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上帝使者

對不起。我看的是不夠仔細,不過此處是比對演義與正史的不同,既然《漢晉春秋》的原文出現在《三國志》的注中,所以仍然應該以正史視之。而且也沒有明證說習鑿齒的話有誤,裴松之在作注時很注重選取材料的,對於有疑議的他都會指出。
 
人间五十年,
造化天所之。
如梦亦如幻,
生此无常世。
岂有长生者,
终古竟不逝?

人文版遊戲活動先期調查,請各位關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41 不动如山 的文章

漢晉春秋中只有七擒七縱的話而沒有詳細經過,演義中所謂兀突骨.朵思大王這些人也沒出現在三國志的記載中,所以演義七擒七縱的經過故事可以說是加工創造出來的,另外你提到說裴松之在注三國志時有疑議會提出及漢晉春秋習鑿齒的部份,我想你大概沒有認真看三國志吧?裴松之在上三國志注表時就說的很清楚,他注三國志最主要就是把一些新發現的材料以及原本書中有錯誤的地方糾正,和把陳壽原本捨棄的一些材料也補上,既然諸葛亮有所謂七擒七縱陳壽為什麼不把它寫進去?有疑議的地方裴松之在表中也說的很清楚有些他不能判別的材料他也補寫進去以備異聞,所以七擒七縱的故事真假就只能待其他學者找出有力證據來證明真偽了PS:附上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中所提到他注三國志的主因:臣前被詔 ,使采三國異同以注陳壽國志。 壽書銓敘可觀, 事多審正,誠遊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o然失在于略,時有所脫漏o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o上搜舊聞,傍摭遺逸o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 ﹑晉o首尾所涉,出入百載o注記紛錯,每多互o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o或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內 以備異聞o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o其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辯o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寫校始訖,謹封上呈 。

[ 本文最後由 神韜武侯 於 06-12-1 04:17 A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確實,如果按照裴松之的表章所說,他只辦了四件事:一、“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二、“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抄內以備異聞”;三、“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四、“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辨”。然而在吳振清先生在其一篇題為《陳壽著〈三國志〉》的文章中認為裴松之一共做了八件事,除了上述四件還有:一、對於字音、字義、地理、名物、典故的解釋;二、補充《三國志》記載簡略之處(上文第一條,可以認為是吳先生總結的補充《三國志》遺漏之處);三、對歷史事件和人物作出評論;四、對其他史家的批評。可見單單唯讀《上〈三國志〉注表》是不足以全面瞭解裴松之所做的工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裴松之不僅僅是把有疑議的地方簡單的補寫進去,他對這些地方實際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的,最著名的就是他反駁郭沖《條諸葛亮五事》的內容,以及對魚豢記述的劉禪被拐賣事的質疑(很多注文中“臣松之案”字樣即屬於此類)。而此處(七擒七縱)裴松之並未加以質疑,可見裴松之是相信此事的,而不是等別人來辨別他的真偽的。而且“七擒七縱”的記載不知見於習鑿齒一家,《華陽國志 南中志》有“凡七虜、七赦。”的記載。而到了司馬光的時代,更是把這事寫進了《資治通鑒》而無所懷疑。可見“七擒七縱”的說法還是有一定依據的。而至於說七擒七縱的細節,那肯定是小說家言,與歷史不同。不過七擒七縱的故事卻未必是假。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12 不动如山 的文章

關於三國時關羽所使用的武器,本文引用《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
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曹公使張遼及
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于萬眾之中

關羽是把顏良"刺"死的...可見他使用的是槍.茅一類的武器,我看《中國
兵器史稿》(作者:周緯.大陸百花文藝出版社)說明漢代兵器多以:戟.矛為
大宗,亦有銅斧。而類似青龍偃月刀造型者至宋代才出現哩!哈...關羽如
能拿到宋代的兵器呢?可見小說影響真是深遠啊!!!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5   檢視全部評分
不动如山  +5  發表於 07-2-5 16:34 聲望 + 5 枚  回覆一般留言

我本來有再寫一篇媽的!系統說恁爸又有火星文,我列!@#$%^&*
但為了支持這個版面,為了糾正錯誤只好重發:
關於周瑜和孔明的年齡
周瑜:175年
孔明:181年
由此推知周瑜比孔明大6歲
但是在演義裡把周瑜寫成是風流倜儻的白面書生,而孔明是老謀深算(想一下他摸鬍子奸笑的樣子)的中年謀士。我想有這樣的形象可能在正史上確有說
周瑜風姿,而孔明足智多謀就被定位成年長的形象...想不到正史是周瑜年紀大吧!:震驚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5   檢視全部評分
不动如山    發表於 07-3-18 23:42 聲望 + 5 枚  回覆一般留言

曹操最冤的要算老羅瞎扯許田射獵一事,把曹操搞成人曰可殺的叛臣賊子,許田射獵一事只在〔三國志關羽傳〕裡有提到經過:

蜀 記 曰 : 初 , 劉 備 在 許 , 與曹 公 共 獵 。 獵 中 , 眾 散 , 羽 勸 備 殺 公 , 備 不 從 。 及 在 夏口 , 飄 颻 江 渚 , 羽 怒 曰 : 「 往 日 獵 中 , 若 從 羽 言 , 可 無今 日 之 困 。 」 備 曰 : 「 是 時 亦 為 國 家 惜 之 耳 ; 若 天 道 輔正 , 安 知 此 不 為 福 邪 ! 」

本來只是曹操和劉備兩人的恩怨,老羅妙筆生花拖出漢獻帝當主角,曹操當場就背了個歷史大黑鍋.

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

雲長問玄德曰:「操賊欺君罔上,我欲殺之,為國除害,兄何止我?」玄德曰:「『投鼠忌器』。操與帝相離只一馬頭,其心腹之人,週迴擁侍;吾弟若逞一時之怒,輕有舉動,倘事不成,有傷天子,罪反坐我等矣。」雲長曰:「今日不殺此賊,後必為禍。」玄德曰:「且宜秘之,不可輕言。」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 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雲長嘆曰:“曩日獵于許田時,若從吾意,可無今日之患。”玄德曰:“我于此時亦投鼠忌
器耳。”

老羅冤殺不少人!:怒
 

缺錢!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5   檢視全部評分
不动如山    發表於 07-3-18 23:51 聲望 + 5 枚  回覆一般留言

名望的勇者

我要回憶,而非失意

死諸葛嚇跑活仲達

確有此事,但並非諸葛亮遺計,而是司馬懿心虛。

“死諸葛走生仲達”的依據是《漢晉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

《漢晉春秋》的記載是:諸葛亮死後,蜀軍秘不發喪悄然撤退,司馬懿有所發覺,驅軍追趕。

兩車相近時,蜀軍長史楊儀命蜀軍“反旗鳴鼓,欲向魏軍”,司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

當時在魏軍中就傳開了“死諸葛走生仲達”的笑話。蜀軍“入谷然後發喪”。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卻成了蜀軍推出一輛四輪車,車上端坐著諸葛亮木偶像,司馬懿疑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5   檢視全部評分
不动如山    發表於 07-4-1 19:36 聲望 + 5 枚  回覆一般留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2-6 23:31 , Processed in 0.01982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