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ViewSonic

Raymond Spruance

Raymond Spruance (July 3, 1886 - December 13, 1969) was a US Navy admiral in World War II and victor of the Battle of Midway.

You are highly intelligent and quick-thinking and your victories are legendary. You are always interested in the opinions of those below you and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r decisions. However, your precise and calculating mind makes you a better planner than a combat leader.




他是誰?????
 
打CS嘛
不外乎2個原則
就是
快的過程要小心 小心的過程要快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Erich v. Manstein (GER)



Erich von Manstein (November 24, 1887-June 10, 1973) wa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ommanders of German Armed Forces during World War II, attaining the rank of Field Marshal. Manstein was the mastermind behind Fall Gelb.

Your strategic mind makes you a leader that thrives in situation where this precise skill is requested. Admired by your followers and sometimes even by your enemies this can sometimes get to your head. You thrive in situations where you find yourself as the "underdog" and need to use your strengths to their full potential

不認識又看不懂英文....ˊ口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希特勒將軍

雷蒙 斯普魯恩斯

(Raymond Spruance)在巴爾的摩,馬利蘭出生,在7月3日,1886。

他參加 在安納波利斯的美國海軍學院和在1907年畢業 (24/209)並且參加 結合 說明海軍 .

斯普魯恩斯 致力于電機工程和度過支持的一年 通用電氣公司。 在之后 首先世界 戰爭 他命令破壞者並且在海軍戰爭學院研究 (1926-27).

在1938年斯普魯恩斯被給 命令 密西西比 並且 兩年以後成為第10 海軍基于地區的San的頭 阮。 斯普魯恩斯在12月1940 和2 日被提升為后海軍上將 數年過后在太平洋裡被確定為巡洋艦劃分5的頭。

在之后 結合 州 進入 第二世界大戰 斯普魯恩斯 服務于在下面 威廉 哈爾西 ,任務組16的頭。 一種神經皮膚病 意味著哈爾西錯過戰鬥 中途 並且斯普魯恩斯領導予以相當多的損害的特派組 在上 日本海軍 .

什麼時候返回的哈爾西 在1942年6月的職責,斯普魯恩斯成為參謀長 賈斯特 尼米茲 ,太平洋艦隊的指揮員。 次年斯普魯恩斯 被提升為海軍中將並且成為尼米茲的代表。 在這個崗位裡 他在中起主要作用計畫海軍角色在方面 太平洋 戰爭 .

斯普魯恩斯成為頭 在1943年9月的第5支艦隊和容納突擊的總的命令 在上 吉伯特島 (11月20日 1943)並且 馬歇爾島 (第31 1944年1月)。 在1944年2月他被提升為地道的海軍上將。

斯普魯恩斯也被給 計畫突擊的任務 Iwo Jima 並且 沖繩 . 在這些有效營運之后斯普魯恩斯開始組織侵略 日本 但是下降 原子 炸彈 在上 廣島 並且 長崎 使這不必要。

在1948年斯普魯恩斯退休 根據 美國海軍 並且作為大使對 菲律賓 ( 1952-55 ). 雷蒙‧斯普魯恩斯,拒絕 寫他的回憶錄,在1969年12月23日在加利福尼亞死。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11-12 03:02 PM 編輯 ]

402b56u.gif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920

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泰因

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將領,他的戰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劃的每一次戰役幾乎都是傑作,總是令對手舉止失措,膽戰心驚,他是那種能夠將現代化的機動理念和道統的運動戰思惟巧妙地融為一體的專家,同時對于各種戰術運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軍事天才。

    1939年,他擔任南方集團軍群的參謀長,跟隨倫斯德特元帥參加了波蘭戰役。

    1940年,正是由於他對整個對法攻勢作戰的計畫提出修正,其要點就是集中幾乎全部的裝甲部隊,將主要攻擊方向移到敵人最意料不到的方向,就是遍佈森林的阿登山地,使德國人在一個戰役中就擊垮了英法比荷等國的聯軍。

    1941年,他被任命為第五十六裝甲軍的軍長,在蘇德戰爭開始時,從東普魯士出發,四天的時間就突進了三四百公里,同年九月被希特勒指派為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征服了整個克裡米亞半島和著名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期間還在亞速海濱的刻赤半島擊退了以史大林命名的蘇軍攻勢,僅俘虜就接近五十萬人,而德軍的兵力總共不過六個師而已,他也因功擢任元帥。

    1942年8月,他被抽往北方,參加列寧格勒的圍城戰,在拉多加湖的反包圍戰中,他擊潰了蘇軍第二集團軍,殲滅了了其中的七個步兵師、六個步兵旅和四個裝甲旅。

    這年年底,由於第六集團軍在史大林格勒被合圍,他受命指揮新成立的“頓河”集團軍群進行救援,由於希特勒的堅守命令而功敗垂成,而如果按照他所擬定的戰略,是很可能在這個戰役中利用一個巨大的旋轉攻勢將整個史大林格勒周遭的蘇軍(這幾乎是蘇軍的全部家底),一舉壓迫在黑海岸邊予以全殲的。

最後這個雄偉的計畫因為盲目的犧牲造成兵力太弱,變成了一次戰術性(而非戰略性)的勝利,這就是軍事史上卓越的“哈爾科夫反擊戰役”,他以對比極其懸殊的兵力(以師的數目計算是一比八),擊打在滾滾前進的蘇軍側翼上,一個星期之內,原來向西南進攻的蘇軍紛紛潰退,漫無秩序地逃過了北頓涅茨河,他于是繼續向北進攻蘇軍的后方,重新搶占了早些時候被蘇軍收復了的哈爾科夫──這次戰役的一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戰爭延遲了兩年才結束。他也因此獲得了“橡樹”級的鐵十字勛章。

    其后他擔任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部隊長,繼續指揮了半途而廢的庫爾斯克會戰和之后一系列的困難的防禦戰, 庫爾斯克會戰期間他很節約地使用手頭的幾支精銳裝甲部隊,使7月12日蘇軍在普羅霍羅夫卡的進攻中遭受了重大損失。

    1944年3月因在前線指揮失利被解除指揮職務,編入預備軍。

    后因希特勒無法忍受他的直言相諫,他被免去軍職,雖然為了表彰他的戰功,又賜給他“劍”級 的鐵十字勛章,但希特勒再也沒有起用他。

    曼施泰因一生征戰, 不僅親自指揮了無數次戰役,具有高超的指揮藝術,而且參與了德國許多侵 略計畫的製定,顯示出卓越軍事家的才能。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11-12 03:00 PM 編輯 ]

Manstein.gif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山口 多聞 海軍少將

山口多聞是日本海軍首屈一指的航空專家,對海軍航空兵的使用深有研究,被美軍認為是和山本一樣日本最優秀的海軍將領。

  山口曾擔任戰列艦“伊勢”號艦長,開戰前擔任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官,核心為飛龍號及蒼龍號兩艘母艦。山口有著強烈的進攻意識,一直抱有見敵必殲的信念。偷襲珍珠港行動時,曾強烈建議南雲對港內設施進行徹底破壞,但未得到南雲許可。

  此後半年山口一直指揮第二航空戰隊轉戰太平洋和印度洋,麾下戰機又擊沉英國航空母艦競技神號及兩艘重巡洋艦,可謂“戰功赫赫”。

  1942年6月隨第一航空戰隊參加中途島海戰。5日早晨因為南雲著名的換彈命令而招致美國俯衝轟炸機的致命打擊,瞬間赤城、加賀和蒼龍三艘母艦被擊中起火,失去戰鬥力,只有山口所在的飛龍號遠遠躲在北面的雲層下倖免于難。山口立刻指揮飛龍進行了反擊,由精英飛行員駕駛的兩波機群攻擊了同一艘美國航空母艦“約克敦”號,並使其起火。傍晚時分,山口積蓄力量準備趁夜色再次出擊時,被聞訊而至的美軍機群找到並猛烈攻擊。在確定無法挽救後,山口命令全體人員轉移到驅逐艦上,自己和艦長隨艦沉沒。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11-12 01:37 AM 編輯 ]

Yamaguchi_9G3COAzVkC6T.gif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麥克阿瑟生平簡史
1880年元月26日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小岩城,由於家庭的關係,從小就對軍旅很感與趣,1899年進入西點軍校,1903年從西點軍校畢業,擔任工兵少尉被派赴菲律賓,參加美國征服菲島的戰事,日俄戰爭爆發時,他曾被派赴遠東戰場,作為觀察員,其後擔任過駐墨西哥的軍事情報官。
 
壹、 前言
二次大戰家喻戶曉的英雄 ─ 麥克阿瑟,從第一次大戰中,一名身先士卒的上校,直到聯合國軍最高統帥,獨斷的性格,雄奇的戰略,在二次大戰的太平洋戰事,發揮得淋漓盡致,有若凱撒再世。這個不斷攻擊、永遠在最前線的主帥,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將軍之一,不論在西方、東方都是一代軍人典範。命運將他與亞洲的局勢牽連,從菲律賓、日本到韓國,最後在與中共人民軍的纏鬥中,結束了一生功業。這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事功後人儘管爭議不斷,然而「老兵不死,只是逐漸淍零」的名言,使他的身形永遠被人牢記。

貳、 麥克阿瑟生平簡史
1880年元月26日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小巖城,由於家庭的關係,從小就對軍旅很感與趣,1899年進入西點軍校,1903年從西點軍校畢業,擔任工兵少尉被派赴菲律賓,參加美國征服菲島的戰事,日俄戰爭爆發時,他曾被派赴遠東戰場,作為觀察員,其後擔任過駐墨西哥的軍事情報官。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他由少校而升為最年輕的上校,在法國作戰,他身先士卒屢建奇功。
一九一七年傳奇地由廿四團團長升為有名的彩虹師參謀長。
一九一九年任西點陸軍軍官學校校長。
一九二五年晉陞少將。
一九三0年出任陸軍參謀長。
一九三五年應聘前往菲律賓策劃國防事務。同年毌親品姬在馬尼拉逝世。
一九三六年成為菲軍元帥。
一九三七年自願從美國陸軍退伍。
一九四一年羅斯福總統重召恢復現役,授以中將官階,出任遠東美軍總司令。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擊呂宋;麾下空軍在地面被摧毀。
一九四二年由柯裡幾多奉命突圍往澳洲,被任命為西太平洋盟軍司令。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登陸雷伊泰灣,重返菲律賓,隨後,並晉陞為五星上將。
一九四五年在主力艦「米蘇裡號」上接受日本投降,並出任盟國最高統帥,成為八千三百萬日本人的統治者。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北韓侵入南韓。盟軍退守釜山。出任首任聯合國軍統帥。
一九五0年九月十五日仁川登陸為最大勝利。
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一日杜魯門宣佈解除麥帥指揮權。
一九五五年提議戰爭為非法行動。
一九六二年向西點軍校做最後演講,並接受西點軍校泰耶勳章。
一九六四年請求詹森總統置身越南以外。四月五日病逝。

參、 麥克阿瑟評述
麥克阿瑟是一代名將,他在三次大規模戰爭中都是將官,這是一個世界記錄,在第二次大戰和韓戰,他成為兩棲作戰的大師。在第一次大戰時他是一位勇猛的低級軍官,並終於升為稱職的師長,在第二次大戰和韓戰時,他是戰區總司令,表現出其優異的彈性和擅長三軍聯合作戰。他的能力水準不僅限於戰爭。他是一位創新的西點軍校校長,對該校作了迫切需要的改革;而且的確也是近代軍校之父。在不景氣時代他任美國陸軍參謀總長,第二次大戰後他又主持對日本的軍事佔領,在這些職位上都有傑出的表現。
麥克阿瑟一生的事業引起許多的爭論,人們對於他的反應是各走極端,毀譽參半,這一部份是由於他的個性,一部份是由於他的領導方法,一部份是由於他的右傾政治思想所造成。以下按時間先後,分階段加以說明: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麥克阿瑟:
西點畢業之後,麥氏曾在菲律賓作短期服務,爾後,返回華盛頓任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的侍官並在陸軍部內工作,當篛次大戰發生時,他建議把許多州的國民兵單位合組成一個象微全美國的師,以後就稱為「彩虹師」(Rainbow Roosevelt)。他在此師中曾任參謀長、旅長,最後升任准將,做了師長。
他是傑出前線將官,他經常在無人地帶中或其附近,親自領導攻擊或搜索。任旅長時,有一次夜裡單獨在前線聽到德軍車輛行動的聲音,立即想到德軍是在撤退,於是決定立即進攻而不讓他們重建第二道防。此時己無時間來與師長和軍長商量。麥克阿瑟立即集中他自已的各營,發動猛烈的攻擊。這次夜間攻擊非常成功,使他贏得第四顆銀星。
作為一位年輕的旅長,麥氏的生活就已和他人大不相同,他與美軍總部常起衝突,因為他不肯戴鋼盔,不帶防毐面具,經常挾一根馬鞭,無武裝的在前線上到處亂跑。他很少在他的司令部,通常總是戰壕。凡此種種,幾乎都和規定不合,於是總部遂有人命令對他進行調查並擬加以懲處。當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John J.Pershing)知道之後,他馬上大聲喊叫著說「停止這些胡鬧,麥克阿瑟是我們所有的最偉大將領,我有意升他為師長!

西點軍校校長之麥克阿瑟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麥氏回到西點任校長,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校長,他畢業還只有十六年,有些教授還是他的老師,西點的教法早己落伍,自從內戰以來都沒改變過。戰後的國會以省錢為原則,所以一切裝備也都已陳舊不堪。這個任務是非常的艱巨但也非常重要,因為這所軍校需要有精神的領導,
以求在傳統與近代之間建立一座橋樑。學術性的教育應加以開放,而戰術教育也必須改進。美國陸軍本身,在兩次戰爭之間,其政策和方法總是趨於保守,經常是流於準備過去戰爭而非未來戰爭的。
麥克阿瑟感覺到軍校學生與國家的期餘部份是太孤立,為了擴大學生的心胸和眼界,他使他們有較多的機會去參觀其他的軍種和外在的世界。他也改革課程,一方面比較重視人文和社會的研究,但另一方面也不忽視科學。為了改革課程,他曾不惜得罪那些老教授,甚至於還有老校友。但當在一九二二年任期屆滿時,毫無疑問他己經徹底的改造了西點軍校,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傑出軍校之一。

陸軍參謀總長之麥克阿瑟
從一九三0年到一九三五,麥克阿瑟為陸軍參謀總長,他大部份時間都是用來警告美國朝野,要他們認清未來戰爭的險,並要求國會多把一點錢給陸軍,但結過後卻不過是徒費口舌而已,承平時代總是讓人忘記戰爭。
當陸軍參謀總長任期屆滿之後,麥克阿瑟就前往菲律賓,替該國從事建軍的工詐,希望能使該國在一九四六年完全獨立時,可有充分的自能力。他帶著年輕的艾森豪少校一同去,麥克瑟對於他曾作最高的評價,在人事報告,他說艾森豪是是陸軍中最佳的參謀軍官,能夠勝任任何最高的職務,他相信在下戰爭中艾森豪一定會平步青雲,出人頭地,由此,不得不佩服麥氏識人的工夫。
一九三七年,至菲律賓兩年後,麥氏從美國陸軍中退休(一九四一年方恢復現役),而菲律賓的奎松總統(Quezon)升他為菲律賓陸軍元帥 ─ 他在軍校做學生時,曾自誇的說他將來要做元帥,這樣總算是兌現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麥克阿瑟
一九四0年日本與德國、義大利簽訂三國同盟,加入軸心國,互相呼應援助,麥氏力爭須以亞洲為重,而且菲律賓可守,並竭力向華盛頓當局要求供應武器和飛機,無奈華盛頓依舊以歐洲為重,而西方聯盟亦主張先解決德國和義大,最後再收拾日本,即使放棄菲律亦在所不惜。
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五日,日本遣軍登陸中南半島,並擬佔領泰國,七月二十六日,美國實行對日禁運,英國、荷蘭亦同時宣佈禁運,羅斯福總統命令麥氏任遠東軍總司令,倉促部署菲律賓防務,另在疏於防範下,十二月八日下午一時許日本發動奇襲,美在菲之戰鬥機隊幾乎全數就殲,在耶誕節前夕甚至撤守菲律賓首府馬尼拉。
一九四二年麥氏奉命撤離柯裡磯多島,突圍前往澳洲,並被任命為西南太平洋盟軍司令,籌備反攻事宜,麥氏對於華盛頓無法積極回應其補充人員和補給的要求而有所不滿,一九四三年美一專欄作家希爾吾德(Robert E.Sherwood)曾訪問麥阿瑟總部,他發現麥氏和他的僚屬似乎認為陸軍部、國務院、參謀首長聯席會議,甚至於白宮本身,都是「在共產黨和不列顛帝國主義者的支配之下」。這不僅是個人的感情用事而已,那也表示對美國外交政策方面的巨大爭論。羅斯福、赫爾(國務卿)、史汀生(陸軍部長)而尤其是馬歇爾 ─ 簡言之,即為華盛頓當局 ─ 都決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應先擊敗德國。這一部分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戰略決定。德國是一個比較危的敵人,歐洲比遠東較為接近,人員和物資運往那裡也比較容。但這也是一種極重大的外交政策決定,因為那表示美國政府重歐輕亞。
麥氏具強烈表示不同意,他相信亞洲為未來的關鍵,美國對於這個洲以及沿海島嶼應了重視。馬歇爾和麥氏之間的歧見是具有極大的決性,他們的爭論友配著此後二十年的一切美國政策討論,麥氏在美國擁有許多重要的友持者,那些亞洲篛一主義者是由塔處脫參議員所領導,馬歇爾則受到羅斯福和杜魯門的支持,也是當時的當權派,在許多方面,這種重爭論到今天仍繼續存在。
麥氏撤離菲律賓,剛到澳洲不久,在一次記者會中宣佈:
「我出來了而我將會回來」,戰時新聞局(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認為這種詞句頗佳,不過主張改為「我們會回來」,但麥氏卻毅然拒絕,從此「我會回來」(I Shall Return)遂成為他專用的口號。
麥氏始終認為一切的戰爭都是一場補給戰,要靠空中的掩護。他曾對參謀說:「勝利要靠轟炸機的威力的推進。」在他的看法,戰機根本就是砲兵火力的延伸,因此他一向都尋覓能供應機場的島嶼,只要得到適當地點,便下令工兵修築跑道。在短程戰鬥機的掩護下,B-17轟炸機的彈幕轟炸,是他登陸的先鋒。他把戰鬥機機場在崎嶇的區緩緩向前推進,再慢慢跳過他的目標,他善用「三棲作戰」,切斷敵軍的補給線。
「避免與敵軍正面作戰,輾轉前進。」是麥氏使用的戰略,他稱這是「隔島躍進」。他在回憶錄中記載:「以直接的壓力,攻擊大批敵軍佔領的島嶼,從日軍的征服周邊打回去,勢必要付出作代價重大和長時間的努力,我不採此法,我要包圍他們,使他們失去能力,運用『他們不在籐上的地方,揍他們;他們在籐上的地方,讓他們死』的方法。這和跳島作戰剛好相反,『跳島』是對敵人實施直接的下面壓力,把敵人漸漸擊退,這些攻擊結果一定會造成大量傷亡。對敵軍據守的這種眾多島嶼,並不需要加以攻擊。『會造成大量損失,進展緩慢的戰略,並不是我的想法,儘可能快速、便宜地結束戰爭才是我的目的。新的情況與新的武器,在解決方法與運用方法上,需要有富於創意新方式,戰爭決不會在過去的方法中得勝的。』
紐約時報一位記者傳神的引用麥氏的話:「如果你把小日本兒逼到角落裡,他們就會拚命打到死為止,相反的,在側面包圍,給他們一條撤退路線,哪怕這條退卻線哪兒也到不了,而你卻可以把他們消滅掉。」此很能說明麥氏在太平洋戰爭反攻的戰略。
一九四五年三月二日,麥氏在菲律濱登陸,他涉水上岸,用輕便的擴音器說著:「菲律賓的人民,我已經回來了」,五個月之後,他在橫濱接受日本人的投降,他此時六十五歲,成為盟軍的最高統帥,亦是八千三百萬日本人的統治者。
對戰後的日本而言,他的政策是開明而民主,一方面他所執行的軍事佔領,可以算是有史以來最公正的和最慈悲的,另一方面他水容許日本人制定他們自己的新憲法,天皇不再具有神聖性,但變成全國人民團結的象。政權寄託在國會,那是用普選方式來組成的,麥氏讓日本人享受了其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人權法案」,尤其是婦女能夠獲得完全平等的地位。

韓戰中的麥克阿瑟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北韓陸軍發動一個越過北韓三十八度線的奇襲,杜魯門總統立即授權麥氏向南韓提供彈藥和補給,從軍事戰略家的眼中看來,這也是歷史中最有趣味的一次戰爭,實際上它是兩個戰爭,前八個月它是一種運動戰,隻方部隊在崎嶇山地中的行動幾乎是像在沙漠中一樣的方便,隻方都犯了過於自信的毛病,所以結果都遭到慘敗,到一九五一年四月之後,戰爭就變得像第一次大戰那樣,隻方都挖掘工事,形成巨大的塹壕體系。砲兵成為主要的器,於是結果為兩年的僵局。
北韓的最初攻擊,把實力脆弱毫無準備的南韓部隊殺得落荒而逃,麥氏從日本調派美國部隊前往韓國作緊急的援救,但仍無法抵擋北韓的攻勢,七月十三日,華克中將(Walton H.Walker)接管韓國境內全部美國陸軍兵力的指揮權,稱之為第八軍團,事實上只有一個不足額的第二十四師,另外加上一個步兵團而已。一星期內,才又有兩個師的部分兵力到達,華克遂在朝鮮半島頂端上的釜山周圍勉強建立了一道防線。
一九五0年八、九月,華克所部曾一再擊退北韓軍的猛烈攻擊,麥氏則正在日本著手建之一支打擊武力,華克和他的部下期待麥氏將此武力(第十軍)投入釜山,則可使他們突圍而使敵人重創。但麥氏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計劃把第十軍送往漢城的港口仁川登陸,從那裡切斷北韓軍的補給線。美國海陸兩軍的計劃人,以及局部指揮官,都莫不反對。不僅缺乏足夠的登陸船艇,而且港口狹窄,潮位為世界上最高者之一。
麥氏堅持他的意見,甚至他自己的幕僚也都反對,認為決無成功的可能,麥氏私下這樣的想:如果許多美國軍官都認為此重計劃是不切實際,則毫無疑問,北韓也是這樣的想法,一九五0年九月十三日,聯軍在仁川港順利登陸,直趨韓城,釜山之圍遂解,而麥氏也贏得偉大的勝利:指揮官故意不採取參謀作業的科學化結論而決定依照自己的直覺行事,這在近代軍事史中是例證頗少的,而仁川之戰可能就是最後的一次。
一九五0年十月底中共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渡過鴨綠江,突襲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部隊,分散太開的聯軍措手不及,而節節敗退,美國輿論譁然,部分媒體以麥氏錯估中共形勢要求撤換麥氏,但杜魯門此時仍支持他,一方面是新任第八軍團司令李奇威(Matthew)已漸能穩住情勢,另一方面麥氏民間聲望甚高,不願因此引起政治風潮。但麥氏認為美政府應准許他轟炸鴨綠江的大陸沿岸,並使用在臺灣的中國國軍反攻大陸,他表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勝利,而且他也表示不瞭解杜魯門的政策(在聯軍敗退之後,杜魯門放棄了統一全韓的目標而以恢戰前的狀況為滿足),麥克阿瑟則認為聯軍和南韓人民有意,戰爭必須獲勝而不不了了之。
真下的爭執不是使用國軍或轟炸匪軍,因為那都不是戰術性的問題,麥氏所懷疑的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根本,即重歐輕亞的觀念,當時美空軍參謀總長范登堡(Hoyt Vandenberg)曾向麥氏解釋說,美國權力並非無限,如果照他想法把空軍用來攻擊中共,則美國就不在歐洲對抗蘇俄的威脅,麥氏不以為然,他認為如果亞洲赤化則歐洲也會隨之而赤化。
當時美參謀首長都不意麥氏的看法,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布萊德雷在罷黜麥氏的參議院聽證會中指出:因為我們認為蘇俄是主要敵人,而西歐則為主要目標,所以麥氏所主張的戰略將使我們「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上與錯誤的敵人打錯誤的戰爭。」
一九五0年十二月和一九五一年初,杜魯門曾下通令要求任何政府官員在未經國務院批准之前,不得對外交政策發表任何言論,這項通令顯然麥氏為目標,麥氏不改其本性,仍對亞洲情勢發表不同於華府的看法,終遭杜魯門撤換,一九五一年四月十六日麥氏卸職返國受到英雄式的歡迎,杜魯門甚至下令政府員工和小學生放假半天歡迎麥氏,四月十九日日在眾議院的演講,其中「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而已」的名言,為他的軍旅生涯劃下最後的句點;而此時杜魯門的人望卻降到了最低點,但這不過是一陣旋風,到了一九五二年美國人很高興選舉了艾森豪作總統,並支持其結束韓戰的政策。在整個的五十年代中,歐洲第一的思想仍然繼續支配著美國外交政策。

晚年的麥克阿瑟
一九五三年麥氏還發表過他對戰爭的意見:「假使我能全權處理,我有把握在十天內結束韓戰,首先是用核子武器摧毀敵人空軍基地,然後利用中華民國駐在臺灣的五十萬軍力,加上兩個美國海軍陸戰隊師在敵後登陸,堵成一座圍牆,阻止敵軍後退,然後,再由第八軍沿三十八度線展開,自南向敵軍施加壓力,陸戰隊和中華民國軍隊自北壓迫敵軍,兩面夾攻,不到一個星期,斷了糧食的中共軍和北韓人民軍將休戰求和,然後再自日本海至黃海間佈下放射性鈷的地帶,至少六十年內,敵人無法自北方侵略韓國。」此很能反應麥氏對戰爭的看法,強調以戰止戰。
但是一年後,麥氏改變了他的想法,他對戰爭起了反感,他覺得艾森豪和杜勒斯拒他的建議向史達林發出最後通牒是對的,絕不該再使用原子彈構成威脅。爾後,他更建議該將國際間的武裝戰鬥視為非法,以根本消滅戰爭。
約翰.甘迺迪繼艾森豪任美國總統,他對麥氏非常欽佩,就任總統後第四個月,就到紐約拜訪麥氏,麥氏一再告誡甘迺迪毋使美軍介入亞洲大陸戰爭。

肆、 結論
做為一個軍人,麥克阿瑟對亞洲的貢獻將無以替代,其在中共政權未穩之際,受華府當政者之節制,未能遂行其經鴨綠江和臺灣南北夾擊之戰略,澈底解決亞洲共產主義之危害,為一憾事,故終其一生,麥帥對軍人和政治的分際有其深刻的認知。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0511658

MacArthur.gif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1884年出生於新瀉縣長岡市,1901年入海軍兵學校就讀,曾隨聯合艦隊參與日俄戰爭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因作戰英勇而獲頒多種勳章。

在兩次大戰間的階段中,山本在海軍中歷任多項職務,其中對其影響最深者為在1923年12月奉派出任海軍航空隊之副隊長,此一職務使他對「海軍航空」的潛力有了充分的認識,從此之後便成為日本海軍中航空兵力的先知及提倡者,並曾預言「飛機及航空母艦將成為未來海戰的主角」。

在卸下航空隊副隊長一職後,山本曾陸續擔任駐美武官、航艦艦長及海軍軍縮會議之代表等職。

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山本正擔任海軍次官,並和當時的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協力反對陸軍的侵華作戰,更反對陸軍一手主導的德義日三國同盟。

為此山本引起了右翼份子的仇視,一時之間,山本將被暗殺的說法在東京甚囂塵上,遂迫使米內光政將其調出東京,接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然而,當山本就任新職後沒多久,美日間的關係迅速惡化,在戰爭似乎已無可避免之時,命運卻注定了要由山本---全海軍中最不願與美國開戰的人---來擬定對美國海軍的作戰計畫。

海軍的原始構想是先行攻略菲律賓,再仿效日俄對馬海戰的模式以之為餌,誘使美海軍進入陷阱中來一次「巨艦重砲」式的對決。

然而山本憑藉其在美考察多年的經驗,使他體認到鑑於美國所擁有的龐大工業潛力和資源,日本是毫無獲勝的希望(他曾主張:「底特律的汽車工業與德州的油田是無法與之抗衡的」)。

所以山本遂認為一旦與美開戰無法避免,則日本唯一的希望就只有「在美工業力量開始動員前,摧毀太平洋中的美國海軍」,如此一來,方能爭取一至兩年的時間在太平洋中建立大縱深的防禦網,並用迫近西岸的威脅來誘使美國願意與日本達成一「有條件、無勝負」的和平。

因此,為了達成其在「開戰之初即行擊破太平洋中之美軍艦隊」的目標,山本遂主張以航空兵力---而非戰艦---對駐蹕在珍珠港的美國艦隊發動奇襲。

此構想一經提出,立刻就引起了其上司及大多數幕僚的強力反對,然山本決心一下即不再動搖,並以去就力爭,在山本的推動下,日本海軍遂改採其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1941年12月7日,山本的構想化為實際的行動,短短數小時內,美國在太平洋的艦隊「主力」幾近覆滅,然而由於命運的作弄,山本的主要目標---航艦---卻因恰巧有事出港而全數倖免於難。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立下了赫赫戰功之後,山本的聲望也達到了最高點,但此刻山本念茲在茲的,還是在於殲滅珍珠港中漏網的美國航艦兵力,為此山本遂於1942年發動中途島之役。

但由於美方成功破譯了日本的密電碼,使得美軍之航艦得以不理會山本的佯攻而逕行捕捉其主力航艦部隊,再加上日本前線指揮官的判斷錯誤,遂導致了中途島的慘敗,日本航艦部隊的精英也在此役中幾乎全軍覆沒。

中途島之役後,美方開始轉移攻勢,而山本為了鞏固日本的防禦網,遂不時奔波於前線各基地間以妥為規畫。

1943年4月18日,當山本自特魯克搭機飛往前方視察途中,由於電報為美方所截獲,遂被美軍事先埋伏的大批P-38機群所擊落,山本在飛機落地之前即因彈穿後腦和左胸而喪命。

而在山本死後,為了獎勵他的戰功,日皇遂追封其為元帥。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11-12 02:58 PM 編輯 ]

Yamamoto.gif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灰色之人

Albert Kesselring (GER)
Albert Kesselring (August 8, 1881 - July 16, 1960) was a German General Field Marshal who commanded Army Group C during World War II, supporting Operation Barbarossa amongst others. He was nicknamed "Smiling Albert."

You are an ambitious leader, always striving higher and pushing yourself to the best of your abilities. Unfortunately, this effort does not always lead to the type of results you are looking for. You work well under pressure and find it easy to keep a straight face when challenged.       

 
一つの終わりは 新しい始まり…

俺たちの旅はこれからも続いていく

そうは思わない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海因茲·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  
  生卒年:1888年-1953年  
  國籍:德國  
  最高軍銜:德國陸軍一級上將  
  主要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主要戰役:波蘭戰役(1939);色當戰役(1940);斯摩棱斯克戰役(1941);莫斯科戰役(1941)  
  歷史地位:古德裏安是閃電戰的倡導者,是傑出的裝甲兵戰術家,也是一位天才的軍事參謀和軍隊指揮官,他精心創建了德國機械化部隊,超時代地提出了坦克作戰理論。他正直勇敢,果敢堅定,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關心士兵的利益。古德裏安堅持認爲指揮官應該在第一線指揮作戰。他也是爲數不多的敢於面對希特勒專橫的高級將領之一。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11-12 01:49 AM 編輯 ]

Guderian.gif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三川 軍一
(みかわ ぐんいち、1888年8月29日 - 1981年2月25日)は、大正・昭和期の大日本帝国海軍の軍人。最終階級は海軍中将。広島一中を経て、海兵38期。広島県出身。

1929年から国際連盟海軍代表随員、フランス大使館付武官としてフランスに駐在する。帰国後は重巡青葉、重巡鳥海、戦艦霧島の艦長を歴任し、1936年に第二艦隊参謀長に着任する。

太平洋戦争開戦時は第三戦隊司令官として、真珠湾攻撃、ミッドウェー海戦などの主要な海戦に参加。1942年7月に第八艦隊司令長官に着任、第一次ソロモン海戦を指揮し、勝利を収める。

第八艦隊司令長官のあと、航海学校長、第二南遣艦隊司令長官、南西方面艦隊司令長官、第十三航空艦隊司令長官、第三南遣艦隊司令長官を歴任、1945年5月に予備役に編入された。


[編集] 略歴
1910年7月 - 海軍兵学校卒業(38期)
1913年12月 海軍中尉に昇進・水雷学校普通科学生
1914年5月 砲術学校普通科学生
1916年 - 海軍大尉に昇進、海軍大学校乙種学生(航海)
1917年5月 海軍大学校専修学生
1918年3月 - フランスに派遣される
1922年12月 - 海軍少佐へ昇進
1924年11月 - 海軍大学卒業(甲種22期)
1928年12月 - 再度フランスに派遣後、国際連盟海軍代表随員(1929)
フランス大使館付武官(1930)を歴任
1930年12月 - 海軍大佐へ昇進
1931年12月1日 - 海軍兵学校教頭に就任
1936年12月1日 - 海軍少将へ昇進 - 第二艦隊参謀長就任
1937年11月15日 - 軍令部第二部長に就任
1939年11月15日 - 第七戦隊司令官に就任
1940年11月1日 - 第五戦隊司令官に就任
1940年11月15日 - 海軍中将へ昇進
1941年9月6日 - 第三戦隊司令官に就任
1941年12月8日 - 真珠島攻撃に参加
1942年1月20日~22日 ラバウル・カビエン攻略支援に参加
1942年3月 ジャワ海掃討戦に参加
1942年4月 インド洋作戦セイロン沖海戦に参加
1942年6月5日~7日 - ミッドウェー海戦に参加
1942年7月14日 - 第八艦隊司令長官に就任
1942年8月 - 第一次ソロモン海戦に参加
1942年11月12日~15日 - 第三次ソロモン海戦に参加
1943年4月20日 - 航海学校校長に就任
1943年9月3日 - 第二南遺艦隊司令長官に就任
1944年6月 - 南西方面艦隊司令長官兼第13航空艦隊司令長官に就任
1944年8月 - 第三南遺艦隊司令長官に就任
1944年11月1日 - 軍令部出仕
1944年12月 - 「S事件調査委員会」(信濃が米潜水艦アーチャーフィッシュの雷撃に撃沈された件)委員長
1945年1月 - 待命
1945年5月21日 - 予備役編入


[編集] 乗艦歴
1912年12月 - 戦艦「金剛」乗組
1913年7月 - 巡洋艦「宗谷」乗組
1914年12月 - 巡洋艦「阿蘇」乗組
1916年2月 - 駆逐艦「杉」乗組
1917年12月 - 運送艦「青島」航海長
1920年5月 - 戦艦「榛名」分隊長
1920年7月 - 軽巡「龍田」航海長
1921年11月 - 巡洋戦艦「生駒」航海長
1922年5月 - 敷設艦「阿蘇」航海長
1931年8月15日 「早鞆」特務艦長
1934年2月20日 巡洋艦「青葉」艦長
1934年11月15日 巡洋艦「鳥海」艦長
1935年11月15日 戦艦「霧島」艦長

http://ja.wikipedia.org/wiki/%E4%B8%89%E5%B7%9D%E8%BB%8D%E4%B8%80

Mikawa.gif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12-12 15:42 , Processed in 0.05776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