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幣
- 8413 元
- 文章
- 2060 篇
- 聲望
- 543 枚
- 上次登入
- 14-12-24
- 精華
- 3
- 註冊時間
- 06-7-29
- UID
- 287404
|
人們或有這樣的疑惑,封建專制制度下不是君主絕對集權嗎?怎麽還會發生大權旁落這種事?這話也對也不對,誠然名義上所有決定都由皇帝下達,然而擬定各項政策的主要還是大臣,宰相爲百僚之首,“總百官,治萬事”,其職權範圍涵蓋甚廣。唐代的中央集權,比秦漢又有加強,由獨相制變成了群相制,軍國政事要全體宰相商議通過後上奏,皇帝要做的往往只剩下是批準與否,倒是和現代西方的議會制頗有相似之處。而首席宰相,唐代稱爲“秉筆宰相”,輔弼天子,實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單以用人而言,宰相有權升遷黜免三品以下官員(當然要報經皇帝批準),考慮到宰相自己也不過三品官,一、二品官多只示尊榮而無實權,就可以知道宰相的權力有多大了。由此也可以理解爲何王皇後舅父柳奭罷相之後,接下來提拔的仍然是反對廢後的韓瑗和來濟,因爲名單本來就是由宰相提交的,皇帝也就是畫圈和不畫圈的份兒。如果不同意,宰相又提交另外兩個估計皇帝可以接受的人選而已。也有皇帝自己選官的,稱爲“诏選”,但並不常見。馬周白衣入仕的故事之所以出名,也是因爲太過稀少的緣故。具體國策基本也是由中書省擬定,集體討論通過後轉交門下省審議複核,再上呈皇帝批準,轉交尚書省執行,即所謂中書出令,門下封駁,尚書執行。不太強勢的君主會感覺十分被動,因經中書門下呈上來的奏章基本已代表全體大臣的意見,如要反對會感到很大壓力,猶如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動用最後否決權,使自己在衆目睽睽之下很尴尬地站在整個官僚機器的對立面。
不僅如此,皇帝的命令也同樣需要政事堂宰相商決附署,中書省草擬诏書,門下審議通過後才能生效。唐代政治較爲開明,屢屢有皇帝诏令被駁回之事,門下省官員甚至直接在诏令上塗改而奏還,稱爲“塗歸”。敢於封駁的官員被視爲“勁節”而廣泛受到時人的稱贊,唐代頗有些幹這種事出名的人物,要升官這也是政績之一,而不敢封駁的則被視爲碌碌無爲迎奉阿旨的庸人。後來武後廢中宗,軟禁睿宗,正一門心思想當皇帝,知道诏旨在中書門下會遇到麻煩,索性繞過去直接下旨,引發大臣不滿,宰相劉祎之即道:“不經鳳閣鸾台(中書門下),何名爲敕?”你這聖旨都沒有經過中書門下審閱,算什麽聖旨?可見當日之規矩流程,不經中書門下的诏旨極爲少見。李治初登大位,經驗和信心都不足,還在繼續扮演小白兔乖乖的角色,好外甥+好學生=好皇帝^_^
永徽年間,長孫無忌既爲檢校中書令,執掌中書省,同時又知門下省事,集兩省大權於一身,而他還是天子舅父,顧命大臣,權勢之盛,可想而知,用“炙手可熱勢絕倫”來形容,絕不過分。從上文他做了那麽多貢獻就可以看出,他攬的事兒著實不少。在貞觀時期一直謹言慎行,永徽初年也頗知收斂的長孫無忌,在天子言聽計從,政敵束手斂聲的情況下,也漸漸抛開了居安思危的顧忌,行事慢慢張揚起來。某日宴會朝貴酒酣耳熱之際環顧同僚:“無忌不才,幸遇休明之運,因緣寵私,致位上公,人臣之貴,可謂極矣。公視無忌富貴何與越公?(隋越公楊素)”群僚或回答不知,或說超過越公。“自揣誠不羨越公,”無忌聽後徐徐道:“所不及越公一而已。越公之貴也老,而無忌之貴也少。”[2] 其志滿意得、富貴傲人的驕態,躍然紙上,隱隱已有侵淩主上之威。
“身後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長孫無忌出身高門貴族,政治嗅覺很高,貞觀年間一直以立身謹慎出名,多次辭去高位,從不敢以外戚驕人,對於敏感話題多是側身回避,因此才能得到太宗的最終信任,稱他爲“善避嫌疑,應對敏速,求之古人,亦當無比”。然而對於年少的新任天子,卻難免有輕視之心,仍是難改舅父看待小外甥的心態,就算開始還有些警覺性,也慢慢被仕途上的一帆風順所磨滅,卻沒有想到光亮越強,陰影越濃。長幼雖關人倫,君臣自有名分,李治雖是他的晚輩,雖虧欠了他許多人情,但仍然是皇帝,真真正正的天下第一人。永徽三年末,在爭位鬥爭中失敗的李泰在郁郁寡歡中死於均州,行事越來越沒有顧忌的長孫無忌乘機借高陽公主唆使房遺愛與房遺直爭奪爵位一案大做文章,將魏王舊黨,不滿當權者及自己政敵一網打盡,最後處死兩名王爺,兩名公主,三位驸馬,大批皇親國戚牽連被貶,結案之慘烈,舉世皆驚。這就是初唐轟動一時的高陽公主謀反案。
說起高陽公主,那可真是大名鼎鼎。唐朝公主本有一部分人行爲不檢,但象她這麽五毒俱全的還真不多見,驕橫跋扈,淫惡縱欲,欺淩家人,幹預朝政,外加其蠢無比,前面四條都不算新鮮,第五條都占到才叫“人間極品”,惹得身邊倒黴男子個個沾之即亡,其效率之高,堪比鶴頂紅。高陽公主,唐太宗的庶出女兒,下嫁房玄齡次子房遺愛,婚後不久就私通和尚辨機。完全可以理解,一個物質生活豐富,精神生活空虛的貴婦,遇上一個精神需求圓滿,生理需求饑渴的高僧,正好天雷勾動地火,損有余以補不足。高陽公主前後賞賜給辨機的財物,據說數以億計(這數字看起來很嚇人,折合一下也就幾十萬貫,夠銷金客騎鶴下揚州的幹活)。然而這樣的露水姻緣,不管有多麽熱烈,最終也是難有任何結果的。更糟糕的是,最後還被人揭發,太宗大怒,腰斬辨機,也斬斷了與高陽的父女之情。這段孽緣經過通俗小說和宮廷肥皂劇的重新改造,變成一段《天龍八部》裏葉二娘VS玄慈方丈式的苦戀,這倒也罷了,見識過了小綿羊版武則天和小白兔版李世民,我們已經對任何極端扭曲人物性格的作品免疫,不過居然把高陽塑造成傾國傾城人見人愛的萬人迷,連被她迫害攻擊的房遺直和莫名其妙陪她掉了腦袋的吳王恪都成爲她的裙下之臣,就真是有點讓人受不了。正應了一條規律:“惡俗而缺乏想象力的作者,表現女豬腳有魅力的唯一方式,就是爲她安排面首若幹。”可憐的吳王恪,一早遠離長安去了他的封地遙遠的安州,最後死得不明不白不說,居然還被編排成甘冒亂倫之名愛上高陽這種女人,實在忍不住讓人同情。
太宗嫌有高陽這樣的女兒丟了他的臉,高陽也惱恨太宗殺了她的和尚情郎,不過太宗在世的時候,她是拿這個老爹一點辦法也沒有的,高宗登基之後,她才重新活躍起來,大概是看著高宗好欺負,一心想借著打倒高宗來報複太宗。正巧她老公房遺愛因與魏王李泰交往過密,高宗上台之後也是屬於失勢的一派,這下兩夫妻倒是有了共同語言,常和同樣不滿現狀的皇親國戚如魏王舊黨巴陵公主驸馬柴令武,坐事被貶的丹陽公主驸馬薛萬徹,自認爲比李治更有資格做皇位的荊王元景等等開小會,說些大逆不道毀謗朝政的話,玩些“假如大變忽起,我輩當XXXX”之類的架空小說接龍。這樣口沒遮攔按律已是死罪,在小圈子裏幾個人議論一下倒也罷了,偏高陽公主還在不斷惹事,對象是她一直看不順眼的大伯房遺直。房遺直以房玄齡長子的身份繼承了爵位,什麽都要最好的高陽公主於是對他百般刁難攻擊,從太宗時代起就開始告惡狀,希望把他整倒讓自己老公承襲爵位,次次告狀,次次落空,反正她是公主,誣告大不了挨頓罵,久而久之,幾乎成爲這個無聊少婦樂此不疲的遊戲。房遺直的一再忍耐不能收到任何效果,在高陽公主再一次誣告他“無禮”的時候(按後果的嚴重程度,這個“無禮”大致可以翻譯成強奸未遂罪),房遺直終於忍無可忍,你可以質疑他的道德觀,但不可以質疑他的審美觀,高陽還是比較適合沒見過市面的出家人,呵呵,說笑了。其實是擔心這對無法無天的小夫妻總有一天會捅出什麽簍子連累整個房家了,索性把房遺愛和高陽公主聚衆謀反一事揭發了出來。高陽告房遺直謀反不過空口白話,房遺直告高陽卻是有憑有據,——公主不僅口出怨言,更曾派人占星蔔筮窺視宮省。既是謀反大案,犯案的又是金枝玉葉,事情立刻呈報給了長孫無忌。
[ 本文最後由 boy69731 於 07-5-10 11:27 AM 編輯 ] |
|