊退或至少延緩蘇軍的推進速度。相對而言,北線的地形較為複雜,部分地區河川林立、地勢崎嶇,那麼德軍只需要扼守住幾個交通要點,並利用一些大的河川組織起防禦陣地,便可以在北部建立起有力的防禦體系。

關於德軍於1943年的防禦方法,莫德爾元帥提出的戰術理論就是:部隊在防禦作戰中應堅持一種彈性原則,即將軍隊及時撤出所有突出部位,然後利用河流、山川等天然之險建立防線,在主要地區建立起預備防禦陣地,作到次要方向和中間地區的機動防禦相結合。當敵軍進行突破時,我方部隊則對之進行阻滯作戰,這樣將使得優勢敵人不能將完全力量投入作戰,以延遲其戰略性突破或推進。迫使進攻方再次部署陣型,消耗敵人時間。然後將我方的機動力量立即投放到敵人預計進攻的方向,並恢復防禦態勢,擊退敵人進攻。即使敵人過於強大,達成突破,其也會因為防禦力量的增強而損失慘重,可能無力發展勝利。此時我方航空兵則集中力量對進攻敵軍實施突擊,破壞對方的運輸補給線,而我方被擊退部隊也會在裝甲部隊的有力掩護下作到有序的後退,避免了被切割包圍的危險。由於損失不大,這些剛剛敗下陣的軍隊,在補充之後可以立刻投入反擊。如此突入之敵將在多方向受到攻擊,更容易被擊退,而使得防線恢復。

在44年以前的戰爭中,由於蘇軍的“大縱深”戰術還未能走向成熟。前線的蘇軍時常會不顧自身的實際狀況,而一味要求採用突破的戰法,也就是過於強調正面進攻的而不是其他的作戰方式,那麼這對於德軍來說還是相當有利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43年的德軍只要能夠很好的執行一個周密的機動防禦計劃,那就可以不斷消耗蘇聯的兵力,打斷蘇軍進攻的銳氣,繼而摧毀其繼續作戰的意志,甚至還可以獲得一個實行反攻的好機會,使局勢發生根本的變化,從而迫使史達林考慮媾和的可能。
 
「純粹的力量即是美的境界,善惡只是名詞,美才是意義所在」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3   檢視全部評分
ViewSonic  若是能附上圖片與自己的看  發表於 06-9-16 21:37 聲望 + 3 枚

( 2 )西線南部戰局的分析及德國亞平寧半島戰略之選擇

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島實行登陸,因而獲得了一個進攻歐洲大陸的極好跳板。更要命的是義大利的崩潰,將直接導致德軍“歐洲堡壘”的南牆上就出現了一個大缺口。由於墨索里尼的垮臺和巴多格利奧政府的無條件投降,將很可能使德國南部邊界暴露在盟軍的直接攻擊之下,並為盟軍開闢了從義大利北部進入防禦薄弱的巴爾幹半島的道路,而巴爾幹恰恰位於正在俄國南部拼命作戰的德軍的後方。此外,由於盟國的轟炸機實施空中襲擊範圍的已更加深廣,盟軍對德國工業目標的轟炸正在日益加強,但希特勒仍然拒絕要求增加戰鬥機生產的任何建議,並且直到1944年6月還不肯改變這種決心。

1943年9月9日,盟軍在薩勒諾實行了登陸,雖然義大利半島的地勢限制了盟軍的進展,但這樣一個大缺口已經對德國人產生了頗大的牽制作用,使他們不能不抽調相當數量的兵力來進行掩護。因此亞平寧半島已在德國戰略全局中佔據越來越重的地位。

無論是從時間還是從空間上講,此時的戰局對於德軍都很不利,因此他們在義大利所進行的防禦則更加困難。盟軍1943年7月在西西里島實施、的登陸之所以如此順利,一個原因是他們在北非戰場上摧毀了德國在突尼斯的駐軍,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軸心國力量在北非的崩潰直接導致了墨索里尼統治地位的動搖。德國人自始至終都不敢派遣大量的兵力去增援西西里島的防務,因為他們擔心兵力南調以後會卡在那裏再也抽不回來。

西西里島陷落之後,德軍最高統帥部便再次面臨著難以判斷盟軍進攻路線的困難境地,而昔日盟友義大利的背叛則使得自己已陷於極度危險的境地。基於上述原因,德國必須也只能選擇佔領義大利,此外佔領義大利對於窮頭末路的德國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益處,這樣亞平寧半島的礦產資源和北部的工業區,就都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對於二戰後期戰爭資源極度匱乏的德國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1943-45年間,德國駐義大利軍的總司令是凱賽林元帥。他雖然曾一度較好的穩定了義大利戰場的局勢,但面對手中握有制空、海權的盟軍,德軍的失敗亦是必然結果,因此德軍在亞平寧半島的戰略目的即是:阻止盟軍由南部進入德國,進而威脅到其存亡攸關的重要地區,並拖延戰爭,使之走向對德國較為有利的方向。

德軍之所以能較好的在亞平寧半島進行防禦,是因為其充分考慮到了地形和氣候等因素固定對這一區域的影響。亞平寧半島的寬度,在許多地段差不多只有160公里,而且大部分空間都被縱橫起伏的山地充塞著。因此盟軍雖然在兵力方面存在較大的優勢,但他們卻也缺乏足夠廣大的空間用來進行機動。戰事初期,駐守在義大利的德軍曾一度認為自己無法長期阻滯盟軍向羅馬的推進,因而只在北面等待著東線援軍的到來,可是,他們在後來完全明白了,由於正面太窄和地形難以通行,盟軍擠壓在一起,其作戰行動自然難以施展,以致在使用兵力方面不能不受到限制,竟至喪失了由於登陸作戰所帶來的靈活機動的特點。因此德軍最高統帥部毅然決定在南部增加他們的賭注,因而那裏的防禦隨即獲得加強,這樣使得盟軍的北進速度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儘管盟軍在此之後完成了對德軍防線的突破,但德軍卻還能將戰局維持在相對穩定的局面並與盟軍形成了新的僵持,而讓人驚歎的是這個局面一直延續到了1945年的春天。

但德軍在此之前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自動撤退到阿爾卑斯山的山麓地區,這樣便就可以保留相當強大的實力,從而在阿爾斯山中組織有效的防禦,而他們卻選擇了原地不動,因此不能不說此舉也是一個失誤。總的來說德軍43-45年在義大利進行的戰略防禦還是較為成功的,這種以空間換取時間的作法,使得德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避免了戰略上的完全劣勢,只不過當總體上的潰敗開始之後次要戰場的失敗也自然不可能避免,而1945年春天德軍在義大利的失敗,則是他們在主戰場上全面崩潰的序幕。

( 3 )1944-45年德軍東線防禦作戰的分析及探討

從戰略上分析,德軍1944年的東線戰略防禦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43年12至1944年4月中旬,這一時期,東線蘇軍在烏克蘭的南部發起了一系列大規模的進攻戰役,儘管德軍在隨後阻止了蘇軍在第聶伯河右岸的攻勢,但這也導致德國最後的戰略預備隊遭到嚴重消耗。此役蘇軍的目的有兩個。其一他們想要解放蘇聯南部領土並威脅到羅馬尼亞的油田,其二蘇聯人想要通過在南部的攻勢使得德國人相信蘇聯的夏季攻勢將指向烏克蘭北部而不是通過白俄羅斯。而恰恰是第二條,使得德軍高層對後來蘇軍的主攻方向產生了嚴重誤判,也正是這個失誤導致了德軍1944年的東線防禦體系走向了崩潰。

1944年初的戰場上的形勢對於德國人來說已經十分險惡,由於盟軍在義大利的順利登陸和對法國入侵的威脅,德國已不得不面臨在幾條戰線上作戰的可能。此時德國唯一的出路是盡力在東線維持一條連貫的可以防守的防線,然後在西線挫敗英美的入侵,再集中兵力與東線的蘇軍作戰。因此在此之前,德軍在東線有兩個必須要確保的方向,其一是阻止蘇軍通過白俄羅斯或烏克蘭北部進入波蘭,近而通往德國本土;其二是阻止蘇軍由烏克蘭南部進入羅馬尼亞,前者關係著德國的本土的安危,而後者則關係著對於德國至關重要的羅馬尼亞大油田,因此一旦失去,德國將會被剝奪主要的能源來源。但不幸的是,由於43年戰事的巨大消耗,德軍缺乏足以同時保衛這兩個方向的兵力,於是在南方,德國人不得不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依靠它的盟友,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和斯洛伐克人。而隨著德國在戰場上的節節失利,這些盟友的忠誠也越來越值得懷疑了。

總體上講在44年初德軍在東線似乎還保留著一絲希望,但較為客觀的分析這個希望確實也不是很大,因為此時蘇聯的軍事工業已經從戰爭初期的打擊中恢復了過來,同時來自美國的援助也開始大量湧入,蘇軍在兵力、物力上已佔有相當大的優勢。因此德軍要在東線建立起一條穩定的防線談何容易,那麼與其在蘇聯境內維持脆弱的防線道不如選擇提前放棄,然後作出更長距離的撤退。可以選擇提前退守至喀爾巴阡山和東加裏西亞,並建立起一條聯貫的防線。這樣德軍就可以利用喀爾巴阡山等天險,一方面是為了阻止俄軍沖入中歐和波蘭,另一方面則要把它當作長期防守巴爾幹和波德平原的樞紐地帶。

但此時德國元首希特勒卻頑固地認為在當前的艱難形勢下,還是要進行寸土必爭的堅守防禦,從而否認了採取技巧機動的必要性,而這樣作的後果卻往往導致德軍在防禦失敗之後又遭受了更大的毀滅。

德軍1944年東線戰略防禦的第二階段是從1944年6月至12月,44年6月,蘇軍實施了代號為“巴各拉季昂”的白俄羅斯戰役,由於力量對比懸殊,蘇軍很快突破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防線,德軍的37個師有28個師被消滅或投降,蘇軍奪取了白俄羅斯全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大部以及波蘭東部地區,為其後向波羅的海沿岸、東普魯士和波蘭發展進攻創造了條件。這個打擊對於德軍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德軍主力再次被嚴重消耗,整個東線防禦體系又一次開始動搖,而在此之後德軍連招架之力都喪失了。

由於戰線的不斷推移,44年下半年的戰爭主要是在波蘭和巴爾幹半島地區進行的。由於這一地區多數都是開闊而平坦的,因此自然條件對於進攻者較為有利,再加上蘇軍在兵力方面擁有優勢,其能夠在廣大的空間進行機動時,情況更是如此。那麼此時德軍面臨的問題將不僅僅再是兵力不足,而是缺乏有效的機動能力。

1944年下半年,德軍戰略防禦戰役的顯著特點是彈性防禦原則。這種防禦方法雖然可以大量消耗蘇軍力量,但與1943年不同的是,此時的德軍由於缺乏足夠的戰略和戰役預備隊,以致使在防禦作戰過程中德軍指揮部不得不把駐在德國或歐洲其他國家領土上的兵團和部隊調往遭到突擊的地段。由於預備隊不足,在防禦被突破,以及戰線位置隨之發生變化,一般說來是戰線被拉長之後,兵力兵器的密度便大為下降,防禦的穩固性大大減弱,再加上蘇軍裝甲力量的強大與快速推進,使得德軍防線一旦被突破,其機動防禦將成為一種奢望,結果導致防禦部隊被很快地分割包圍。此外德軍部隊不顧情況變化,一味奉命死守上級規定的地區和地域,往往也導致了重兵陷於毀滅。

此時的形勢與44年上半年又不相同,因為這時德軍在東線的防禦體系已經支離破碎,想要再次穩定戰線的希望也已是微乎其微,此外由於西線盟軍在諾曼第的成功登陸,甚至連被優勢敵軍緊逼的東線也不得不抽出部隊增援法國戰區,而在這種情況下,東線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極度緊張的局勢。唯一可行的是:放棄所有已佔領的蘇聯領土,然後將軍隊撤退到波蘭境內,拖長敵人的補給線,縮短防禦正面,並建立起大縱深防禦體系。選擇在維斯瓦河--奧得河等一些大的水域建立戰略國防工事,然後利用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點,阻止或延緩蘇軍的前進速度,並尋找機會向蘇軍發動局部的反擊。而在南線,德軍有必要選擇堅守一定的時間,因為從國際上講,德國在巴爾幹地區軍事力量的存在也可以將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繼續控制在軸心國集團之中,使其不敢站到同盟國一邊。這樣,德軍便可以贏得一定的戰略時間,從而延長這場戰爭,以等待國際形勢的轉變(但這幾乎不可能)。

1945年,戰線已大為縮短,此時的德國還剩下169個師另20個旅和匈牙利的16個師另1個旅約370於萬人可用於對蘇作戰,但蘇軍卻已發展到約640萬人,整體方面對德軍已構成不對稱優勢。雖然受到力量伸展過度的規律(也就是是交通線大大延長的結果)的影響,蘇軍的攻勢也曾一度下降,但德軍已經沒有力量挽回敗局了。

到了1944年,魯爾區大部分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德國在巴爾幹和中歐的軍工基礎也已被摧毀待盡。此外德軍在法國戰場的努力也無法改變什麼,因為德國人經不起這種消耗,而盟軍卻有新的預備隊源源不斷地從戰線後邊開來。也正是由於雙方力量對比的懸殊,盟軍方面對德軍防線的突破速度很快,而德軍的抵抗則開始到處遭到削弱,最後,其整個防禦體系終於全面崩潰。

1 德軍自己統帥部指揮的混亂最終促成了盟軍在諾曼第的成功登陸,這使得德軍以西線部隊挫敗美英登陸後再抽出50個師轉用於蘇聯戰場的計劃徹底破滅;阿登戰役中德軍所消耗的力量,已經超過了他們所能夠負擔的限度。也正是由於這次的重大損失,以致在盟軍恢復進攻時,他們便不可能進行持久的抵抗了。同時,這次反攻的結局也使德國人徹底清醒過來,他們已經意識到無力改變的軍事形勢,因而也就喪失了取得勝利的最後一線希望。反攻遭到失敗,無異於宣告了德國軍事力量的破滅。

2 當盟軍從各個方向壓來時,德軍被迫向中央撤退,其綿長的戰線逐漸縮短了,而力量則減少得更快,甚至難以計算比例。其所以如此,原因在於希特勒,正是他堅持採取一種毫無彈性的防禦戰略,而這種完全缺乏靈活性的戰法以致把德軍的力量消耗乾淨了。

但隨著戰爭所以延長,盟軍也在補給方面遇到了困難,隨著前進距離的增大,補給上的困難就越來越大了。此外由於狂轟濫炸的結果,法國和德國境內的所有道路都被破壞,這也導致了盟軍在這一方面吃了不少苦頭。戰爭的結局是在盟軍強渡萊茵河以後才最終決定的。不過,在此以前很久,德軍的力量實際上已經用盡了,所以事情的發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總體來說較之東線西線德軍所面臨的局勢則更為嚴峻。首先,盟軍方面擁有絕對優勢的空軍力量,他們可以採用地毯式轟炸的辦法,大量摧毀德軍的坦克和炮兵,破壞其後方,使德軍部隊的調動幾乎成為不可能;其次,德軍高層指揮的頻頻失誤,從而導致戰機一再流失,以至於最後遭到了更大程度的毀滅。那麼德軍在西線最後的可能便是:提前退守邊界利用為數不多的兵力在防線上構成足夠的兵力密度,以消耗盟軍力量,增加其補給的難度,盡力阻止或延緩其推進速度,待到東線德軍擊退蘇軍的進攻(正如前文所說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以增加與西線盟軍單方面媾和的可能。

德軍在戰爭後期的戰略防禦中,雖然面對敵軍的高壓攻勢,但其卻能很好的將兵力部署與防禦作到與縱深寬度的相適應,使之構成一定的比例,因此他們經常可以擊退優勢敵人的攻勢。儘管對於整個戰局而言,這並沒能起到扭轉乾坤的效果,但盟國軍隊為此付出的代價卻也是驚人的。由此看來,摧毀德軍的並不是敵人,而是“空間”。1943-45年期間,德軍戰略防禦的突出特點就是頑強與主動性,但總的來說德軍還是比較善於實施戰略進攻,卻始終未能習慣戰略防禦乃至戰略退卻,以致使德國在二戰的後期處處被動,直到最終的崩潰。總之:龐大的既定目標和有限的現實可能性不相吻合,這是二戰後期德國戰略防禦的突出特點和致命弱點之一。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1-8 17:34 , Processed in 0.0246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